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宛自從回到紫蘇園後,不久就去妙心庵找靜緣師父,順便在庵裏住下,想清靜清靜。</p>


    芒種不久就是端午節日。</p>


    今日天氣晴朗,晴空萬裏。</p>


    宛宛竟然收到花綾羅的來信,久別的她,信裏提及她的所有境況,看的出花綾羅她有些落寞,有些複雜。</p>


    花綾羅在信裏詳細地訴說她的遭遇。</p>


    原先她和一個後生好上了,雖有婚約,但未行婚禮,但相處一年後,她域外的姨婆要接她到外省,要給她介紹一戶門當戶對的親事,她竟然答應了,決然離開了這位後生,後生卻離開不了她,抑鬱得病,發瘋了,後來這個後生到娶妻後,他的病才痊愈。</p>


    不久,花綾羅又嫁了人,生了孩子,但兩人卻又貌合神離,不久她也被休掉了,但得到夫家的一筆財產。</p>


    後來花綾羅就搬到一個陌生的小鎮住下,隱姓埋名,她想一個人聊此度過一生。</p>


    但紅塵滾滾,注定她這輩子是不安定的。她有次去看病,卻被這個小鎮上的一個郎中看中,湊巧的是這個高個子郎和先前的後生是同鄉同族,這個郎中表麵看似有些儒雅,不愛說話,醫術精湛,從小他跟隨家人在外,已經在外省開了自己的醫館,人倒也規規矩矩,一本正經。</p>


    不料他卻在見到花綾羅,他就瓦解了,兩個人在你來我往的看病問診會麵中,兩個人不知不覺好上了,但郎中是有家室的男人。</p>


    不久,花綾羅隻能聽郎中的安排,學習了一點醫術皮毛,為了掩人耳目,她搬進了醫館,當起了郎中的助手……</p>


    花綾羅自己說她也不知道郎中為什麽看上她,到底是可憐她的遭遇,還是看上她的財產,反正她也不清楚,但跟著他卻有作為女人的安全感,她也就心安多了,再說郎中可能也頂著家族世俗輿論強大壓力和她在一起,她有時想想,安慰自己,她也覺得值了。</p>


    在信裏,花綾羅給宛宛說起她的心裏話。說她和郎中,既是對方的欣賞者,也是對方的批判者,像是是愛人,是家人,也是工作上朋友,可以說相處模式非常的多元化,她說老天待她不薄,把不錯的男人給了她……</p>


    信裏,花綾羅倒是快樂詳細地提起他們日常吃飯的瑣事,她說因為醫館忙,他們都喜歡吃簡易的西餐。他們更注重午餐的簡便性和快捷,她倒是學會了做西餐,她會用一些半成品來製作,比如用麵包片或者薄餅來做三明治或漢堡包,在早餐時候就把午餐做好,最後裝進牛皮紙袋或者便當盒裏,帶去醫館。</p>


    晚餐,由於朋友聚會和一些宴請都會安排在晚餐時段,所以他們的晚餐是最豐盛和正式的。</p>


    如果醫館不忙,他們一起就會好好做晚餐。</p>


    郎中還是很浪漫的,一般還會準備前菜、主菜和甜食,尤其在做菜風格上,郎中最喜歡用煎、烤、炸的方式,在味道上偏愛鹹中又帶點甜。</p>


    </p>


    郎中經常準備開胃的濃湯,有肉排、烤牛肉、炸雞、烤羊排……花綾羅喜歡素菜,她會搭配一些蔬菜沙拉、麵包、麵。</p>


    加上郎中知道花綾羅很喜歡吃甜食,她沒有甜食的一頓飯是不完整的。</p>


    在甜食上他教會了她做蛋糕、水果派……</p>


    信裏,宛宛讀出了花綾羅生活得有輿論壓力,但他們還是有滋有味的……</p>


    最後,花綾羅希望宛宛有空,一定要去外省的小鎮看看她,她要做西餐給她吃……她最欣賞宛宛這個朋友了。</p>


    宛宛放下花綾羅的長信,她為花綾羅歎了一個口氣。</p>


    她走出妙心庵的大門,往小道而走,四處靜謐,田地一大片一大片,果樹很多……</p>


    近處有一間田園木屋,她駐足,細細看它,很有幾分趣味。</p>


    這個木屋上寫著“歸田園居”四個大字。</p>


    房前屋後,主人栽種了櫻桃、草莓、梅子等果樹,還有白菜、茄子、黃瓜、西紅柿等蔬菜,很多棵果樹,很多種種水果、很多種蔬菜……</p>


    她正流連忘返,有對老夫婦攙扶著走出來。</p>


    “姑娘,請進……喝杯茶,吃些水果……”老夫人慈祥熱情。</p>


    宛宛隨著他們坐在雅致的田園庭院,心裏舒服極了,她臉上始終掛著笑。</p>


    老夫人耐心講起他們的故事。</p>


    他們老兩口住在這裏幾十年了,一年四季,自給自足,而這是他們最愛的家。</p>


    尤其他們種了幾十年的櫻桃樹,結滿了果實。</p>


    老先生年輕時是這裏一帶的木匠,但讀過書,也算是個文人。老夫人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婦。</p>


