出了未央宮,發現同往的人除了晏七行,還有衛尉飛將軍李廣。李廣笑道:“陛下委我以驍騎將軍,今日前往雲中赴任,正巧與二位大人同行。”
不用說,這一定是皇帝的主意,而且讓我直接從未央宮起行,擺明在誤導視聽。這不,連一向粗枝大葉的李廣都笑得那麽曖昧。
晏七行遠遠地站著,一臉的漠然之色。唉,我真是欲辯無由,隻好歎口氣上車。
為保軍事機密不外泄,一直以來高橋馬鞍馬鐙及相關武器的生產製造都是在朝廷指定的地點秘密進行,皇帝有令,在正式對匈奴宣戰前,誰敢泄露軍事機密,以誅九族之罪論處。
有鑒於此,此次使節團百餘號人,仍使用舊的騎具,再加上攜帶了大量的精米美酒及各色禮物,整個隊伍行路緩慢,三天的路程足足走了五天,才到達漢匈奴邊境。(匈奴土地離長安最近的距離為七百裏,輕騎一日一夜可至)
到了雲中,稍作休整,李廣將軍送我們出境,然後兩下道別。
進入單於王庭地界時,(現內蒙境內)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我跳下車輦,極目所見,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一直延伸到地平線盡頭處的莽莽山脈,在天地的交匯處,藍與綠的色彩界限分明,人在空曠的天地之間,愈發顯得渺小卑微。清新的風迎麵吹來,帶著青草的香味,聞之欲醉。於是忍不住叫人牽了馬來,騎上去縱情馳騁一番,坐在馬背上,伸伸臂,舒展一下筋骨,一掃行途的倦怠疲憊,整個人都精神起來。
遠遠的,有牧人在牧放著成群的牛羊,偶爾傳來粗獷的歌唱聲,雖然聽不懂在唱什麽,但那豪邁的氣概動人心魄,引得我不由得大聲喊了幾嗓子:“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生活在如此浩翰的草原之中的民族,豈不是應該胸襟廣闊嗎?或許正是因為太廣闊了,草原已經容納不下他們,他們的心才向著更遠更遼闊的世界蔓延?
再度馳騁片刻,遠遠望見晏七行也下了車,向我這邊張望,於是飛奔到他麵前,跳下馬來喜孜孜地拍拍他的肩膀說:”晏老兄,這次得多謝你,如果不是你在陛下麵前說情,我怎麽能見識到如此美妙的草原風光?哎呀,瞧瞧這無垠的綠野,聞聞這清新的空氣,眼界開闊了,胸懷寬廣了,呀,真令人精神振奮!”
晏七行淡淡地說:“草原再好,也比不上我大漢的高城深池,沃野良田。”
我原本一臉的笑容頓時凝固,這家夥敢情就是來敗我興的。
晏七行又說:“漢匈雖以聯姻維係表麵和睦的關係,但匈奴狼子野心,對我大漢向來虎視眈眈,此次出使匈奴,隻怕其中多有凶險,劉大人還是小心為上。”
“知道了。”我不悅地瞪了他一眼。
晏七行轉身欲上車,卻又回頭說話:“劉大人可知陛下因何準你出使匈奴?因為本官在陛下麵前立下重誓,若不能帶劉大人安全返回大漢,晏七行提頭相見。”
早猜到這次出來,晏七行必定起了作用,但沒想到他居然會以性命作擔保。此人行事,真是出人意表。
收起了玩心乖乖地重上馬車,想著自己的安全係著晏七行一條命,還是謹慎些好。又走了小半日,離匈奴王庭二十餘裏了。(匈奴政屬略分為三部:中央為單於庭,東為左賢王庭,西為右賢王庭。單於庭與左右賢王各有份地。匈奴乃遊牧軍事奴隸製帝國。漢初以來,虜漢地人民為奴婢者,幾近百萬。其軍事力量匈奴左王居東方,直上(今河北懷柔)以東,接歲貉、朝鮮。右王居西方,直上郡(陝西庸施)以西,接氐羌。而單於王庭在在直代(今山西大同)、雲中(內蒙綏遠)。匈奴的中央王庭也不一定是固定的,因戰略需要隨時可以遷移,單於所在之處就是王庭。)
正透過車窗欣賞草原風景,看見前方一隊匈奴輕騎遠遠馳來。到了使節團前下馬,被兵丁引到晏七行車輦前,隨即便見晏七行步下車輦,跟來人中一位衣著尊貴的少年,以匈奴的禮節見禮而後擁抱,那少年一臉歡顏,晏七行也露出罕見的笑臉,顯然二人早已認識,且關係匪淺。
那少年十七八歲年紀,身材尚未完全長成,頭大而圓,闊臉,顴骨高,鼻翼寬,長長的耳垂上穿著孔,佩戴著一隻耳環。頭部除了頭頂上留著一束頭發外,其餘部分都剃光。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身穿長齊足踝的、兩邊開叉的寬鬆錦織長袍,腰上係有腰帶,帶上嵌著寶石,腰帶兩端垂在前麵,袖子在手腕處收緊,肋下佩刀,足蹬金色薄底短皮靴,顧盼之間神采飛揚,透著一股子屬於草原的彪悍之氣。
