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秦王巡遊邯鄲。
鬧市中央,姚賈的頭顱依然高懸。
王翦本想收葬,聽聞秦王要來,便留他在樓頭等心願圓滿。
看過荒唐悲壯,曆過雨雪風霜,骷髏終於盼來了夢中景象。
秦王騎著高頭大馬,穿著玄衣黑甲,意氣風發地走進這座城,走近早已逝去的人。
頭皮腐爛殆盡,風如刀,割斷最後一縷發絲,頭顱墜地。
秦王捧起顱骨入殮,太尉率諸將叩首送靈。
姚賈之死消除了前線戰將對敵後間者的偏見:原來縱橫家並不都是見利忘義貪生怕死。
若無姚賈陷趙國中樞於癱瘓,能否順利滅趙還未可知。
打馬過王城,揮鞭入宮台,萬人以血淚開路,換君王他國閑庭信步。
王子政離開邯鄲時,虛歲有十,秦王政重歸此處,年三十一。
故地重遊,樓矮了,街窄了,記憶裏入雲摩天的趙王宮竟也隻有半山高。
他在邯鄲生活了九年,可笑的是,這九年竟要從呂不韋的傳記裏尋找蛛絲馬跡。
《史記?呂不韋列傳》載: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圍邯鄲,急,趙欲殺子楚。子楚與呂不韋謀,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脫。亡赴秦軍,遂以得歸。趙欲殺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簡而言之就是:秦王兩歲的時候,太爺爺把趙國往死裏揍,趙國要殺他爹,爹跟仲父都跑了,留下他娘倆被趙國宰。
沒被宰的原因是他娘乃豪門之女,這個豪族有能力藏匿女兒和外孫。
史書沒寫這個家族的最終結局,隻寫了二十多年後外孫回來複仇。
這個外孫身形從四尺長到九尺,從階下囚成為邯鄲城的新主人,從前需要仰視的一切,現在都變作俯視,不變的是放火把這裏連人帶房子全部燒成灰的念想。
第一個想燒的,是趙王宮。
王城易主,舊主人與新主人相見,話裏藏刀眼底藏劍。
流亡的王子政曾被押解上殿,他還記得母親用楚楚可憐爭取趙孝成王一絲心慈手軟。
他忘不了王座上那個人的眼神,忘不了生死就在別人一句話的感覺。
如今他做了王,站在孝成王的位置,居高臨下地看著趙孝成王的孫子。
趙遷站著不肯跪,就像當年的他,絲毫不願折腰。
他很想剁了趙遷,一如當年趙孝成王想炸了他喂狗。
孝成王對他多恨?想想他太爺爺對趙國做下的事就能理解。
秦人殺了趙國幾十萬人,戰場無情還罷,戰後竟然殺降。
一時之間,國中孩子盡成孤兒,國中女子皆是寡婦。
作為國主,趙孝成王恨得天經地義。
可以算筆賬,史載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他爹應該也不會太差。以秦昭王七十多歲的年齡,差不多有四百多個孫子,重孫兒的數目得超過一千。
秦昭王把孫兒送到趙國當人質,又毫無顧忌發動秦趙之戰,大概是覺得死個百分之一和千分之一根本無關痛癢。
既是秦國先耍流氓,趙國按例誅殺人質一點也不過分。
於是便有了子楚的逃亡,有了一門浩劫,有了一個孩子對趙國的仇恨。
猶記當年此處,孝成王扶起梨花帶雨的康夫人,虛情假意道一聲:“夫人受苦了。聞聽夫人家中不幸,是寡人約束不力,夫人節哀。”
康夫人怯若雪中寒蟬,拽著孝成王衣袖懇求:“放過孩子,求你。他還這麽小,殺了他也沒什麽用,秦王不會傷心,秦國也不會退兵,留著我們或許……我生而為趙人,你是我的王啊!求你,不要傷我的孩子!求你……”
秦王母親的名不見於正史,兩千多年後出土的“康泰後”印章泄漏了一點端倪。
不知是出於對這位女子的憐愛,還是細思量了趙國的未來,孝成王放過了這兩人。
“諸位愛卿,從今以後,誰再傷康夫人母子一根毫毛,便是與寡人為敵。”
再後來,秦昭王死,秦孝文王即位,子楚晉升太子,趙國還派兵奉送他們歸國。
秦王沒法去黃泉找孝成王報仇,報在他孫子頭上也天經地義。
當時趙遷剛斷奶,沒機會見到那情景,秦王就詳細跟他複述了一遍。
趙遷很憤怒:“可恨大父一念之仁,沒將你千刀萬剮!”
