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梨花回來知道從明兒開始自己就要跟著宋秋做工了,再不用做家裏的活了,高興得不得了。
隻是一聽宋秋要給自己開二十文一天的工錢,就不由擔心起來。
“阿秋,這賣茶水頂多一文錢一碗管夠了,二十文可難得掙出來,你給我開二十文工錢了,那還掙什麽錢啊?”
別辛苦一天就掙這二十文,那她可是罪過了。
“有得掙有得掙,你擔心這麽多作甚,真怕我虧錢,每天幹活麻溜點,讓我多掙點錢就是了!”宋秋笑。
張梨花一聽,就拍響了胸脯,“沒問題,我保證多幹點!”
……
劉才貴帶著兩個兒子加緊做工,還是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將做好的桌子板凳都送過來。
做得不多,一共六張方桌子,一張搭四條板凳。
桌子送來後,宋秋給結了工錢,這桌子木頭用的都是山上的,不是多好的木料,再加上做工簡單,和人工錢一起,劉才貴也沒有收多少錢,還比給別人的便宜了不少。
宋秋搬了桌子試力,也不重,好搬。
決定好了明日就正式開工,下晌時,宋秋就帶著張梨花做起了準備來。
先揭了陶盆的蓋子,一股酒香味撲鼻而來,宋秋一喜,再看米粒都柔軟服帖起來,做成了。
鍋裏燒開的水順著中間的洞往裏倒進去,直到將陶盆裝得差不多,沒過了米粒。
宋秋便將陶盆放置到一邊去。
鍋裏接著燒水,開始將涼蝦給做出來,明兒好用。
張梨花在灶台前燒火,一邊把燒過糖的木頭塊夾出來蓋進旁邊的爛壇子裏,讓木頭塊揮發去,就成了木炭,小火爐好用。
明兒第一天,涼蝦宋秋不打算做多了,做夠兩盆,能賣上三四十碗就夠了。
做多了萬一剩下,自己也吃不完。
她的茶水攤子,目前來說,打算要賣的東西就幾樣,宋秋抽空將竹牌子用刀刻了小字的,像那冰飲子攤子一樣,供人做參考看價格。
東西不多,一樣薄荷涼茶,一文錢一位,管夠喝。
冰鎮綠豆湯,一文錢一竹筒。
然後是冰醪糟,三文錢一碗,冰涼蝦,三文錢一碗。
還有冰西瓜,五文錢一塊,嗯,比鎮上賣的貴兩文,但她要半夜就往肖家場去拉西瓜呢,還要這麽遠去拉冰塊,賣便宜了可吃虧。
天剛黑不久,宋秋就洗洗睡下了,睡上一覺,寅時左右,就起床來,套了騾車,打算往鎮上去了。
旁邊院子裏,張梨花摸黑過來,“阿秋,我同你一起,有個伴。”
張梨花身量高些,力氣也比宋秋大,有她跟著,老袁氏都要放心些,昨兒還專門跟張梨花說了的。
兩個人一起,摸著黑這膽頭都要大些。
宋秋趕著騾車,帶著張梨花一起往鎮上去。
寅時出發,一路不停,到鎮上時,剛好卯時一刻。
夏日的天亮得早,這個點已經是天光亮了,到了長興坊,冰坊還沒有開門。
宋秋隻得敲開了門。
打著哈欠開了門的門房見有人這麽早就要買冰,還是兩個小姑娘,也是沒說什麽了,去稟報了小管事。
大管事自然是沒有這麽早就過來的。
小管事不認得宋秋,聽說要買冰,也是公事公辦,“二十文一塊,這行情你知道吧?小丫頭要幾塊?”
上次宋秋已經問過了,一塊冰挺大的,一塊就能用上大半天的,所以宋秋也不打算多買,一天一塊就行了。
“要一塊。”
一聽隻要一塊,小管事打了個哈欠,讓夥計去冰窖裏取冰塊來。
很快,冰塊取回來,夥計直接幫著放進宋秋帶來的冰鑒裏,又跟宋秋說了保存方法,放在夾層裏,上頭的蓋子可不能隨時開不停,這樣冰塊可放不久。
宋秋見那塊冰,的確是很大的,就是這麽外頭放著,隻怕也要用好久時候才會完全化了去的。
用上一天,完全夠了。
付了二十文錢,出了冰坊,宋秋馬不停蹄的趕著騾車就出了鎮子拐上了往西的小道,往肖家場去。
十來裏路,在辰時初才將將趕到。
一進了肖家場,都不用宋秋找人問,那場口就擺的有西瓜賣。
眼下正是西瓜出來的時候,一攤子擺著的西瓜個個大得很,長得極是好,光看那紋路,就知道指定肉紅汁甜的。
這可是原生態的西瓜,不像後世打了什麽催生素的。天籟小說網
“賣西瓜咯,賣西瓜咯!”瓜農戴著個草帽,見了人就吆喝起來。
宋秋走上前去,“大爺,是肖家果園的西瓜嘛?”
