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見他來,又往方框之中丟了一塊,麻臉漢子當場就跪下了,抱拳哀聲道:“老師!老師!可不敢再抓了!教徒無方!教徒無方!請老師高抬貴手!”


    張老師道:“達摩老祖在上,既然你老哥出麵了,往後是咱倆的了。”


    麻臉漢子道聲“不敢”,起來身子,卻並不離去。與張老師耗了一會,兩手一拍一撲,又跪下了。人是跪下了,卻帶著三分硬氣,好似再說:你當得起麽?


    張老師笑了,蹲身下去,朝地上點了點,突然就蹲伏的姿態一躥而出,身子好似貼著地麵射出去的一般,中間一個燕子抄水,扯著紅布一兜摟在了手裏,身子一攪,兩腳已經到了方框那邊。


    麻臉當場失色,腦門頂就見汗了,趴在地上一陣磕頭,爬著似的,就把四方框底下那一條給磕模糊了。這也虧得是土地,換做磚地非磕死他不可。


    待把那一條邊界“擦”幹淨了,已經體若篩糠,額頭見血。


    張老師繞過去站了,對麻臉漢子道:“爺們兒,能蹦起來麽?”


    麻臉道:“不能了。”


    張老師道:“還往裏走麽?”


    麻臉道:“不敢。”


    張老師道:“了了吧?”


    回答:“了了。”


    張老師蹬了麻臉一腳,麻臉借著這一腳,嚷一聲:“謝老師賜教!”就地一滾,站起身,扭頭走了。另外二人慌張無措,隻是跟著一陣感恩戴德,也隨著走了。


    我心裏即痛快,又好奇。我悄悄問:“老師,地上那一塊管動不管?”


    張老師道:“是咱的,都散了吧。”


    (原有圖,注:)袁世凱治理山東,以江湖治江湖,手段狠毒,把義和團盡數平了。庚子年後,當直隸總督,根治天津四大害:毒、盜、土娼和混混,創出“站籠”刑法,專治混混。


    站籠是一人高的小木頭籠子,站在裏麵不能直腰,想蹲蹲不下,想站站不直,一站就是幾天幾夜,不吃不喝。對付強硬的混混還有專籠,扒光了關進去,上頭卡著下巴,腳底墊上磚頭,人站進去腳尖剛剛沾地,一層一層抽你的磚,幾天下來,好漢子也折騰熊了。


    如果服了就跪下爬出來,從**褲襠底下鑽過去,算是重生了一回,以後重新做人。混混講究寧死不屈,一旦認慫便遭同行唾棄,自此街麵矮人三等,地位連**都不如,得叫幹娘。這一手出來後,有名氣的好漢站死了幾十條,大多混混都服軟了,真正有骨氣的絕了。


    江湖是講道義講規矩的,袁世凱雖然手段狠毒了點,卻是以江湖製江湖,按著混混的追求管夠的,並未違背規矩道義,確實是江湖中之真高手。


    我樂嗬嗬去拾了起來,這時候我二哥也出來,臉上終於有了真正的笑容,對張老師千恩萬謝,說這一下子,字號就真開張了。


    張老師道:“原本領了賞錢走人,是個意思,以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他不識抬舉,還想碰碰,好啊!當是嚇唬他呢!”


    我二哥道:“先生說得是,這年頭,其實……嗐!規矩都亂了。”然後請先生進去歇息。


    我故意吵吵著讓左鄰右舍散了,然後屁顛屁顛跟在張老師後頭,問老師這是什麽情況,這種見麵,不用碰蔓?張老師道:“他算個什麽東西?”


    王存跟在後邊一聲不吭。張老師道:“這不是綠林的事。”好似說給王存聽。


    我不是缺心眼的人,轉而問張老師武藝上的事。


    張老師道:“熊出洞,虎坐坡,硬崩摘豆角,好似湯潑雪。”他用鄉音念的,聲韻與京腔不同,但聽著貼切。


    二哥端上來一碗荷包蛋,然後與張老師拉起了家常,張老師吃過之後,也恢複了文人氣質,自然得體,反而讓我感覺,方才的他已不是他,乃是祖師爺附體。


    (原有圖,注:)嶽飛像。嶽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曆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


    民間傳說其師為江湖名武師,京師禦拳館教師鐵膀周侗,留下六合拳論、五行合一處法、九要論等通融兵法的武學篇章,後被嶽飛結合戰場殺敵之術匯入兵書,因為嶽飛後諡號武穆,江湖人稱《武穆遺書》。後為明末反清義士山西武術大家姬龍峰所得,姬龍峰參武穆拳譜,創出心意六合拳法。形意拳出自心意拳,奉嶽飛為祖師。


    我問張老師,昨日拜秦瓊,今日拜達摩,咱們好幾個祖師爺?


