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落秦川,洪流化微瀾。


    鄭國渠澤惠關中,人言煌煌政績當歸功呂不韋。


    嫪毐密告:主持修渠的鄭國是韓國細作,韓國意圖以修渠為名削弱秦國國力。


    十萬百姓十年民力,千萬錢糧千家移居,決策失誤應歸咎呂不韋。


    天公明斷,傾天之雨判呂不韋居功至偉。


    窗外驟雨打石階,窗內修指敲幾案。


    叩擊一下複一下,簷雨一滴複一滴,少年撞破雨簾撥開秦王心中陰雲。


    蒙毅說,倉惶逃竄的叛軍路遇一位老年劍客,一人一劍於群匪中央擄了匪主揚長而去。


    那人留下嫪毐一張完好的臉以備領取百萬賞錢,其餘部分殘成如何可想象燉肉入鍋之前。


    事已至此大夢一場,階下囚隻求死得明白:攻打蘄年宮的計劃如何泄密的?


    “因為,你是寡人養的一隻虎。”


    嫪毐錯愕片刻,笑,微笑,冷笑終至癲狂大笑。


    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鬥,鬥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


    老人在蒙驁出殯時講了二虎相爭的故事,故而秦王一直怠慢蒙氏兄弟。


    蒙氏,從齊國逃到秦國,為誰效忠都不過是求一族榮華,嫪毐如是想。


    他算盡秦王身邊人,當然不會漏掉鬱鬱不得誌的蒙恬與蒙毅。


    他們,是嫪毐最早收買的秦王心腹,也是秦王最冒險的棋子。


    秦王唯一沒料到的是養虎成患,嫪毐竟能轉戰鹹陽釀成一場血災。


    母親好色但挑男人的眼光不差。她的男人,不是英雄,就是梟雄。


    梟雄將失敗歸於天命,天命不歸我,那就助你一臂之力吧。


    嫪毐給秦王講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是寡居太後出遊,偶遇上林苑侍衛郎,一眼定情,情深意重。


    另一個是寡居太後與相邦私通,相邦為脫身,進獻門客與太後,供太後淫樂。


    “聰明如你,一定知道哪一個是真的。”


    秦王憤而轉身,嫪毐叫住:“有件事,你母親和你仲父永遠都不會告訴你。”


    “什麽事?”


    “你的身世。”


    “那是流言!”


    “是啊,流言。”


    秦王猛然回頭要問個究竟,可嫪毐隻是似笑非笑再不答話。


    拳刀火烙酷刑加身隻得了嫪毐一句遺言:“你母親,是天下最好的女人,善待她。”


    母親是天下最好的女人,這大概是天下最大的笑話。


    誠如嫪毐所言,秦王永遠問不到身世,因為真相沒人敢說,或者沒人肯信。


    有些恥辱,不足為外人道,更不可跟內人說。


    他隻好在布衣策士的紫藤花架下,靜坐了一整夜,不吃不喝。


    今年紫藤第一次開花,如瀑的花穗漫天垂下,像一場幹淨的夢。


    老先生在給小孫女削算籌,刀與竹在他手裏碰撞出和諧的韻律。


    問題看似簡單,可是決定很難:如何選?


    “要名,還是要權?”


    “名也要,權也要。”


    “要實名,還是虛名?”


    清河跪席撿落花,忽然拾到一串完整花墜,跌跌撞撞撲到秦王懷裏,讓他聞。


    “父王,好香。”


