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抽空來看了兩回,也放心,就自去忙活自己的了。
這兩天,宋秋帶著老袁氏和張梨花一起,將村裏家家戶戶的紅辣椒都以一文錢一斤收了回來,又去袁家一文錢一斤將紅辣椒也都買了回來,加起來,統共裝了滿滿幾木盆的。
估摸著有個四百來斤的。
自家的和張家的卻是先留了起來,反正近便,隨時可以摘,還能掛樹上再養養。
本來這紅辣椒種了都是留著爛了收種的,哪能跟青辣椒時一樣賣一文錢一斤呢,宋秋去摘時大家都不要銀錢的。
但宋秋心知這東西是要做吃食的,到時候可是她的獨家秘方,這原材料要是不出銀子,往後難得扯,不過就一文錢一斤罷了,她給了妥當。
村裏人便都好奇,她非要給銀錢來買這都不吃了的隻等爛了收種的紅辣椒作甚。
老袁氏和張梨花也很好奇,不過對宋秋已經有盲目的自信,知道她不會亂來,肯定能做什麽好東西才會這樣做的。
這天,宋秋從鎮上鐵匠鋪取回早些天訂做的帶長把兒的剁刀,請了老鄧氏和苗氏一起來,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四把剁刀,四個大木盆,都是洗的幹幹淨淨一點油不沾的。
早起摘選了辣椒蒂清洗過的辣椒晾了半個上午幹了表麵的水份,一個木盆裏倒上半木盆的,宋秋拿了剁刀就給幾人示範起來。
這新做的剁刀鋒利得很,一刀剁下去,落到的辣椒都成了兩段。
隨著鐺鐺鐺的連剁,很快,這辣椒都不成個了。
就是用這跟平時用得菜刀不一樣的刀鐺鐺鐺將辣椒給切碎嘛,這看著簡單,很快,大家都說明白了。
四把刀,宋秋占了一把,其他的三把,就分給了老袁氏和老鄧氏還有苗氏。
四個人,四個木盆,就開始忙活起來。
宋秋這盆是最先好的,她將好了的辣椒碎倒在晾幹淨的大木盆裏,就將手裏的剁刀交給了張梨花接著來剁下一盆。
自個往院子裏去看了看洗幹淨曬著的兩個大陶缸子,這可是她花了幾個個大錢在鎮後的陶窯買的,正巧碰上個這麽大的呢,能裝幾百斤豆瓣醬的,方便。
看過了大陶缸,裏頭都曬幹了,隨時都能往裏裝,宋秋便進了自個睡的屋子。
灶屋人多了展不開,再說了,這豆瓣醬她還得隱蔽點,所以就在自己的屋子裏做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正好。
老鄧氏他們隻管幫著剁辣椒,也沒想著要來探看什麽究竟的,宋秋也放心。
進了屋子,宋秋將前些天準備出來的黴豆瓣拿出來,估摸著辣椒的數量,按一斤黴豆瓣做配六斤辣椒的份量,倒出來大概八十斤黴豆瓣的樣子。
三百來斤的胡豆做成黴豆瓣之後少了一小半,大概也就剩兩百來斤的樣子。
宋秋想著這一趟的豆瓣醬做好了,說不得還得往旁邊村落都收些紅辣椒回來,還得買些胡豆才行。
這豆瓣醬放個幾年都不成問題,她得多做些,要不然等明年這個時候再做,就是一年了,她的客棧開上了,這豆瓣醬可不能斷。
宋秋心裏盤算著,將黴豆瓣倒在了木盆裏,再將早就買好的白酒給倒了進去,攪拌一番,讓酒充分的泡著黴豆瓣。
做好這點,宋秋回灶屋去,眼見老袁氏他們剁的三盆也差不多了,再等了一會兒,一起倒在大木盆裏,宋秋就讓張梨花幫著一起抬進自己的屋子裏。
這會兒,黴豆瓣用酒泡了也有一刻多鍾了,宋秋便往裏頭再倒上打回來的醬油,打了不少,這會兒倒進去,將黴豆瓣將將給沒過了,正好。
黴豆瓣再泡上一泡,宋秋繼續回灶屋去,看大家剁辣椒,一邊也換換手,讓大家輪番休息休息。
很快,也到了吃中飯的時候了,先把中飯吃了,再接著忙活。
又差不多兩個時辰過去了,四百八十斤的辣椒才全都剁碎了出來。
宋秋看著天還沒黑,這個點哪個村裏都有人的,幹脆就讓她奶歇一歇然後帶著張梨花一起去其他村裏收紅辣椒去。
張梨花如今也會趕騾車了,就趕就近的路,也不怕趕不好。
老鄧氏和苗氏剁了這麽久的辣椒,也累了,後頭的工序也不需要他們幫忙,宋秋也就讓他們回去休息了。
等叫梨花幫著將剁好的辣椒碎都搬進屋子裏,宋秋來開始自己忙活起來。
第一大盆辣椒碎先開始,放上足夠份量的鹽巴,再丟進一包花椒去,再把剁碎的薑末和蒜末丟進去,最後將泡入味的黴豆瓣稍微剁上一剁,不用太碎,倒進差不多的量到大木盆裏。
然後用鏟子在木盆裏攪拌均勻,最後倒進菜籽油。
豆油雖然便宜幾文,但用菜籽油更香,所以宋秋就多花了幾文一斤打了菜籽油回來。
六斤辣椒差不多用兩斤菜籽油,就這些菜籽油,她可是花了足足四兩銀子呢!
