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都跑了
大明:開局劇透朱元璋 作者:青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
金鑾殿上。
許青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不動如山。
群臣先是一驚,隨即又釋然了,這次扶持蘇杭各個產業耗資彌巨,許青肯定要給朝廷一個交代。
最起碼也得說明一下錢都花哪去了不是?
不過基於以前許青的行為,群臣還是有些擔心。
一刻鍾後,朱元璋走進大殿,百官行君臣之禮,而後分班站好。
小桂子一揚拂塵,“百官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話音剛落,隻見一直養精蓄銳的長青王,猛地睜開眼睛,接著跨前一步,文臣們的心瞬間提了起來。
“啟稟皇上,臣有本奏!”
果然,長青王又要搞事情……
群臣暗歎一聲,一個個打起精神,大腦飛速運轉,隨時準備出言反駁。
“準奏!”
“皇上聖明,目前開海通商現階段已到達瓶頸,若想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朝廷必須要對各行業進行扶持,相信過上兩年,蘇杭兩地賦稅就會迎來大幅度的增長……”
許青在拍朱元璋馬屁,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沒人敢出聲打斷。
不過群臣們提起來的心,也漸漸放了下去。
就在他們以為,這隻是簡單的匯報工作的時候,許青突然話鋒一轉。
“然,大明富有四海,又豈止蘇杭兩地,大明又豈能隻著眼於蘇杭?”
朱元璋點頭,“不錯,咱要將大明各地都如蘇杭一般。”
群臣大驚,這得多少錢啊?
戶部右侍郎最先沉不住氣,尚書、左侍郎不在,戶部就他一個挑大梁的,要是放任這項國策施行,張昶回來非撕了他不可。
“皇上……”
“皇上英明!”
許青搶先開口,“但我大明實在太大了,盡管這些年朝廷賦稅逐年遞增,歲收已超越元朝之巔峰,卻仍無法做到全麵扶持。
僅蘇杭兩地就耗資兩千多萬銀兩,朝廷根本拿不出那麽多銀子啊!”
頓了頓,許青將目光移向戶部右侍郎,“想必侍郎大人也是有此疑慮,才出班欲勸皇上三思吧?”
戶部侍郎有些懵逼,他沒想到許青會如此說話。
這不是自己否定自己,順帶把皇上也拐進去了嗎?
但朝堂之上、百官麵前,容不得他多想,跨出的步子亦不好收回,順勢道,“長青王所言極是,還請皇上三思。”
“請皇上三思!”
群臣緊隨其後。
朱元璋微微皺了皺眉,“許青,你可有辦法解決資金的問題?”
“回皇上,臣有一策,可解此結。”
就知道不會這麽簡單……戶部侍郎的心再次提了起來,緊緊地盯著許青。
群臣也是一臉緊張,直覺告訴他們,長青王這次搞得事肯定不會小。
因為他從來沒搞過小事,每次都能石破天驚,語不驚人死不休。
“說來聽聽。”
許青微微一笑,“開辦銀行…和錢莊類似的機構,卻又有所不同……”
群臣靜靜聽著,越聽眉頭皺的越深。
吏部尚書最先發難,“下官反對!”
“下官也反對,長青王此策萬不可行。”吏部左右侍郎先後出班。
緊接著,禮部、刑部、都察院、給事中們也相繼出班反對。
許青並不覺得意外,甚至還覺得反對的人不夠多。
按照以往的經驗,這樣激進的國策,文臣應該全部反對才是,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正如朱元璋昨日說的那般,至少兵部、工部、戶部的高官沒有發聲。
許青細細一品,頓時明白了這其中的道道。
銀行一旦開辦,戶部是最大的受益者,畢竟是財政機構,肯定是要交給他們來打理。
而工部也有不反對的理由,這個部門主要搞的是國家建設,想要大搞基建,就離不開銀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兩個部門息息相關。
吏部反對聲最是強烈,因為銀行會極大程度的提高戶部的權勢,會威脅到身為六部之首吏部的地位。
想明白這些,許青暗歎:到底是自己高看了這些文臣,歸根結底還是權力的角逐最重要,其次才是江山、百姓。
朱元璋也不急,饒有興趣地聆聽著群臣的反對聲,既不同意,也不反對,好似一切與他無關。
直到群臣說累了,那股子銳氣也散了,他這才開口。
“開辦銀行事關重大,需從長計議。”
說罷,直接起身,“散朝!”
