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唐建國以來雖然做不到人人都是大富大貴,也無法保證每個人的孩子都能進入私塾或是學院,但盡可能做到人人辛苦一年到最後總能有些盈餘,日子也不算苦,每日的勞作也稱不上累。
所以很多人都很滿足現在的生活,人嘛,其實就是簡簡單單的。
但不可避免總有一些自幼孤苦無依的人。
朱奎就是這樣的人,他自小生活在武安郡陽圖鎮,是個孤兒,父母早喪,四歲以後就全都靠著周圍街坊的救濟才能活下去,吃著百家飯,饑一頓飽一頓,好在父母雖然過世,卻為他留下了一間屋子,不大,而且並不值錢,不過勝在能夠遮風擋雨,也算不錯。
他過夠了苦日子,尤其是受夠了旁人的白眼,每天就連吃飯都要看別人的臉色。
這樣的日子無疑是很難熬的。
直到他九歲的時候在茶館打雜給陽圖鎮的私塾先生送了一杯茶,往後的每一天都要去送上一杯。
如此持續了兩年,私塾先生決定收他為弟子,他隻是一個小鎮的教書先生,沒什麽大本事,但讓朱奎讀書識字過上吃得飽飯的生活。
也不會再受人白眼。
十七歲的時候教書先生死了,朱奎再度變成了獨自一人,私塾變更到了他的名下,但他卻並沒有留在鎮子裏度過餘生。
他去了武安郡,憑借自己出色的學識得到了郡丞的賞識,十八歲進入了武安郡的官學。
官學當中所教授的內容很多,這也是朱奎第一次正式接觸到了修行一道,他的天賦不算好,也不算差,不上不下,很是中庸。
但中庸就是好,因為不差就是好。
所以他很快踏足了初境,用了四年的時間入了二境承意。
這速度絕對不算快,和官學之內的一些天驕比較起來更是差的遠了,尤其是和郡丞的獨子宋大仁比較起來就更是不如。
但二人之間的關係卻是很好,在官學之內的時候幾乎形影不離,朱奎最常去的也是郡丞家,還被人笑稱為宋郡丞的半個兒子。
後來官學畢業之後宋大仁便進入了官場當中沉浮,朱奎則並不想這麽快就開始勤懇的做官,他想要做一做自己的事情。
於是在和宋大仁告別之後他便離開了武安郡,行走天下。
這一走就是十年。
三十五歲的朱奎在認識了一個姑娘,很普通的農家女子,但他並不嫌棄對方的身份,畢竟他小時候同樣窮的吃不起飯。
三十七歲他們便在一座小鎮子裏成了親。
那座小鎮叫做鳳鳴。
鳳鳴鎮是一個很安靜的地方,他的生活過得平淡卻很有滋味,直到有一天岐山嘩變,而鳳鳴鎮便是岐山郡的一座小鎮。
一時之間人人自危。
那時候的他已經是三境巔峰的修士,雖不會威名遠揚,但自保卻並不難。
尤其是很多人都知道他和武安郡郡丞還有刑部侍郎宋大仁的關係。
但當戰火真正燃起的時候從沒有人能夠幸免。
所以當火焰燃燒整個鳳鳴鎮的時候,他的妻子死在了火海當中。
這從來不是最痛苦的事情,最痛苦的是他還活著。愛心999
當李來之率領北地邊軍鎮壓岐山叛軍之後一切似乎都恢複了原來的模樣,但朱奎還沒有。
他再度點燃了一把火,將自己的家燒成了灰燼,然後騎馬上了長安。
這一年的他四十五歲,已經破了三境踏足遊野,而此時的宋大仁已經從刑部侍郎成為了刑部尚書。
二人重新見麵,兩個人都喝了很多酒,宋大仁將朱奎引薦進入了刑部當中做一名主事,一年後升為郎中,三年後變為侍郎,正式成為了刑部的二把手。
兩個人合作起來很默契,肅清吏治甚至讓吏部的人都有些惱火,不停地上書說這兩個人越界插手了他們吏部的事情。
這樣的光景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兩年以前李休離開唐國,太尉動手罷免了禦史中丞丁儀,將刑部侍郎朱奎提拔到了禦史中丞這個位子上。
