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箸行棋,棋盡殺梟。
一副博局,局中十二曲道,局外兩人博弈。
那時尚無將相士馬車炮卒,象棋就一人六枚象牙棋,一大五小,大棋曰梟,小棋曰散。
花發老者和年輕劍客相對跪坐,四目撞出火花霹靂,兩枚棋擠在一條曲道各不相讓。
不讓道的原因很簡單,以兩人的洞見,誰搶下這條道誰就能殺掉對方的梟。
老人火冒三丈:“呔!小子敢與大人爭道?!”
嘿——憑投箸結果行棋,難道還要尊老愛幼?憑什麽你老就得讓著你?!
年輕劍客不想謙虛禮讓,又不能贏下此局,於是梟也不殺了,撥亂棋子便揚長而去。
既不能勝出,那就兩敗俱輸。
日夕,斜暉灑落熙熙攘攘的城。
他身佩一柄長劍,穿過酒肆劍鋪,路過鶯歌燕舞,投宿在一家喧聲彌漫的店。
店中有小說家執一方尺牘,聲情並茂地說著武安君神勇無敵,秦國人小醜跳梁。
那說者口中的秦將王翦既蠢且醜,妻盜妾偷,一籮筐啼笑皆非事賺來滿座狂歡。
庸人自我陶醉粉飾人間太平,街頭童謠卻將末世之都的傷疤全部投影。
趙為號,秦為笑。以為不信,視地之生毛
前歲地震,去年蝗災,秦人趁火打劫,趙國雪上加霜。
荊軻從韓衛故地向北而來,眼見了流民逃難,目睹過售賣兒孫。
他本以為邯鄲人還不至於賣兒女為生,聽聞鄰間老者嗬斥孫兒不由得心下一酸。
“你差點把自己賣了知道嗎?!”
“那不是……那不是沒賣成嗎!吶!爺爺你看——錢!”
老人承認把孫女養成孫子是自己的錯,可無論孫女還是孫子,如此混賬都該打死。
為保這孫子平安,這三年老人去過以往幾十年都未曾染指的地方。
他在耄耋之年見過楚太後出浴,撞過魏公主偷人,也無意中聽得富商豪門意圖吞天。
若非這孫子好運遇上趙嘉,或許今夜老人就得去趙國後宮飛簷走壁。
清河沒把自己賣了,一點都不耽誤頓弱繼續賣她。
天羅地網總得挑個線頭收網,既然丫頭撞得正好,那就從這條線開始。
夜幕落下,邯鄲不夜,三輛馬車於人潮中來去。
秦國舊臣司空馬入宮覲王,秦使姚賈拜訪長公子,頓弱麽,買賣人當然去談一場買賣。
楚商頓弱求見的時候,建信君正為痛失美髯而對鏡神傷。
忙碌是一種折磨,去青雲閣聽歌好傷神,一回家就累得不想把捐金送去國庫。
唉!何時能盡日無憂,徜徉於山水之間?
郭開歎得不合時宜,侍女正在給他理須,一歎一晃那一簾美髯就糟了刀殃。
“君之所以事王者,色也。葺之所以事王者,智也。色老而衰,智老而多……”
當年勸建信君以退為進的人定會為這段說辭慚愧,因為君之色不見凋零反而與日俱增。
有一種人天生麗質,少年是紅顏,老來雅且嫻,皺紋添的不是醜,是風流。
今日斷須落發,他忽然忍不住傷感:“阿偃啊,我老了,醜了,你還喜歡麽?”
阿偃無法回答,趙悼襄王已經在地下躺了七年,沒理由為這一問就回來看看。
建信君收拾轉瞬即逝的哀傷,換了平和神色見客。
來客是商,商人欲售奇貨,必先高抬身價。
“秦王?與秦王有什麽關係?!”
“十三前五國合縱失敗,滅衛不過舉手之勞,為何還留了衛國社稷?”
“當時秦國主政的是呂不韋,衛國是他母國。”
“呂不韋身敗名裂近十年,為何衛國還安然無恙?”
“秦用商君而國強民富,商鞅出自衛國王族,許是敬重商鞅。”
“商鞅自己都不在乎母國,秦國為何為一個百年前被五馬分屍的反臣在乎?”
“這……衛國依附魏國,衛元君是魏國贅婿,可能是忌憚著魏國。”
“衛元君去年死了,秦軍此番從河內攻趙,為何不順手絕了衛國廟祀?”
在弱肉強食的時代,衛國是個絕對異類,一直瀕死可就是死不透。
好幾代衛君都拿女兒或妹妹換過救兵,難不成……
“女人?”
