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想到賈珠未早逝,李紈未守寡,近來賈珠身體還好,李紈有喜,雖然出乎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榮國府平添嬰啼,不論男女,都是一件非常喜事,闔府高興異常。
賈珠自是歡喜無限,他原不大出門,竟是除了教養賈蘭便隻在家陪著李紈。
琳琅趁著回房叫人把菜蔬送到廚房並分送棗兒的時候,與琥珀去李紈處,特地道喜。
李紈笑道:“我嘴裏淡淡的,吃什麽都沒胃口,正為難,誰知你竟帶了那麽些新鮮菜蔬來。素雲,你去告訴廚房一聲兒,我想著蒜黃開胃,叫他們炒一道三絲送來。”
素雲答應了一聲,打發小丫頭去說,自己卻給琥珀琳琅沏茶。
琳琅和琥珀忙欠身謝過,陪著李紈說了一會話,方一同告辭出來,李紈也未挽留。
琥珀回了賈母房中,琳琅又去回王夫人。
王夫人尚未從賈母房中出來,琳琅便跟玉釧兒閑話相候,等了一頓飯工夫,王夫人才回來,見到琳琅,便覺得歡喜,留她說了好一番話,直到賈母房裏傳飯才作罷。
因吃慣了山珍海味,此時猛吃一頓野菜幹菜,前者極奢華,後者極清香,原有十分滋味也因此有了二十分,上上下下都愛吃。其中尤以寶玉為最,皆因愛天然二字,故將野菜當成了珍品佳肴,勝過瓊酥金膾,每日必要一兩樣,然琳琅所贈也僅夠二日所食。
賈母疼寶玉如眼珠子心尖子,第三日少不得吩咐下去,叫廚房管事去采買,不想次日買了幾樣野菜回來做了一頓寶玉嫌不鮮香,隨手就推了碗盤,隻說不如琳琅帶回來的好。
這其中也有一節緣故。
寶玉曾說道:“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怎麽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故此極愛女孩兒,極厭婦人並老婆子們。
府內掌管采買的多是婆子和外頭的管事,寶玉素來不屑,深以為惡,兼之他們采買東西不知道過了多少手,那野菜買回來便不水靈了,做出來也沒有那股子山野鮮香。而琳琅卻是個極清白極俊雅的女孩兒,她帶回來的野菜不說別的便因她這個人先添了三份尊貴,再者那些野菜蔬菜都是從山地田裏現擷的,寶玉自然喜歡非常。
聽完寶玉這一番話,別人猶可,唯賈母隻覺好笑得緊,道:“真真是個古怪不得的毛病兒!虧得托生在咱們家,若在別家,可怎麽好?我也覺得琳琅家送來的菜蔬味兒好,倒能多進半碗飯。既然都愛吃,鳳丫頭,你囑咐賬房一聲兒,從大廚房采買菜蔬的錢裏拿出一些來給琳琅,叫她家裏天天早上送些現擷的時鮮瓜蔬野菜。”
鳳姐笑道:“老太太和寶兄弟、林妹妹、林兄弟和而妹妹三妹妹四妹妹,連帶身邊的丫頭總共有百來個,除了雞魚肉蛋等等,一日二兩銀子的菜蔬隻有剩的,一日給琳琅姐姐一吊錢,一個月再給一兩車馬錢,老太太瞧可使得?”
