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因將蔣玉菡所送之物一一取出歸置, 得了空方笑道:“我問你, 玉菡的賣身契究竟是在恭敬王府,還是在忠順王府?”
琳琅見他十分篤定,不似謊言, 不覺納罕,忙道:“原先是在恭敬王府, 後來玉菡跟了忠順王爺,如今自然是在忠順王府裏。難道, 你竟真的有法子?”
楊海身有官職, 有門路也未可知。
為了蔣玉菡贖身一事,琳琅是操碎了心。
楊海將石榴放在翠綠大盤裏,叫苗翠兒來拿去給楊奶奶, 方拿兩個剝去紅皮, 露出鮮紅如寶石一般的石榴籽兒,就著盆架子裏的水洗了手, 回身將石榴籽兒一粒一粒搓下來, 用紗布將其擰成汁子,盛在官窯填白脫胎薄瓷碗裏送到琳琅跟前,道:“你先喝,我說。”
琳琅忙接在手中,喝了一口, 瞅著他。
楊海自行剝了一個石榴吃,笑道:“前年去西南剿匪,你也知道, 不光我們去,還有那圖著剿匪立功去的世家子弟,其中便有仇都尉的兒子仇襄,年紀又輕,性子又莽撞,因貪功冒進,陷在了匪徒的包圍裏,折損了許多兵馬,是我帶兵去解圍救了他一命。”
琳琅一驚,脫口而出道:“可是忠順王爺的大舅子仇雲仇都尉?”
楊海點了點頭。
琳琅歎道:“雖然如此,仇都尉還是聽忠順王爺的話,難道能為玉菡贖身?”
楊海道:“回京後,仇都尉再三謝過我幾回,又雲若有難事,隻管找他去辦。你也知道,他們這樣的人家,平素最不愛欠人情,總怕別人以恩人的嘴臉頤指氣使,偏生他們欠了我這麽一個天大的人情,故我並沒有出現在他們跟前過。倘若我以此事來求,於我們是極難的事情,於他卻不過舉手之勞,隻需他從中求情,我們再以重金相贖,豈有不成之理?”
琳琅聽得心動不已,躊躇道:“當真能成?我原也曾想過,借榮國府和北靜王府來求情為玉菡贖身,轉眼又想這兩府終究和忠順王爺並無往來,隻得罷了。”
她也動過心思請秦雋從中周旋,後來從蔣玉菡嘴裏得知秦雋自身都難以脫籍,方罷了。
自從當今登基後,秦雋的身價也水漲船高起來,可是他立即便稱病不出,連蔣玉菡都閉門不見,虧得如此,方免了上頭以魅惑主上賜死。
算來,除了那次送如意書畫見過麵後,琳琅便再沒見過他,也不知他如何了。
楊海笑著寬慰道:“你隻管養著,交給我去做。從前沒跟你說,是仇都尉不在京城,聽說他前兒回京了,等你生了孩子,做足了月子,營裏也給了假,我們親去拜見一回。”
琳琅嗔道:“你該早說,我們送禮才是。”
又道:“官場人脈都是親近出來的,不走動自然疏遠了,雖說你遠離官場,也不在城裏為官做宰,咱們家也不是什麽世家貴官,可家常來往是必要的,或打探消息,或雪中送炭,能幫的幫了,將來咱們有什麽為難的,別人自然也不好冷眼旁觀。”
楊海不置可否,道:“何苦來著,沒的繁瑣死,況咱家也沒那閑錢送名貴的禮物。”
琳琅聞言,嗔道:“你懂什麽?人都道千裏送鵝毛禮輕人意重,送的是親近的意思,正經人家誰貪圖一點子東西?沒的眼皮子淺。收了,將來還是要比著回禮的。”
楊海笑道:“我和奶奶都不懂這些,你做主便是。”