“衛有好女,曰琬曰琰;苕華二玉,亦妍亦嫣。”
帝丘至今有人吟誦苕華曲,兩位君孫一去秦宮再不回還,音容笑貌卻由國人口耳相傳。
郭開一頭霧水:就算秦王真是因為憐愛美人而留下衛國社稷,跟我有什麽關係?
“美人,色衰愛弛。琰姬怕色衰失勢,衛君懼亡國之禍,秦王有愛美之心,所以隻待雛兒成人。”
“原來如此!既是秦王內定,為何不養在秦宮?偏來趙國惹是生非,害我受人一肚子氣!”
“相邦息怒。那秦王有意,可我師叔無心啊!”
頓弱名聲不響,可是頓弱的師叔聲名喧天,尤其在趙國家喻戶曉。
三十年前秦圍邯鄲,義不帝秦與辭卻千金讓魯仲連聲名鵲起,被譽為“天下高士”。
世人都知曉千裏駒與秦國勢不兩立,所以老人帶孫女來趙國合情合理。
“師叔不願托孤給秦王,這才來趙國尋個好去處。”
“既如此,煩請轉告先生,趙國願為他撫養孤孫。”
“當然可以,不過……”頓弱揶揄一笑:“在下行商,效仿呂不韋,隻不過這奇貨可居,居的不是王侯公子,而是絕世美人。所以……”
郭開嗤之以鼻:“難怪你連秦宮秘事都知道,原來做的是李園那般勾當!”
“大人不必如此看我。”頓弱賠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君王最甚;逐利之心,賢愚皆同,庶民尤烈。頓弱在這其中做個穿針引線之人,踏花尋芳,各全其美。”
“虧得你,這種事也能說得這般好聽。”
“頓弱不僅說得好聽,也能做得好看。”
兩人相視一笑,各自心照不宣。
郭開五十步笑百步,自然心領神會:舍不得錢就套不住孩兒。
全程目睹頓弱胡說八道的劍衛離開相府後忍不住提醒:“清河不是名,是封號。”
號?怎麽會有號?!
公主……
“好極!好極!“
汙水既已當頭潑下,隻好多潑幾盆,最後說聲“誤會”或許還能贖罪。
“獸父垂涎養女,多好啊!”
好個屁!
忌公子完全不懂頓弱在幹什麽,再三追問隻能得到兩個字:“天機!”
明月照臨邯鄲,王城夜燈長明。
趙王,名遷,約莫二十五六,因著貌秀聲清的母親而得了玉顏金嗓。
君王夜半虛前席,吊古傷今問蒼生,問得死路還有幾程。
趙之於秦,國不大,民不眾,富不如,治不及,相不賢,將不武,所以必死無疑。
“敢問假相,有何良策存趙?”
“以一半國土賂秦,秦若受土四國必定惶恐,我王可合縱天下兵力一雪前恥。”
此計甚蠢,幸得趙遷不是秦王,怒火攻心不會立即砍人,隻說得一句“願卿自更計”。
此人便是司空馬,曾是秦相呂不韋最器重的下屬。
七年前秦王收拾了呂不韋,司空馬逃來趙國,被趙國聘為假守,也就是代理相邦。
為什麽趙國本有相邦,卻又有代理相邦呢?
大概是因為,趙國相邦建信君是隻大懶蟲。
懶蟲深諳做得越多就錯得越多,所以事都讓別人做,自己落得閑與賢。
葺被迫外逃,春平侯累死,司空馬又得罪趙遷,當真是流水的假守,鐵打的相邦。
割地賂秦隻會讓秦國有恃無恐變本加厲,以此來警醒其餘四國簡直是笑話。
一向精明的假守出此下策,趙遷難免萌生罷黜之意。
司空馬黯然告退,韓倉捧來夜宵進禦,一口一口喂趙遷吃下去。
也隻有在這時,夜深人靜獨與韓卿相伴,趙遷才能卸下重負露出一絲笑意。
韓倉伏侍他歇下,撫著他深皺的額頭,恨不能替他擔去所有的憂。
“白日給你尋了幾個女孩子,你有空了就見一見。”
“見什麽?有你就夠了。”
“可你是國君,國君得有國儲。”
“你管這些做什麽?你得向建信君多學學,少操點心。”
韓倉笑,伏身一吻:“我不正在向他學嗎?!”
“呸!好一個以色事君的佞臣賊子!”
