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江和張謇相伴同船而行,因有共同的話語,少了的孤單。他們時而小酌,時而吟詩習文,時間打發的倒也充實,也增加了不少樂趣。不知不覺,幾天時間,船已經到了山東境內的泰安府。


    張謇笑著問道:不知賢弟有否登過東嶽


    劉安江笑道:乃是夢寐以求,隻是未曾實現。


    張謇笑道:東嶽乃是五嶽之首,莊嚴而神聖。兩千年來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對象,其山中的人文傑作與自然景觀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人文與自然融合得最完美最和諧。自古以來就為國人所崇拜,被視為社稷穩定、民族團結的象征,華夏民族一直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不登東嶽,乃是終生遺憾。光緒六年,吾有幸隨吳長慶升任浙江提督,四月奉命進京覲見聖上,一行隨從同赴京師,途經東嶽登臨覽勝。賢弟若感興趣,愚兄伴你同行,覽東嶽之勝景,以一飽眼福。


    劉安江笑道:乃也使得。反正時間綽綽有餘,不如在泰安府休閑幾天,趁機領略五嶽之首的勝景,乃也是機會難得。


    舵船就停靠在運河邊。劉安江和張謇叫了“公車”前往驛站住下。第二天早晨,他們首先參拜了岱廟。


    從岱廟出來。他們自紅門登山,拾級而上。古代帝王登封東嶽,大多是沿這條路線盤桓而上,所以稱為“禦道”。善男信女朝山進香也是沿著這條路見廟就拜,所以又稱為“神道”。七千級台階可直達岱頂,沿途,文人墨客留下了數以千計的詩文、題刻,又使之成為一條“古詩之路”、“書法之路”。


    東嶽,古老的片麻岩構成的斷塊山地,崛起於華北大平原東緣的齊魯丘陵之上。山勢磅礴,雄偉壯麗,為五嶽之首。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直至明清,曆代帝王封禪祭祀,文人墨客吟詠題刻,留下豐富的文物古跡,被譽為露天的曆史、藝術博物館。有岱廟、普照寺、碧霞祠、經石峪刻石、靈岩寺等名勝古跡和玉皇頂、日觀峰、月觀峰、石塢鬆濤、鷹愁澗、龍潭瀑布等景點以及許多古樹名木。


    他們一路賞景一路觀賞書法石刻,在一處名為“快活三裏”的地方,見幾塊山石磊落,其中一塊刻石突然映入眼簾,隻見上麵字跡沉穩深秀,筆法瘦硬,縱橫飛動。上有銘文“光緒六年四月望,浙江提督、盧江吳長慶入覲道此,偕樂平彭汝雲、崇明楊安震、通州張謇登岱及頂。慶於茲凡六遊,而陟頂且三度已”。


    劉安江驚歎地呼道:乃是仁兄之墨寶敬佩敬佩啊!


    張謇笑道:哪裏哪裏。隨意塗鴉而已。當初吳為清末慶軍首領,先受曾國藩統轄,後由李鴻章節製,是淮軍的骨幹,先後和太平軍、撚軍作戰,後赴朝鮮平叛,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一定影響之人。吳出身書香門第,好讀書,愛人才,時稱儒將。為博清流美譽,曾在幕府中羅致了一批學者、名人,在下便是其中之一。1876年,吾任慶軍統領吳長慶幕治機要文書。一次,吾等四人隨吳同往京城,路過泰安府,有意登嶽。途經這裏,見此石獨到,吳統領非要在下提筆,豈能不從


    劉安江感歎道:哦,原來如此。仁兄筆鋒剛柔相濟,筆尖灑脫,實為難得。


    張謇笑道:哪裏哪裏。


    他們一邊走一邊欣賞大自然的風光。一路談笑風生。


    在道路旁的一塊大石頭上他們做下來息息。


    張謇道:賢弟可知西漢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對東嶽情有獨鍾之事


    劉安江笑道:略知一二,還請仁兄指點。


    張謇道:司馬遷對東嶽情有獨鍾乃是眾所周知。西漢元封元年,漢武帝第一次封禪泰山,司馬遷的父親作為史官,對參加封禪視為他政治生命中之大事。司馬談侍從至洛陽,因病不能前行,臨終執遷手而泣:“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餘不得從行,是命也夫!命也夫!”