我猜,他應該就是軍臣單於的幼子,南宮公主所生的王子於單。正在記憶庫中搜索關於於單的資料,外麵有士兵叫我:“匈奴來使,請大人相見。”
我慢吞吞地掀簾下車,施施然走過去,瞧見少年王子一張陽光明媚的笑臉,心裏歎息:如果由他來繼承單於的王位,不知漢匈百年戰爭的曆史是不是會改寫。
兩個男人四隻眼睛看著我由遠及遠,有正使在此,自然沒我出頭露臉的份,所以我中規中矩地躬身施禮:“下官劉丹見過晏大人。”
晏七行道:“劉大人,這位是軍臣單於的愛子,王子於單殿下,殿下的母親,便是南宮公主。”
我立刻露出恭敬之意,向於單行禮,一切都按照禮節,絕不多話。晏七行望著我,看來對我的安份表現很滿意。
於單側目打量著我,驚奇地說道:“小王長這麽大,還從未見過如劉大人這般長得如此美貌的男子,倒也是上天造化的神奇。”
棄車換馬,我們三人並駕而行,茫茫草原,徐徐清風中,於單王子談論著七年前晏七行出使匈奴的舊事,那時還是個孩子的於單,已經是個馳騁馬上的小英雄了,一次因驚馬遇險,幸得晏七行出手相救,才保全一條小命,他二人的友誼就是從那時結下的。
言談之間,我發現於單對晏七行似乎很是崇拜,尤其談起劍術技擊,更是推崇備至,直說這次一定要向他好好討教。
說話之間,匈奴的王庭就在前方,遠遠便望見各色畫著奇怪圖騰的旗幟在迎風飄展,伴著嗚嗚的角鳴之聲,蒼涼深遠。連綿不絕的氈帳層層疊疊出現在地平線處,昭顯著塞外民族的雄渾和粗獷。再近一些,便瞧見匈奴的老人,孩子,婦女,在或大或小的帳篷中間穿梭往來,笑語聲,呼喝聲,在寧靜的天地間回蕩。本來一副生動的圖畫,被偶有疾馳而過的戰士便引起的歡呼之聲破壞殆盡,讓人的眼睛穿透美麗的表麵,去看其內部的本質。
這是一個崇拜英雄的民族,是一個以擄掠,劫殺,侵占為生活手段的民族。這裏沒有禮節,沒有倫常,父兄的妻子,在其死後弟弟與兒子可以合法分享;尊貴的位置,可以用武力和勇氣去奪得而絕不會被視作悖逆;人們尊崇年輕的勇士,鄙棄白發的老人;從最小的孩子開始,暴行、武力、侵略、洗劫,會變成一種正確且不容動搖的思想,滲入到人的靈魂裏,及至所有一切的衡量,隻視乎它的價值、利益及社會功用。
但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定也有屬於它自己的“義”,它自己的“情”,與這個獨特的民族一樣,它的傳統與算不上是文化的文化,也是獨特的。
穿營過帳,沿途之中,百姓紛紛向我們行禮,我還沒自大到以為他們是在向我們表示尊敬,他們所尊敬的,自然是大匈奴的王子。
單於的中央大帳位於王庭的中間位置,大帳所處地勢甚高,占地廣大,裝飾得豪華異常與眾不同,在地闊天高之間傲然獨立,周圍大旗環列聳峙,被風吹得“獵獵”作響,急掠而至的蒼鷹,不停地在大帳上空低迥盤旋,發出淒涼的鳴叫聲更為王庭增添了一番威嚴的氣勢。
越接近大帳,便看見越多矮小剽悍的戰馬及戰士,及至號角響起,麵前出現四隊全副武裝的匈奴鐵騎,左右分為兩列,縱向排開,個個目光炯炯,齊刷刷地望向我們的方位。隨著於單王子,我與晏七行帶著隊伍到達他們麵前,心裏正想著下一步會不會亮出刀陣來給我們個下馬威,這些身材矮小卻凶猛嗜血的大漢們果然就拔出腰間的彎刀,“刷”地一下指向我們。
切,還真幼稚!我與晏七行相顧莞爾,坦然自若接受這難登大雅之堂的見麵禮。在示威般的角鳴和閃著寒光的彎刀之下,隨著一聲傳報,進入軍臣單於的大帳。
大帳自然比不得未央宮的尊貴威嚴,但還是感到了低壓般的不爽,凜然的靜穆與殺氣糾葛在一起,讓人油然而生畏懼之感。
兩側坐著十幾位匈奴的諸王貴戚,看見我們進來,都麵帶敵意,目光輕蔑。到底是簡單粗爽的民族,從來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這要到漢朝去玩政治,去一個完一個。
但是,越是簡單的武術招式攻擊力越強,是不是越簡單的政治力量也越大呢?不然為什麽一直以來,漢匈對峙中總以漢朝落在下風?