    秦王低頭對上孩子幹淨透明的眼睛,嘴角忽然泛起似有似無的苦笑。


    清白二字,最無用處。


    第二日,他把母親荒淫誤國的故事昭告天下。


    鹹陽之亂的罪魁禍首是嫪毐,而把嫪毐引薦給太後的,是太後的舊情人呂不韋。


    呂不韋輔秦十餘年,勞苦功高,這點醜事本可以遮掩過去不了了之。


    但是嫪毐這場幾乎葬送國祚的動蕩,讓整個秦國都為之震動。


    民怨四起,清議嘩然,秦王不顧母親尊嚴也不惜自己名譽堅決問責到底。


    滾滾唾罵淹沒了三個寡廉鮮恥的人,以至於罷免相邦的朝議一下,反對之聲弱而無力。


    秦國宗族更是因長安君之死,對相邦、嫪毐乃至太後都懷恨在心,一時俱都拍手稱快。


    車裂嫪毐,幽禁太後,罷免呂不韋,三件事幹脆利落。


    嫪毐之亂,衛尉、內史、佐戈、中大夫令等二十位朝中高官正法,秦王正好在宮防城防的緊要位置安插自己的少年玩伴。


    秦王政十年,秦國國政盡歸秦王之手。


    他沒有成為昭襄王第二,不用做幾十年木偶。


    得之始也是失之始,失去王弟,失去母親,失去仲父。


    母親的淚珠有千萬顆,一滴淚一根針,紮向心深處。


    雍城,大鄭宮。


    門外,力士行刑;門內,母子相對。


    以前是兒子跪拜母親,這次是母親跪求兒子。


    第一個孩子哭聲中斷的時候,母親拔下釵飾刺向長子咽喉。


    第二個孩子再也哭不出聲時,母親不哭也不鬧,隻說後悔生下長子。


    母親的絕情讓兒子的仇恨燃成燎原,他命人把兩位弟弟血肉模糊的屍體放到母親眼前。


    “母親,是要哪一個取代我的王位?”


    母親伏在幼子的屍體上放聲哀哭終至昏厥,無心且不屑回答兒子的問題。


    阿奴扶太後安歇,臨行回首道一句:“太後愛你,如同愛這兩個孩子,她怎會說那些混賬話?”


    “王即薨,以子為後。”


    這七個字,不簡單。


    嫪毐若與太後論及此事,必然極隱秘,極隱秘又為何被人聽見?


    能聽到此話的人必是二人心腹,既是心腹又為何將秘事直陳秦王?


    太後豢養男寵,秦國早有先例,當年高祖母宣太後與義渠戎王在秦宮出雙入對幾十年。


    宣太後與義渠王生育二子,待秦國羽翼豐成,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發兵滅掉義渠國。


    西北之患就此平定,從此秦國再無後顧之憂,舉國兵鋒得以東向。


    秦王不是容不下母親養男人,他容不下的是有人覬覦王位。


    或許母子反目,另有人推波助瀾。他要刺的,不是雙虎,而是三虎。


    秦王連夜趕回鹹陽,沒有回宮,而是披風踏月叩響文信侯府邸。


    文信侯的後花園,美得不似在人間。


    一夜天如水,一池水如天,天上彗星淩北鬥,水下魚逐紫微宿。


    天水之間一座琉璃橋,踏足橋心便如登臨太虛。


    天地何其浩渺,人又何其渺小。


    秦王借月偷看仲父的臉,自嫪毐那句意味不明的話之後,他就對仲父生出別樣的情感。


    他怕在仲父臉上尋到一點痕跡,又渴望看到些許蛛絲馬跡。


    呂不韋收回望月的目光,恭敬地低下頭去。


    “前日大朝,仲父第一次缺席。”


    “待罪之人,不配主持國政。”


    “寡人的第一道詔令,就是殺人。”


    “以後,王上會殺更多的人。”


    “你猜他們推舉誰代替仲父?”


    不用猜,相邦大位空虛,左右丞相必然升任一個,不是昌平君就是昌文君。


    “仲父以為如何?”


    “昌平君圓柔,昌文君剛直,相邦總攬文官,宜柔不宜剛。”


    秦王沉默,長久沉默,沉默到呂不韋忍不住詢問:“王上,以為如何?”