秦王瞅趙遷的眼神像是在打量傻子:“是啊,所以寡人不能重蹈覆轍。”
趙遷有點懵,不小心第一句話就自送了人頭。
“說吧,想怎麽死,寡人盡量滿足你。”
到現在說死有點晚,要能死在國難那一刻也還好,偏偏那時被什麽影將軍挾持著,連死的自由都沒有,活下來就不想死了,最好的死法當然是老死。
他還是沒有勇氣赴死,又不願低聲下氣求饒,隻好沉默。
秦王冷笑:“難怪你會丟了趙國。”
趙遷不小心又怒了:“我丟了趙國?”
他環顧四周,曾站立於此的趙國文武,換做了秦國的利刃智囊。
文有昌平君、李斯、張蒼,武有尉繚、王翦、王賁、蒙武、蒙恬、蒙毅、李信、任囂、辛勝。此外,就連趕車遞水研磨代筆的侍從趙高,都有翻雲覆雨的本事。
這些尚能見光,還有不能見光的。
那人,站在蒙毅身側,應是秦王親信。
臉上的劍傷和刀疤漸漸淡了,露出了原本俊美的容色。
趙遷還記得自己下了多大的決心才將命運寄托在他的一柄劍上。
他曾有多感激此人,感激他手刃心腹大患李牧,甚至不顧遊士身份將他留做近衛。
若非韓倉生妒將他趕走,或許趙嘉逼宮那夜不會那麽狼狽,趙遷曾有過此想。
直到那人趁夜入宮擒王,直到他以功臣身份站在秦王身邊,趙遷才深覺可笑。
“你用齷蹉手段奪了我趙國社稷,怎配指責我丟了國?!”
“兵不厭詐,你沒聽過?”
“我隻聽過,多行不義必自斃!”
“可惜自斃的是你。”
“終有一天,會有人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趙遷情緒太過激動,唾沫星子飛濺,噴了傳話的趙高一臉口水。
趙高沒有去擦,多年閱曆告訴他,在秦王眼皮下侍奉,最好不做小動作。
其實他擦擦也沒事,畢竟秦王此刻並沒有心情管他,因為趙遷簡直太討厭了。
“吠犬不咬,咬狗不叫。”
“相鼠有皮,豺狼無儀。”
“無能才會怨天尤人。”
“無恥就能橫行天下?!”
“兵者詭道,哪裏無恥?”
“‘無恥之恥,無恥矣’!”
“是你亡了國,不是寡人。”
亡國之君本身就是最大的恥辱,可趙遷覺得這辱並非自取。
“外有強敵環伺,內有小人覷位,是天亡趙國,非我之罪!”
秦王終於震怒:“既是天亡趙國,何不跪受天命?!”
趙遷嚇了一個激靈,強裝鎮定仍舊死強:“天命不在趙,也未必在秦。”
他等著秦王再次暴怒,結果這人又沒發火。
他一揮手,郎中令蒙恬命諸郎將趙國舊臣“請”上殿。
“看看,看看為你賣命的人。”
順著秦王的手指,趙遷看到了哀頹的文臣和殘疾的將軍。
李牧被誅,人沒能來,長子李泊被扶進殿,懷裏揣著李牧來不及寫完的那份血書。
趙蔥陣亡,也沒能來,小侍衛趙佗捧血衣入見,小兵臉上的疤有牡丹花那麽大。
被俘的南軍主將顏聚斷了一隻胳膊,戰場上活過來的沒有一副完整身軀。
別時尚是君臣,再見俱是階下囚。
“國有傷,臣不敢瞑目。待河山無恙,自當含笑黃泉路。”
這是李牧的一半遺書,趙遷哭了,抱著書孩子一樣嚎啕大哭。
顯然,秦王沒那麽好心讓他們君臣敘敘舊情追憶過往。
“人是你殺的,平個反吧!”
趙遷收住悲哀憤然怒斥:“你們構陷汙蔑,該認錯的是你!”
秦王都快被這傻子給氣樂了,既然再送我一個功勞,不要白不要。
他走到李泊跟前,把姚賈的上書遞過去。
這份書與影將軍故意留給李左車的那份一字不差。
“功名利祿,人之所趨,李牧者,非人哉!其人忠正如此,終不可為我王所得。言誅其身,則汙其名;不汙其名,則臣負君。思及再三,賈不敢因一己之私而損天之道,唯上察之。”
姚賈的評斷七分真摯,秦王的話十分誠懇。
“姚賈所言,半虛半實,障眼法而已。寡人恨武安君,寡人亦慕武安君。武安君之死,秦人難辭其咎,但是不得不為。”
趙遷冷冷一笑:“這就開始收買人心了?”
“人心難求,若能買到,秦國之幸,寡人之幸。”
“虛情假意!”