一旁的王夫人聞言點了點頭,琳琅始終對她忠心耿耿,她很願意給琳琅這份額外進益。
賈母納悶道:“大廚房每日隻吃這麽一點子菜蔬不成?一吊錢怎麽夠?別叫她吃虧。”
鳳姐忙道:“老太太不知,底下有一幹中飽私囊的,將那雞魚肉蛋瓜果菜蔬報價少則四五倍,多則十幾倍,從前光買菜蔬的報價竟是十兩銀子!我打發人去瞧了外頭那物價,蠲免了八兩,因此如今隻需一二兩銀子的菜蔬便綽綽有餘,數量並沒有少,也都是新鮮好菜。”
經鳳姐這麽一說,王夫人方輕輕地放下心來。
賈母卻歎道:“這便是咱們大家子的弊端了!你做得很好,也算得好賬,一個月支給琳琅十二兩銀子,十五吊的菜錢也就是十兩,一兩車馬錢,一兩辛苦錢。”
鳳姐心內算了一下,倒也合適,便點頭道:“聽老太太的。”從廚房賬麵上支,並不需要另外花費官中的錢,為了滿足寶玉的口腹之欲,王夫人更加不會反對。
叫人喚來琳琅如此一說,琳琅忙道:“老太太吃著香,我叫他們常送來便是,哪能要錢?橫豎不值什麽,老太太一年賞他們幾兩辛苦錢便罷了。”
鳳姐推著她笑道:“年年月月,你豈不是吃大虧了?老太太給你,你就收著,也是一項進益,趕明兒出閣好多些嫁妝錢,沒的我們吃了你家的菜,白便宜了廚房裏那起子人!以後單揀那好新鮮菜蔬野菜幹菜送來,也不必太多,比著前兒的數量便可。”
王夫人也笑道:“拿著,你不是說你兄弟已經在給你尋親了麽?且存作嫁妝銀子罷!”
琳琅微感詫異,她何曾說過這個話了?不過才開始攢嫁妝罷了。但是轉眼見到賈母神色一怔,想起賴嬤嬤之求,便即了然,忙紅著臉低頭不語,心裏對於王夫人感激非常。
鳳姐笑道:“喲,琳琅姐姐已經開始說親了?那可真是喜事一件,更該收下這銀子了!”
賈母眼睛閃了閃,問王夫人道:“你已打算放這個丫頭出去了?”
王夫人忙道:“從前就是這麽打算的,我原許了她出去,橫豎就在這一二年,等說了親,定了日子,便放她回家待嫁。前兒個聽說她兄弟已經開始給她打家具了。”
賈母道:“哎喲,我晚說了一步!我原說,這樣盡職盡責的好丫頭該留下來做個管家娘子才是,誰承想你竟先許了她,倒不好反悔了,也不知便宜了哪家!等什麽時候定親了,什麽時候回我一聲兒,我給你幾件好東西添妝,不枉你服侍你們太太和朗哥兒一場!”後麵的話卻是對著琳琅說的。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給的東西必是最好的,出去也體麵!”
此事就此作罷,鳳姐默然不語,待說完了,方叫平兒去給琳琅支銀子,每個月十二兩。
琳琅推辭不過,隻得應了,這份收入倒也是意外之喜。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為了吃一點子野菜,榮國府每個月便要花十二兩銀子,足夠尋常百姓半年的嚼用了。
既是賈母之命,琳琅少不得次日親自回家去下鄉一趟,如此吩咐趙雲,每日現擷瓜果菜蔬並挖野菜,帶人進城賣瓜果蔬菜時,順便早早送到榮國府後門,自有人來收。
琳琅的田莊除了糧食外,也有幾十畝地單種菜蔬瓜果賣進城裏,趙雲夫婦帶著長工短工和村婦們料理,隻需挖些野菜,絲毫不費人力物力,每個月給他們添了一百月錢。
倒不是琳琅小氣,隻是她孤身女子守著兄弟住,給多了太過惹眼易生禍患。
兼之諸位長工短工原本家境艱難,家裏沒有地,才給人做工,長工一月七百錢,管吃管住,短工一月五百錢,管吃不管住,在村裏均是極高的待遇,再多一百錢,俱是巴不得的意外之財,平素就是多挖一點子野菜罷了,因此做事更加勤謹起來。
如此一來,光榮國府這份菜蔬,除卻本錢,琳琅一年便能淨賺一百兩,是五十畝地地去掉賦稅人力後的收成,其實一年中給榮國府的菜蔬市麵上不過值二三十兩。且是後話不提。