起初宋大仁以為這隻是離間計,所以並不在乎,直到那晚他去和朱奎吃了頓飯。
然後便再也沒提過這個人,而在刑部上下所有朱奎的嫡係全部被清理了出去。
馬車行駛在道路上總是避免不了有些搖晃,無論這條道路再如何平整。
宋大仁靠在車廂上閉目養神,身體隨之小幅度的顛簸著,今晚夜色很純粹,因為星星是星星,月亮是月亮。
行人還是行人,就像這深夜依舊是深夜。
“大人。”
聽到車廂外響起了淡淡的聲音,宋大仁睜開了眼睛,知曉是到了朱奎府上。
要殺人最後是等在半路,或者等在一個人少甚至無人的地方再動手。
隻是二人之間的關係太過複雜,就算要分個生死,那也是要堂堂正正的分生死。
下了馬車宋大仁朝著府門口走了過去,見到這位大人朱府的護衛都是一驚,他們雖然懂得不多,卻也知曉現在自家主子和眼前這位不對付,但也不敢阻攔,隻是迅速的說了句大人稍待,容小的前去稟報之後便急匆匆的走進了府中。
片刻後重新出來對著宋大仁行了一禮,恭敬道:“我家大人有請。”
宋大仁並不理會他們徑直走入了府主。
他來過這裏很多次,這些年來早已經數不清了,輕車熟路的走到了書房之前推門走了進去。
果不其然,朱奎正坐在書房之內看著書。
“這是你上次送我的那本尉繚子,的確是本好書,每次拿起來觀看都會受益良多。”
看到宋大仁進門,朱奎揚了揚手中的書籍,笑著說道。
宋大仁點了點頭很是讚同:“尉繚子當然是一本好書,否則我也不會推薦給你。”
朱奎偏頭看著窗外,窗戶並沒有關上,窗外的夜色好看極了,朱府之內沒有蟬聲,在這夏夜裏感覺像是缺了些什麽。
將書在桌麵一角放下,朱奎轉過頭看著宋大仁。
“看來我今天應該會死。”
他的聲音很平靜,並沒有慌亂和驚恐,也沒有去呼喊外麵的護衛。
宋大仁沉默著,沒有說話。
所以很多人都很滿足現在的生活,人嘛,其實就是簡簡單單的。
但不可避免總有一些自幼孤苦無依的人。
朱奎就是這樣的人,他自小生活在武安郡陽圖鎮,是個孤兒,父母早喪,四歲以後就全都靠著周圍街坊的救濟才能活下去,吃著百家飯,饑一頓飽一頓,好在父母雖然過世,卻為他留下了一間屋子,不大,而且並不值錢,不過勝在能夠遮風擋雨,也算不錯。
他過夠了苦日子,尤其是受夠了旁人的白眼,每天就連吃飯都要看別人的臉色。
這樣的日子無疑是很難熬的。
直到他九歲的時候在茶館打雜給陽圖鎮的私塾先生送了一杯茶,往後的每一天都要去送上一杯。
如此持續了兩年,私塾先生決定收他為弟子,他隻是一個小鎮的教書先生,沒什麽大本事,但讓朱奎讀書識字過上吃得飽飯的生活。
也不會再受人白眼。
十七歲的時候教書先生死了,朱奎再度變成了獨自一人,私塾變更到了他的名下,但他卻並沒有留在鎮子裏度過餘生。
他去了武安郡,憑借自己出色的學識得到了郡丞的賞識,十八歲進入了武安郡的官學。
官學當中所教授的內容很多,這也是朱奎第一次正式接觸到了修行一道,他的天賦不算好,也不算差,不上不下,很是中庸。
但中庸就是好,因為不差就是好。
所以他很快踏足了初境,用了四年的時間入了二境承意。
這速度絕對不算快,和官學之內的一些天驕比較起來更是差的遠了,尤其是和郡丞的獨子宋大仁比較起來就更是不如。
但二人之間的關係卻是很好,在官學之內的時候幾乎形影不離,朱奎最常去的也是郡丞家,還被人笑稱為宋郡丞的半個兒子。
後來官學畢業之後宋大仁便進入了官場當中沉浮,朱奎則並不想這麽快就開始勤懇的做官,他想要做一做自己的事情。