趙遷第三次送人頭,秦王卻之不恭,也告訴趙遷一個道理:虛情假意好過無情無義。
秦王入趙頒下的第一道正式詔令,就是恢複李牧的武安君爵位,並由其子李泊襲爵。
李泊沒有接詔,作為父親的智囊,他明曉秦王的意圖。
“秦王美意,泊心領。武安者,以武安邦,我自幼腿疾,徒以文安身,非以武立命,無才亦無功,不敢受賞。”
“受封襲爵,彰先人功業,不拘俗禮。”
“先父至死未肯負趙,我若受秦之爵,豈非坐實先父叛國之罪,泊毋寧一死。”
“可惜,天不生李牧在秦,若得你一門忠烈,寡人何其幸也!”
李泊略怔,他心裏驀然生出一句話,不知可笑還是可歎,便鬥膽一試。
“良禽擇木而棲,泊也並非冥頑不靈。可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泊之所怨者,乃是與殺父仇人同立一廷。秦王若能為李家複仇,則李氏一族為秦王肝腦塗地,至死方休。”
趙遷知這一句話便能拆穿秦王的虛偽麵目,便把矛頭指向秦王身後的年輕人。
“秦王若真心想收伏武安君後人,就殺了他!李氏言出必行,秦王做得到麽?”
李泊望了過去,一時間所有目光都聚集在稚氣還未完全褪盡的小將軍身上。
他是手刃李牧的凶手,秦國右丞相昌平君的長子,秦國暗軍首領——熊忌。
秦王舍不得殺,這李泊也太不知好歹,可是方才的話……
太尉翻個白眼解圍:“咳咳,臣有一家務事難斷,想請陛下賜教?”
秦王皺眉:“你連個家都沒有,還有家務事?”
“臣有一小妹,生得靈慧無雙。西家男子傾慕不已,以隋侯之珠和氏之璧為聘。本是一樁美妙姻緣,怎奈那男子有妻,而小妹誓不為妾。那男子便贈書與小妹曰‘卿且勿憂,吾妻不日當死’。敢問陛下及諸位,小妹當不當嫁?”
眾人麵麵相覷,有人不知就裏,有人心照不宣,秦王介於二者之間,便問諸臣:“你們替太尉斷一斷。”
年輕人衝動,王賁正迷著狐奴,嘿嘿一笑:“這麽癡情,為何不嫁?”
李信也覺得這是真動心了:那男子必定既富且貴,嫁也不虧!
蒙恬知其中輕重,心無決斷便無話,蒙毅尚幼,納悶:“太尉有小妹?我怎麽不知道?”
尉繚扶額,他沒有小妹,胡亂瞎謅的,既然問起來隻好繼續胡謅。
“我家恩師的孫女,恩師擇婿,問計於我……”
這下換忌納悶了:你恩師不就是我師父麽?清河?!那鬼丫頭才多大就要嫁人了?
所謂敏於心而訥於言,他的嘴比腦子慢,還沒來得及問就被任囂搶了先。
“能有隋侯之珠和氏之璧的,不就是陛下麽?誰能不嫁陛下啊?!必須得嫁啊,是吧?!”
李斯扶額:男子自是陛下!小妹便是李泊,發妻是忌兒,帶兵的小崽子們悟性不夠啊!
老將軍們就大不一樣。
王翦擺手:“若有得選,不嫁也罷。”
蒙武義憤填膺:“見色忘義,絕不能嫁。”
昌平君也會意,哪能勸人殺自己兒子,便將話說得更明白:“臣有二女。若此男子來聘,臣斷然不會應允。能殺前妻,也不會善待後妻,臣絕不會將小女托與不測之人。”
最後,李斯結尾:“待發妻至義,才能待後妻至情。陛下以為如何?”
陛下以為,最好不做負心人。
“寡人傾慕先生,亦望先生佐我大業。忌兒為我出生入死,寡人惜之愛之,且必以全力護之。先生若能入秦,寡人也定會如此待先生,定不讓先生再蒙半點冤屈。”
李泊落淚:“可惜,天不生趙王若秦王,若能得秦王之明,先父何其幸也!”
這一幕對趙遷而言太過諷刺,好似親手把死心塌地的老婆推進別人懷裏。
更不幸的是,倔強如他不知如何悔改。
於是在他助推之下,名將趙奢之孫——馬服君趙興也答應入秦,並棄用趙姓,改為馬姓。馬興成為馬姓始祖,世代定居鹹陽。
秦王別提多開心,雖然李泊仍舊推辭,秦王還是好脾氣請趙國舊臣們逛逛趙王宮。
“這可是你們用命守的地方,都看一看!讓你們舊主帶個路!”
趙遷不樂意:你逛你的園子,憑什麽要我帶路?