琳琅點了點頭,命苗青家的做月餅和點心,用料俱是上好的,嚐過後味兒極好,她十分滿意,又叫了毛大兩口子來,采買一些瓜果、石榴等物,並著做好的月餅和點心,拿著楊海的名帖,送至榮國府、馮家、仇都尉家各處。除此之外,往鄰裏之間各家也送了一些。
毛大夫婦忙應了一聲,換了一身才做的青布衣裳,忙忙下山去了。
所幸楊海在京城中有來往的人家不過三五家,除了榮國府外,便是神武將軍馮唐家,還有幾家舊年的上峰,平素逢節送禮也不過是時鮮瓜果點心等物,或遇到紅白喜事並壽禮生辰花費大些,不然以楊家的財力倒真的支撐不起。
琳琅自然不會用自己的梯己,不為別的,隻因養家糊口的是楊海。
收到節禮後,仇都尉的夫人莊氏含笑對仇都尉道:“如今楊千總娶了媳婦,行事果然不同了,咱們才進京,他們倒想著送禮來,東西雖不多,難得的是心意。”
仇都尉不置可否,道:“楊千總剛直可交。”
莊夫人聽了,詫異道:“楊千總不是神武將軍馮唐麾下的麽?咱們兩家可沒交情。”
仇都尉冷笑一聲,說道:“那馮唐的兒子打了我兒子,還想什麽事都沒有?兵權當今聖人早晚是要收的,給將不給權,那才是聖人之意,便是那將軍也得是聖人的心腹,馮唐調離西山大營是早晚的事兒!我交的是楊千總,可和馮唐沒什麽瓜葛!”
提起馮紫英,莊夫人也歎道:“那馮家也忒仗勢欺人了些,不過仗著根基比我們好,人脈比我們深,便處處瞧不起襄兒。襄兒也不爭氣,但凡爭氣些,也不會被打得下不來床!”
仇都尉卻道:“襄兒雖然不爭氣,卻不會學馮紫英那般流蕩優伶妓子辱沒家風。”
莊夫人聞言一笑,點頭讚同,心裏倒安慰了好些。
想到自己的兒子,莊夫人又不免想起救過仇襄的楊海,聞得琳琅臨盆在即,便叫人回了瓜果月餅點心和兩匹榴開百子的綢緞,此舉已是有意相交了。
倒是王夫人聽鳳姐回了一句,微一沉吟,道:“來送禮的人呢?”
鳳姐忙道:“是個媳婦子,在外頭沒進來。”
王夫人回想起琳琅去了西山大營不久托人送來一信道:“偶然聽聞來年磚瓦木石或可漲價,太太不妨多囤積一些,來年叫人賣了,賺個差價,我也打算叫我兄弟囤積些呢!”因此事極為隱秘,除了王夫人外誰都不知,王夫人拗不過她的好意,便拿了一萬兩銀子叫周瑞去囤積,原放著,誰知還沒一年,自家倒先用上了,若在外頭買,少說得花費四五萬兩銀子。
王夫人越來越覺得琳琅是極有福氣的人,隻可惜她如今不在京城,難得相見。
數了一會子念珠,王夫人道:“叫她進來回話。”
鳳姐素知王夫人青睞琳琅,忙叫豐兒去請來送禮的毛大家的。
趁此機會,鳳姐又回建造省親別墅諸事。
王夫人皺眉道:“銀子不夠?”
鳳姐歎了一口氣,道:“銀子哪裏夠?建造這個園子,我早就打發人去查物價,省得那起子人中飽私囊,饒是這樣,還得四五十萬兩銀子。去江南采買小戲子道姑尼姑並諸般行頭,他們報價是用甄家五萬裏的三萬,惱得我不得了,一氣給蠲了兩萬,照樣能辦得妥妥當當。”
王夫人沉吟道:“下剩四萬裏兩萬存著,另外兩萬打發人用此置辦各色花石盆景,江南的東西比京城裏好些,又便宜,再加上我莊子裏的,也夠建一半的園子了。”
鳳姐詫異道:“太太莊子裏的?”