    又道:"吾先祖乃是周朝為官,遠祖還有大功於夏,是百官之長,後世逐漸衰弱,難道天將滅絕於我嗎你如果能繼任太史官職,那就能繼承祖業了。漢朝的天子繼承了數千年來封禪泰山的大統,封禪於泰山,而我卻不能隨行,這是命中注定的呀!我死之後,你一定會繼任太史官職的,做了太史不要忘了我所渴望的著書立說的意願。"司馬遷從父親的言談話語之中看出參加封禪東嶽的大典對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


    劉安江也感歎道:是啊,先人那種至死不渝之精神,實為可敬可歌。


    經過不斷攀登,傍晚時分,他們終於到了岱頂。


    岱頂是“天庭仙界”,古代帝王來泰山封禪,就是在岱頂築壇祭天,以期實現天人溝通,祈求國泰民安,前程似錦。


    他們不顧沿途勞累,氣喘籲籲又來到碧霞祠。


    進祠以後,他們分別點了三柱清香,進行了敬香祭拜。


    他們又站在岱頂,極目遠眺。


    這時,西落的太陽從背後射來,他們站在較高的山頭上順光而視,看到縹緲的霧幕上,呈現出一個內藍外紅的彩色光環,將整個人影或頭影映在裏麵,恰似佛象頭上方五彩斑斕的光環。身動影移,人舞影隨,十分壯觀。


    張謇感歎道:據記載,泰山佛光大多出現在6-8月中半晴半霧的天氣,而且是太陽斜照之時。乃早春二月,山麓陰處,仍是白雪皚皚,見到“佛光”,實為罕見。


    劉安江也感歎道:早春二月能見到“佛光”,乃是上天對我們倆的恩賜。這次與仁兄同往京城求取功名,攀登蟾宮,折取月桂。必勝無誤啊。


    倆人哈哈大笑。


    張謇也感歎道:十年寒窗就看一朝。記得鄙人十六歲那年,參加過一次科考,可惜排名一百開外,還被小夥伴們諷刺說:“假如有一千個人考試,錄取其中的九百九十九個,那麽不錄的那個人也一定是你。”受到刺激吾乃索性把“九百九十九”當成了座右銘,刻在了書桌、窗格和床板等各個角落。睡覺的時候,用兩根竹棍夾住辮子,隻要頭動或者身子翻轉,立刻就會醒。醒來看到“九百九十九”五個醒目大字,管他天亮還是天黑,立馬就爬起來讀書。而到了夏天,氣候濕熱蚊蟲多,書桌底下的雙腳被咬的到處是包。乃我想了“妙計”,準備了兩隻大壇子,把腿伸進壇子以避蚊蟲。


    劉安江道:仁兄之精神,耐人可貴,日後必定成為求取功名之楷模。


    ......


    回到山腳下,已是掌燈時分。


    劉安江提議道:我們倆人就在路邊找家小飯館,小酌一下,隨便吃點再回“驛站”,也不遲。


    張謇笑道:乃也使得。


    於是,他們要了一碟豬頭肉、一碟花生米,幾個饃饃,一瓶泰山特曲。


    劉安江先給張謇倒滿一杯,然後給自己也倒了一杯。站起來道:承蒙仁兄指點,今日讓小弟受益匪淺。來,我敬仁兄一杯。


    倆人同時舉杯,一口而幹。


    劉安江笑道:這地方,就這樣,沒什麽菜,哪像我們家鄉,物產豐富,想吃什麽有什麽。


    張謇也笑道: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就是地域差異。泰安府屬魯中地區,應該還算不錯的地方,如果到了沂蒙山地區,那裏條件更差。


    他們邊吃邊聊,不覺已是月亮高掛,加上一天登山的勞累,他們即回驛站休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家大宅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湖州小老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湖州小老頭並收藏劉家大宅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