“你熟。”
這太傷尊嚴趙遷扭脖子不幹,王賁可開心:陛下,他這麽不識抬舉,殺了吧!我有刀!
他刺啦拔刀寒光瑟瑟,趙遷就乖了,他再強媳婦孩子都得歸別人。
王翦找匠人修複過王宮,故而仍有飛橋淩雲宮閣巍峨。
或許是因為美景太怡人,這場秦趙君臣遊園會相當成功。
秦王跟趙遷在前麵耍著嘴皮,從三十多年前長平之戰撤廉頗說到半年前殺李牧。
趙遷不甘心:“就算按李牧的打法,趙國也耗不起,這麽多天災人禍,換你你怎麽辦?!”
秦王聽完也覺確實不好辦,但是他很自信:不管我怎麽辦,不會辦得比你爛!
後麵兩位相佐,昌平君跟郭開,論著趙國政務得失。
昌平君有個大疑問:我理過賬,趙遷元年開始築柏人城,那是個無底洞,你們想做什麽?
郭開耷拉了腦袋:當年春平侯定下的策,築柏人城當陪都,就像齊國的即墨。可惜你們來得太快了,我們沒機會退到柏人去。
昌平君稱讚“高明”:秦國還沒大興兵,你們就想好當縮頭烏龜了?
郭開垂眼:有備無患嘛!敵不過你們神兵天降,命啊……
神兵?王翦眼中,李牧之兵算當世神兵。
所以他一直追著李泊問李牧原打算如何退秦。
李泊長歎:“無非以靜製動。父親說你們求勝心切。傾國之兵,不勝就是輸。我們隻要守住防線,你若無功,秦王就會收拾你。沒想到……”
“沒想到,我們秦王先讓趙王收拾了你父親。”
“唉,兩國交戰,拚的不止是兵啊!”
“不謀兵也沒法謀國啊,武安君是否留有著述?”
王翦老將軍惦記著李牧的治軍經驗,小將軍們卻玩起了戰俘。
李信原是羌瘣部下,他抓了顏聚所以十分得意:那南軍主將!胳膊我砍的!
王賁見不得他猖狂樣:北軍才是趙國主力,那北軍主將趙蔥,我剁的!
任囂的戰績沒法跟他們爭色,隻能嘮叨一下自己出類拔萃的武技。
“我抓了個人,抓他之前,他砍了三個千夫長八個百夫長二十多個散兵。”
任囂的意思是,我連這麽厲害的人都能抓,你們看我厲不厲害?!
王賁跟李信又不傻:老虎被別人耗死了,你當你自己能耐啊?不過那老虎倒是有點本事,在哪兒呢?
任囂指著一個十三歲的半大娃娃,那娃娃瞪著亮晶晶的大眼睛望著他們。
王賁不信:毛還沒長全呢!囂老弟你吹牛吧!
李信也不信:還沒我的矛高!囂老哥你記錯了吧?
“不信啊,你們可以試試?”
王賁攔住娃娃,漫不經心揮了一拳,落空。
再揮一拳,再落空,第三拳,嘭,小娃娃開始反擊。
嘭嘭嘭——
王翦回頭,看見兒子被揍了一拳。
昌平君回頭,看見王賁在打別人小孩。
……
待秦王回頭,兩個人互掐著脖子,鼻青臉腫儼然一雙熊。
啪啪啪!
秦王高興得連拍三掌,活人鬥毆可比死水樓台好看得多!
他問趙遷:“你們宮裏有較武台麽?”
“有,在獸苑。”
“走!”
獸苑是趙遷的傷心地,在那裏他射殺了一隻忠心不渝的金雕。
那時他親手葬送了李牧,而今又是此處,他失去全部朝臣,徹底淪為孤家寡人。
秦風烈,龍吟方澤,虎嘯山丘,問英雄,誰是英雄?