王夫人淡淡一笑,道:“用我的體己銀子置辦的好東西,原想著等寶玉長大了給他修院子,先緊著娘娘,這些東西在外頭值四五萬兩,你給我支兩萬,拿去用!橫豎比外頭便宜些。”
雖說省親別墅是為了自己的女兒,但對於自己的梯己,王夫人還是守得很緊。
鳳姐自然明白其中緣故,忙笑著應了,又道:“咱們家原本有舊花園,山石磚瓦盆景花木等物挪到建園子上許多,再加上去江南采買的,姑媽有的,竟是齊全了。這便省下一大筆銀子了。庫房裏的銀子雖不夠,但各房裏湊一湊,再挪借些,勉強也還使得。”
趁著建園子,鳳姐也想從中得些好處,今聞得王夫人此語,自是應承不迭。
自管家以來,鳳姐隻有進賬,沒有出賬,她可不會拿自己的嫁妝來填補公中,月月的利錢銀子也數不勝數,且自秦可卿送殯時得了淨虛介紹,許了張家所求退婚,張金哥雖死了,張家人財兩空,可鳳姐卻坐享三千兩,自此便膽識愈壯,恣意妄為,財源廣進。
這些事,王夫人是半點不知情。
王夫人正要再說,外麵回道楊家的下人來了。
請進來,王夫人先看了一眼,固然打扮樸素,但舉止很有規矩,顯然琳琅教得很好,知道大戶人家的忌諱,看罷,便叫人拿了杌子請她坐,問道:“你們奶奶在家可好?”
毛大家的站起身,笑盈盈地回道:“多謝太太記掛,奶奶在家很好。聞得府上娘娘的喜事,奶奶很為太太歡喜,本該親自來道喜的,偏生已將臨盆,不敢出門,故打發小人送點瓜果孝敬老太太太太,等月子做完了再來請太太恕罪。”
鳳姐在一旁聽了,神色微微一怔。
王夫人卻笑道:“是了,算算日子,也快了。你們奶奶是個有福氣的,這回定得貴子。回去好生服侍你們奶奶,叫她不必想著我,好好養身子要緊!”又叫鳳姐預備回禮,叫毛大家的帶回去給琳琅,除了幾樣月餅瓜果點心外,還有四匹錦緞。
如今已進了八月,中秋在即,琳琅亦臨盆在即。
楊海和楊奶奶祖母兩個日日守著她,穩婆早就請好了,住在楊家客房,是營裏一個兵士的母親木大娘,四十來歲年紀,模樣爽利,隨軍兵士之妻臨盆,皆是她接生的。
收到回禮後,琳琅倒笑了,對楊海道:“仇都尉家,可交。”
楊海問道:“何出此言?”
琳琅笑答道:“若是尋常世家,哪裏不嫌棄咱們家根基淺薄,誰肯折節相交?但看仇都尉夫人送的回禮,便知她有意和咱們家結交,並未有絲毫嫌棄。倘若別人,肯收禮便已大善了,更有一幹人直接叫管家按例回禮。可今兒回禮中有兩匹錦緞,這是上用之物,非莊夫人之意,絕不會放在回禮裏。連我即將臨盆都知道,心細可見一斑。”
楊海低低一笑,沒說話,不過麵色卻緩和了許多。
次日乃是中秋,楊家合家坐在院中葡萄棚下賞月,琳琅用了半塊月餅,心裏很受用。
楊海拿了一件大衣裳給她披上。
正在這時,楊奶奶也用了和琳琅一樣的月餅,道:“這月餅味兒倒好,苗青家的做的?”
琳琅笑道:“不是,是榮國府和仇都尉兩家的回禮。”
楊奶奶聽了,笑道:“是該走動走動,年下也別忘記送禮,到時候讓大海多打幾隻野狼狐狸什麽的,攢些皮子做禮物,比什麽都強。”
琳琅笑道:“深山野林,誰敢去呢?便是花錢買,也比他去打來強。”
西山山脈極為艱險,越往裏,越是無人敢獨行,便是西山大營這幫子兵士偶爾打獵,也都是在外圍走動,不敢深入,琳琅寧可不要那幾張皮子,也不願楊海逞能。
楊海卻是淡淡一笑,道:“山裏我極熟,年下給你打一隻火狐狸,用那皮做圍脖。”
琳琅正要再說,忽覺下腹一痛,似有重物欲墜,一把抓住楊海的手,“我要生了。”羊水淋漓而出,一麵說,一麵忍不住□□起來。
楊海登時嚇呆了,還沒反應過來。
倒是楊奶奶十分鎮定,喝道:“快抱你媳婦進屋去,我去找木大娘!”