趙遷翻身攔腰一抱索了春光旖旎,一雙雄鴛鴦不知羨煞人間多少男女。
敵寇犯邊,再多歡愉也不過刹那驚喜,陰雲在次日新晨爬上趙遷額頭。
韓倉接了眼線奏報,旋即告密:長公子趙嘉夜會秦國外使姚賈。
姚賈是秦國國使,原是趙國舊臣,本來趙遷甚為忌憚,但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更何況姚賈這些年差不多在養老,平日就管管秦民生計,替秦商跟趙國鹽鐵官打打嘴仗。
秦趙開戰,姚賈的差事就是保護秦民安全,天天跟人嚎“戰不傷百姓,刀不下庶民”。
“夜會”兩個字著實不妙,趙遷下令盯緊大哥,並增派人手監視姚賈。
這一天跟蹤姚賈的人並沒有什麽收獲,唯一能寫進密報的是姚賈挨了一頓打。
說是姚賈街頭偶遇師弟頓弱,兄弟相見分外眼紅,當街對罵互揭短處,後來姚賈的親衛把頓弱打得流血,頓弱的劍衛把姚賈一巴掌拍殘,最後的最後,頓弱的劍衛一個人把姚賈的親兵全部打趴。
趙遷不由得心思跑偏:“一人對戰十五人,真勇士也!”
韓倉不由得白眼一翻:“那明日我就把這勇士找來伺候你!”
趙遷失笑:“你能不能少吃點醋?!”
不能。
自從入侍禁中,韓倉就見不得趙遷與別人好。
冊封武安君時,趙遷親自為李牧披掛,禦賜寶劍,劍銘“以武安邦”。
君臣攜手謀劃國家命運,本是尋常,可那言笑宴宴落進韓倉眼裏就是刀子雨。
再者,李牧哪知樂府令竟是趙王枕邊人,隻當他是一般小臣呼來喝去。
韓倉就這毛病,趙遷討厭的人他替趙遷討厭,趙遷喜歡的人他為自己討厭。
橫豎趙遷身邊的人都討厭,所以這一張逢人三分笑的臉藏著很多不喜歡。
可是啊,人不能事事都由著自己喜歡,為趙遷選侍簡直是拿刀自紮心肝。
狐奴與君綏著宮衣覲見,兩個小女孩鮮嫩如芽,咦,女子也不是那麽討厭。
趙遷給了韓倉一個意味深長的笑:眼光不錯。
韓倉淚盈如泉:“選不好的怕委屈了你,選好的又擔心委屈了我自己……”
趙遷憐他癡心,柔聲安慰:“難為你了。”
“你好,我便也好,你……你歇著吧。”
韓倉一步三回頭走了,留下趙遷與兩個女孩共處一室。
一個成年男人和兩個半大女孩,尷尬彌漫,化解的唯一方式就是——聊天。
趙遷躺著,女孩一左一右依偎在他懷裏說些閑話。
說家裏的父母兄弟,說怎麽入的青雲閣,說如何來的後宮。
冰蠶落選讓趙遷啼笑皆非:那女子應是真絕色,韓倉定是妒忌才故意踩人。
另一位沒能入宮的小女孩讓趙遷笑容凝結。
趙遷遺傳父親一半癖好,父親愛男子亦愛女子,偏偏趙遷天生隻愛男子。
與女子歡娛於他是從身到心的艱難,十三四歲的小女孩是他接受的底限。
此等症結,大哥不是不知,所以他為什麽還要攔?!
困惑沒有持續太久,建信君很快就送來“答案”。
點撥郭開悟出這份答案的,是“楚商”頓弱。
頓弱帶傷來訪,他本沒這麽慘,為更可信就讓劍衛補了幾拳,於是輕傷變為重殘。
“頓弱愛財,可頓弱更惜命。相邦這樁美事,恕我無能為力。”
此事郭開本沒有十分上心,但牽線人傷成這樣必然要尋根究底。
“唉!師叔他問我是哪個趙王!”
“趙國就一個王,這話什麽意思?!”
“我哪知道?他說孩子送進王宮是找死,罵我是在給清河送葬!”
“他是怕秦國人打過來?趙國有李牧,擔心什麽?”
“我說了武安君在,趙國就在。可是他——”
“他怎樣?”
“老糊塗了唄!說什麽趙國姓李姓秦都不一定,清河留在長公子府都行,反正不能送進王宮。”
這每句話都像棒槌敲上郭開的頭,他不由得召集門客商議。
希氏三兄弟與另外十幾位智囊保他屁事不幹卻至今厚祿高官。
十來個人七嘴八舌,將那一句話解讀出千百種模樣。
“姓李姓秦?大人是不是記岔了?”
“要不是這話有問題,我能把你們全招來?”
“上一次秦國兵犯太原,李牧輕鬆退敵,此次秦軍兵分兩路,李牧獨擋北軍數月不下,莫非……”
“是啊,匈奴何其剽悍,李牧一戰斬首十萬,此次區區一個王翦,如何拖了半年?!”
