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鏞經常提醒兩個兒子。道:我兒必重文,非博學而有違祖訓也。知文者,無曆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乃是無知者。</p>


    安江定親以後,利用假期,劉鏞帶著兩兒子前往各地視察自己家屬的企業。</p>


    他們先到上海,在鴻祥裏的工地上,偌大的一個工地,看著一些已經建好的小別墅,有的還在建,有的還是空。劉安瀾不解地問劉鏞:阿爹,為何不一起開工建造。</p>


    劉鏞道:這你們就有所不知,也是我要帶你們前來觀看的原因所在。搞房地產,不像做絲綢生意,絲綢生意,隻要把絲經收來,轉手給下家,那是幾天的時間,或多或少總有利潤。可房地產就不一樣了,拿了土地,還要建造,戰線過長,一個項目,少者一兩年,多者幾年,如果同時開發,財務成本大的嚇人,萬一一下子難於銷售,資金鏈斷了,那就前功盡棄。</p>


    安江接著說道:阿爹的意思是房地產必須是分期分批,建一批,賣一批,拿賺到的錢,再去建造下一批。</p>


    劉鏞笑著道:就是這個意思。這樣,投入少,見效快。</p>


    安瀾也有所感悟道:這叫滾動開發,或者說叫翻燒餅。</p>


    劉鏞滿意地點點頭,道:嗯,比喻恰當,比喻恰當。</p>


    ......</p>


    他們又來到江蘇的大豐,望著一望無際長勢良好的棉花。劉鏞感歎地道:也許你們都不會想到,這裏原是一片海灘,經過三年的圍墾,現在已成為一片良田。</p>


    安瀾道:阿爹真是功德無量,您不帶我們出來看看,我們哪裏知道。我原來隻知道‘劉順恒’絲行,隻知道輯裏村‘劉順恒’絲廠呢。</p>


    劉鏞又道:中國的農曆非常了不起。種地不僅僅要精耕細作,認真管理,還要講究二十四節氣。如果過了這個節氣,種什麽都沒有用了。如‘吹過小滿鳳,草籽可留種’,‘不種秋裏田’等等,這些都是自古以來的科學總結。還有‘麥怕清明連夜雨,稻怕寒露一早霜’。什麽意思呢,麥子在清明時節開始抽穗,如果遇到連日大雨,麥子就完了;在寒露時節,稻子開始灌漿,如果遇到一早霜,那麽這一年的稻子就不會飽滿。</p>


    安江驚訝地道:真想不到,我家阿爹懂得那麽多。</p>


    劉鏞笑道:活到老學到老,知識無止境啊。</p>


    坐在馬車上,安瀾和安江都無心去欣賞路邊的風景,他們總感到對自己的阿爹刮目相看,自己雖然比他讀書多,但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遠遠不如他。</p>


    </p>


    ......</p>


    南通‘劉氏’典當行門口,一輛馬車停了下來,車上下來三個人,夥計出來一看,原來是劉東家和他的兩位公子,連忙喊道:總管,老爺他們來了。</p>


    正在裏麵盤賬的蔣錫坤聽說嶽父到了,連忙出來,雙手作揖道:嶽父大人攜小舅們光臨,小婿有失遠迎,快進快進。</p>


    劉鏞笑道:平時我事也多,顧不上這裏,據說你在這裏搞得很不錯,我也放心。這次,利用他倆假期,帶他們出來看看,也學點東西。</p>


    安瀾道:姐夫原本就比我們出道早,尤其是典當這一行,勢必要涉及到方方麵麵,您可不能保守啊。</p>


    蔣錫坤道:哪裏哪裏,我也隻是知道一些皮毛,要深入研究,恐怕得一輩子。</p>


    這時,夥計給他們沏上茶。</p>


    蔣錫坤笑道:典當這一行,普通的物件好說,而名貴的物件就難說了,一看知識,二看經驗。就拿這茶具來說:自宋以來,就有五大名窯,如何區分它的真偽,就應該知道當時每個窯口的特征,色澤等。這裏有深刻的文化內涵,一靠知識,二靠經驗,見多才能識廣。</p>


    隨即,蔣錫坤從內屋箱子裏拿出一顆銅的印章,放到他們麵前笑著道:這是何物,出自哪裏?請兩位舅子明解。</p>


    安瀾和安江分別拿起印章仔細端詳。但上麵彎彎曲曲的字他們誰也不認識。</p>


    安瀾道:從規格看,如此一枚方印章,不是官印就是皇家印,但上麵的文字,真的沒有見過。</p>


    安江道:從印章的紐來看,是一隻獅子,由此,印章的擁有者級別不低。</p>


    蔣錫坤笑道:你們倆位說得都沒有錯,問題是上麵的文字,屬於何種?這是見過印章的所有人都於此為難。我告訴你們,印章上的文字叫‘巴思八’文,巴思八乃元朝忽必烈之國師,他創建的文字。印章上是‘白蘭王印’四個字,而白蘭王乃是忽必烈之駙馬,是吐魯番的首領。由此,該印章非同小可。</p>