因今日是中秋,琳琅的肚子又一直沒動靜,他們便許了木大娘回去和兒子團聚,楊奶奶飛快地往外走,一麵又叫道:“苗青家的,把熱水備上!”
因琳琅三不五時吃些熱東西,炭火是不熄的,熱水一直備著,倒也不忙亂。
琳琅一陣一陣地痛,說不出的痛苦難過,楊海見了,滿心疼惜,慌慌張張地將她抱進產房躺好,產房是木大娘親自帶人整理好的,產房內各色生產時所用之物樣樣齊備,連參片都準備齊全了,毛大家的隻需鋪好被褥即可。
木大娘進來時,一把把楊海推出去,道:“快出去!”
楊奶奶立時把他拽了出去。
院裏兩家下人都出來了,都忙活起來,一絲嘈雜喧嘩不聞。
琳琅雖然痛得厲害,但依舊順著木大娘的話一麵吸氣、呼氣,努力不去叫痛,木大娘十分滿意,俯身看了看,又摸了摸肚子,道:“已經開了三指,想必很快的。”
虧得琳琅平日注重保養,每個月必請大夫診視,要比人一般人好得多。
楊海在外頭走個不停,走兩步,停一會,急道:“奶奶,怎麽沒聲兒了?”
楊奶奶道:“你媳婦這樣很懂事,誰家生孩子大喊大叫的?先叫淒慘,等生孩子時就沒力氣了!不許大聲說話,院子裏誰都不許吱聲,你也閉嘴!”
楊海登時閉口,焦急地看著產房,隻覺得心煩意亂,度日如年,也不知過了多久,月上中天,夜涼如水,他身上也被露水沾濕,好容易聽到裏麵一聲淒厲喊叫,緊接著傳來孩子哇哇的啼哭聲。
喜得楊奶奶立即問道:“生了?是男是女?”
木大娘一麵把孩子從馬桶裏洗淨撈出來,一麵大聲回應道:“是個公子,母子平安!”
琳琅見他十分篤定,不似謊言, 不覺納罕,忙道:“原先是在恭敬王府, 後來玉菡跟了忠順王爺,如今自然是在忠順王府裏。難道, 你竟真的有法子?”
楊海身有官職, 有門路也未可知。
為了蔣玉菡贖身一事,琳琅是操碎了心。
楊海將石榴放在翠綠大盤裏,叫苗翠兒來拿去給楊奶奶, 方拿兩個剝去紅皮, 露出鮮紅如寶石一般的石榴籽兒,就著盆架子裏的水洗了手, 回身將石榴籽兒一粒一粒搓下來, 用紗布將其擰成汁子,盛在官窯填白脫胎薄瓷碗裏送到琳琅跟前,道:“你先喝,我說。”
琳琅忙接在手中,喝了一口, 瞅著他。
楊海自行剝了一個石榴吃,笑道:“前年去西南剿匪,你也知道, 不光我們去,還有那圖著剿匪立功去的世家子弟,其中便有仇都尉的兒子仇襄,年紀又輕,性子又莽撞,因貪功冒進,陷在了匪徒的包圍裏,折損了許多兵馬,是我帶兵去解圍救了他一命。”
琳琅一驚,脫口而出道:“可是忠順王爺的大舅子仇雲仇都尉?”
楊海點了點頭。
琳琅歎道:“雖然如此,仇都尉還是聽忠順王爺的話,難道能為玉菡贖身?”
楊海道:“回京後,仇都尉再三謝過我幾回,又雲若有難事,隻管找他去辦。你也知道,他們這樣的人家,平素最不愛欠人情,總怕別人以恩人的嘴臉頤指氣使,偏生他們欠了我這麽一個天大的人情,故我並沒有出現在他們跟前過。倘若我以此事來求,於我們是極難的事情,於他卻不過舉手之勞,隻需他從中求情,我們再以重金相贖,豈有不成之理?”