人間幾多英雄,盡入一人彀中。
——————————
關於趙國降臣的設定,有關臣子名聲氣節,這裏雖是小說也並不敢胡亂瞎寫,附上出處
李泊——明《山西通誌》:“李左車,趙將李牧之孫也,父泊,秦中大夫詹事。”
馬興——南齊《姓譜》、隋代《廣韻》、唐代《新唐書.宰相世係表》都有記載:“馬姓,本自伯益之裔,趙奢封馬服君,後遂氏焉。秦滅趙,徙奢孫興於鹹陽,為右內史,遂為扶風人。”“秦滅趙,牧子興徙鹹陽,秦封武安侯。”
但是這兩則史料離秦代較為久遠,尤其是李泊的,所以並不能作為研究用的信史,還請看官留意。
這部分感謝【秦穿導遊張不叁】的解惑
以後凡有重要引用,都會附在章節下,以便各位甄別
鬧市中央,姚賈的頭顱依然高懸。
王翦本想收葬,聽聞秦王要來,便留他在樓頭等心願圓滿。
看過荒唐悲壯,曆過雨雪風霜,骷髏終於盼來了夢中景象。
秦王騎著高頭大馬,穿著玄衣黑甲,意氣風發地走進這座城,走近早已逝去的人。
頭皮腐爛殆盡,風如刀,割斷最後一縷發絲,頭顱墜地。
秦王捧起顱骨入殮,太尉率諸將叩首送靈。
姚賈之死消除了前線戰將對敵後間者的偏見:原來縱橫家並不都是見利忘義貪生怕死。
若無姚賈陷趙國中樞於癱瘓,能否順利滅趙還未可知。
打馬過王城,揮鞭入宮台,萬人以血淚開路,換君王他國閑庭信步。
王子政離開邯鄲時,虛歲有十,秦王政重歸此處,年三十一。
故地重遊,樓矮了,街窄了,記憶裏入雲摩天的趙王宮竟也隻有半山高。
他在邯鄲生活了九年,可笑的是,這九年竟要從呂不韋的傳記裏尋找蛛絲馬跡。
《史記?呂不韋列傳》載: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圍邯鄲,急,趙欲殺子楚。子楚與呂不韋謀,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脫。亡赴秦軍,遂以得歸。趙欲殺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簡而言之就是:秦王兩歲的時候,太爺爺把趙國往死裏揍,趙國要殺他爹,爹跟仲父都跑了,留下他娘倆被趙國宰。
沒被宰的原因是他娘乃豪門之女,這個豪族有能力藏匿女兒和外孫。
史書沒寫這個家族的最終結局,隻寫了二十多年後外孫回來複仇。
這個外孫身形從四尺長到九尺,從階下囚成為邯鄲城的新主人,從前需要仰視的一切,現在都變作俯視,不變的是放火把這裏連人帶房子全部燒成灰的念想。
第一個想燒的,是趙王宮。
王城易主,舊主人與新主人相見,話裏藏刀眼底藏劍。
流亡的王子政曾被押解上殿,他還記得母親用楚楚可憐爭取趙孝成王一絲心慈手軟。
他忘不了王座上那個人的眼神,忘不了生死就在別人一句話的感覺。
如今他做了王,站在孝成王的位置,居高臨下地看著趙孝成王的孫子。
趙遷站著不肯跪,就像當年的他,絲毫不願折腰。
他很想剁了趙遷,一如當年趙孝成王想炸了他喂狗。
孝成王對他多恨?想想他太爺爺對趙國做下的事就能理解。
秦人殺了趙國幾十萬人,戰場無情還罷,戰後竟然殺降。
一時之間,國中孩子盡成孤兒,國中女子皆是寡婦。
作為國主,趙孝成王恨得天經地義。
可以算筆賬,史載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他爹應該也不會太差。以秦昭王七十多歲的年齡,差不多有四百多個孫子,重孫兒的數目得超過一千。
秦昭王把孫兒送到趙國當人質,又毫無顧忌發動秦趙之戰,大概是覺得死個百分之一和千分之一根本無關痛癢。
既是秦國先耍流氓,趙國按例誅殺人質一點也不過分。
於是便有了子楚的逃亡,有了一門浩劫,有了一個孩子對趙國的仇恨。
猶記當年此處,孝成王扶起梨花帶雨的康夫人,虛情假意道一聲:“夫人受苦了。聞聽夫人家中不幸,是寡人約束不力,夫人節哀。”
康夫人怯若雪中寒蟬,拽著孝成王衣袖懇求:“放過孩子,求你。他還這麽小,殺了他也沒什麽用,秦王不會傷心,秦國也不會退兵,留著我們或許……我生而為趙人,你是我的王啊!求你,不要傷我的孩子!求你……”
秦王母親的名不見於正史,兩千多年後出土的“康泰後”印章泄漏了一點端倪。
不知是出於對這位女子的憐愛,還是細思量了趙國的未來,孝成王放過了這兩人。
“諸位愛卿,從今以後,誰再傷康夫人母子一根毫毛,便是與寡人為敵。”
再後來,秦昭王死,秦孝文王即位,子楚晉升太子,趙國還派兵奉送他們歸國。
秦王沒法去黃泉找孝成王報仇,報在他孫子頭上也天經地義。
當時趙遷剛斷奶,沒機會見到那情景,秦王就詳細跟他複述了一遍。
趙遷很憤怒:“可恨大父一念之仁,沒將你千刀萬剮!”