除去心中的胡思亂想,我神情篤定,別看剛才外麵的陣仗搞得挺大,有晏七行這個靠山,這次的見麵沒戲可唱。
雄居中間席地而坐的人,頭上帶著頂奇怪的帽子,帽子上插著幾根野雞雉,身著箭袖錦衣,肩頸之間圍著雪白的貂裘,隻是頭發花白,眼瞼下垂,布滿風霜的臉上皺紋交錯,再威武的裝飾,也掩飾不住衰弱的老態。這人正是軍臣單於。
晏七行在前我在後,目不斜視上前依外交禮節向單於行禮,並遞交國書。國書內容很簡略,無非是宣慰友邦,維持和睦雲雲。並呈上大漢皇帝所贈的禮物,計有精糧千斛,美酒千石,且有相贈於南宮公主的珠寶玉石等禮物。
別看其它的人麵色不善,但因晏七行曾經救過王子,軍臣單於言辭之間倒是客氣得很。
晏七行遞交國書的當口,我悄悄審視了四周的王公貴戚一幹人等,特別引起我注意的是坐在軍臣單於身邊,一個年紀老大麵白無須目光陰險的人。當我瞄向他時,恰巧他也抬眼看我,視線一碰上,立刻衝我浮出一絲詭異笑容。
這個人是……我稍一思索,就猜到了他是哪位。
隻聽軍臣單於忽然發出幾聲大笑,說:“你們的皇帝太慷慨了,回去替我轉達本大單於對大漢皇帝的問候。晏大人,你是第二次來我大匈奴了吧,數年前你曾救我王兒一命,本單於還記著哪,今晚本單於就設宴款待貴使。咦?還有那個漂亮得象個娘兒們似的漢使,你也一起參加。”
一番話說得眾人哄堂大笑,目光紛紛投到我身上,神態極盡wz嘲弄。我泰然自若四下一掃,故意用變了腔調的漢語說道:“多謝大單於誇獎。”
一名貴族笑得賊兮兮的說:“你說大單於是在誇你?哈哈哈……”
他這一說,別人笑得更大聲了。我不在乎地撇撇嘴,繼續操著“生硬”的漢語說瞎話:“在我的家鄉,越是長得象女生一樣漂亮的男孩子,就越受人歡迎,大家會爭著把最好的東西給他,把最好的學問教他,把最好的劍術傳他,總之男孩子長得越漂亮,就越會得到大家的尊重,因為相信這是上天特別的恩賜!上天所愛的人,大家怎麽能不喜歡呢?”
這種怪事純屬捏造,他們自然聽也沒聽過,於單好奇地問:“那,長得醜的男子又會如何?”
我冷笑道:“那些又矮又醜的男子,就隻配給漂亮的男孩子女孩子作奴隸而已,還是最下賤的奴隸。”
就比如說你們這些又矮又醜的匈奴人,尤其是嘲笑本禦長的匈奴人。
再看那些匈奴貴族,聽不懂的就哈哈一笑,聽得懂的眼看就要發作,軍臣單於身邊那白麵無須的人目光陰冷地盯著我,陰陽怪氣地問:“漢朝疆域哪處我沒去過,漢使所說的事,我怎麽從來沒聽說過呀?”
我笑眯眯地轉向他說:“我沒說自己是漢朝人呀。”
晏七行接過話去說道:“中行大人有所不知,劉大人原住遙遠的西域,因久慕漢朝文化風尚,不遠萬裏而來,漢天子感其誠,賜封官職留用身邊。”
這個人,果然就是文帝年間隨宗室翁主同嫁匈奴,後投降敵人,為老上單於,軍臣單於出謀劃策對付漢朝的宦官―――燕人中行說(音zhonghangyue)。
我順勢說道:“是啊是啊,大漢朝文化淳厚,學說繁浩,在下實在是仰慕得很。漢天子更是英明神武天縱之材,在下佩服得五體投地,所以才甘心留在漢朝為臣。”
中行說這老狐狸不肯放過我,故意使壞說:“噢,漢天子英明神武天縱之材,不知比我們偉大的匈奴大單於又如何?”