琳琅聽得心動不已,躊躇道:“當真能成?我原也曾想過,借榮國府和北靜王府來求情為玉菡贖身,轉眼又想這兩府終究和忠順王爺並無往來,隻得罷了。”
她也動過心思請秦雋從中周旋,後來從蔣玉菡嘴裏得知秦雋自身都難以脫籍,方罷了。
自從當今登基後,秦雋的身價也水漲船高起來,可是他立即便稱病不出,連蔣玉菡都閉門不見,虧得如此,方免了上頭以魅惑主上賜死。
算來,除了那次送如意書畫見過麵後,琳琅便再沒見過他,也不知他如何了。
楊海笑著寬慰道:“你隻管養著,交給我去做。從前沒跟你說,是仇都尉不在京城,聽說他前兒回京了,等你生了孩子,做足了月子,營裏也給了假,我們親去拜見一回。”
琳琅嗔道:“你該早說,我們送禮才是。”
又道:“官場人脈都是親近出來的,不走動自然疏遠了,雖說你遠離官場,也不在城裏為官做宰,咱們家也不是什麽世家貴官,可家常來往是必要的,或打探消息,或雪中送炭,能幫的幫了,將來咱們有什麽為難的,別人自然也不好冷眼旁觀。”
楊海不置可否,道:“何苦來著,沒的繁瑣死,況咱家也沒那閑錢送名貴的禮物。”
琳琅聞言,嗔道:“你懂什麽?人都道千裏送鵝毛禮輕人意重,送的是親近的意思,正經人家誰貪圖一點子東西?沒的眼皮子淺。收了,將來還是要比著回禮的。”
楊海笑道:“我和奶奶都不懂這些,你做主便是。”
琳琅點了點頭,命苗青家的做月餅和點心,用料俱是上好的,嚐過後味兒極好,她十分滿意,又叫了毛大兩口子來,采買一些瓜果、石榴等物,並著做好的月餅和點心,拿著楊海的名帖,送至榮國府、馮家、仇都尉家各處。除此之外,往鄰裏之間各家也送了一些。
毛大夫婦忙應了一聲,換了一身才做的青布衣裳,忙忙下山去了。
所幸楊海在京城中有來往的人家不過三五家,除了榮國府外,便是神武將軍馮唐家,還有幾家舊年的上峰,平素逢節送禮也不過是時鮮瓜果點心等物,或遇到紅白喜事並壽禮生辰花費大些,不然以楊家的財力倒真的支撐不起。
琳琅自然不會用自己的梯己,不為別的,隻因養家糊口的是楊海。
收到節禮後,仇都尉的夫人莊氏含笑對仇都尉道:“如今楊千總娶了媳婦,行事果然不同了,咱們才進京,他們倒想著送禮來,東西雖不多,難得的是心意。”
仇都尉不置可否,道:“楊千總剛直可交。”
莊夫人聽了,詫異道:“楊千總不是神武將軍馮唐麾下的麽?咱們兩家可沒交情。”
仇都尉冷笑一聲,說道:“那馮唐的兒子打了我兒子,還想什麽事都沒有?兵權當今聖人早晚是要收的,給將不給權,那才是聖人之意,便是那將軍也得是聖人的心腹,馮唐調離西山大營是早晚的事兒!我交的是楊千總,可和馮唐沒什麽瓜葛!”
提起馮紫英,莊夫人也歎道:“那馮家也忒仗勢欺人了些,不過仗著根基比我們好,人脈比我們深,便處處瞧不起襄兒。襄兒也不爭氣,但凡爭氣些,也不會被打得下不來床!”
仇都尉卻道:“襄兒雖然不爭氣,卻不會學馮紫英那般流蕩優伶妓子辱沒家風。”
莊夫人聞言一笑,點頭讚同,心裏倒安慰了好些。
想到自己的兒子,莊夫人又不免想起救過仇襄的楊海,聞得琳琅臨盆在即,便叫人回了瓜果月餅點心和兩匹榴開百子的綢緞,此舉已是有意相交了。
倒是王夫人聽鳳姐回了一句,微一沉吟,道:“來送禮的人呢?”