也不待百官行禮,直接走出大殿。
群臣呆愣良久,才從朱元璋的話中聽出意思。
從長計議的意思是,事兒要辦,但得經過再三思慮後才能實施。
回過味兒來的群臣,頓時騷動起來,但朱元璋已經走了,他們也隻能將火力集中在許青身上。
眾人一臉不滿地看向許青所在的位置,卻悲憤的發現,許青也跑了。m.23sk.
……
許青趁亂溜出宮,以百米衝刺的速度上了小轎,“快,回府。”
轎夫哪敢怠慢,立即抬起轎子就往回趕。
等到群臣追出來時,許青早已揚長而去。
王府。
許青朝管家囑咐道,“這幾天不見客,不管是尚書還是侍郎,統統不見。”
“是,王爺,小人記下了。”
許青又瞅了眼外麵,這才走向後院。
銀行的概念確實太超前了些,得給他們時間接受。
這事兒也不是說一天兩天就能辦好,讓他們提前有個準備,到實施的時候反對聲也會小很多。
銀行順利開辦後,大明走向工業化的速度會驟然上升。
到時候,大明就要邁向統治全球的階段了。
在這時代,全世界一多半的國家,都還未進入農耕時代,大明就卻已走向了工業革命,毫不誇張的說,完全是降維打擊。
他們拿什麽跟大明對抗?!
當然,文臣並不這麽想,他們還秉承著天朝上國、有容乃大的理念,風調雨順、豐衣足食才是他們的理想追求。
他們不會理解,許青也不需要他們能理解,事實會證明一切。
……
金鑾殿上。
許青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不動如山。
群臣先是一驚,隨即又釋然了,這次扶持蘇杭各個產業耗資彌巨,許青肯定要給朝廷一個交代。
最起碼也得說明一下錢都花哪去了不是?
不過基於以前許青的行為,群臣還是有些擔心。
一刻鍾後,朱元璋走進大殿,百官行君臣之禮,而後分班站好。
小桂子一揚拂塵,“百官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話音剛落,隻見一直養精蓄銳的長青王,猛地睜開眼睛,接著跨前一步,文臣們的心瞬間提了起來。
“啟稟皇上,臣有本奏!”
果然,長青王又要搞事情……
群臣暗歎一聲,一個個打起精神,大腦飛速運轉,隨時準備出言反駁。
“準奏!”
“皇上聖明,目前開海通商現階段已到達瓶頸,若想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朝廷必須要對各行業進行扶持,相信過上兩年,蘇杭兩地賦稅就會迎來大幅度的增長……”
許青在拍朱元璋馬屁,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沒人敢出聲打斷。
不過群臣們提起來的心,也漸漸放了下去。
就在他們以為,這隻是簡單的匯報工作的時候,許青突然話鋒一轉。
“然,大明富有四海,又豈止蘇杭兩地,大明又豈能隻著眼於蘇杭?”
朱元璋點頭,“不錯,咱要將大明各地都如蘇杭一般。”
群臣大驚,這得多少錢啊?
戶部右侍郎最先沉不住氣,尚書、左侍郎不在,戶部就他一個挑大梁的,要是放任這項國策施行,張昶回來非撕了他不可。
“皇上……”
“皇上英明!”
許青搶先開口,“但我大明實在太大了,盡管這些年朝廷賦稅逐年遞增,歲收已超越元朝之巔峰,卻仍無法做到全麵扶持。
僅蘇杭兩地就耗資兩千多萬銀兩,朝廷根本拿不出那麽多銀子啊!”