    老夫人喜氣洋洋地給宛宛講起他們的往事。</p>


    他們結婚五十幾年了,倆人幾乎沒有吵過架、紅過臉。老人還把他們自己的生活記錄下來。</p>


    老先生不善言辭,老夫人倒是健談。</p>


    他們每天種菜、施肥、挖土豆、挖竹筍、摘櫻桃、做飯……他們的婚姻生活平淡瑣碎,但幸福知足</p>


    “老奶奶,你們的婚姻這麽幸福,一定是有很多共同點吧?”宛宛歪著頭,微笑好奇地插了一句話。</p>


    “不,事實上,我們兩人完全性格迥異。”</p>


    “為什麽你們卻能維持五十幾年的幸福?最好的婚姻狀態是什麽?”</p>


    “姑娘,我們都快入土了,每個人活在世上,誰都不完美,別勉強對方改變。</p>


    我和老頭子在生活習慣上,完全不一樣。</p>


    他最愛吃葷菜,而我最討厭葷菜。一聽到肉,她就飽了,但她卻變著花樣做各種有肉菜給他吃。</p>


    這一生,老先生的願望是自己做一艘船,為了解決錢不夠的問題,老夫人瞞著他把自己的陪嫁首飾全當了,還典當了自己最喜歡的一些綢緞。</p>


    老夫人體貼丈夫,老先生也一直支持著老夫人。</p>


    在那個年代,老夫人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女孩子要時刻微笑,努力工作,照顧家庭。麵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她從不敢反抗。</p>


    直到她嫁給老先生,她才能暢所欲言。因為每次不管她想做什麽,老先生就會說:“當然好,聽起來很棒”。所以,她做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沒去工作,選擇做家庭主婦,專心學習烹飪和研究美食,享受照顧自己丈夫的快樂。</p>


    宛宛靜靜聆聽,她一下子明白:婚姻不是他們人生的全部,而是各自有自己的事業,愛好,理想,在這樣彼此支持的關係裏,雙方都活出了自我。老先生和老夫人都更好地,成為自己。</p>


    “或許,一對好夫婦或情侶,需要的是能鼓勵彼此超越自我的伴侶,男女追尋的是能激發人生意義與方向,並在雙方受到考驗時,給予對方幫助的靈魂關係。”老先生終於說了一句。</p>


    “好夫婦,還要有好的教育觀,我們年輕時經常帶子女一同漫遊大自然,從而培養子女的想象力。”</p>


    “我們買很多書,想給孩子們營造書香氣息濃厚的家庭氛圍,我買了很多書,讓孩子們看,陪孩子一起看書,彌補一些無法學到的知識,有條件,也可以通過聘請家庭教師培養孩子的多種才能,引導孩子懂文學……”老先生又說,眼睛裏閃著快樂的神采。</p>


    “現在我們老了,但我們的孩子很有出息,他在外域成為一個大能人後,他還積極支持家鄉文學文化藝術,他建了一個小荷藝館。他想物色很好的人選,一起管理培育孩子們。對了,他現在也在培養他自己子女階段,他想要物色一個好的藝館老師,最好是琴棋書畫都懂的,能兼職保姆,來教育他們的女兒和代他主持“小荷藝館”………”老夫人補充說。</p>


    “我們住在這一帶,和靜緣師父很熟,經常聽靜緣師父提起姑娘,知道姑娘蘭心惠質。今日一見姑娘本人,看姑娘儀態萬方,談吐不凡果然名不虛傳…我覺得挺投我們夫婦的眼緣,姑娘能否一試……”</p>


    “嗯,待我三思……幾日後再做決定……”宛宛突然想起蝶飛兒,她是最好的人選,畢竟她在梅園當過安兒的私人先生……可惜她不在這裏。或許她可以先把這個工作應付下來,以後再讓蝶飛兒去。</p>


    宛宛辭別了這對老人,走了出來,天下起小雨。</p>


    傍晚的小雨,淅淅瀝瀝,比較詩意地灑在妙心庵附近,路上有很多鬆樹。</p>


    宛宛突然覺得那對老人就像家鄉的鬆樹,針葉堅挺,樹幹斑駁嶙峋,蒼古偉岸,它能適應多岩石的貧瘠土壤,他們對於惡劣環境的忍受度與粗獷的外型,使他們最後活成了這世間萬物中的佼佼者。</p>