蔣玉菡得知後笑得不行,直嚷著寶玉實在嬌貴,又道榮國府闊氣不比王府差。
因過會子就得回去,不能耽擱,琳琅便在堂屋裏歇息,聽了他的話,喝了半碗茶,說道:“這也是大家常事,哪家的公子不是嬌生慣養?”想起昨日賈母和王夫人的機鋒,琳琅深以為戒,心知自己的終身不能再拖了,便將賈母與王夫人的話告知蔣玉菡。
她何嚐不想早早離開賈府,做個正經良民?若她執意離開,王夫人也不會阻攔,隻是她念著王夫人之情,賈元春之托,她自己又想設法為蔣玉菡贖身,在榮國府認得的達官顯貴多些,人脈廣些,兼之沒有賈府罩著她,孤身女子哪有什麽平安?故此方留了下來。
隻是,如今賈母和王夫人婆媳矛盾日益加深,雖然距離元春封妃賈母勢衰王夫人勢大還遙遙無期,但她知道自己絕不能攙和其中,須得早早退步抽身方是上策。
蔣玉菡低頭思索片刻,歎道:“我原說等打探好了再跟姐姐說,不料府上老太太太太倒等不得了。也罷,我已給姐姐瞧中了一家,打探的消息都說品行極好,隻是時間太短,我才住了三五日,未能打探得更多些。”說著將楊家有意提親的事情說給琳琅聽。
琳琅聽了,半日不語。
楊奶奶和楊海她都是見過的,為人行事卻是大方,挑不出什麽毛病。
蔣玉菡急道:“我的姐姐,這門親事算是極好了,模樣品行都配得過,家境又簡單,隻有一個老奶奶,慈眉善目的,房地又齊全,最難得的是因為娶媳不易,不會瞧不起姐姐。若姐姐覺得當兵的不好,我給姐姐尋個耕讀人家,隻是絕不會是安家秀才那樣的。”
琳琅長歎一聲,拉著他的手道:“你經的事情比我多,看人也比我準,你既然說好,想必是極好的。隻是有一件,我想見一見他,彼此說個明白,再定下,如何?”
在這個時代,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的戀愛和婚姻那都是不可能的,若沒有三媒六聘,就不算正經成親。琳琅對此倒也能接受,何況自己又見過楊海,隻是她想跟楊家說清楚蔣玉菡尚未脫籍的戲子身份,否則他們日後知道了必定如鯁在喉。
琳琅倒不在意對方是文是武,按著她的心意,倒更喜歡後者英武陽剛之氣多些,皆因她在榮國府看慣了油頭粉麵恣意風流的爺們小廝,身上總帶著一股脂粉氣,未免文弱了些。
想到楊海雖然五官平凡,但為人舉止確屬上等。
琳琅一念及此,臉上不禁一熱,微微有些紅暈,眼前似乎浮現出一雙精光暴亮的眸子。
蔣玉菡笑道:“楊大哥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楊奶奶倒是在家。我知姐姐擔心什麽,隻管交給我,姐姐見與不見倒很不必。姐姐的親事不能拖了,再拖下去,不知會出什麽事!如今皇子奪嫡,我對那府裏膽戰心驚的。早點出府,一了百了,姐姐也不用做小伏低了。”
送走琳琅後,蔣玉菡收拾一番,換了衣裳,便去楊家。
楊奶奶正在院子裏曬野菜,看到他登門,忙讓進來,又見他生得風流俊俏,越發喜愛不盡,笑道:“蔣哥兒怎麽有空來?”一麵說,一麵洗了茶碗,沏了一碗粗茶。
蔣玉菡一時竟不知如何開口。
楊奶奶心頭一沉,轉過千百樣思緒,歎道:“我知道了,小相公想必是看不中大海了。”
蔣玉菡一呆,連忙擺手道:“沒有的事兒!楊大哥英雄氣概,我樂意還來不及呢!”
楊奶奶喜道:“你願意和我們家結親?”
蔣玉菡見楊奶奶如此歡欣,看來也是極中意自己的姐姐,臉上掠過一絲躊躇之色,終是決定坦然相告,道:“我自然是願意的,我姐姐也願意,我原說,很難找到比這更好的親事了。隻是,有一件事,我們不敢瞞著奶奶,隻怕將來宣揚出來彼此臉麵不好看。”
楊奶奶笑得爽朗,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小相公,你隻管說!”