鳳姐忙道:“是個媳婦子,在外頭沒進來。”
王夫人回想起琳琅去了西山大營不久托人送來一信道:“偶然聽聞來年磚瓦木石或可漲價,太太不妨多囤積一些,來年叫人賣了,賺個差價,我也打算叫我兄弟囤積些呢!”因此事極為隱秘,除了王夫人外誰都不知,王夫人拗不過她的好意,便拿了一萬兩銀子叫周瑞去囤積,原放著,誰知還沒一年,自家倒先用上了,若在外頭買,少說得花費四五萬兩銀子。
王夫人越來越覺得琳琅是極有福氣的人,隻可惜她如今不在京城,難得相見。
數了一會子念珠,王夫人道:“叫她進來回話。”
鳳姐素知王夫人青睞琳琅,忙叫豐兒去請來送禮的毛大家的。
趁此機會,鳳姐又回建造省親別墅諸事。
王夫人皺眉道:“銀子不夠?”
鳳姐歎了一口氣,道:“銀子哪裏夠?建造這個園子,我早就打發人去查物價,省得那起子人中飽私囊,饒是這樣,還得四五十萬兩銀子。去江南采買小戲子道姑尼姑並諸般行頭,他們報價是用甄家五萬裏的三萬,惱得我不得了,一氣給蠲了兩萬,照樣能辦得妥妥當當。”
王夫人沉吟道:“下剩四萬裏兩萬存著,另外兩萬打發人用此置辦各色花石盆景,江南的東西比京城裏好些,又便宜,再加上我莊子裏的,也夠建一半的園子了。”
鳳姐詫異道:“太太莊子裏的?”
王夫人淡淡一笑,道:“用我的體己銀子置辦的好東西,原想著等寶玉長大了給他修院子,先緊著娘娘,這些東西在外頭值四五萬兩,你給我支兩萬,拿去用!橫豎比外頭便宜些。”
雖說省親別墅是為了自己的女兒,但對於自己的梯己,王夫人還是守得很緊。
鳳姐自然明白其中緣故,忙笑著應了,又道:“咱們家原本有舊花園,山石磚瓦盆景花木等物挪到建園子上許多,再加上去江南采買的,姑媽有的,竟是齊全了。這便省下一大筆銀子了。庫房裏的銀子雖不夠,但各房裏湊一湊,再挪借些,勉強也還使得。”
趁著建園子,鳳姐也想從中得些好處,今聞得王夫人此語,自是應承不迭。
自管家以來,鳳姐隻有進賬,沒有出賬,她可不會拿自己的嫁妝來填補公中,月月的利錢銀子也數不勝數,且自秦可卿送殯時得了淨虛介紹,許了張家所求退婚,張金哥雖死了,張家人財兩空,可鳳姐卻坐享三千兩,自此便膽識愈壯,恣意妄為,財源廣進。
這些事,王夫人是半點不知情。
王夫人正要再說,外麵回道楊家的下人來了。
請進來,王夫人先看了一眼,固然打扮樸素,但舉止很有規矩,顯然琳琅教得很好,知道大戶人家的忌諱,看罷,便叫人拿了杌子請她坐,問道:“你們奶奶在家可好?”
毛大家的站起身,笑盈盈地回道:“多謝太太記掛,奶奶在家很好。聞得府上娘娘的喜事,奶奶很為太太歡喜,本該親自來道喜的,偏生已將臨盆,不敢出門,故打發小人送點瓜果孝敬老太太太太,等月子做完了再來請太太恕罪。”
鳳姐在一旁聽了,神色微微一怔。
王夫人卻笑道:“是了,算算日子,也快了。你們奶奶是個有福氣的,這回定得貴子。回去好生服侍你們奶奶,叫她不必想著我,好好養身子要緊!”又叫鳳姐預備回禮,叫毛大家的帶回去給琳琅,除了幾樣月餅瓜果點心外,還有四匹錦緞。
如今已進了八月,中秋在即,琳琅亦臨盆在即。
楊海和楊奶奶祖母兩個日日守著她,穩婆早就請好了,住在楊家客房,是營裏一個兵士的母親木大娘,四十來歲年紀,模樣爽利,隨軍兵士之妻臨盆,皆是她接生的。
收到回禮後,琳琅倒笑了,對楊海道:“仇都尉家,可交。”
楊海問道:“何出此言?”