秦王瞅趙遷的眼神像是在打量傻子:“是啊,所以寡人不能重蹈覆轍。”
趙遷有點懵,不小心第一句話就自送了人頭。
“說吧,想怎麽死,寡人盡量滿足你。”
到現在說死有點晚,要能死在國難那一刻也還好,偏偏那時被什麽影將軍挾持著,連死的自由都沒有,活下來就不想死了,最好的死法當然是老死。
他還是沒有勇氣赴死,又不願低聲下氣求饒,隻好沉默。
秦王冷笑:“難怪你會丟了趙國。”
趙遷不小心又怒了:“我丟了趙國?”
他環顧四周,曾站立於此的趙國文武,換做了秦國的利刃智囊。
文有昌平君、李斯、張蒼,武有尉繚、王翦、王賁、蒙武、蒙恬、蒙毅、李信、任囂、辛勝。此外,就連趕車遞水研磨代筆的侍從趙高,都有翻雲覆雨的本事。
這些尚能見光,還有不能見光的。
那人,站在蒙毅身側,應是秦王親信。
臉上的劍傷和刀疤漸漸淡了,露出了原本俊美的容色。
趙遷還記得自己下了多大的決心才將命運寄托在他的一柄劍上。
他曾有多感激此人,感激他手刃心腹大患李牧,甚至不顧遊士身份將他留做近衛。
若非韓倉生妒將他趕走,或許趙嘉逼宮那夜不會那麽狼狽,趙遷曾有過此想。
直到那人趁夜入宮擒王,直到他以功臣身份站在秦王身邊,趙遷才深覺可笑。
“你用齷蹉手段奪了我趙國社稷,怎配指責我丟了國?!”
“兵不厭詐,你沒聽過?”
“我隻聽過,多行不義必自斃!”
“可惜自斃的是你。”
“終有一天,會有人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趙遷情緒太過激動,唾沫星子飛濺,噴了傳話的趙高一臉口水。
趙高沒有去擦,多年閱曆告訴他,在秦王眼皮下侍奉,最好不做小動作。
其實他擦擦也沒事,畢竟秦王此刻並沒有心情管他,因為趙遷簡直太討厭了。
“吠犬不咬,咬狗不叫。”
“相鼠有皮,豺狼無儀。”
“無能才會怨天尤人。”
“無恥就能橫行天下?!”
“兵者詭道,哪裏無恥?”
“‘無恥之恥,無恥矣’!”
“是你亡了國,不是寡人。”
亡國之君本身就是最大的恥辱,可趙遷覺得這辱並非自取。
“外有強敵環伺,內有小人覷位,是天亡趙國,非我之罪!”
秦王終於震怒:“既是天亡趙國,何不跪受天命?!”
趙遷嚇了一個激靈,強裝鎮定仍舊死強:“天命不在趙,也未必在秦。”
他等著秦王再次暴怒,結果這人又沒發火。
他一揮手,郎中令蒙恬命諸郎將趙國舊臣“請”上殿。
“看看,看看為你賣命的人。”
順著秦王的手指,趙遷看到了哀頹的文臣和殘疾的將軍。
李牧被誅,人沒能來,長子李泊被扶進殿,懷裏揣著李牧來不及寫完的那份血書。
趙蔥陣亡,也沒能來,小侍衛趙佗捧血衣入見,小兵臉上的疤有牡丹花那麽大。
被俘的南軍主將顏聚斷了一隻胳膊,戰場上活過來的沒有一副完整身軀。
別時尚是君臣,再見俱是階下囚。
“國有傷,臣不敢瞑目。待河山無恙,自當含笑黃泉路。”
這是李牧的一半遺書,趙遷哭了,抱著書孩子一樣嚎啕大哭。
顯然,秦王沒那麽好心讓他們君臣敘敘舊情追憶過往。
“人是你殺的,平個反吧!”
趙遷收住悲哀憤然怒斥:“你們構陷汙蔑,該認錯的是你!”
秦王都快被這傻子給氣樂了,既然再送我一個功勞,不要白不要。
他走到李泊跟前,把姚賈的上書遞過去。
這份書與影將軍故意留給李左車的那份一字不差。
“功名利祿,人之所趨,李牧者,非人哉!其人忠正如此,終不可為我王所得。言誅其身,則汙其名;不汙其名,則臣負君。思及再三,賈不敢因一己之私而損天之道,唯上察之。”
姚賈的評斷七分真摯,秦王的話十分誠懇。
“姚賈所言,半虛半實,障眼法而已。寡人恨武安君,寡人亦慕武安君。武安君之死,秦人難辭其咎,但是不得不為。”
趙遷冷冷一笑:“這就開始收買人心了?”
“人心難求,若能買到,秦國之幸,寡人之幸。”
“虛情假意!”