    她覺得花綾羅和她性格雖有千差萬別,但她們骨子裏也都喜歡比較知性的人。</p>


    她希望蝶飛兒去“小荷藝館”。</p>


    畢竟蝶飛兒的美麗大方、知書達理、溫柔恬靜,跟外麵那些花蝴蝶似的女人就是不一樣,最好的是她有一定的見識和閱曆,尤其是人情世故上,總能四兩撥千斤的擺平一些難纏困擾人的人際關係。</p>


    宛宛想想自己的姐妹,和追求她們的幾個少爺……</p>


    她覺到般若,般若還是適合居家過日子,她是個給人有安全感的賢內助類型女人。</p>


    也許白家少爺就是喜歡般若那種給人特別多安全感的女人,他是屬於婚前玩夠了,婚後就要收心的類型,所以他要麽就不找,要找就找個有安全感的女人,他多半會選擇能居家過日子的賢內助,般若丫頭就是他最理想化的女人。</p>


    白方彥就是喜歡般若做事風風火火、雷厲風行,能處理好很多家庭的瑣事,還會把日子過得井井有條,他作為男人,自己則可以偷偷躲在後麵,去幹幹喜歡的事情,下棋,寫字,雕刻,練武,看書……</p>


    而楚雲天少爺和胡少爺卻同時喜歡上了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的蝶飛兒。</p>


    他們尤其是喜歡情商高、會說話,有趣的,能善解人意的蝶飛兒。</p>


    宛宛明白:他們要得到蝶飛兒的心,不用靠聰明,要靠的是給她獨立的自由與默契的真心。</p>


    也許她們三個姐妹,蝶飛兒的美在皮膚白皙,是健與美合一的典型。與般若相比,她顯得要玲瓏剔透一些,膚色要更紅潤一些。</p>


    而宛宛在藝館呆久了,一定是平時跳舞比較多,感覺她身段充滿柔勁,顯得有種別樣的氣質。</p>


    她一路想著,一路回到妙心庵的齋房裏。隻見桌上有一首詩,很是別致:</p>


    鸚鵡洲的每一處呼吸</p>


    是海風吹過的螺號聲</p>


    橘紅色的太陽</p>


    是孩童手心的氣球</p>


    早晨調皮地看它升起</p>


    夜晚又愜意喚它睡去</p>


    古舊的紡錘轉啊  轉啊</p>


    溫暖的燈光照的海灣</p>


    遍地朦朧</p>


    老祖母的眼力</p>


    白蝴蝶的思緒</p>


    藍發帶的少女</p>


    靜靜倚在母親故鄉的美人蕉旁</p>


    悄然融入小紅紙船的夢裏</p>


    遊啊  遊啊</p>


    慢慢遊進愛的柔波裏</p>


    輕輕呢喃</p>


    孩子哦   節日快樂</p>


    她細細品味,覺得很有孩童趣味,寫的人必定是一個單純天真的人。</p>


    她隨手拿了一本書《禮記》,翻到一句:“父子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p>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父子之間感情篤深、互相信任,兄弟之間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夫妻之間恩愛和美、相濡以沫,一家人一條心,財富才會滾滾而來,家業才能興旺發達。一個家族,真正的財富不在金錢的多寡,而在於關係的和睦。互相拆台,誰也見不得誰好,再富裕的家庭,也必會敗落。</p>


    宛宛突然想起孤鶴回雪伯伯,她覺得她想去看看他這個老人。</p>


    也許他這個人是一個隻要出街就會牽她的手的長輩……一個讓她卸下武裝,變得小鳥依人,可以肆無忌憚笑倒在他懷裏的長輩。</p>


    或許就像花綾羅這樣的女人,她經曆了她自己幾段感情的風雨,這一次,就讓她祝福她吧,她能夠一直活在自己愛情裏麵,成熟中帶著天真,有著那麽一絲的嫵媚和邪意,讓愛她的郎中愛的欲罷不能,不論世俗壓力和唾罵,她也能在她身上看到另類女人的處事方式,花綾羅為了她的愛,她忘了周遭的一切。</p>


    作為女人,宛宛隻能默默祝福花綾羅,隻能噓噓歎息,她也卻不想去欣賞和苟同她的愛法,活法,做法……</p>


    或許蝶飛兒,宛宛,雲紫才是她宛宛最青睞欣賞的女孩,今日駐足的“歸田園居”和“小荷藝館”才是她們骨子裏最想露臉的地方。</p>


    妙心庵外麵的雨越下越大……(未完待續)</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蝴蝶穀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宛宛嬰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宛宛嬰嬰並收藏蝴蝶穀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