    聽後,安瀾和安江都感到十分驚訝。</p>


    安瀾道:姐夫知識真是淵博,使小弟受益匪淺。</p>


    安江也感歎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p>


    在南通住了一晚,第二天,在蔣錫坤的陪同下,他們又順便去了揚州。</p>


    三月,正是‘煙花三月下揚州’季節。</p>


    劉鏞對蔣錫坤道:鹽行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就鹽引進鹽引出,抓住機會而已,你帶他們倆出去轉轉,開開眼界。</p>


    他們從瓜洲灣到東關橋頭,約有三十公裏,沿岸的古運河是京杭大運河最古老的一段,沿著古運河隨處走走,可以看到曆史遺跡星列,他們一邊走,一邊看,在思考著同一個問題;隋煬帝揚州看瓊花,康熙帝六次下江南,五次駐停揚州,乾隆帝六次下江南每次必去揚州,乃揚州究竟有多大的魅力?“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遙可知當年,詩人陸遊所見的滄桑和悲涼。</p>


    昔日的古揚州已經無從尋覓,歲月隻留住了斷壁殘磚和斑駁舊影,早已聽不見車馬喧囂,戰火紛飛,舊時光裏的繁華在今天看來不值得多提,這座城又恢複了靜謐與安然。江畔來來往往的船隻穿梭著,劃破夕陽,留下一道道光影,滄海桑田,歲月湮滅了古揚州的繁華。</p>


    他們走在街頭,夜晚的揚州是浪漫和安逸的,卻足矣讓人戀戀不舍。隨處走走,可以碰見街頭賣唱的藝人,他們大多不是為了賺錢來養家糊口,而是為了襯托這座城市的浪漫,因為總會有那麽一個她在聆聽,哪怕是寂寞。</p>


    漫步春柳長堤,眼前一道綠色的湖水,真的不是很寬,對岸幾乎近在眼前。盡管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宏闊,卻是一派畫中景象。岸上人們來來往往,湖中遊船簫鼓聲聲,遠處樓台掩映,近處綠樹成蔭,儼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國畫長卷。進園不大一會,一場小雨如約而至,細密的雨絲無聲地灑落在湖麵上,朦朧的景象讓你不由地驚歎,不用打傘,就這樣恣意地徜徉在瘦西湖畔,瘦西湖如一位清純的江南女子款款而來。經春柳長堤,上春波橋,過徐園、小金山,一路景色讓人目不暇接。</p>


    江南好,好江南!美麗揚州,輕風絲雨,古老的石牆,寂寞幽深的小巷,每一縷嫋嫋升起的青煙與絲絲細雨繾綣地揉在一處——暮靄下,遠遠近近的山水便蒙上了一層難以名狀的薄霧,如幔帳一般阻住了你探視的眼睛。</p>


    揚州欲陰欲雨的天氣,黛瓦白牆更顯青素,站在瘦西湖的柳堤河畔,透過古典的亭閣,遠遠就可以看到船娘漂著一葉舟,煙波畫船,泛起的波痕打動了眼前的`這一抹畫。偶有幾隻水鴨在嬉戲,濺得一身水花。瘦西湖以瘦著稱,個園何園便是因精致而揚名了,</p>


    安江感慨道:我喜歡個園裏的竹林,撥開一叢翠竹,可見一處幽邃,想必園主人是個優雅但又不乏剛毅的誌士,擁得一院奇美大宅,似得天下之喜,坐修竹,臨清池,忘今語古,何其樂也,古人的快樂豈是今人所能輕易領悟得了?我日後,也必仿效古人,以便晚年清享。</p>


    蔣錫坤笑道:郎舅年紀輕輕,倒已考慮晚年之事,乃為其過早。</p>


    安江笑道:乃自然規律,不可抗拒。</p>


    安瀾感慨道:先帝們為何親眯揚州,原來揚州水靈、地靈、人也靈也。</p>


    他們三人說說笑笑,回到駐地。</p>


    劉鏞見他們回來,臉上憂愁,心境沉重,對他們說:原計劃還要帶你們去茅台鎮,看看那裏的劉家燒坊,隻因接到家裏電報,你們奶奶病重,要我們速回,故計劃改變。錫坤,你立馬安排,我們馬上動身,及時過江。你呢,要不要回,到時侯我們音訊。</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家大宅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湖州小老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湖州小老頭並收藏劉家大宅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