那大爺咧嘴一笑,“這肖家場賣的西瓜那可不是肖家果園的?咱們這一帶,就肖家果園種得出這西瓜來咧!小姑娘你來上一個?六文錢一斤,不貴!”
六文錢?
宋秋不由道:“我聽人說四文錢一斤就能買到啊,大爺你賣這個怎麽六文錢一斤呢?真是肖家果園的?”
那大爺一聽這還是個知道行情的找過來的,隻得打哈哈道:“這場集離肖家果園還有五六裏路呢!到肖家果園去買自然是四文五文的,我這專門拉過來這麽遠,貴上個一文也是常理不是?”
原來是進了貨來賣的,不是頭一手呢。
宋秋忙擺手道:“那我還是上肖家果園買吧,我這也是做生意,當然拿最便宜了才有賺頭嘛。”
“是這個理。”大爺也不見怪,都是做生意的,誰不想著省點?
他擺在這裏,就是買給一些難得再往肖家果園去的,也不在乎這一點的過路人唄。
宋秋趕著牛車又繼續往前去。
這方向,待會兒從小路拐出去,回村去還近些呢。
果然,往前走了五裏路左右,就看到了一個大大的牌子,上頭刻寫著肖家果園四個字。
遠遠的就能看到那一片一片的果園,裏頭藤蔓青青,還能看到一個一個牽在藤上安靜躺在裏頭的西瓜。
這果園,全種的都是西瓜呢!
有帶著草帽的人就守在進果園的路口,搭了個茅草棚子,裏頭堆著就有西瓜,也不必往更裏頭去了。
“小姑娘,買西瓜呢?我們肖家果園的西瓜又甜又香,絕對好吃,這都是今早剛剛摘下來的,全都熟透了的,五文錢一斤,小姑娘你來一個?”
那草帽人一見宋秋和張梨花下了騾車走過來,就熱情招呼起來。
“五文錢一斤?不是說四文一斤的?”宋秋問。
草帽人就指了指另外一堆看上去要小些,沒用前頭這些賣相好的西瓜道:“這些是四文一斤,要我說還是這五文一斤的好,就多一文,肉甜汁多,保證個個切開來都是好瓜!”
隻是一聽宋秋要給自己開二十文一天的工錢,就不由擔心起來。
“阿秋,這賣茶水頂多一文錢一碗管夠了,二十文可難得掙出來,你給我開二十文工錢了,那還掙什麽錢啊?”
別辛苦一天就掙這二十文,那她可是罪過了。
“有得掙有得掙,你擔心這麽多作甚,真怕我虧錢,每天幹活麻溜點,讓我多掙點錢就是了!”宋秋笑。
張梨花一聽,就拍響了胸脯,“沒問題,我保證多幹點!”
……
劉才貴帶著兩個兒子加緊做工,還是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將做好的桌子板凳都送過來。
做得不多,一共六張方桌子,一張搭四條板凳。
桌子送來後,宋秋給結了工錢,這桌子木頭用的都是山上的,不是多好的木料,再加上做工簡單,和人工錢一起,劉才貴也沒有收多少錢,還比給別人的便宜了不少。
宋秋搬了桌子試力,也不重,好搬。
決定好了明日就正式開工,下晌時,宋秋就帶著張梨花做起了準備來。
先揭了陶盆的蓋子,一股酒香味撲鼻而來,宋秋一喜,再看米粒都柔軟服帖起來,做成了。
鍋裏燒開的水順著中間的洞往裏倒進去,直到將陶盆裝得差不多,沒過了米粒。
宋秋便將陶盆放置到一邊去。
鍋裏接著燒水,開始將涼蝦給做出來,明兒好用。
張梨花在灶台前燒火,一邊把燒過糖的木頭塊夾出來蓋進旁邊的爛壇子裏,讓木頭塊揮發去,就成了木炭,小火爐好用。
明兒第一天,涼蝦宋秋不打算做多了,做夠兩盆,能賣上三四十碗就夠了。
做多了萬一剩下,自己也吃不完。
她的茶水攤子,目前來說,打算要賣的東西就幾樣,宋秋抽空將竹牌子用刀刻了小字的,像那冰飲子攤子一樣,供人做參考看價格。
東西不多,一樣薄荷涼茶,一文錢一位,管夠喝。
冰鎮綠豆湯,一文錢一竹筒。
然後是冰醪糟,三文錢一碗,冰涼蝦,三文錢一碗。
還有冰西瓜,五文錢一塊,嗯,比鎮上賣的貴兩文,但她要半夜就往肖家場去拉西瓜呢,還要這麽遠去拉冰塊,賣便宜了可吃虧。
天剛黑不久,宋秋就洗洗睡下了,睡上一覺,寅時左右,就起床來,套了騾車,打算往鎮上去了。
旁邊院子裏,張梨花摸黑過來,“阿秋,我同你一起,有個伴。”
張梨花身量高些,力氣也比宋秋大,有她跟著,老袁氏都要放心些,昨兒還專門跟張梨花說了的。
兩個人一起,摸著黑這膽頭都要大些。
宋秋趕著騾車,帶著張梨花一起往鎮上去。
寅時出發,一路不停,到鎮上時,剛好卯時一刻。
夏日的天亮得早,這個點已經是天光亮了,到了長興坊,冰坊還沒有開門。
宋秋隻得敲開了門。
打著哈欠開了門的門房見有人這麽早就要買冰,還是兩個小姑娘,也是沒說什麽了,去稟報了小管事。
大管事自然是沒有這麽早就過來的。
小管事不認得宋秋,聽說要買冰,也是公事公辦,“二十文一塊,這行情你知道吧?小丫頭要幾塊?”