眾人的眼睛“刷”全體投向我,要看我如何應對。晏七行則麵色平靜,似乎對我很有信心。
我眨眨眼睛,笑嘻嘻地看了他們一圈,最後聳聳肩雙手一攤說:“我不知道。”
中行說“哼”了一聲,怒道:“你說什麽?”
我假模假式地裝無辜:“我真的不知道啊?我跟在漢朝皇帝身邊三年多,經曆了許多事,才發現他是個天上難尋地下難找的好皇帝,今天跟你們大單於才見麵,不知道有什麽稀奇?不過,有關中行說大人你的大名,在下可是久仰了。”
那種怪裏怪氣的漢語我越說越溜,估計多半數的人都相信我不是漢人。中行說聽我這麽一說,果然上當,問道:“漢使倒是說說看,我有什麽大名?是美名還是惡名?”
美名?切,你老人家若是有美名,包管酸死張俊氣死秦檜。
我佯裝皺眉沉思,半晌才說:“我來大漢時間尚短,有些民間俗語一時還不能理解。他們說起中行說大人你時,都說大人你是―――漢奸的鼻祖,變態的閹人?這漢奸是何解?變態又是何意?這閹人又是何意?我問他們,卻沒有一個人跟我解釋,鬱悶呀鬱悶。大人你知道是什麽意思嗎?”
估計在場眾人沒一個知道變態是什麽意思,但傻子也聽得出來絕對不是好話,至於漢奸的鼻祖、閹人之意卻是人人了然。一些人(大概是平素跟中行說不和的人)忍不住先笑出來,中行說則氣得白臉更白,都泛青了。
晏七行適時出來打圓場:“劉大人性情天真爛漫,不明世務,對於漢朝語言也隻是粗通而已,若有得罪之處,中行說大人向來寬厚仁和,望海涵寬宥。”
我繼續裝蒜:“晏大人,我又說錯話了嗎?”
軍臣單於審視地看著我,咧嘴一笑作了個總結道:“晏大人,你的這位副使真是個有趣之人哪。”
中行說老狐狸幹吃了個啞巴虧,忿忿地瞪著我,卻又無可奈何。他這個“寬厚仁和”的老人若當眾跟一個“不明世務”的小子過不去,豈不叫人笑掉大牙?
不過今天這個梁子算是結下了。其實就算沒這事,我也罷晏七行也罷,隻要是漢朝的使者,他就不會讓人好過。
離開中央大帳,我跟在晏七行後麵,在侍者的引領下,去南宮公主處。
晏七行低聲對我說:“莫要再逞口舌之利,拿回玉環全身而退,才是我們此行的目的。”
“是。”他說的有道理,我不反駁他。
但是除了拿回和田玉環,我必須還要再做一件事。
其實自從看見中行說,我就一直在想這件事,據史載,這人因不願隨公主陪嫁到匈奴苦寒之地,曾向文帝求情,甚至威脅說若強行要他隨嫁,他日必定會傾畢生之力亡漢,但文帝以為他在隨口亂說,沒當回事兒,因他是燕人,對匈奴的情況有所了解,最後還是強令遣他入匈。
文帝犯了一個大錯,所謂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尤其是中行說這樣頗有才能的小人。如果當年留在漢朝,以他的能力說不定會成為一代名宦,但時也命也,偏偏把這樣一個人送到了敵方陣營。
到了匈奴後,他果然履行自己的誓言,委身事敵,在飲食,衣著,傳統習俗方麵,為確保匈奴不被漢同化下了大工夫。又將漢朝的曆法及計數方法教給匈奴人,同時為當時的老上單於出謀劃策來對付漢朝,深得老上單於的信任。
老上單於死後,他以“托孤之臣”再侍軍臣單於,因他不遺餘力地維護匈奴的利益,同樣被軍臣單於所倚重。在匈奴對漢的戰略戰術上,他都功不可沒。
其實我也能理解他,身體的殘缺,尤其是這種封建製度下人為的殘害,是極容易導致心靈的殘缺,再加上好端端一個漢人被逼來到這漠北的苦寒之地,對漢朝有恨也在情理之中。
本來他做他的漢奸賣他的國,搞他個天翻地覆都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是他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臨死前,還算計我們家小霍,竟獻計於後來的伊稚斜單於,把患上瘟疫的牛羊丟到酒泉水中,我們家小霍英年早逝,估計跟喝了染上瘟疫的水不無關係。
不管此記載是直是假,但凡有一點危害到吾愛徒小霍的隱患都要清除,也許會因此而改變曆史,我們家小霍長命百歲也未可知。
左右我已經破了殺戒,再殺一個國人皆曰可殺的漢奸,老天應當不會怪我。(所以說殺人這回事,有一就有二,慢慢會形成習慣。)
盡管還有顧慮,我還是暗暗下了決心:離開匈奴前,必殺中行說!