蔣玉菡淡淡一笑,道:“奶奶想必知道我姐姐是脫籍出來的丫頭?”
聞言,楊奶奶點點頭,道:“這件事我知道,早就聽說了。難不成你怕我嫌棄蔣姑娘的出身?你卻酸腐了,咱們莊稼人日日為生計奔波,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好多著呢,都覺得賣到大戶人家當丫頭當小廝是極體麵的事情!我還怕蔣姑娘公侯之家出來,瞧不上大海呢!”
蔣玉菡心神一鬆,心中泛著一絲波瀾,低聲道:“奶奶有如此胸懷,叫我十分敬佩。原是不想叫別人知道,故沒有與張媒婆說個明白。我並不是想瞞著什麽,隻是終究不好開口。”
楊奶奶不耐煩地道:“好好兒的男子漢,說話怎麽拖泥帶水的?有什麽話就直說!”
蔣玉菡抬起頭,思索再三,緩緩地道:“我兩歲半的時候,因為家裏窮,姐姐就被賣給了人牙子。賣了姐姐的錢給我娘治病,可惜最後仍舊沒了。後來,我父親又娶了一房繼母,待我極是苛刻,她生了一個弟弟,又覺得我模樣好,便攛掇著父親將我賣到了戲班子,輾轉流離,進了王府戲班子,姐姐得了消息找上門才姐弟團聚,如今我是七皇子府上的一名戲子!”
楊奶奶聽得目瞪口呆,猶未反應過來,又聽蔣玉菡歎道:“楊大哥是正經官身,我的身份卻是汙穢不堪,贖身至今遙遙無期,沒的玷辱了楊大哥的聲名體麵。可是,我姐姐是正經良民,素來潔身自愛,從未想過攀龍附鳳!倘若奶奶覺得我身份低賤,因此不肯求聘,我心裏也不怪奶奶,隻恨我連累了姐姐,數月之約就此作罷!”
賈珠自是歡喜無限,他原不大出門,竟是除了教養賈蘭便隻在家陪著李紈。
琳琅趁著回房叫人把菜蔬送到廚房並分送棗兒的時候,與琥珀去李紈處,特地道喜。
李紈笑道:“我嘴裏淡淡的,吃什麽都沒胃口,正為難,誰知你竟帶了那麽些新鮮菜蔬來。素雲,你去告訴廚房一聲兒,我想著蒜黃開胃,叫他們炒一道三絲送來。”
素雲答應了一聲,打發小丫頭去說,自己卻給琥珀琳琅沏茶。
琳琅和琥珀忙欠身謝過,陪著李紈說了一會話,方一同告辭出來,李紈也未挽留。
琥珀回了賈母房中,琳琅又去回王夫人。
王夫人尚未從賈母房中出來,琳琅便跟玉釧兒閑話相候,等了一頓飯工夫,王夫人才回來,見到琳琅,便覺得歡喜,留她說了好一番話,直到賈母房裏傳飯才作罷。
因吃慣了山珍海味,此時猛吃一頓野菜幹菜,前者極奢華,後者極清香,原有十分滋味也因此有了二十分,上上下下都愛吃。其中尤以寶玉為最,皆因愛天然二字,故將野菜當成了珍品佳肴,勝過瓊酥金膾,每日必要一兩樣,然琳琅所贈也僅夠二日所食。
賈母疼寶玉如眼珠子心尖子,第三日少不得吩咐下去,叫廚房管事去采買,不想次日買了幾樣野菜回來做了一頓寶玉嫌不鮮香,隨手就推了碗盤,隻說不如琳琅帶回來的好。
這其中也有一節緣故。
寶玉曾說道:“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怎麽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故此極愛女孩兒,極厭婦人並老婆子們。