頓了頓,許青將目光移向戶部右侍郎,“想必侍郎大人也是有此疑慮,才出班欲勸皇上三思吧?”
戶部侍郎有些懵逼,他沒想到許青會如此說話。
這不是自己否定自己,順帶把皇上也拐進去了嗎?
但朝堂之上、百官麵前,容不得他多想,跨出的步子亦不好收回,順勢道,“長青王所言極是,還請皇上三思。”
“請皇上三思!”
群臣緊隨其後。
朱元璋微微皺了皺眉,“許青,你可有辦法解決資金的問題?”
“回皇上,臣有一策,可解此結。”
就知道不會這麽簡單……戶部侍郎的心再次提了起來,緊緊地盯著許青。
群臣也是一臉緊張,直覺告訴他們,長青王這次搞得事肯定不會小。
因為他從來沒搞過小事,每次都能石破天驚,語不驚人死不休。
“說來聽聽。”
許青微微一笑,“開辦銀行…和錢莊類似的機構,卻又有所不同……”
群臣靜靜聽著,越聽眉頭皺的越深。
吏部尚書最先發難,“下官反對!”
“下官也反對,長青王此策萬不可行。”吏部左右侍郎先後出班。
緊接著,禮部、刑部、都察院、給事中們也相繼出班反對。
許青並不覺得意外,甚至還覺得反對的人不夠多。
按照以往的經驗,這樣激進的國策,文臣應該全部反對才是,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正如朱元璋昨日說的那般,至少兵部、工部、戶部的高官沒有發聲。
許青細細一品,頓時明白了這其中的道道。
銀行一旦開辦,戶部是最大的受益者,畢竟是財政機構,肯定是要交給他們來打理。
而工部也有不反對的理由,這個部門主要搞的是國家建設,想要大搞基建,就離不開銀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兩個部門息息相關。
吏部反對聲最是強烈,因為銀行會極大程度的提高戶部的權勢,會威脅到身為六部之首吏部的地位。
想明白這些,許青暗歎:到底是自己高看了這些文臣,歸根結底還是權力的角逐最重要,其次才是江山、百姓。
朱元璋也不急,饒有興趣地聆聽著群臣的反對聲,既不同意,也不反對,好似一切與他無關。
直到群臣說累了,那股子銳氣也散了,他這才開口。
“開辦銀行事關重大,需從長計議。”
說罷,直接起身,“散朝!”
也不待百官行禮,直接走出大殿。
群臣呆愣良久,才從朱元璋的話中聽出意思。
從長計議的意思是,事兒要辦,但得經過再三思慮後才能實施。
回過味兒來的群臣,頓時騷動起來,但朱元璋已經走了,他們也隻能將火力集中在許青身上。
眾人一臉不滿地看向許青所在的位置,卻悲憤的發現,許青也跑了。m.23sk.
……
許青趁亂溜出宮,以百米衝刺的速度上了小轎,“快,回府。”
轎夫哪敢怠慢,立即抬起轎子就往回趕。
等到群臣追出來時,許青早已揚長而去。
王府。
許青朝管家囑咐道,“這幾天不見客,不管是尚書還是侍郎,統統不見。”
“是,王爺,小人記下了。”
許青又瞅了眼外麵,這才走向後院。
銀行的概念確實太超前了些,得給他們時間接受。
這事兒也不是說一天兩天就能辦好,讓他們提前有個準備,到實施的時候反對聲也會小很多。
銀行順利開辦後,大明走向工業化的速度會驟然上升。
到時候,大明就要邁向統治全球的階段了。
在這時代,全世界一多半的國家,都還未進入農耕時代,大明就卻已走向了工業革命,毫不誇張的說,完全是降維打擊。
他們拿什麽跟大明對抗?!
當然,文臣並不這麽想,他們還秉承著天朝上國、有容乃大的理念,風調雨順、豐衣足食才是他們的理想追求。
他們不會理解,許青也不需要他們能理解,事實會證明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