不用說,這一定是皇帝的主意,而且讓我直接從未央宮起行,擺明在誤導視聽。這不,連一向粗枝大葉的李廣都笑得那麽曖昧。
晏七行遠遠地站著,一臉的漠然之色。唉,我真是欲辯無由,隻好歎口氣上車。
為保軍事機密不外泄,一直以來高橋馬鞍馬鐙及相關武器的生產製造都是在朝廷指定的地點秘密進行,皇帝有令,在正式對匈奴宣戰前,誰敢泄露軍事機密,以誅九族之罪論處。
有鑒於此,此次使節團百餘號人,仍使用舊的騎具,再加上攜帶了大量的精米美酒及各色禮物,整個隊伍行路緩慢,三天的路程足足走了五天,才到達漢匈奴邊境。(匈奴土地離長安最近的距離為七百裏,輕騎一日一夜可至)
到了雲中,稍作休整,李廣將軍送我們出境,然後兩下道別。
進入單於王庭地界時,(現內蒙境內)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我跳下車輦,極目所見,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一直延伸到地平線盡頭處的莽莽山脈,在天地的交匯處,藍與綠的色彩界限分明,人在空曠的天地之間,愈發顯得渺小卑微。清新的風迎麵吹來,帶著青草的香味,聞之欲醉。於是忍不住叫人牽了馬來,騎上去縱情馳騁一番,坐在馬背上,伸伸臂,舒展一下筋骨,一掃行途的倦怠疲憊,整個人都精神起來。
遠遠的,有牧人在牧放著成群的牛羊,偶爾傳來粗獷的歌唱聲,雖然聽不懂在唱什麽,但那豪邁的氣概動人心魄,引得我不由得大聲喊了幾嗓子:“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生活在如此浩翰的草原之中的民族,豈不是應該胸襟廣闊嗎?或許正是因為太廣闊了,草原已經容納不下他們,他們的心才向著更遠更遼闊的世界蔓延?
再度馳騁片刻,遠遠望見晏七行也下了車,向我這邊張望,於是飛奔到他麵前,跳下馬來喜孜孜地拍拍他的肩膀說:”晏老兄,這次得多謝你,如果不是你在陛下麵前說情,我怎麽能見識到如此美妙的草原風光?哎呀,瞧瞧這無垠的綠野,聞聞這清新的空氣,眼界開闊了,胸懷寬廣了,呀,真令人精神振奮!”
晏七行淡淡地說:“草原再好,也比不上我大漢的高城深池,沃野良田。”
我原本一臉的笑容頓時凝固,這家夥敢情就是來敗我興的。
晏七行又說:“漢匈雖以聯姻維係表麵和睦的關係,但匈奴狼子野心,對我大漢向來虎視眈眈,此次出使匈奴,隻怕其中多有凶險,劉大人還是小心為上。”
“知道了。”我不悅地瞪了他一眼。
晏七行轉身欲上車,卻又回頭說話:“劉大人可知陛下因何準你出使匈奴?因為本官在陛下麵前立下重誓,若不能帶劉大人安全返回大漢,晏七行提頭相見。”
早猜到這次出來,晏七行必定起了作用,但沒想到他居然會以性命作擔保。此人行事,真是出人意表。
收起了玩心乖乖地重上馬車,想著自己的安全係著晏七行一條命,還是謹慎些好。又走了小半日,離匈奴王庭二十餘裏了。(匈奴政屬略分為三部:中央為單於庭,東為左賢王庭,西為右賢王庭。單於庭與左右賢王各有份地。匈奴乃遊牧軍事奴隸製帝國。漢初以來,虜漢地人民為奴婢者,幾近百萬。其軍事力量匈奴左王居東方,直上(今河北懷柔)以東,接歲貉、朝鮮。右王居西方,直上郡(陝西庸施)以西,接氐羌。而單於王庭在在直代(今山西大同)、雲中(內蒙綏遠)。匈奴的中央王庭也不一定是固定的,因戰略需要隨時可以遷移,單於所在之處就是王庭。)
正透過車窗欣賞草原風景,看見前方一隊匈奴輕騎遠遠馳來。到了使節團前下馬,被兵丁引到晏七行車輦前,隨即便見晏七行步下車輦,跟來人中一位衣著尊貴的少年,以匈奴的禮節見禮而後擁抱,那少年一臉歡顏,晏七行也露出罕見的笑臉,顯然二人早已認識,且關係匪淺。
那少年十七八歲年紀,身材尚未完全長成,頭大而圓,闊臉,顴骨高,鼻翼寬,長長的耳垂上穿著孔,佩戴著一隻耳環。頭部除了頭頂上留著一束頭發外,其餘部分都剃光。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身穿長齊足踝的、兩邊開叉的寬鬆錦織長袍,腰上係有腰帶,帶上嵌著寶石,腰帶兩端垂在前麵,袖子在手腕處收緊,肋下佩刀,足蹬金色薄底短皮靴,顧盼之間神采飛揚,透著一股子屬於草原的彪悍之氣。
