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朱元璋:臥槽,牛皮吹大了
大明:開局劇透朱元璋 作者:青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啊!”朱元璋大喜,朗聲道,“曹亮。”
“臣在。”
“立刻頒發詔書,前五十名交還耕地者,日後遠洋通商可免半成賦稅。”
“臣…遵旨!”曹亮拱手應是,頓了頓,“皇上,可否檢驗蒸汽船後再頒發詔書,事關朝廷體麵,萬一出了紕漏,豈不是……臣以為還是慎重些好。”m.23sk.
吏部尚書王廣洋出班道,“臣附議。”
李善長、劉伯溫等一眾文臣亦附和曹亮的建議,接著六科十三道也出聲應和。
這次他們倒不是有意針對許青,朝廷頒布國詔豈可兒戲,一個不慎將會淪為笑柄。
朱元璋眉頭微皺,將目光移向許青,“許青,你可有把握?”
許青微微一笑,“臣有把握,不過諸位大人的擔憂也不差這一天,明日看過之後再頒布詔書也不遲。”
“也好。”
朱元璋笑著點頭,許青做事他一向放心,看他信心滿滿,知道這事兒已經妥了。
“眾愛卿誰還有本奏?”
“臣有本奏。”許青再次開口。
“說。”
張昶心中一凜,直覺告訴他,長青王又要戶部撥銀子了。
“皇上,蒸汽船少不了煤炭,山西多煤,臣懇請皇上將山西通往各省的路,尤其是沿海地區的路多加修繕,以便為後續的通商做準備。”
“臣附議。”
工部尚書跳出來力挺許青。
朱元璋問道,“大概需要多少銀兩?”
“這個臣也不太清楚,術業有專攻,臣對修路不是很在行。”
許青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將皮球踢給了工部尚書。
水泥你都造出來了,隧道也是你修的,還修路不在行?
工部尚書滿心鬱悶,知道許青是想讓他來跟張昶扯皮,但為了自己的功績,他不得不開口。
“皇上,出多少錢修多少路,不知皇上要怎麽修?”
朱元璋豪氣道,“當然是全修,隻要是連接沿海地區的路都修,還得用水泥。”
前段時間剛從沈萬三那裏敲了四千萬兩白銀的竹杠,朱老板財大氣粗。
“皇上聖明。”
工部尚書興奮得兩眼放光,張昶卻已痛苦的閉上了眼睛。
朱元璋笑道,“需要多少銀兩?”
“回皇上,先撥兩千萬就成,多了一下子也花不完。”工部尚書矜持道。
“哈?”
朱元璋一呆,繼而有些惱羞成怒道,“修個路花的了這麽多銀子嗎?”
“皇上。”工部尚書逐條分析,“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北這些都是沿海省份,我大明沿海地區40餘郡、近200縣,想要從山西通往就各個地方,總裏程加起來簡直不可估算。
水泥每袋成本在500文上下,而一袋水泥也就能修殿上兩塊地板大的麵積,皇上,其實2000萬兩遠遠不夠。”
朱元璋:“……”
臥槽,這回牛皮吹大了!
“咳咳……”朱元璋幹咳兩聲,悄摸給張昶遞了個眼色。
一直緊張看他臉色的張昶立刻會意,張嘴就來,“臣反對,修路固然重要,但也不是每個沿海地區都適合海上通商。”
“既然沿海,為何就不適合海上通商?”工部尚書針鋒相對。
許青見兩人要開撕,立即進入入定狀態,雙耳不聞窗外事。
兩人據理力爭了一個時辰,最終朱元璋拍板,先緊著江蘇、浙江、山東三省的沿海大城市修繕,撥款1500萬兩白銀。
出了金鑾殿,許青剛要上轎子,張昶就跟了來。
“王爺,借一步說話。”
“不借。”
“……”張昶無奈道,“下官是真有事要與王爺商議,並不是為了朝堂之事找王爺不痛快。”
“這樣啊!”許青點點頭,“那去我府上吧。”
……
到了王府,兩人分賓主坐下。
許青讓管家上茶,這才道,“張大人有何事要和我商議?”
“王爺,你那蒸汽船真能行?”