    “寡人以為”秦王笑:“仲父無可替代。”


    呂不韋一罷再一複,滿朝文武一頭霧水。


    呂不韋雖然複位,但聲望已大不如前,事無大小都與秦王商量定奪。


    這一年,秦王像一隻吸水的海綿,不知道要收納多少東西才算完。


    鄭國渠的工程他要親自跟進,出兵魏國他要過問選將調兵後勤,甚至連楚國李園殺春申君的內亂他都要學習如何應對,如何跟文臣武將談條件,如何跟底層官吏打交道,都是學問。


    除卻大朝諸事,秦王幾乎賴在相府,把呂不韋十三年執政經驗全部榨幹。


    榨幹之後當然就沒用了,不扔還等著吃榨菜幹麽?


    鄭國渠全程通渠,罷免呂不韋也水到渠成。


    嫪毐一事再度被翻起,呂不韋罷相,昌平君也沒能升任相邦,因為相邦一職被秦王撤了。


    從此秦國隻有丞相而無相邦,原本協理相邦的丞相直接向秦王負責。


    說得更明白一點,秦王自己兼任相邦了。


    這是一個危險信號,權力過分集中就會造成濫用。


    反對奏疏一封一封堆到秦王案頭,成山。


    秦王漠然,於是那奏疏一封又一封,兩座山。


    秦王繼續忍,於是一山一山又一山,禦案之前八座山,七座罵他王八蛋。


    七座之中,四座為撤相埋怨,三座為呂不韋鳴冤。


    趙高又抱了一座山進來,問他要不要看。


    他不想看,說:“念!”


    趙高得令,清嗓潤喉把犯上辱君念得正氣凜然。


    “囚母弑弟,非人哉!嫉賢妒能,非君哉!”


    “文信侯功而見黜,昌文君賢而罷用,王自矜才高,寧能以一人而取天下耶?”


    ……


    秦王聽完,讓趙高歸整;半個時辰之後,趙高回稟說沒法歸整。


    上書人分布於各個官署,上至禦史下至文吏,多是六國士子。


    若是當時趁熱打鐵將仲父徹底罷免,或許這些人不會蹦噠這麽歡。


    呂不韋,自然也是心有不甘。


    一則嗜權之人失權如同喪命,二則不知秦王一意孤行,是在亂秦,還是強秦?


    輔國之臣的戀戀不舍寄托在給秦王的回書裏。


    “螢燭微光若還可用,朽骨化盡不敢長辭。老臣去了,我王珍重。”


    大意是後世所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秦王心中融融一暖,仲父生父一時難以分辨。


    這份好感很快被文信侯的門客消耗殆盡。


    當事人知曉進退無用,管不住底下人白搭,又或許呂不韋有意不想管。


    長信侯與文信侯爭權,這些人的唾沫全賞給了嫪毐,嫪毐沒了,秦王就得全部接下。


    挨罵,是秦王親政以來練就的第二項本領。


    不能不看,看又心煩,所以隻能將涵養修煉至最高一段。


    七國罵人方法各不相同,秦王有幸全部領略一遍。


    “扔!全都扔出去!”


    “哎!”


    趙高抱起一座“山”跑出去又跑回來,問:“扔出去會淋雨,王上您看……”


    秦王白眼一翻,雷霆劈過的臉露出一個笑顏。


    嫪毐之亂時徒手搬缸堵門的這個隸臣,在論功行賞時因家世和才學得了秦王青眼。


    男人高高壯壯正常,男人心思細膩也正常,然而趙高,虎背熊腰玲瓏心,高額廣眉拈花手。


    論氣力,能高山馭車;論仔細,會蠅腿描字;論學識,律法精熟,一部行走的秦律活典。


    這個人放中車府趕車太委屈,秦王就調到身邊,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太後倆兒子摔成肉餅。


    秦王跟趙高還有一層說沒有又有說有也相當於沒有的關係:他倆爺爺的爺爺是同一個人——秦惠文王。


    那段日子,秦王與本家宗族親戚的感情格外深厚,因為宗族大臣是他奪回王權的主力。


    秦王的爺爺給他留了十來個伯伯和十來個叔叔,這些叔伯對呂不韋的恨比天還高。


    “自呂不韋主政以來,這秦國朝堂就成了六國士子的天下。”


    “二十級爵位,十七級以上有幾個秦人?!”