“諸位莫要胡思亂想,李牧乃國之柱石,莫不是那人要故意陷害吧!”
“那老先生陷害李牧做什麽?”
“先生為孤孫謀出路,必是慎之又慎,自己兒孫自己疼啊!”
“不對!李牧就算有反心,他能當趙國的王嗎?趙王必得是趙氏子孫啊!”
“趙氏子孫多了去了,又不是隻有王位上那一個。”
“說句大不敬的,趙國是如何立國的?韓趙魏三家分晉,那也是權臣自立!難說!”
“司馬尚曾經是李牧副將啊!李牧現在手握舉國兵權!”
“事關重大,沒證據不能瞎猜。”
“可若是真的……”
口舌之辯並不足以坐實李牧謀反,司空馬卸任讓趙國中樞徹底陷入混亂。
一個手握實權的代理相邦,在國家危難之際辭官,把家國重擔扔回給郭開。
司空馬主張綏靖,以土地換時間,以尊嚴換生命,案頭全是跟秦國眉來眼去的書信。
秦王還真是,真是“多情”,稱呼一個叛臣都舍得用一個“卿”字。
“我與卿為呂不韋所累,交惡經年。寡人深恨已除,盼司空君亦能盡釋前嫌。自卿去後,蘭池花草垂黯。宅門舊居,除塵已畢,芳庭嘉木,待卿歸來。”
勸降書聲情並茂,郭開忍不住懷疑司空馬是否已經投秦。
不止司空馬,國中大臣乃至趙遷都收到過秦王謙恭懇切的問安書。
秦王的文筆至今都停留在批奏疏的水平,一個“可”字就是極限。
他便是心中情思洶湧,到得口中就減去一半,落到筆上隻剩零星一點。
幸而中書台養那麽多人不是白吃幹飯,天天有人替他寫“情”書,對趙遷、趙嘉、郭開、李牧這種需要以情動人和以理服人雙管齊下的,一般都是尉繚和李斯商量著來。
那兩人說得天花亂墜,郭開也曾一度動心,若非門客提醒他早就投懷送抱。
建信君在趙為相邦,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入秦絕不可能有此高位,畢竟秦國已無相邦。
因此,郭開對秦國維持一個態度:你送錢來,我收;要我辦事,沒門。
郭開投秦的風險比回報大,可李牧……
秦國誌在天下,正需要李牧這種絕世將才。
自聽聞“趙國姓李姓秦還不一定”以後,郭開難免胡思亂想。
頭痛欲裂的老相邦在那案頭坐了一天就重新體會到治國艱難。
李牧催糧,司馬尚要兵,代郡鬧饑荒,胸前秦國插刀,背後齊國虎視饒安……
最可怕的不是這些,而是司空馬臨去之前的一封書。
這封書沒膽量直接遞給趙遷,又不甘心燒掉,於是就留予郭開一觀。
書中詳述司空馬獻土自存的救國之策,那一半國土是指趙都邯鄲,趙國王室與舉國兵力退守北方代郡,將秦兵放進趙國腹地,再聯合魏國、齊國、楚國、燕國四國圍剿秦軍主力。
司空馬強調:戰不在寸土寸地,而在一兵一卒,消極禦寇不如主動殺敵。
李牧一軍能殺匈奴十萬,若秦人孤軍深入地形不熟,五國聯兵再不濟也能斬殺三十萬。
這番謀劃太過大膽,郭開全身冒汗,此書上呈,趙遷與他一起汗濕衣衫。
“退入代郡?代郡……代郡是誰的封地?”
郭開沉默許久,吐出自己不喜歡的那一個名字:趙嘉。
“我在邯鄲,大哥都敢攔我後宮,若真退入代郡,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趙遷下決心查大哥,第一個落網的是秦國外使姚賈。
世人都知姚賈怕死,牢獄刑具都未用去一半,姚賈就決定“賣主”保命。
那夜秘會,姚賈的確是去勸趙嘉降秦,結果雖不歡而散,過程卻極度曲折。
姚賈的供詞讓趙遷清淚盈睫,他是孤家寡人,不論在朝臣心中,還是在百姓心裏。
他沒有大哥血統高貴,大哥的母親是公主,而他的母親是歌女。
這王位,源於父親對母親的格外寵愛,嬖孽之子的陰影伴隨他一生。
“大哥覺得是我搶了他的太子之位,所以,他拿回一些東西是理所應當,對嗎?”
若依理智,郭開應當勸住趙遷,可惜睚眥必報的相邦並不是聖賢。
“敢問太傅,外有患內有憂,先攘外還是先安內?”
“這……內政不安,何以攘外?君失其位,攘外何用?”