趙遷第三次送人頭,秦王卻之不恭,也告訴趙遷一個道理:虛情假意好過無情無義。
秦王入趙頒下的第一道正式詔令,就是恢複李牧的武安君爵位,並由其子李泊襲爵。
李泊沒有接詔,作為父親的智囊,他明曉秦王的意圖。
“秦王美意,泊心領。武安者,以武安邦,我自幼腿疾,徒以文安身,非以武立命,無才亦無功,不敢受賞。”
“受封襲爵,彰先人功業,不拘俗禮。”
“先父至死未肯負趙,我若受秦之爵,豈非坐實先父叛國之罪,泊毋寧一死。”
“可惜,天不生李牧在秦,若得你一門忠烈,寡人何其幸也!”
李泊略怔,他心裏驀然生出一句話,不知可笑還是可歎,便鬥膽一試。
“良禽擇木而棲,泊也並非冥頑不靈。可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泊之所怨者,乃是與殺父仇人同立一廷。秦王若能為李家複仇,則李氏一族為秦王肝腦塗地,至死方休。”
趙遷知這一句話便能拆穿秦王的虛偽麵目,便把矛頭指向秦王身後的年輕人。
“秦王若真心想收伏武安君後人,就殺了他!李氏言出必行,秦王做得到麽?”
李泊望了過去,一時間所有目光都聚集在稚氣還未完全褪盡的小將軍身上。
他是手刃李牧的凶手,秦國右丞相昌平君的長子,秦國暗軍首領——熊忌。
秦王舍不得殺,這李泊也太不知好歹,可是方才的話……
太尉翻個白眼解圍:“咳咳,臣有一家務事難斷,想請陛下賜教?”
秦王皺眉:“你連個家都沒有,還有家務事?”
“臣有一小妹,生得靈慧無雙。西家男子傾慕不已,以隋侯之珠和氏之璧為聘。本是一樁美妙姻緣,怎奈那男子有妻,而小妹誓不為妾。那男子便贈書與小妹曰‘卿且勿憂,吾妻不日當死’。敢問陛下及諸位,小妹當不當嫁?”
眾人麵麵相覷,有人不知就裏,有人心照不宣,秦王介於二者之間,便問諸臣:“你們替太尉斷一斷。”
年輕人衝動,王賁正迷著狐奴,嘿嘿一笑:“這麽癡情,為何不嫁?”
李信也覺得這是真動心了:那男子必定既富且貴,嫁也不虧!
蒙恬知其中輕重,心無決斷便無話,蒙毅尚幼,納悶:“太尉有小妹?我怎麽不知道?”
尉繚扶額,他沒有小妹,胡亂瞎謅的,既然問起來隻好繼續胡謅。
“我家恩師的孫女,恩師擇婿,問計於我……”
這下換忌納悶了:你恩師不就是我師父麽?清河?!那鬼丫頭才多大就要嫁人了?
所謂敏於心而訥於言,他的嘴比腦子慢,還沒來得及問就被任囂搶了先。
“能有隋侯之珠和氏之璧的,不就是陛下麽?誰能不嫁陛下啊?!必須得嫁啊,是吧?!”
李斯扶額:男子自是陛下!小妹便是李泊,發妻是忌兒,帶兵的小崽子們悟性不夠啊!
老將軍們就大不一樣。
王翦擺手:“若有得選,不嫁也罷。”
蒙武義憤填膺:“見色忘義,絕不能嫁。”
昌平君也會意,哪能勸人殺自己兒子,便將話說得更明白:“臣有二女。若此男子來聘,臣斷然不會應允。能殺前妻,也不會善待後妻,臣絕不會將小女托與不測之人。”
最後,李斯結尾:“待發妻至義,才能待後妻至情。陛下以為如何?”
陛下以為,最好不做負心人。
“寡人傾慕先生,亦望先生佐我大業。忌兒為我出生入死,寡人惜之愛之,且必以全力護之。先生若能入秦,寡人也定會如此待先生,定不讓先生再蒙半點冤屈。”
李泊落淚:“可惜,天不生趙王若秦王,若能得秦王之明,先父何其幸也!”
這一幕對趙遷而言太過諷刺,好似親手把死心塌地的老婆推進別人懷裏。
更不幸的是,倔強如他不知如何悔改。
於是在他助推之下,名將趙奢之孫——馬服君趙興也答應入秦,並棄用趙姓,改為馬姓。馬興成為馬姓始祖,世代定居鹹陽。
秦王別提多開心,雖然李泊仍舊推辭,秦王還是好脾氣請趙國舊臣們逛逛趙王宮。
“這可是你們用命守的地方,都看一看!讓你們舊主帶個路!”
趙遷不樂意:你逛你的園子,憑什麽要我帶路?