    “秦人拋頭顱灑熱血,全給外來客加官進爵了!什麽道理?!”


    “鄭國修渠雖然壞事變了好事,可是韓國能派一個鄭國,其他五國指不定派了多少人呢?!”


    叔叔伯伯小姑大爺們一嘮叨,秦王對客卿的反感達到頂點。


    扔!扔出去!文信侯門客為主,六國客卿為輔,全都扔出去!


    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逐客令。


    幸虧秦王有奏疏必讀的習慣,哪怕是被罵得狗血淋頭也不漏一卷。


    趙高抑揚頓挫讀完《諫逐客書》,秦王沉默很久,然後狠狠摔了自己一巴掌。


    “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之無危,不可得也。”


    客不負秦,秦無客不強,逐客必弱,這是李斯諫書的主旨。


    一卷諫逐客書讓秦王識得李斯才華,一朝廢逐客令也讓李斯見得秦王氣魄。


    “臣是天下之臣,王是天下之王,秦是天下之秦!”


    渭水湯湯,鷹擊長空,秦王的目光從一國朝堂轉至天下大局。


    “秦即天下,天下即秦。”


    八字豪言傳遍四海,十方賢士盡入秦廷。


    尉繚自大梁而來,姚賈自邯鄲而往,頓弱自壽春而西,楚人李斯升居中樞之側。


    秦王幕僚至此齊備,布衣客佐策帝王業,六國士劍指六國君。


    眼界放開,雞毛小事就可以商量,比如做個孝子,迎母親回鹹陽。


    有些事可以不計較,但有些事不得不計較。


    苕華宮紫藤成橋,老人在午陽下昏昏沉睡,微風動白發,落花滿衣裳。


    花下,扶蘇與清河追追趕趕,歡快得像枝頭花骨朵兒。


    秦王已許久不來,因為鹹陽宮裏有了新的幕僚。


    今日踏花來訪,要問的自然是不能為臣下所知的事。


    這些年他們維持默契:秦王不問,老人不言,秦王若問,話藏一半。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為之奈何?”


    “彼蟲之足,彼虎之翼。”


    “虎翼之中,仍有蚊蠅之喧。”


    老人還沒回答,亂跑亂撞的清河啪地踩上一隻千足蜈蚣。


    秦王目睹了蜈蚣的死亡:半殘時千足齊舞,死透後再無動靜。


    不,不能。


    呂不韋有奠基之力,有立君之功,萬一他真是……弑父?


    修竹娟娟靜,林道幽幽深。


    一連多日秦王都在竹下散著剪不斷理還亂,這片竹林是清河公主的地界。


    一入此地就與哭鬧永別,故而侍女們都知曉,要哄公主就帶她來竹樓。


    幾個浣衣侍女在河畔洗衣裳,女人聚首免不了東家長西家短。


    “清河公主可真是好命,沾著琰美人的光就能一輩子尊貴。”


    “是啊,聽說,她娘還是不告而嫁呢。”


    “不告而嫁,那不是私奔嗎?!”


    “原來是私生女!野麻雀變金鳳凰了?!”


    “王上連私生女都不嫌棄,可見是有多愛琰美人啊!”