我猜,他應該就是軍臣單於的幼子,南宮公主所生的王子於單。正在記憶庫中搜索關於於單的資料,外麵有士兵叫我:“匈奴來使,請大人相見。”
我慢吞吞地掀簾下車,施施然走過去,瞧見少年王子一張陽光明媚的笑臉,心裏歎息:如果由他來繼承單於的王位,不知漢匈百年戰爭的曆史是不是會改寫。
兩個男人四隻眼睛看著我由遠及遠,有正使在此,自然沒我出頭露臉的份,所以我中規中矩地躬身施禮:“下官劉丹見過晏大人。”
晏七行道:“劉大人,這位是軍臣單於的愛子,王子於單殿下,殿下的母親,便是南宮公主。”
我立刻露出恭敬之意,向於單行禮,一切都按照禮節,絕不多話。晏七行望著我,看來對我的安份表現很滿意。
於單側目打量著我,驚奇地說道:“小王長這麽大,還從未見過如劉大人這般長得如此美貌的男子,倒也是上天造化的神奇。”
棄車換馬,我們三人並駕而行,茫茫草原,徐徐清風中,於單王子談論著七年前晏七行出使匈奴的舊事,那時還是個孩子的於單,已經是個馳騁馬上的小英雄了,一次因驚馬遇險,幸得晏七行出手相救,才保全一條小命,他二人的友誼就是從那時結下的。
言談之間,我發現於單對晏七行似乎很是崇拜,尤其談起劍術技擊,更是推崇備至,直說這次一定要向他好好討教。
說話之間,匈奴的王庭就在前方,遠遠便望見各色畫著奇怪圖騰的旗幟在迎風飄展,伴著嗚嗚的角鳴之聲,蒼涼深遠。連綿不絕的氈帳層層疊疊出現在地平線處,昭顯著塞外民族的雄渾和粗獷。再近一些,便瞧見匈奴的老人,孩子,婦女,在或大或小的帳篷中間穿梭往來,笑語聲,呼喝聲,在寧靜的天地間回蕩。本來一副生動的圖畫,被偶有疾馳而過的戰士便引起的歡呼之聲破壞殆盡,讓人的眼睛穿透美麗的表麵,去看其內部的本質。
這是一個崇拜英雄的民族,是一個以擄掠,劫殺,侵占為生活手段的民族。這裏沒有禮節,沒有倫常,父兄的妻子,在其死後弟弟與兒子可以合法分享;尊貴的位置,可以用武力和勇氣去奪得而絕不會被視作悖逆;人們尊崇年輕的勇士,鄙棄白發的老人;從最小的孩子開始,暴行、武力、侵略、洗劫,會變成一種正確且不容動搖的思想,滲入到人的靈魂裏,及至所有一切的衡量,隻視乎它的價值、利益及社會功用。
但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定也有屬於它自己的“義”,它自己的“情”,與這個獨特的民族一樣,它的傳統與算不上是文化的文化,也是獨特的。
穿營過帳,沿途之中,百姓紛紛向我們行禮,我還沒自大到以為他們是在向我們表示尊敬,他們所尊敬的,自然是大匈奴的王子。
單於的中央大帳位於王庭的中間位置,大帳所處地勢甚高,占地廣大,裝飾得豪華異常與眾不同,在地闊天高之間傲然獨立,周圍大旗環列聳峙,被風吹得“獵獵”作響,急掠而至的蒼鷹,不停地在大帳上空低迥盤旋,發出淒涼的鳴叫聲更為王庭增添了一番威嚴的氣勢。
越接近大帳,便看見越多矮小剽悍的戰馬及戰士,及至號角響起,麵前出現四隊全副武裝的匈奴鐵騎,左右分為兩列,縱向排開,個個目光炯炯,齊刷刷地望向我們的方位。隨著於單王子,我與晏七行帶著隊伍到達他們麵前,心裏正想著下一步會不會亮出刀陣來給我們個下馬威,這些身材矮小卻凶猛嗜血的大漢們果然就拔出腰間的彎刀,“刷”地一下指向我們。
切,還真幼稚!我與晏七行相顧莞爾,坦然自若接受這難登大雅之堂的見麵禮。在示威般的角鳴和閃著寒光的彎刀之下,隨著一聲傳報,進入軍臣單於的大帳。
大帳自然比不得未央宮的尊貴威嚴,但還是感到了低壓般的不爽,凜然的靜穆與殺氣糾葛在一起,讓人油然而生畏懼之感。
兩側坐著十幾位匈奴的諸王貴戚,看見我們進來,都麵帶敵意,目光輕蔑。到底是簡單粗爽的民族,從來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這要到漢朝去玩政治,去一個完一個。
但是,越是簡單的武術招式攻擊力越強,是不是越簡單的政治力量也越大呢?不然為什麽一直以來,漢匈對峙中總以漢朝落在下風?