禍患起自蕭牆,微火因風借勢,火上澆油燒出一場荒唐兩處傷心。
一副博局,局中十二曲道,局外兩人博弈。
那時尚無將相士馬車炮卒,象棋就一人六枚象牙棋,一大五小,大棋曰梟,小棋曰散。
花發老者和年輕劍客相對跪坐,四目撞出火花霹靂,兩枚棋擠在一條曲道各不相讓。
不讓道的原因很簡單,以兩人的洞見,誰搶下這條道誰就能殺掉對方的梟。
老人火冒三丈:“呔!小子敢與大人爭道?!”
嘿——憑投箸結果行棋,難道還要尊老愛幼?憑什麽你老就得讓著你?!
年輕劍客不想謙虛禮讓,又不能贏下此局,於是梟也不殺了,撥亂棋子便揚長而去。
既不能勝出,那就兩敗俱輸。
日夕,斜暉灑落熙熙攘攘的城。
他身佩一柄長劍,穿過酒肆劍鋪,路過鶯歌燕舞,投宿在一家喧聲彌漫的店。
店中有小說家執一方尺牘,聲情並茂地說著武安君神勇無敵,秦國人小醜跳梁。
那說者口中的秦將王翦既蠢且醜,妻盜妾偷,一籮筐啼笑皆非事賺來滿座狂歡。
庸人自我陶醉粉飾人間太平,街頭童謠卻將末世之都的傷疤全部投影。
趙為號,秦為笑。以為不信,視地之生毛
前歲地震,去年蝗災,秦人趁火打劫,趙國雪上加霜。
荊軻從韓衛故地向北而來,眼見了流民逃難,目睹過售賣兒孫。
他本以為邯鄲人還不至於賣兒女為生,聽聞鄰間老者嗬斥孫兒不由得心下一酸。
“你差點把自己賣了知道嗎?!”
“那不是……那不是沒賣成嗎!吶!爺爺你看——錢!”
老人承認把孫女養成孫子是自己的錯,可無論孫女還是孫子,如此混賬都該打死。
為保這孫子平安,這三年老人去過以往幾十年都未曾染指的地方。
他在耄耋之年見過楚太後出浴,撞過魏公主偷人,也無意中聽得富商豪門意圖吞天。
若非這孫子好運遇上趙嘉,或許今夜老人就得去趙國後宮飛簷走壁。
清河沒把自己賣了,一點都不耽誤頓弱繼續賣她。
天羅地網總得挑個線頭收網,既然丫頭撞得正好,那就從這條線開始。
夜幕落下,邯鄲不夜,三輛馬車於人潮中來去。
秦國舊臣司空馬入宮覲王,秦使姚賈拜訪長公子,頓弱麽,買賣人當然去談一場買賣。
楚商頓弱求見的時候,建信君正為痛失美髯而對鏡神傷。
忙碌是一種折磨,去青雲閣聽歌好傷神,一回家就累得不想把捐金送去國庫。
唉!何時能盡日無憂,徜徉於山水之間?
郭開歎得不合時宜,侍女正在給他理須,一歎一晃那一簾美髯就糟了刀殃。
“君之所以事王者,色也。葺之所以事王者,智也。色老而衰,智老而多……”
當年勸建信君以退為進的人定會為這段說辭慚愧,因為君之色不見凋零反而與日俱增。
有一種人天生麗質,少年是紅顏,老來雅且嫻,皺紋添的不是醜,是風流。
今日斷須落發,他忽然忍不住傷感:“阿偃啊,我老了,醜了,你還喜歡麽?”
阿偃無法回答,趙悼襄王已經在地下躺了七年,沒理由為這一問就回來看看。
建信君收拾轉瞬即逝的哀傷,換了平和神色見客。
來客是商,商人欲售奇貨,必先高抬身價。
“秦王?與秦王有什麽關係?!”
“十三前五國合縱失敗,滅衛不過舉手之勞,為何還留了衛國社稷?”
“當時秦國主政的是呂不韋,衛國是他母國。”
“呂不韋身敗名裂近十年,為何衛國還安然無恙?”
“秦用商君而國強民富,商鞅出自衛國王族,許是敬重商鞅。”
“商鞅自己都不在乎母國,秦國為何為一個百年前被五馬分屍的反臣在乎?”
“這……衛國依附魏國,衛元君是魏國贅婿,可能是忌憚著魏國。”
“衛元君去年死了,秦軍此番從河內攻趙,為何不順手絕了衛國廟祀?”
在弱肉強食的時代,衛國是個絕對異類,一直瀕死可就是死不透。
好幾代衛君都拿女兒或妹妹換過救兵,難不成……
“女人?”
