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梨花雖然也想去鎮上賣山菌,但她奶指定不會讓她去的,搖頭道:“我不去,跟往年一樣,我們家還是我小叔去賣的,我明兒還要接著往山上來撿呢!”


    大家都曉得她家裏那回事,周石頭聽了,雖然在意料之中,卻也有些失望,便笑道:“那行吧,等下次你去賣了,咱們一路!”


    其他人怕周石頭不給他們搭車了,就都圍上了周石頭,簇擁著他往村裏去。


    宋秋和張梨花落在後頭,他們隻用走十來步就能到家。


    想著周石頭那眼神,宋秋看著張梨花,不由得暗暗笑了笑,嘴上卻不多說,梨花還小呢,不急。


    “這一背簍放不得,我明兒一早打算去平安村大集賣了,你真不跟我一起去?”


    眼見著離院子還有一段,張梨花瞥著他們家院裏沒人,衝宋秋擠眉弄眼道:“我倒是想去,可我奶咋可能讓我去賣?”


    “那還是往年一樣,我偷偷替你賣些,你也能攢些銀錢。”


    張梨花點點頭,自小的情分,也不跟宋秋客氣,向了背簍過去,讓宋秋抓上一大把。


    往年都是這樣的,一次幫忙賣個半斤一斤的,積累下來,也能攢不少。


    “又要辛苦阿秋你啦!”


    宋秋麻溜的抓了一大把兜在本就短了一截的衣擺裏,隻道:“咱倆誰跟誰呢,你說這話多生分。”就沒再多說。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句話前世她就深以為然。


    但到了這裏,見識了張家,她才知道,都是難念的經,這難也分個高中下的。


    張梨花的爺爺張老豆同她奶老鄧氏剛成親不到一年,當時縣衙來征兵役,正好把生得五大三粗的張老豆給征去了。


    老鄧氏轉年就生下了大兒子張南瓜,可兒子直到一歲,都沒得張老豆的消息回來,老鄧氏帶著兒子,每天等啊等。


    突然有一天,有消息了,卻是張老豆被征去了雲州的東營大軍,跟著上官去打倭匪,屍骨無存。


    老鄧氏一聽這消息,當下就病了,要不是老袁氏兩口子幫扶著,早就跟著去了。


    病好之後,她娘家人就勸她帶著兒子再嫁,要不然一個人想拉扯兒子長大,多難?且寡婦門前是非多,老鄧氏又長得好看。


    老鄧氏被說得多了,看著年幼的兒子,沒過多久就和人重新成了親,男的姓李,也是個鰥夫,家裏沒有其他人了,拜了堂就住進了張家來。


    兩人先後生下了一兒一女,日子過得也算美滿。


    但好景不長,突然有一天,那個聽說死了的張老豆竟突然就活生生的回來了!


    眾人稱奇不已,一問之下,才知道張老豆當時為救上官被砍了好幾刀,都以為他死定了,但那上官念他相救之恩,替他找了最好的大夫,將人給治好了。


    他養了大半年才養好身體,可左手卻廢了,自然不能再當兵打仗,上官便將他留在自個身邊當個親信,做些賬中的簡單活計。


    但張老豆實在掛念家中媳婦,等仗一打完,就和上官求了情想回家來。


    上官念他救命之恩,就同意放他歸家,還給了他一筆豐厚的銀子。


    張老豆懷揣巨款高高興興往家回,結果一到家就看見許久不見的媳婦同一個男人有說有笑,三個孩子在院子裏嬉笑打鬧,當下就風中淩亂了。


    張老豆本就脾氣不好,又當過兵打過仗,血水裏挺過來的,哪受得了這窩囊?


    當下就二話不說衝上去同人扭打在一起,別看隻有一隻手能用,那拳頭也是硬得不得了的。


    要不是老鄧氏求情勸架,照張老豆那血性,李大錘能活活被打死。


    自然,讓張老豆手下留情的還是老鄧氏給他生了個兒子。


    張老豆當時一聽這個,才收了手。


    不過被打得半死不活的李大錘已然好不到哪裏去。


    張老豆不殺他,卻也容不得他,隻喊他趕緊滾蛋,滾得越遠越好,一輩子都不要出現在鬆山村。


    李大錘想帶走兒子和女兒,張老豆雙眼一瞪,沒門兒!


    是以,最後遠走的隻有打不過說不過張老豆的李大錘。


    張老豆很喜歡老鄧氏,兩人又是從小認識的,念她是以為自己死了怕養不大兒子才在娘家人的勸說下再嫁的,便很快就原諒了她,也認下了李大錘的兒子和女兒。


    跟他姓,往下排,二兒子張冬瓜,大女兒張水芹。


    後頭兩人又生了兩個兒子張地瓜和張胡瓜,小女兒張香葉,一共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一家八口,雖說有兩個不是親生的,但張老豆手裏有錢,也不在意多兩張嘴。


    畢竟,他想跟老鄧氏好好過日子。


    但這事總是發生過了,兩人有個吵吵鬧鬧的,難免就總是提起這事。


    久而久之,張老豆這裏沒啥,老鄧氏自己心裏卻過不去,覺得這雙兒女十分礙眼,從而對這一兒一女就厭惡起來。


    不說動輒打罵,卻也是沒少磋磨,張水芹得洗全家人的衣裳,且每天幹不完的活,等到嫁人,也是老鄧氏胡亂給她配了個婆家嫁了。


    而張冬瓜這裏,老鄧氏給其他三個兒子都花了聘禮娶了媳婦,給他卻是拿十斤糧食買回來的媳婦,窮山溝裏的,沒見過世麵,說話都不敢大聲。


    連這個兒子都不喜歡,那這兒子所出的孫女孫子就更不喜歡了。


    張梨花就是張冬瓜和陳氏的女兒。


    她上頭還有個哥哥張楊。


    這一房人在張家的日子那是相當不好過的。


    老鄧氏鐵了心的看他們不順眼,起初張老豆也護過他們,但時間久了,吵得累,他也就不樂意管了。


    像這樣的處境,老鄧氏怎麽會允許他們接觸跟銀子有關的事?m.23sk.


    每年山菌出來了,她都是要讓張梨花去撿的,但賣是從來不會讓她去賣的。


    宋秋有原身的記憶,對張家的這些事情自然也清楚得很。


    眼見著張梨花進了她家院子,老鄧氏就吊著眼睛往她背簍裏看。


    “趕緊拾掇了,明兒你小叔好往鎮上去賣!”


    “好咧好咧!”


    張梨花應著,就往院角的水井邊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