除去心中的胡思亂想,我神情篤定,別看剛才外麵的陣仗搞得挺大,有晏七行這個靠山,這次的見麵沒戲可唱。
雄居中間席地而坐的人,頭上帶著頂奇怪的帽子,帽子上插著幾根野雞雉,身著箭袖錦衣,肩頸之間圍著雪白的貂裘,隻是頭發花白,眼瞼下垂,布滿風霜的臉上皺紋交錯,再威武的裝飾,也掩飾不住衰弱的老態。這人正是軍臣單於。
晏七行在前我在後,目不斜視上前依外交禮節向單於行禮,並遞交國書。國書內容很簡略,無非是宣慰友邦,維持和睦雲雲。並呈上大漢皇帝所贈的禮物,計有精糧千斛,美酒千石,且有相贈於南宮公主的珠寶玉石等禮物。
別看其它的人麵色不善,但因晏七行曾經救過王子,軍臣單於言辭之間倒是客氣得很。
晏七行遞交國書的當口,我悄悄審視了四周的王公貴戚一幹人等,特別引起我注意的是坐在軍臣單於身邊,一個年紀老大麵白無須目光陰險的人。當我瞄向他時,恰巧他也抬眼看我,視線一碰上,立刻衝我浮出一絲詭異笑容。
這個人是……我稍一思索,就猜到了他是哪位。
隻聽軍臣單於忽然發出幾聲大笑,說:“你們的皇帝太慷慨了,回去替我轉達本大單於對大漢皇帝的問候。晏大人,你是第二次來我大匈奴了吧,數年前你曾救我王兒一命,本單於還記著哪,今晚本單於就設宴款待貴使。咦?還有那個漂亮得象個娘兒們似的漢使,你也一起參加。”
一番話說得眾人哄堂大笑,目光紛紛投到我身上,神態極盡wz嘲弄。我泰然自若四下一掃,故意用變了腔調的漢語說道:“多謝大單於誇獎。”
一名貴族笑得賊兮兮的說:“你說大單於是在誇你?哈哈哈……”
他這一說,別人笑得更大聲了。我不在乎地撇撇嘴,繼續操著“生硬”的漢語說瞎話:“在我的家鄉,越是長得象女生一樣漂亮的男孩子,就越受人歡迎,大家會爭著把最好的東西給他,把最好的學問教他,把最好的劍術傳他,總之男孩子長得越漂亮,就越會得到大家的尊重,因為相信這是上天特別的恩賜!上天所愛的人,大家怎麽能不喜歡呢?”
這種怪事純屬捏造,他們自然聽也沒聽過,於單好奇地問:“那,長得醜的男子又會如何?”
我冷笑道:“那些又矮又醜的男子,就隻配給漂亮的男孩子女孩子作奴隸而已,還是最下賤的奴隸。”
就比如說你們這些又矮又醜的匈奴人,尤其是嘲笑本禦長的匈奴人。
再看那些匈奴貴族,聽不懂的就哈哈一笑,聽得懂的眼看就要發作,軍臣單於身邊那白麵無須的人目光陰冷地盯著我,陰陽怪氣地問:“漢朝疆域哪處我沒去過,漢使所說的事,我怎麽從來沒聽說過呀?”
我笑眯眯地轉向他說:“我沒說自己是漢朝人呀。”
晏七行接過話去說道:“中行大人有所不知,劉大人原住遙遠的西域,因久慕漢朝文化風尚,不遠萬裏而來,漢天子感其誠,賜封官職留用身邊。”
這個人,果然就是文帝年間隨宗室翁主同嫁匈奴,後投降敵人,為老上單於,軍臣單於出謀劃策對付漢朝的宦官―――燕人中行說(音zhonghangyue)。
我順勢說道:“是啊是啊,大漢朝文化淳厚,學說繁浩,在下實在是仰慕得很。漢天子更是英明神武天縱之材,在下佩服得五體投地,所以才甘心留在漢朝為臣。”
中行說這老狐狸不肯放過我,故意使壞說:“噢,漢天子英明神武天縱之材,不知比我們偉大的匈奴大單於又如何?”