“衛有好女,曰琬曰琰;苕華二玉,亦妍亦嫣。”
帝丘至今有人吟誦苕華曲,兩位君孫一去秦宮再不回還,音容笑貌卻由國人口耳相傳。
郭開一頭霧水:就算秦王真是因為憐愛美人而留下衛國社稷,跟我有什麽關係?
“美人,色衰愛弛。琰姬怕色衰失勢,衛君懼亡國之禍,秦王有愛美之心,所以隻待雛兒成人。”
“原來如此!既是秦王內定,為何不養在秦宮?偏來趙國惹是生非,害我受人一肚子氣!”
“相邦息怒。那秦王有意,可我師叔無心啊!”
頓弱名聲不響,可是頓弱的師叔聲名喧天,尤其在趙國家喻戶曉。
三十年前秦圍邯鄲,義不帝秦與辭卻千金讓魯仲連聲名鵲起,被譽為“天下高士”。
世人都知曉千裏駒與秦國勢不兩立,所以老人帶孫女來趙國合情合理。
“師叔不願托孤給秦王,這才來趙國尋個好去處。”
“既如此,煩請轉告先生,趙國願為他撫養孤孫。”
“當然可以,不過……”頓弱揶揄一笑:“在下行商,效仿呂不韋,隻不過這奇貨可居,居的不是王侯公子,而是絕世美人。所以……”
郭開嗤之以鼻:“難怪你連秦宮秘事都知道,原來做的是李園那般勾當!”
“大人不必如此看我。”頓弱賠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君王最甚;逐利之心,賢愚皆同,庶民尤烈。頓弱在這其中做個穿針引線之人,踏花尋芳,各全其美。”
“虧得你,這種事也能說得這般好聽。”
“頓弱不僅說得好聽,也能做得好看。”
兩人相視一笑,各自心照不宣。
郭開五十步笑百步,自然心領神會:舍不得錢就套不住孩兒。
全程目睹頓弱胡說八道的劍衛離開相府後忍不住提醒:“清河不是名,是封號。”
號?怎麽會有號?!
公主……
“好極!好極!“
汙水既已當頭潑下,隻好多潑幾盆,最後說聲“誤會”或許還能贖罪。
“獸父垂涎養女,多好啊!”
好個屁!
忌公子完全不懂頓弱在幹什麽,再三追問隻能得到兩個字:“天機!”
明月照臨邯鄲,王城夜燈長明。
趙王,名遷,約莫二十五六,因著貌秀聲清的母親而得了玉顏金嗓。
君王夜半虛前席,吊古傷今問蒼生,問得死路還有幾程。
趙之於秦,國不大,民不眾,富不如,治不及,相不賢,將不武,所以必死無疑。
“敢問假相,有何良策存趙?”
“以一半國土賂秦,秦若受土四國必定惶恐,我王可合縱天下兵力一雪前恥。”
此計甚蠢,幸得趙遷不是秦王,怒火攻心不會立即砍人,隻說得一句“願卿自更計”。
此人便是司空馬,曾是秦相呂不韋最器重的下屬。
七年前秦王收拾了呂不韋,司空馬逃來趙國,被趙國聘為假守,也就是代理相邦。
為什麽趙國本有相邦,卻又有代理相邦呢?
大概是因為,趙國相邦建信君是隻大懶蟲。
懶蟲深諳做得越多就錯得越多,所以事都讓別人做,自己落得閑與賢。
葺被迫外逃,春平侯累死,司空馬又得罪趙遷,當真是流水的假守,鐵打的相邦。
割地賂秦隻會讓秦國有恃無恐變本加厲,以此來警醒其餘四國簡直是笑話。
一向精明的假守出此下策,趙遷難免萌生罷黜之意。
司空馬黯然告退,韓倉捧來夜宵進禦,一口一口喂趙遷吃下去。
也隻有在這時,夜深人靜獨與韓卿相伴,趙遷才能卸下重負露出一絲笑意。
韓倉伏侍他歇下,撫著他深皺的額頭,恨不能替他擔去所有的憂。
“白日給你尋了幾個女孩子,你有空了就見一見。”
“見什麽?有你就夠了。”
“可你是國君,國君得有國儲。”
“你管這些做什麽?你得向建信君多學學,少操點心。”
韓倉笑,伏身一吻:“我不正在向他學嗎?!”
“呸!好一個以色事君的佞臣賊子!”