當時這麽“財大氣粗”,那吳掌櫃可都驚了一大跳,恐怕心裏在想,這小姑娘是發大家了,都舍得吃菜籽油了,還一買就是這麽多,得吃多少啊。
所以這缸豆瓣醬全做好,那可是花了大價錢的。
菜籽油泡進去攪拌均勻,宋秋又費了一番力氣將外頭曬著的兩個大陶缸給挪進了屋子裏來。
將拌好的第一盆豆瓣醬都裝進去,然後又接著如法炮製的將剩下的辣椒碎都做出來,如此,泡好的黴豆瓣和菜籽油都不剩了,而這兩口大陶缸爺差不多也都裝滿了。
宋秋扒在缸口聞了聞裏頭,那竄香的味道衝出來,頓時叫她咧開了嘴角。
她的豆瓣醬啊!
終於有了。
宋秋點點頭,接著將兩個陶缸缸口都好生用油紙密封起來,隻等放上個十天半個月的,到時候入味了,再翻出來炒菜看。
那時候,反正客棧應該還沒建好的吧。
宋秋一通忙活,天也大黑了,這會兒,隻去了對麵大棗村一個村子的老袁氏和張梨花也回來了。
要不是天黑了,他們還打算往石頭村去的,不過這一說一摘,一個村子的他們也沒收完,也就這個點了,倒是給沒收到的說了,讓他們明兒摘了等著,他們去拉就是。
宋秋看著滿滿三籮筐的紅辣椒,估摸著也有兩三百斤的,點了點頭。
這兩天,宋秋帶著老袁氏和張梨花一起,將村裏家家戶戶的紅辣椒都以一文錢一斤收了回來,又去袁家一文錢一斤將紅辣椒也都買了回來,加起來,統共裝了滿滿幾木盆的。
估摸著有個四百來斤的。
自家的和張家的卻是先留了起來,反正近便,隨時可以摘,還能掛樹上再養養。
本來這紅辣椒種了都是留著爛了收種的,哪能跟青辣椒時一樣賣一文錢一斤呢,宋秋去摘時大家都不要銀錢的。
但宋秋心知這東西是要做吃食的,到時候可是她的獨家秘方,這原材料要是不出銀子,往後難得扯,不過就一文錢一斤罷了,她給了妥當。
村裏人便都好奇,她非要給銀錢來買這都不吃了的隻等爛了收種的紅辣椒作甚。
老袁氏和張梨花也很好奇,不過對宋秋已經有盲目的自信,知道她不會亂來,肯定能做什麽好東西才會這樣做的。
這天,宋秋從鎮上鐵匠鋪取回早些天訂做的帶長把兒的剁刀,請了老鄧氏和苗氏一起來,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四把剁刀,四個大木盆,都是洗的幹幹淨淨一點油不沾的。
早起摘選了辣椒蒂清洗過的辣椒晾了半個上午幹了表麵的水份,一個木盆裏倒上半木盆的,宋秋拿了剁刀就給幾人示範起來。
這新做的剁刀鋒利得很,一刀剁下去,落到的辣椒都成了兩段。
隨著鐺鐺鐺的連剁,很快,這辣椒都不成個了。
就是用這跟平時用得菜刀不一樣的刀鐺鐺鐺將辣椒給切碎嘛,這看著簡單,很快,大家都說明白了。
四把刀,宋秋占了一把,其他的三把,就分給了老袁氏和老鄧氏還有苗氏。
四個人,四個木盆,就開始忙活起來。
宋秋這盆是最先好的,她將好了的辣椒碎倒在晾幹淨的大木盆裏,就將手裏的剁刀交給了張梨花接著來剁下一盆。
自個往院子裏去看了看洗幹淨曬著的兩個大陶缸子,這可是她花了幾個個大錢在鎮後的陶窯買的,正巧碰上個這麽大的呢,能裝幾百斤豆瓣醬的,方便。
看過了大陶缸,裏頭都曬幹了,隨時都能往裏裝,宋秋便進了自個睡的屋子。
灶屋人多了展不開,再說了,這豆瓣醬她還得隱蔽點,所以就在自己的屋子裏做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正好。