“你熟。”
這太傷尊嚴趙遷扭脖子不幹,王賁可開心:陛下,他這麽不識抬舉,殺了吧!我有刀!
他刺啦拔刀寒光瑟瑟,趙遷就乖了,他再強媳婦孩子都得歸別人。
王翦找匠人修複過王宮,故而仍有飛橋淩雲宮閣巍峨。
或許是因為美景太怡人,這場秦趙君臣遊園會相當成功。
秦王跟趙遷在前麵耍著嘴皮,從三十多年前長平之戰撤廉頗說到半年前殺李牧。
趙遷不甘心:“就算按李牧的打法,趙國也耗不起,這麽多天災人禍,換你你怎麽辦?!”
秦王聽完也覺確實不好辦,但是他很自信:不管我怎麽辦,不會辦得比你爛!
後麵兩位相佐,昌平君跟郭開,論著趙國政務得失。
昌平君有個大疑問:我理過賬,趙遷元年開始築柏人城,那是個無底洞,你們想做什麽?
郭開耷拉了腦袋:當年春平侯定下的策,築柏人城當陪都,就像齊國的即墨。可惜你們來得太快了,我們沒機會退到柏人去。
昌平君稱讚“高明”:秦國還沒大興兵,你們就想好當縮頭烏龜了?
郭開垂眼:有備無患嘛!敵不過你們神兵天降,命啊……
神兵?王翦眼中,李牧之兵算當世神兵。
所以他一直追著李泊問李牧原打算如何退秦。
李泊長歎:“無非以靜製動。父親說你們求勝心切。傾國之兵,不勝就是輸。我們隻要守住防線,你若無功,秦王就會收拾你。沒想到……”
“沒想到,我們秦王先讓趙王收拾了你父親。”
“唉,兩國交戰,拚的不止是兵啊!”
“不謀兵也沒法謀國啊,武安君是否留有著述?”
王翦老將軍惦記著李牧的治軍經驗,小將軍們卻玩起了戰俘。
李信原是羌瘣部下,他抓了顏聚所以十分得意:那南軍主將!胳膊我砍的!
王賁見不得他猖狂樣:北軍才是趙國主力,那北軍主將趙蔥,我剁的!
任囂的戰績沒法跟他們爭色,隻能嘮叨一下自己出類拔萃的武技。
“我抓了個人,抓他之前,他砍了三個千夫長八個百夫長二十多個散兵。”
任囂的意思是,我連這麽厲害的人都能抓,你們看我厲不厲害?!
王賁跟李信又不傻:老虎被別人耗死了,你當你自己能耐啊?不過那老虎倒是有點本事,在哪兒呢?
任囂指著一個十三歲的半大娃娃,那娃娃瞪著亮晶晶的大眼睛望著他們。
王賁不信:毛還沒長全呢!囂老弟你吹牛吧!
李信也不信:還沒我的矛高!囂老哥你記錯了吧?
“不信啊,你們可以試試?”
王賁攔住娃娃,漫不經心揮了一拳,落空。
再揮一拳,再落空,第三拳,嘭,小娃娃開始反擊。
嘭嘭嘭——
王翦回頭,看見兒子被揍了一拳。
昌平君回頭,看見王賁在打別人小孩。
……
待秦王回頭,兩個人互掐著脖子,鼻青臉腫儼然一雙熊。
啪啪啪!
秦王高興得連拍三掌,活人鬥毆可比死水樓台好看得多!
他問趙遷:“你們宮裏有較武台麽?”
“有,在獸苑。”
“走!”
獸苑是趙遷的傷心地,在那裏他射殺了一隻忠心不渝的金雕。
那時他親手葬送了李牧,而今又是此處,他失去全部朝臣,徹底淪為孤家寡人。
秦風烈,龍吟方澤,虎嘯山丘,問英雄,誰是英雄?
人間幾多英雄,盡入一人彀中。
——————————
關於趙國降臣的設定,有關臣子名聲氣節,這裏雖是小說也並不敢胡亂瞎寫,附上出處
李泊——明《山西通誌》:“李左車,趙將李牧之孫也,父泊,秦中大夫詹事。”
馬興——南齊《姓譜》、隋代《廣韻》、唐代《新唐書.宰相世係表》都有記載:“馬姓,本自伯益之裔,趙奢封馬服君,後遂氏焉。秦滅趙,徙奢孫興於鹹陽,為右內史,遂為扶風人。”“秦滅趙,牧子興徙鹹陽,秦封武安侯。”
但是這兩則史料離秦代較為久遠,尤其是李泊的,所以並不能作為研究用的信史,還請看官留意。
這部分感謝【秦穿導遊張不叁】的解惑
以後凡有重要引用,都會附在章節下,以便各位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