趙遷翻身攔腰一抱索了春光旖旎,一雙雄鴛鴦不知羨煞人間多少男女。
敵寇犯邊,再多歡愉也不過刹那驚喜,陰雲在次日新晨爬上趙遷額頭。
韓倉接了眼線奏報,旋即告密:長公子趙嘉夜會秦國外使姚賈。
姚賈是秦國國使,原是趙國舊臣,本來趙遷甚為忌憚,但是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更何況姚賈這些年差不多在養老,平日就管管秦民生計,替秦商跟趙國鹽鐵官打打嘴仗。
秦趙開戰,姚賈的差事就是保護秦民安全,天天跟人嚎“戰不傷百姓,刀不下庶民”。
“夜會”兩個字著實不妙,趙遷下令盯緊大哥,並增派人手監視姚賈。
這一天跟蹤姚賈的人並沒有什麽收獲,唯一能寫進密報的是姚賈挨了一頓打。
說是姚賈街頭偶遇師弟頓弱,兄弟相見分外眼紅,當街對罵互揭短處,後來姚賈的親衛把頓弱打得流血,頓弱的劍衛把姚賈一巴掌拍殘,最後的最後,頓弱的劍衛一個人把姚賈的親兵全部打趴。
趙遷不由得心思跑偏:“一人對戰十五人,真勇士也!”
韓倉不由得白眼一翻:“那明日我就把這勇士找來伺候你!”
趙遷失笑:“你能不能少吃點醋?!”
不能。
自從入侍禁中,韓倉就見不得趙遷與別人好。
冊封武安君時,趙遷親自為李牧披掛,禦賜寶劍,劍銘“以武安邦”。
君臣攜手謀劃國家命運,本是尋常,可那言笑宴宴落進韓倉眼裏就是刀子雨。
再者,李牧哪知樂府令竟是趙王枕邊人,隻當他是一般小臣呼來喝去。
韓倉就這毛病,趙遷討厭的人他替趙遷討厭,趙遷喜歡的人他為自己討厭。
橫豎趙遷身邊的人都討厭,所以這一張逢人三分笑的臉藏著很多不喜歡。
可是啊,人不能事事都由著自己喜歡,為趙遷選侍簡直是拿刀自紮心肝。
狐奴與君綏著宮衣覲見,兩個小女孩鮮嫩如芽,咦,女子也不是那麽討厭。
趙遷給了韓倉一個意味深長的笑:眼光不錯。
韓倉淚盈如泉:“選不好的怕委屈了你,選好的又擔心委屈了我自己……”
趙遷憐他癡心,柔聲安慰:“難為你了。”
“你好,我便也好,你……你歇著吧。”
韓倉一步三回頭走了,留下趙遷與兩個女孩共處一室。
一個成年男人和兩個半大女孩,尷尬彌漫,化解的唯一方式就是——聊天。
趙遷躺著,女孩一左一右依偎在他懷裏說些閑話。
說家裏的父母兄弟,說怎麽入的青雲閣,說如何來的後宮。
冰蠶落選讓趙遷啼笑皆非:那女子應是真絕色,韓倉定是妒忌才故意踩人。
另一位沒能入宮的小女孩讓趙遷笑容凝結。
趙遷遺傳父親一半癖好,父親愛男子亦愛女子,偏偏趙遷天生隻愛男子。
與女子歡娛於他是從身到心的艱難,十三四歲的小女孩是他接受的底限。
此等症結,大哥不是不知,所以他為什麽還要攔?!
困惑沒有持續太久,建信君很快就送來“答案”。
點撥郭開悟出這份答案的,是“楚商”頓弱。
頓弱帶傷來訪,他本沒這麽慘,為更可信就讓劍衛補了幾拳,於是輕傷變為重殘。
“頓弱愛財,可頓弱更惜命。相邦這樁美事,恕我無能為力。”
此事郭開本沒有十分上心,但牽線人傷成這樣必然要尋根究底。
“唉!師叔他問我是哪個趙王!”
“趙國就一個王,這話什麽意思?!”
“我哪知道?他說孩子送進王宮是找死,罵我是在給清河送葬!”
“他是怕秦國人打過來?趙國有李牧,擔心什麽?”
“我說了武安君在,趙國就在。可是他——”
“他怎樣?”
“老糊塗了唄!說什麽趙國姓李姓秦都不一定,清河留在長公子府都行,反正不能送進王宮。”
這每句話都像棒槌敲上郭開的頭,他不由得召集門客商議。
希氏三兄弟與另外十幾位智囊保他屁事不幹卻至今厚祿高官。
十來個人七嘴八舌,將那一句話解讀出千百種模樣。
“姓李姓秦?大人是不是記岔了?”
“要不是這話有問題,我能把你們全招來?”
“上一次秦國兵犯太原,李牧輕鬆退敵,此次秦軍兵分兩路,李牧獨擋北軍數月不下,莫非……”
“是啊,匈奴何其剽悍,李牧一戰斬首十萬,此次區區一個王翦,如何拖了半年?!”
“諸位莫要胡思亂想,李牧乃國之柱石,莫不是那人要故意陷害吧!”