府內掌管采買的多是婆子和外頭的管事,寶玉素來不屑,深以為惡,兼之他們采買東西不知道過了多少手,那野菜買回來便不水靈了,做出來也沒有那股子山野鮮香。而琳琅卻是個極清白極俊雅的女孩兒,她帶回來的野菜不說別的便因她這個人先添了三份尊貴,再者那些野菜蔬菜都是從山地田裏現擷的,寶玉自然喜歡非常。
聽完寶玉這一番話,別人猶可,唯賈母隻覺好笑得緊,道:“真真是個古怪不得的毛病兒!虧得托生在咱們家,若在別家,可怎麽好?我也覺得琳琅家送來的菜蔬味兒好,倒能多進半碗飯。既然都愛吃,鳳丫頭,你囑咐賬房一聲兒,從大廚房采買菜蔬的錢裏拿出一些來給琳琅,叫她家裏天天早上送些現擷的時鮮瓜蔬野菜。”
鳳姐笑道:“老太太和寶兄弟、林妹妹、林兄弟和而妹妹三妹妹四妹妹,連帶身邊的丫頭總共有百來個,除了雞魚肉蛋等等,一日二兩銀子的菜蔬隻有剩的,一日給琳琅姐姐一吊錢,一個月再給一兩車馬錢,老太太瞧可使得?”
一旁的王夫人聞言點了點頭,琳琅始終對她忠心耿耿,她很願意給琳琅這份額外進益。
賈母納悶道:“大廚房每日隻吃這麽一點子菜蔬不成?一吊錢怎麽夠?別叫她吃虧。”
鳳姐忙道:“老太太不知,底下有一幹中飽私囊的,將那雞魚肉蛋瓜果菜蔬報價少則四五倍,多則十幾倍,從前光買菜蔬的報價竟是十兩銀子!我打發人去瞧了外頭那物價,蠲免了八兩,因此如今隻需一二兩銀子的菜蔬便綽綽有餘,數量並沒有少,也都是新鮮好菜。”
經鳳姐這麽一說,王夫人方輕輕地放下心來。
賈母卻歎道:“這便是咱們大家子的弊端了!你做得很好,也算得好賬,一個月支給琳琅十二兩銀子,十五吊的菜錢也就是十兩,一兩車馬錢,一兩辛苦錢。”
鳳姐心內算了一下,倒也合適,便點頭道:“聽老太太的。”從廚房賬麵上支,並不需要另外花費官中的錢,為了滿足寶玉的口腹之欲,王夫人更加不會反對。
叫人喚來琳琅如此一說,琳琅忙道:“老太太吃著香,我叫他們常送來便是,哪能要錢?橫豎不值什麽,老太太一年賞他們幾兩辛苦錢便罷了。”
鳳姐推著她笑道:“年年月月,你豈不是吃大虧了?老太太給你,你就收著,也是一項進益,趕明兒出閣好多些嫁妝錢,沒的我們吃了你家的菜,白便宜了廚房裏那起子人!以後單揀那好新鮮菜蔬野菜幹菜送來,也不必太多,比著前兒的數量便可。”
王夫人也笑道:“拿著,你不是說你兄弟已經在給你尋親了麽?且存作嫁妝銀子罷!”
琳琅微感詫異,她何曾說過這個話了?不過才開始攢嫁妝罷了。但是轉眼見到賈母神色一怔,想起賴嬤嬤之求,便即了然,忙紅著臉低頭不語,心裏對於王夫人感激非常。
鳳姐笑道:“喲,琳琅姐姐已經開始說親了?那可真是喜事一件,更該收下這銀子了!”
賈母眼睛閃了閃,問王夫人道:“你已打算放這個丫頭出去了?”
王夫人忙道:“從前就是這麽打算的,我原許了她出去,橫豎就在這一二年,等說了親,定了日子,便放她回家待嫁。前兒個聽說她兄弟已經開始給她打家具了。”
賈母道:“哎喲,我晚說了一步!我原說,這樣盡職盡責的好丫頭該留下來做個管家娘子才是,誰承想你竟先許了她,倒不好反悔了,也不知便宜了哪家!等什麽時候定親了,什麽時候回我一聲兒,我給你幾件好東西添妝,不枉你服侍你們太太和朗哥兒一場!”後麵的話卻是對著琳琅說的。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給的東西必是最好的,出去也體麵!”