“當然,本王還能欺君不成?”許青沒好氣道,“明日你一看便知。”
“那就好。”張昶鬆了口氣,“要是可行的話,富紳們還地的積極性將會大大提高,長青王勞苦功高啊!”
許青好笑道,“怎麽,現在不心疼了?”
“呃嗬嗬……”張昶幹笑道,“這個賬下官還是算得明白的,隻是……”
“哎…”張昶歎了口氣,“窮日子過怕了,王爺你又一直‘大手大腳’,下官掌著大明的錢袋子,自然要精打細算。”
頓了頓,又道,“事實證明,王爺你是對的,光靠節省不會富裕,唯有改製革新方能強民富國。”
許青笑著點頭,“想要強國富民,必須要開源節流,而開源就意味著花錢,不過最苦最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現在糧食問題解決了,百姓生活雖然貧苦,但至少大多能夠填飽肚子,國庫裏也有了存銀,隨著還田於民的政策徹底推行,賦稅也會上漲。
如今可謂是沒了後顧之憂,張大人你這思想也該轉變一下了。”
張昶苦笑點頭,“是啊,當初王爺主張出海引進新作物,耗費不過百餘萬兩白銀,下官就屢次阻撓,現在想想,若非王爺有遠見,皇上聖明,我張昶就要成為罪人了。”
“張大人嚴重了。”
許青笑了笑,“明日蒸汽船下水,本王會邀請沈萬三一同登船,屆時朝廷詔書一下,消息傳遍天下,富紳們必定踴躍還田,你可有得忙了。”
“忙點好,忙點好。”張昶笑嗬嗬道,“我這一把老骨頭不知道還能活幾年呢,能在死之前看到百姓過上好日子,也算了了夙願。”
“那張大人可得多活幾年,從國家施政到百姓得利,可不是三五年之功。”
“哦?哈哈……”
……
兩人相談甚歡,張昶得知蒸汽船可行後,徹底打消顧慮,小農思想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
許青十分開心,他後麵想要做的事處處用錢,搞定了這位,以後也少了許多麻煩。
送走張昶,許青乘轎去了沈萬三家。
沈府。
以前沈萬三見了許青都是激動不已,但自從上次的事之後,他就對許青有些害怕。
一次丟了上億白銀,首富也經不起這麽造啊!
“臣在。”
“立刻頒發詔書,前五十名交還耕地者,日後遠洋通商可免半成賦稅。”
“臣…遵旨!”曹亮拱手應是,頓了頓,“皇上,可否檢驗蒸汽船後再頒發詔書,事關朝廷體麵,萬一出了紕漏,豈不是……臣以為還是慎重些好。”m.23sk.
吏部尚書王廣洋出班道,“臣附議。”
李善長、劉伯溫等一眾文臣亦附和曹亮的建議,接著六科十三道也出聲應和。
這次他們倒不是有意針對許青,朝廷頒布國詔豈可兒戲,一個不慎將會淪為笑柄。
朱元璋眉頭微皺,將目光移向許青,“許青,你可有把握?”
許青微微一笑,“臣有把握,不過諸位大人的擔憂也不差這一天,明日看過之後再頒布詔書也不遲。”
“也好。”
朱元璋笑著點頭,許青做事他一向放心,看他信心滿滿,知道這事兒已經妥了。
“眾愛卿誰還有本奏?”
“臣有本奏。”許青再次開口。
“說。”
張昶心中一凜,直覺告訴他,長青王又要戶部撥銀子了。
“皇上,蒸汽船少不了煤炭,山西多煤,臣懇請皇上將山西通往各省的路,尤其是沿海地區的路多加修繕,以便為後續的通商做準備。”
“臣附議。”
工部尚書跳出來力挺許青。
朱元璋問道,“大概需要多少銀兩?”
“這個臣也不太清楚,術業有專攻,臣對修路不是很在行。”
許青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將皮球踢給了工部尚書。
水泥你都造出來了,隧道也是你修的,還修路不在行?
工部尚書滿心鬱悶,知道許青是想讓他來跟張昶扯皮,但為了自己的功績,他不得不開口。
“皇上,出多少錢修多少路,不知皇上要怎麽修?”