上次宋秋已經問過了,一塊冰挺大的,一塊就能用上大半天的,所以宋秋也不打算多買,一天一塊就行了。
“要一塊。”
一聽隻要一塊,小管事打了個哈欠,讓夥計去冰窖裏取冰塊來。
很快,冰塊取回來,夥計直接幫著放進宋秋帶來的冰鑒裏,又跟宋秋說了保存方法,放在夾層裏,上頭的蓋子可不能隨時開不停,這樣冰塊可放不久。
宋秋見那塊冰,的確是很大的,就是這麽外頭放著,隻怕也要用好久時候才會完全化了去的。
用上一天,完全夠了。
付了二十文錢,出了冰坊,宋秋馬不停蹄的趕著騾車就出了鎮子拐上了往西的小道,往肖家場去。
十來裏路,在辰時初才將將趕到。
一進了肖家場,都不用宋秋找人問,那場口就擺的有西瓜賣。
眼下正是西瓜出來的時候,一攤子擺著的西瓜個個大得很,長得極是好,光看那紋路,就知道指定肉紅汁甜的。
這可是原生態的西瓜,不像後世打了什麽催生素的。天籟小說網
“賣西瓜咯,賣西瓜咯!”瓜農戴著個草帽,見了人就吆喝起來。
宋秋走上前去,“大爺,是肖家果園的西瓜嘛?”
那大爺咧嘴一笑,“這肖家場賣的西瓜那可不是肖家果園的?咱們這一帶,就肖家果園種得出這西瓜來咧!小姑娘你來上一個?六文錢一斤,不貴!”
六文錢?
宋秋不由道:“我聽人說四文錢一斤就能買到啊,大爺你賣這個怎麽六文錢一斤呢?真是肖家果園的?”
那大爺一聽這還是個知道行情的找過來的,隻得打哈哈道:“這場集離肖家果園還有五六裏路呢!到肖家果園去買自然是四文五文的,我這專門拉過來這麽遠,貴上個一文也是常理不是?”
原來是進了貨來賣的,不是頭一手呢。
宋秋忙擺手道:“那我還是上肖家果園買吧,我這也是做生意,當然拿最便宜了才有賺頭嘛。”
“是這個理。”大爺也不見怪,都是做生意的,誰不想著省點?
他擺在這裏,就是買給一些難得再往肖家果園去的,也不在乎這一點的過路人唄。
宋秋趕著牛車又繼續往前去。
這方向,待會兒從小路拐出去,回村去還近些呢。
果然,往前走了五裏路左右,就看到了一個大大的牌子,上頭刻寫著肖家果園四個字。
遠遠的就能看到那一片一片的果園,裏頭藤蔓青青,還能看到一個一個牽在藤上安靜躺在裏頭的西瓜。
這果園,全種的都是西瓜呢!
有帶著草帽的人就守在進果園的路口,搭了個茅草棚子,裏頭堆著就有西瓜,也不必往更裏頭去了。
“小姑娘,買西瓜呢?我們肖家果園的西瓜又甜又香,絕對好吃,這都是今早剛剛摘下來的,全都熟透了的,五文錢一斤,小姑娘你來一個?”
那草帽人一見宋秋和張梨花下了騾車走過來,就熱情招呼起來。
“五文錢一斤?不是說四文一斤的?”宋秋問。
草帽人就指了指另外一堆看上去要小些,沒用前頭這些賣相好的西瓜道:“這些是四文一斤,要我說還是這五文一斤的好,就多一文,肉甜汁多,保證個個切開來都是好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