老鄧氏他們隻管幫著剁辣椒,也沒想著要來探看什麽究竟的,宋秋也放心。
進了屋子,宋秋將前些天準備出來的黴豆瓣拿出來,估摸著辣椒的數量,按一斤黴豆瓣做配六斤辣椒的份量,倒出來大概八十斤黴豆瓣的樣子。
三百來斤的胡豆做成黴豆瓣之後少了一小半,大概也就剩兩百來斤的樣子。
宋秋想著這一趟的豆瓣醬做好了,說不得還得往旁邊村落都收些紅辣椒回來,還得買些胡豆才行。
這豆瓣醬放個幾年都不成問題,她得多做些,要不然等明年這個時候再做,就是一年了,她的客棧開上了,這豆瓣醬可不能斷。
宋秋心裏盤算著,將黴豆瓣倒在了木盆裏,再將早就買好的白酒給倒了進去,攪拌一番,讓酒充分的泡著黴豆瓣。
做好這點,宋秋回灶屋去,眼見老袁氏他們剁的三盆也差不多了,再等了一會兒,一起倒在大木盆裏,宋秋就讓張梨花幫著一起抬進自己的屋子裏。
這會兒,黴豆瓣用酒泡了也有一刻多鍾了,宋秋便往裏頭再倒上打回來的醬油,打了不少,這會兒倒進去,將黴豆瓣將將給沒過了,正好。
黴豆瓣再泡上一泡,宋秋繼續回灶屋去,看大家剁辣椒,一邊也換換手,讓大家輪番休息休息。
很快,也到了吃中飯的時候了,先把中飯吃了,再接著忙活。
又差不多兩個時辰過去了,四百八十斤的辣椒才全都剁碎了出來。
宋秋看著天還沒黑,這個點哪個村裏都有人的,幹脆就讓她奶歇一歇然後帶著張梨花一起去其他村裏收紅辣椒去。
張梨花如今也會趕騾車了,就趕就近的路,也不怕趕不好。
老鄧氏和苗氏剁了這麽久的辣椒,也累了,後頭的工序也不需要他們幫忙,宋秋也就讓他們回去休息了。
等叫梨花幫著將剁好的辣椒碎都搬進屋子裏,宋秋來開始自己忙活起來。
第一大盆辣椒碎先開始,放上足夠份量的鹽巴,再丟進一包花椒去,再把剁碎的薑末和蒜末丟進去,最後將泡入味的黴豆瓣稍微剁上一剁,不用太碎,倒進差不多的量到大木盆裏。
然後用鏟子在木盆裏攪拌均勻,最後倒進菜籽油。
豆油雖然便宜幾文,但用菜籽油更香,所以宋秋就多花了幾文一斤打了菜籽油回來。
六斤辣椒差不多用兩斤菜籽油,就這些菜籽油,她可是花了足足四兩銀子呢!
當時這麽“財大氣粗”,那吳掌櫃可都驚了一大跳,恐怕心裏在想,這小姑娘是發大家了,都舍得吃菜籽油了,還一買就是這麽多,得吃多少啊。
所以這缸豆瓣醬全做好,那可是花了大價錢的。
菜籽油泡進去攪拌均勻,宋秋又費了一番力氣將外頭曬著的兩個大陶缸給挪進了屋子裏來。
將拌好的第一盆豆瓣醬都裝進去,然後又接著如法炮製的將剩下的辣椒碎都做出來,如此,泡好的黴豆瓣和菜籽油都不剩了,而這兩口大陶缸爺差不多也都裝滿了。
宋秋扒在缸口聞了聞裏頭,那竄香的味道衝出來,頓時叫她咧開了嘴角。
她的豆瓣醬啊!
終於有了。
宋秋點點頭,接著將兩個陶缸缸口都好生用油紙密封起來,隻等放上個十天半個月的,到時候入味了,再翻出來炒菜看。
那時候,反正客棧應該還沒建好的吧。
宋秋一通忙活,天也大黑了,這會兒,隻去了對麵大棗村一個村子的老袁氏和張梨花也回來了。
要不是天黑了,他們還打算往石頭村去的,不過這一說一摘,一個村子的他們也沒收完,也就這個點了,倒是給沒收到的說了,讓他們明兒摘了等著,他們去拉就是。
宋秋看著滿滿三籮筐的紅辣椒,估摸著也有兩三百斤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