此事就此作罷,鳳姐默然不語,待說完了,方叫平兒去給琳琅支銀子,每個月十二兩。
琳琅推辭不過,隻得應了,這份收入倒也是意外之喜。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為了吃一點子野菜,榮國府每個月便要花十二兩銀子,足夠尋常百姓半年的嚼用了。
既是賈母之命,琳琅少不得次日親自回家去下鄉一趟,如此吩咐趙雲,每日現擷瓜果菜蔬並挖野菜,帶人進城賣瓜果蔬菜時,順便早早送到榮國府後門,自有人來收。
琳琅的田莊除了糧食外,也有幾十畝地單種菜蔬瓜果賣進城裏,趙雲夫婦帶著長工短工和村婦們料理,隻需挖些野菜,絲毫不費人力物力,每個月給他們添了一百月錢。
倒不是琳琅小氣,隻是她孤身女子守著兄弟住,給多了太過惹眼易生禍患。
兼之諸位長工短工原本家境艱難,家裏沒有地,才給人做工,長工一月七百錢,管吃管住,短工一月五百錢,管吃不管住,在村裏均是極高的待遇,再多一百錢,俱是巴不得的意外之財,平素就是多挖一點子野菜罷了,因此做事更加勤謹起來。
如此一來,光榮國府這份菜蔬,除卻本錢,琳琅一年便能淨賺一百兩,是五十畝地地去掉賦稅人力後的收成,其實一年中給榮國府的菜蔬市麵上不過值二三十兩。且是後話不提。
蔣玉菡得知後笑得不行,直嚷著寶玉實在嬌貴,又道榮國府闊氣不比王府差。
因過會子就得回去,不能耽擱,琳琅便在堂屋裏歇息,聽了他的話,喝了半碗茶,說道:“這也是大家常事,哪家的公子不是嬌生慣養?”想起昨日賈母和王夫人的機鋒,琳琅深以為戒,心知自己的終身不能再拖了,便將賈母與王夫人的話告知蔣玉菡。
她何嚐不想早早離開賈府,做個正經良民?若她執意離開,王夫人也不會阻攔,隻是她念著王夫人之情,賈元春之托,她自己又想設法為蔣玉菡贖身,在榮國府認得的達官顯貴多些,人脈廣些,兼之沒有賈府罩著她,孤身女子哪有什麽平安?故此方留了下來。
隻是,如今賈母和王夫人婆媳矛盾日益加深,雖然距離元春封妃賈母勢衰王夫人勢大還遙遙無期,但她知道自己絕不能攙和其中,須得早早退步抽身方是上策。
蔣玉菡低頭思索片刻,歎道:“我原說等打探好了再跟姐姐說,不料府上老太太太太倒等不得了。也罷,我已給姐姐瞧中了一家,打探的消息都說品行極好,隻是時間太短,我才住了三五日,未能打探得更多些。”說著將楊家有意提親的事情說給琳琅聽。
琳琅聽了,半日不語。
楊奶奶和楊海她都是見過的,為人行事卻是大方,挑不出什麽毛病。
蔣玉菡急道:“我的姐姐,這門親事算是極好了,模樣品行都配得過,家境又簡單,隻有一個老奶奶,慈眉善目的,房地又齊全,最難得的是因為娶媳不易,不會瞧不起姐姐。若姐姐覺得當兵的不好,我給姐姐尋個耕讀人家,隻是絕不會是安家秀才那樣的。”
琳琅長歎一聲,拉著他的手道:“你經的事情比我多,看人也比我準,你既然說好,想必是極好的。隻是有一件,我想見一見他,彼此說個明白,再定下,如何?”