琳琅笑答道:“若是尋常世家,哪裏不嫌棄咱們家根基淺薄,誰肯折節相交?但看仇都尉夫人送的回禮,便知她有意和咱們家結交,並未有絲毫嫌棄。倘若別人,肯收禮便已大善了,更有一幹人直接叫管家按例回禮。可今兒回禮中有兩匹錦緞,這是上用之物,非莊夫人之意,絕不會放在回禮裏。連我即將臨盆都知道,心細可見一斑。”
楊海低低一笑,沒說話,不過麵色卻緩和了許多。
次日乃是中秋,楊家合家坐在院中葡萄棚下賞月,琳琅用了半塊月餅,心裏很受用。
楊海拿了一件大衣裳給她披上。
正在這時,楊奶奶也用了和琳琅一樣的月餅,道:“這月餅味兒倒好,苗青家的做的?”
琳琅笑道:“不是,是榮國府和仇都尉兩家的回禮。”
楊奶奶聽了,笑道:“是該走動走動,年下也別忘記送禮,到時候讓大海多打幾隻野狼狐狸什麽的,攢些皮子做禮物,比什麽都強。”
琳琅笑道:“深山野林,誰敢去呢?便是花錢買,也比他去打來強。”
西山山脈極為艱險,越往裏,越是無人敢獨行,便是西山大營這幫子兵士偶爾打獵,也都是在外圍走動,不敢深入,琳琅寧可不要那幾張皮子,也不願楊海逞能。
楊海卻是淡淡一笑,道:“山裏我極熟,年下給你打一隻火狐狸,用那皮做圍脖。”
琳琅正要再說,忽覺下腹一痛,似有重物欲墜,一把抓住楊海的手,“我要生了。”羊水淋漓而出,一麵說,一麵忍不住□□起來。
楊海登時嚇呆了,還沒反應過來。
倒是楊奶奶十分鎮定,喝道:“快抱你媳婦進屋去,我去找木大娘!”
因今日是中秋,琳琅的肚子又一直沒動靜,他們便許了木大娘回去和兒子團聚,楊奶奶飛快地往外走,一麵又叫道:“苗青家的,把熱水備上!”
因琳琅三不五時吃些熱東西,炭火是不熄的,熱水一直備著,倒也不忙亂。
琳琅一陣一陣地痛,說不出的痛苦難過,楊海見了,滿心疼惜,慌慌張張地將她抱進產房躺好,產房是木大娘親自帶人整理好的,產房內各色生產時所用之物樣樣齊備,連參片都準備齊全了,毛大家的隻需鋪好被褥即可。
木大娘進來時,一把把楊海推出去,道:“快出去!”
楊奶奶立時把他拽了出去。
院裏兩家下人都出來了,都忙活起來,一絲嘈雜喧嘩不聞。
琳琅雖然痛得厲害,但依舊順著木大娘的話一麵吸氣、呼氣,努力不去叫痛,木大娘十分滿意,俯身看了看,又摸了摸肚子,道:“已經開了三指,想必很快的。”
虧得琳琅平日注重保養,每個月必請大夫診視,要比人一般人好得多。
楊海在外頭走個不停,走兩步,停一會,急道:“奶奶,怎麽沒聲兒了?”
楊奶奶道:“你媳婦這樣很懂事,誰家生孩子大喊大叫的?先叫淒慘,等生孩子時就沒力氣了!不許大聲說話,院子裏誰都不許吱聲,你也閉嘴!”
楊海登時閉口,焦急地看著產房,隻覺得心煩意亂,度日如年,也不知過了多久,月上中天,夜涼如水,他身上也被露水沾濕,好容易聽到裏麵一聲淒厲喊叫,緊接著傳來孩子哇哇的啼哭聲。
喜得楊奶奶立即問道:“生了?是男是女?”
木大娘一麵把孩子從馬桶裏洗淨撈出來,一麵大聲回應道:“是個公子,母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