朱元璋豪氣道,“當然是全修,隻要是連接沿海地區的路都修,還得用水泥。”
前段時間剛從沈萬三那裏敲了四千萬兩白銀的竹杠,朱老板財大氣粗。
“皇上聖明。”
工部尚書興奮得兩眼放光,張昶卻已痛苦的閉上了眼睛。
朱元璋笑道,“需要多少銀兩?”
“回皇上,先撥兩千萬就成,多了一下子也花不完。”工部尚書矜持道。
“哈?”
朱元璋一呆,繼而有些惱羞成怒道,“修個路花的了這麽多銀子嗎?”
“皇上。”工部尚書逐條分析,“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北這些都是沿海省份,我大明沿海地區40餘郡、近200縣,想要從山西通往就各個地方,總裏程加起來簡直不可估算。
水泥每袋成本在500文上下,而一袋水泥也就能修殿上兩塊地板大的麵積,皇上,其實2000萬兩遠遠不夠。”
朱元璋:“……”
臥槽,這回牛皮吹大了!
“咳咳……”朱元璋幹咳兩聲,悄摸給張昶遞了個眼色。
一直緊張看他臉色的張昶立刻會意,張嘴就來,“臣反對,修路固然重要,但也不是每個沿海地區都適合海上通商。”
“既然沿海,為何就不適合海上通商?”工部尚書針鋒相對。
許青見兩人要開撕,立即進入入定狀態,雙耳不聞窗外事。
兩人據理力爭了一個時辰,最終朱元璋拍板,先緊著江蘇、浙江、山東三省的沿海大城市修繕,撥款1500萬兩白銀。
出了金鑾殿,許青剛要上轎子,張昶就跟了來。
“王爺,借一步說話。”
“不借。”
“……”張昶無奈道,“下官是真有事要與王爺商議,並不是為了朝堂之事找王爺不痛快。”
“這樣啊!”許青點點頭,“那去我府上吧。”
……
到了王府,兩人分賓主坐下。
許青讓管家上茶,這才道,“張大人有何事要和我商議?”
“王爺,你那蒸汽船真能行?”
“當然,本王還能欺君不成?”許青沒好氣道,“明日你一看便知。”
“那就好。”張昶鬆了口氣,“要是可行的話,富紳們還地的積極性將會大大提高,長青王勞苦功高啊!”
許青好笑道,“怎麽,現在不心疼了?”
“呃嗬嗬……”張昶幹笑道,“這個賬下官還是算得明白的,隻是……”
“哎…”張昶歎了口氣,“窮日子過怕了,王爺你又一直‘大手大腳’,下官掌著大明的錢袋子,自然要精打細算。”
頓了頓,又道,“事實證明,王爺你是對的,光靠節省不會富裕,唯有改製革新方能強民富國。”
許青笑著點頭,“想要強國富民,必須要開源節流,而開源就意味著花錢,不過最苦最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現在糧食問題解決了,百姓生活雖然貧苦,但至少大多能夠填飽肚子,國庫裏也有了存銀,隨著還田於民的政策徹底推行,賦稅也會上漲。
如今可謂是沒了後顧之憂,張大人你這思想也該轉變一下了。”
張昶苦笑點頭,“是啊,當初王爺主張出海引進新作物,耗費不過百餘萬兩白銀,下官就屢次阻撓,現在想想,若非王爺有遠見,皇上聖明,我張昶就要成為罪人了。”
“張大人嚴重了。”
許青笑了笑,“明日蒸汽船下水,本王會邀請沈萬三一同登船,屆時朝廷詔書一下,消息傳遍天下,富紳們必定踴躍還田,你可有得忙了。”
“忙點好,忙點好。”張昶笑嗬嗬道,“我這一把老骨頭不知道還能活幾年呢,能在死之前看到百姓過上好日子,也算了了夙願。”
“那張大人可得多活幾年,從國家施政到百姓得利,可不是三五年之功。”
“哦?哈哈……”
……
兩人相談甚歡,張昶得知蒸汽船可行後,徹底打消顧慮,小農思想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
許青十分開心,他後麵想要做的事處處用錢,搞定了這位,以後也少了許多麻煩。
送走張昶,許青乘轎去了沈萬三家。
沈府。
以前沈萬三見了許青都是激動不已,但自從上次的事之後,他就對許青有些害怕。
一次丟了上億白銀,首富也經不起這麽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