於是在和宋大仁告別之後他便離開了武安郡,行走天下。
這一走就是十年。
三十五歲的朱奎在認識了一個姑娘,很普通的農家女子,但他並不嫌棄對方的身份,畢竟他小時候同樣窮的吃不起飯。
三十七歲他們便在一座小鎮子裏成了親。
那座小鎮叫做鳳鳴。
鳳鳴鎮是一個很安靜的地方,他的生活過得平淡卻很有滋味,直到有一天岐山嘩變,而鳳鳴鎮便是岐山郡的一座小鎮。
一時之間人人自危。
那時候的他已經是三境巔峰的修士,雖不會威名遠揚,但自保卻並不難。
尤其是很多人都知道他和武安郡郡丞還有刑部侍郎宋大仁的關係。
但當戰火真正燃起的時候從沒有人能夠幸免。
所以當火焰燃燒整個鳳鳴鎮的時候,他的妻子死在了火海當中。
這從來不是最痛苦的事情,最痛苦的是他還活著。愛心999
當李來之率領北地邊軍鎮壓岐山叛軍之後一切似乎都恢複了原來的模樣,但朱奎還沒有。
他再度點燃了一把火,將自己的家燒成了灰燼,然後騎馬上了長安。
這一年的他四十五歲,已經破了三境踏足遊野,而此時的宋大仁已經從刑部侍郎成為了刑部尚書。
二人重新見麵,兩個人都喝了很多酒,宋大仁將朱奎引薦進入了刑部當中做一名主事,一年後升為郎中,三年後變為侍郎,正式成為了刑部的二把手。
兩個人合作起來很默契,肅清吏治甚至讓吏部的人都有些惱火,不停地上書說這兩個人越界插手了他們吏部的事情。
這樣的光景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兩年以前李休離開唐國,太尉動手罷免了禦史中丞丁儀,將刑部侍郎朱奎提拔到了禦史中丞這個位子上。
起初宋大仁以為這隻是離間計,所以並不在乎,直到那晚他去和朱奎吃了頓飯。
然後便再也沒提過這個人,而在刑部上下所有朱奎的嫡係全部被清理了出去。
馬車行駛在道路上總是避免不了有些搖晃,無論這條道路再如何平整。
宋大仁靠在車廂上閉目養神,身體隨之小幅度的顛簸著,今晚夜色很純粹,因為星星是星星,月亮是月亮。
行人還是行人,就像這深夜依舊是深夜。
“大人。”
聽到車廂外響起了淡淡的聲音,宋大仁睜開了眼睛,知曉是到了朱奎府上。
要殺人最後是等在半路,或者等在一個人少甚至無人的地方再動手。
隻是二人之間的關係太過複雜,就算要分個生死,那也是要堂堂正正的分生死。
下了馬車宋大仁朝著府門口走了過去,見到這位大人朱府的護衛都是一驚,他們雖然懂得不多,卻也知曉現在自家主子和眼前這位不對付,但也不敢阻攔,隻是迅速的說了句大人稍待,容小的前去稟報之後便急匆匆的走進了府中。
片刻後重新出來對著宋大仁行了一禮,恭敬道:“我家大人有請。”
宋大仁並不理會他們徑直走入了府主。
他來過這裏很多次,這些年來早已經數不清了,輕車熟路的走到了書房之前推門走了進去。
果不其然,朱奎正坐在書房之內看著書。
“這是你上次送我的那本尉繚子,的確是本好書,每次拿起來觀看都會受益良多。”
看到宋大仁進門,朱奎揚了揚手中的書籍,笑著說道。
宋大仁點了點頭很是讚同:“尉繚子當然是一本好書,否則我也不會推薦給你。”
朱奎偏頭看著窗外,窗戶並沒有關上,窗外的夜色好看極了,朱府之內沒有蟬聲,在這夏夜裏感覺像是缺了些什麽。
將書在桌麵一角放下,朱奎轉過頭看著宋大仁。
“看來我今天應該會死。”
他的聲音很平靜,並沒有慌亂和驚恐,也沒有去呼喊外麵的護衛。
宋大仁沉默著,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