眾人的眼睛“刷”全體投向我,要看我如何應對。晏七行則麵色平靜,似乎對我很有信心。
我眨眨眼睛,笑嘻嘻地看了他們一圈,最後聳聳肩雙手一攤說:“我不知道。”
中行說“哼”了一聲,怒道:“你說什麽?”
我假模假式地裝無辜:“我真的不知道啊?我跟在漢朝皇帝身邊三年多,經曆了許多事,才發現他是個天上難尋地下難找的好皇帝,今天跟你們大單於才見麵,不知道有什麽稀奇?不過,有關中行說大人你的大名,在下可是久仰了。”
那種怪裏怪氣的漢語我越說越溜,估計多半數的人都相信我不是漢人。中行說聽我這麽一說,果然上當,問道:“漢使倒是說說看,我有什麽大名?是美名還是惡名?”
美名?切,你老人家若是有美名,包管酸死張俊氣死秦檜。
我佯裝皺眉沉思,半晌才說:“我來大漢時間尚短,有些民間俗語一時還不能理解。他們說起中行說大人你時,都說大人你是―――漢奸的鼻祖,變態的閹人?這漢奸是何解?變態又是何意?這閹人又是何意?我問他們,卻沒有一個人跟我解釋,鬱悶呀鬱悶。大人你知道是什麽意思嗎?”
估計在場眾人沒一個知道變態是什麽意思,但傻子也聽得出來絕對不是好話,至於漢奸的鼻祖、閹人之意卻是人人了然。一些人(大概是平素跟中行說不和的人)忍不住先笑出來,中行說則氣得白臉更白,都泛青了。
晏七行適時出來打圓場:“劉大人性情天真爛漫,不明世務,對於漢朝語言也隻是粗通而已,若有得罪之處,中行說大人向來寬厚仁和,望海涵寬宥。”
我繼續裝蒜:“晏大人,我又說錯話了嗎?”
軍臣單於審視地看著我,咧嘴一笑作了個總結道:“晏大人,你的這位副使真是個有趣之人哪。”
中行說老狐狸幹吃了個啞巴虧,忿忿地瞪著我,卻又無可奈何。他這個“寬厚仁和”的老人若當眾跟一個“不明世務”的小子過不去,豈不叫人笑掉大牙?
不過今天這個梁子算是結下了。其實就算沒這事,我也罷晏七行也罷,隻要是漢朝的使者,他就不會讓人好過。
離開中央大帳,我跟在晏七行後麵,在侍者的引領下,去南宮公主處。
晏七行低聲對我說:“莫要再逞口舌之利,拿回玉環全身而退,才是我們此行的目的。”
“是。”他說的有道理,我不反駁他。
但是除了拿回和田玉環,我必須還要再做一件事。
其實自從看見中行說,我就一直在想這件事,據史載,這人因不願隨公主陪嫁到匈奴苦寒之地,曾向文帝求情,甚至威脅說若強行要他隨嫁,他日必定會傾畢生之力亡漢,但文帝以為他在隨口亂說,沒當回事兒,因他是燕人,對匈奴的情況有所了解,最後還是強令遣他入匈。
文帝犯了一個大錯,所謂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尤其是中行說這樣頗有才能的小人。如果當年留在漢朝,以他的能力說不定會成為一代名宦,但時也命也,偏偏把這樣一個人送到了敵方陣營。
到了匈奴後,他果然履行自己的誓言,委身事敵,在飲食,衣著,傳統習俗方麵,為確保匈奴不被漢同化下了大工夫。又將漢朝的曆法及計數方法教給匈奴人,同時為當時的老上單於出謀劃策來對付漢朝,深得老上單於的信任。
老上單於死後,他以“托孤之臣”再侍軍臣單於,因他不遺餘力地維護匈奴的利益,同樣被軍臣單於所倚重。在匈奴對漢的戰略戰術上,他都功不可沒。
其實我也能理解他,身體的殘缺,尤其是這種封建製度下人為的殘害,是極容易導致心靈的殘缺,再加上好端端一個漢人被逼來到這漠北的苦寒之地,對漢朝有恨也在情理之中。
本來他做他的漢奸賣他的國,搞他個天翻地覆都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是他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臨死前,還算計我們家小霍,竟獻計於後來的伊稚斜單於,把患上瘟疫的牛羊丟到酒泉水中,我們家小霍英年早逝,估計跟喝了染上瘟疫的水不無關係。
不管此記載是直是假,但凡有一點危害到吾愛徒小霍的隱患都要清除,也許會因此而改變曆史,我們家小霍長命百歲也未可知。
左右我已經破了殺戒,再殺一個國人皆曰可殺的漢奸,老天應當不會怪我。(所以說殺人這回事,有一就有二,慢慢會形成習慣。)
盡管還有顧慮,我還是暗暗下了決心:離開匈奴前,必殺中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