    張老師道:“你要跟了我,還得拜嶽飛呢。”


    我說:“拜!”


    張老師道:“熊出洞,不走當麵,邊門排把;虎坐坡,是謂離窩,虎踐馬躥,迎麵直上。”


    我問:“這從哪練?”


    張老師道:“太極拳,提手上勢轉白鵝亮翅,先走提手搨把,再接挪身肩靠;而後亮翅二分,提腿含腳。”


    我又問怎麽個祖師秦瓊,祖師達摩?


    張老師道:“秦瓊,官私兩麵,黑白兩道;達摩,武藝絕倫,智慧高深;嶽飛,忠孝兩全,文武並舉。”


    我笑了,說:“剛才說的是形意拳吧?”


    張老師也笑了,道:“什麽拳不打人?”


    過去講究禮道,講究名正言順,每一行業都奉有祖師,為行業楷模,為人典範,這個講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後來流入形式了。不過張老師後來也說:“即便佛祖滅度時,都因後世眾生落淚,已知芸芸眾生,癡迷者多,開悟者少。”


    不過張老師也說了,如果是跟他做事,怎麽都好說。如果想跟著習武,就得容不得兒戲了。如有不敬,他都護不了我,一個頭磕下去,就不是倆人的事。我說我肯定恭謹勤勉。張老師問我多大了,回話後,張老師說:“看你底子了吧,本門武藝,功力要求高,許多在二十歲前練不成,就很難練成了。”


    我說我有底子。


    (原有圖,注:)李存義,字肅堂。生於清道光二十七年,河北省深縣人。少時家貧,以幫人趕車為生,及長習長短拳技並周遊各地。中年師形意拳名家劉奇蘭學藝,後至京與程廷華等為友,並兼從董海川習八卦掌。曾任兩江總督督標把總,後至保定開設萬通鏢局,兼收徒授藝。


    1900年,以53歲之齡,毅然投身義和團,手持單刀上陣,奮起抗擊外敵。天津老龍頭火車站一役,如虎入羊群,血染重衣,殺得洋兵棄械而逃,一時間“單刀李“之名不脛而走。晚年棄鏢行,專誌授徒。宣統三年(1911),與葉雲表在津創辦中華武士會,後任教上海精武體育會等地。於北方武術界威望甚高。


    張老師少年時參加同盟會,做秘密活動,事發遭捕,躲避河北,師爺親傳的武藝。任老師引薦入門,且隻有這一個徒弟,但張老師沒有爬輩。師爺姓孟,是李存義的師兄,江湖中人,武林不顯。李存義開鏢局,入義和團,創武士會,事情做在明麵上,張老師記名李存義門下,輩分不高。


    張老師道:“聽說你刀法不錯?”但沒容我講理,跟上道,“正好明後天有一樁事,我看看你的刀。”


    我有點慌,“這麽急?”


    張老師道:“你青龍刀跟誰學的?”


    我說:“商丘單老師,少林門的。”


    “梅花刀呢?”


    “永年高老師。”


    “知道一個叫大刀二墩子的麽?”


    我說:“我就知道虎頭雙鉤竇二敦。”


    張老師好似在隱含考問,“什麽是青龍甩尾?”


    我回答:“背勢追砍,青龍返首。”


    張老師道:“單老師對你不錯。刀是混戰、夜戰的利器,鏢行都用它。好刀法是倒著攆的,好槍法是退著穿的。明後天你跟二墩子動動手。”


    我答應了,但心裏很慌,其實老些話我並不理解,是我偷聽來的。


    張老師把我撂下了,讓我準備準備。我二哥則說:“老六,以後你不用回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作家秘聞:北洋鏢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萼奇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萼奇蘭並收藏武作家秘聞:北洋鏢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