    浣衣宮女深羨苕華宮主,一國之主卻深覺奇恥大辱:他竟然收養了一個本該摔死的野種。


    他循著竹徑登樓,眼目所見是一顆倒著長的白菜:白衣綠裙碧絲絛,鹿眼藕臂羊角辮。


    她四歲,迥異於秦王的親生兒女,皮糙肉厚禁摔,摔鍋揭瓦都敢。


    跟公雞打過架,跟白鶴鬥過武,跟禁苑所有飛禽走獸都交情匪淺。


    今日,她終於幹了一件風雅事——折竹枝。


    折了竹枝堆成圓,一圈又一圈,一層又一層,後來秦王看明白了,她在搭巢。


    巢,對,鳥巢,一麵竹席兩麵竹欄,她就在犄角旮旯裏搭雀巢。


    做巢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把自己變成一隻竹雀。


    她學著雀兒往巢裏一蹲,很滿意,然後跑來拽他衣角,大概想讓他跟她一塊進巢裏蹲。


    秦王佇立如山,思考著要不要一腳將她踹下樓。


    野種都該摔死,他同母弟弟如此,這個非婚之女亦當如是。


    抬腳,淩空,落地,一步;再抬腳,再淩空,再落地,兩步……


    一步,兩步,三步,四步,他步至淩亂醜陋的鳥巢前,能看見竹欄外的石板。


    小腦瓜撞上石板迸出雪漿紅血的畫麵一定很好看,他抬腳,淩空,頓住——


    等等,他對養女的身世尚且如此介意,父王對他的身世——


    若身世有半點問題,王位就會屬於成蛟。


    因為他是秦王,所以,他必定是秦國王族血脈。


    嫪毐你個王八蛋,想害寡人一生心病,沒門!


    他心結紓解放聲大笑,笑驚了枝上灰雀,笑落了足下烏鞋。


    這個女兒很孝順,看見父王抬腳以為父王要脫鞋才肯進她搭的窩。


    於是乎,小丫頭抱鞋一拽把自己熏倒,全然不知曆過一場生死劫。


    清河僥幸度劫,呂不韋在劫難逃。


    先是逐出鹹陽,趕回河南,美其名曰“請仲父頤養天年”。


    後是遷居巴蜀,等同流放,遣詞淩厲辱名斷情,以國之名奪功加罪。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


    不知呂不韋讀到這封書是何等心情。


    他一手調教的秦王,每句話都往他心上插刀。


    “子異,政兒比你厲害。我也算對得起你了,哥哥來了,你備桌酒肉給我接風吧!”


    那一夜天與水相映,那一句“仲父無可替代”。


    可憐呂不韋機關算盡,可憐文信侯老來重情,可憐這一段無關血脈的緣分全都是煙雲。


    沒有父子,隻有君臣,君不言臣死,臣已知君心。


    書至當夜,亂世豪傑毒酒入喉,以血性成全秦王的帝者之路。


    塵埃落定,去者已往去處來,來者該往來處去。


    城外古道,深秋時節,霜林醉葉,滿目相思血。


    尉繚道一聲“願師父此去,再無人世煩憂”。


    秦王道一聲平安,埋怨不肯助本王成就大業,隻管躲懶!


    琰抱著清河不撒手,一大一小哭得梨花帶雨昏天黑地不肯休。


    “先生,留下清兒吧。”


    “自家孫女,老朽還是自己養。”


    “她也是我的孩子,我會好好待她。”


    “她天性隨我,草木之心住不得金玉之屋。宮台雖好,是枷鎖,卻不是家。”


    琰怔住,她生來就是父兄的棋子,縱然萬事遂意也不過一隻囚雀。


    世上多少美景看不到,山川海嶽都隻是耳中傳說。


    她拂去孩子的淚,也收住自己那一串串珍珠。


    “先生珍重,別讓她再回來了。”


    “娘!娘!娘……父王!父王!清兒要你,清兒不要走……”


    清河傷心欲絕,秦王無動於衷。


    這不是他的親生女兒,他沒必要憐愛,就算是親生女兒,也不能指望他掉半滴眼淚。


    “大哥!大哥!大哥!大哥救我!”


    人情是何物?


    一場分別,大人遵權衡知禮數,反倒是孩子的眼淚最真誠最刻骨。


    妹妹說不走,哥哥就拽著不讓走,父斥師責也不放。


    蒙恬的手能遮斷扶蘇的望眼,卻掩不盡妹妹的哭喊,哭聲入耳,還是化作了心痛一片。


    一尊孤車碾著滿地紅葉,緩緩消失在路的盡頭。


    自此一別,君在天之上,吾在水之下,天水各一方,兩自不思量。


    道是緣滅緣生不可說,不相見,相思相聞亦不見,再相見,人間已過二十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拾遺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台校書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台校書郎並收藏帝國拾遺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