在這個時代,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的戀愛和婚姻那都是不可能的,若沒有三媒六聘,就不算正經成親。琳琅對此倒也能接受,何況自己又見過楊海,隻是她想跟楊家說清楚蔣玉菡尚未脫籍的戲子身份,否則他們日後知道了必定如鯁在喉。
琳琅倒不在意對方是文是武,按著她的心意,倒更喜歡後者英武陽剛之氣多些,皆因她在榮國府看慣了油頭粉麵恣意風流的爺們小廝,身上總帶著一股脂粉氣,未免文弱了些。
想到楊海雖然五官平凡,但為人舉止確屬上等。
琳琅一念及此,臉上不禁一熱,微微有些紅暈,眼前似乎浮現出一雙精光暴亮的眸子。
蔣玉菡笑道:“楊大哥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楊奶奶倒是在家。我知姐姐擔心什麽,隻管交給我,姐姐見與不見倒很不必。姐姐的親事不能拖了,再拖下去,不知會出什麽事!如今皇子奪嫡,我對那府裏膽戰心驚的。早點出府,一了百了,姐姐也不用做小伏低了。”
送走琳琅後,蔣玉菡收拾一番,換了衣裳,便去楊家。
楊奶奶正在院子裏曬野菜,看到他登門,忙讓進來,又見他生得風流俊俏,越發喜愛不盡,笑道:“蔣哥兒怎麽有空來?”一麵說,一麵洗了茶碗,沏了一碗粗茶。
蔣玉菡一時竟不知如何開口。
楊奶奶心頭一沉,轉過千百樣思緒,歎道:“我知道了,小相公想必是看不中大海了。”
蔣玉菡一呆,連忙擺手道:“沒有的事兒!楊大哥英雄氣概,我樂意還來不及呢!”
楊奶奶喜道:“你願意和我們家結親?”
蔣玉菡見楊奶奶如此歡欣,看來也是極中意自己的姐姐,臉上掠過一絲躊躇之色,終是決定坦然相告,道:“我自然是願意的,我姐姐也願意,我原說,很難找到比這更好的親事了。隻是,有一件事,我們不敢瞞著奶奶,隻怕將來宣揚出來彼此臉麵不好看。”
楊奶奶笑得爽朗,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小相公,你隻管說!”
蔣玉菡淡淡一笑,道:“奶奶想必知道我姐姐是脫籍出來的丫頭?”
聞言,楊奶奶點點頭,道:“這件事我知道,早就聽說了。難不成你怕我嫌棄蔣姑娘的出身?你卻酸腐了,咱們莊稼人日日為生計奔波,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好多著呢,都覺得賣到大戶人家當丫頭當小廝是極體麵的事情!我還怕蔣姑娘公侯之家出來,瞧不上大海呢!”
蔣玉菡心神一鬆,心中泛著一絲波瀾,低聲道:“奶奶有如此胸懷,叫我十分敬佩。原是不想叫別人知道,故沒有與張媒婆說個明白。我並不是想瞞著什麽,隻是終究不好開口。”
楊奶奶不耐煩地道:“好好兒的男子漢,說話怎麽拖泥帶水的?有什麽話就直說!”
蔣玉菡抬起頭,思索再三,緩緩地道:“我兩歲半的時候,因為家裏窮,姐姐就被賣給了人牙子。賣了姐姐的錢給我娘治病,可惜最後仍舊沒了。後來,我父親又娶了一房繼母,待我極是苛刻,她生了一個弟弟,又覺得我模樣好,便攛掇著父親將我賣到了戲班子,輾轉流離,進了王府戲班子,姐姐得了消息找上門才姐弟團聚,如今我是七皇子府上的一名戲子!”
楊奶奶聽得目瞪口呆,猶未反應過來,又聽蔣玉菡歎道:“楊大哥是正經官身,我的身份卻是汙穢不堪,贖身至今遙遙無期,沒的玷辱了楊大哥的聲名體麵。可是,我姐姐是正經良民,素來潔身自愛,從未想過攀龍附鳳!倘若奶奶覺得我身份低賤,因此不肯求聘,我心裏也不怪奶奶,隻恨我連累了姐姐,數月之約就此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