“那老先生陷害李牧做什麽?”
“先生為孤孫謀出路,必是慎之又慎,自己兒孫自己疼啊!”
“不對!李牧就算有反心,他能當趙國的王嗎?趙王必得是趙氏子孫啊!”
“趙氏子孫多了去了,又不是隻有王位上那一個。”
“說句大不敬的,趙國是如何立國的?韓趙魏三家分晉,那也是權臣自立!難說!”
“司馬尚曾經是李牧副將啊!李牧現在手握舉國兵權!”
“事關重大,沒證據不能瞎猜。”
“可若是真的……”
口舌之辯並不足以坐實李牧謀反,司空馬卸任讓趙國中樞徹底陷入混亂。
一個手握實權的代理相邦,在國家危難之際辭官,把家國重擔扔回給郭開。
司空馬主張綏靖,以土地換時間,以尊嚴換生命,案頭全是跟秦國眉來眼去的書信。
秦王還真是,真是“多情”,稱呼一個叛臣都舍得用一個“卿”字。
“我與卿為呂不韋所累,交惡經年。寡人深恨已除,盼司空君亦能盡釋前嫌。自卿去後,蘭池花草垂黯。宅門舊居,除塵已畢,芳庭嘉木,待卿歸來。”
勸降書聲情並茂,郭開忍不住懷疑司空馬是否已經投秦。
不止司空馬,國中大臣乃至趙遷都收到過秦王謙恭懇切的問安書。
秦王的文筆至今都停留在批奏疏的水平,一個“可”字就是極限。
他便是心中情思洶湧,到得口中就減去一半,落到筆上隻剩零星一點。
幸而中書台養那麽多人不是白吃幹飯,天天有人替他寫“情”書,對趙遷、趙嘉、郭開、李牧這種需要以情動人和以理服人雙管齊下的,一般都是尉繚和李斯商量著來。
那兩人說得天花亂墜,郭開也曾一度動心,若非門客提醒他早就投懷送抱。
建信君在趙為相邦,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入秦絕不可能有此高位,畢竟秦國已無相邦。
因此,郭開對秦國維持一個態度:你送錢來,我收;要我辦事,沒門。
郭開投秦的風險比回報大,可李牧……
秦國誌在天下,正需要李牧這種絕世將才。
自聽聞“趙國姓李姓秦還不一定”以後,郭開難免胡思亂想。
頭痛欲裂的老相邦在那案頭坐了一天就重新體會到治國艱難。
李牧催糧,司馬尚要兵,代郡鬧饑荒,胸前秦國插刀,背後齊國虎視饒安……
最可怕的不是這些,而是司空馬臨去之前的一封書。
這封書沒膽量直接遞給趙遷,又不甘心燒掉,於是就留予郭開一觀。
書中詳述司空馬獻土自存的救國之策,那一半國土是指趙都邯鄲,趙國王室與舉國兵力退守北方代郡,將秦兵放進趙國腹地,再聯合魏國、齊國、楚國、燕國四國圍剿秦軍主力。
司空馬強調:戰不在寸土寸地,而在一兵一卒,消極禦寇不如主動殺敵。
李牧一軍能殺匈奴十萬,若秦人孤軍深入地形不熟,五國聯兵再不濟也能斬殺三十萬。
這番謀劃太過大膽,郭開全身冒汗,此書上呈,趙遷與他一起汗濕衣衫。
“退入代郡?代郡……代郡是誰的封地?”
郭開沉默許久,吐出自己不喜歡的那一個名字:趙嘉。
“我在邯鄲,大哥都敢攔我後宮,若真退入代郡,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趙遷下決心查大哥,第一個落網的是秦國外使姚賈。
世人都知姚賈怕死,牢獄刑具都未用去一半,姚賈就決定“賣主”保命。
那夜秘會,姚賈的確是去勸趙嘉降秦,結果雖不歡而散,過程卻極度曲折。
姚賈的供詞讓趙遷清淚盈睫,他是孤家寡人,不論在朝臣心中,還是在百姓心裏。
他沒有大哥血統高貴,大哥的母親是公主,而他的母親是歌女。
這王位,源於父親對母親的格外寵愛,嬖孽之子的陰影伴隨他一生。
“大哥覺得是我搶了他的太子之位,所以,他拿回一些東西是理所應當,對嗎?”
若依理智,郭開應當勸住趙遷,可惜睚眥必報的相邦並不是聖賢。
“敢問太傅,外有患內有憂,先攘外還是先安內?”
“這……內政不安,何以攘外?君失其位,攘外何用?”
禍患起自蕭牆,微火因風借勢,火上澆油燒出一場荒唐兩處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