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南邊的狀況,上元節宋秋跟老袁氏商量過了,就不往縣城去了,到那天,就往鎮上去逛逛鎮上的燈會就成。


    等安定了,端午節中秋節什麽的,都可以往縣城去。


    總之縣城就在那裏,也跑不掉。


    所以宋秋暫時還算清閑,便一心忙著做鹽菜的事。


    老袁氏不知道她又要拿菜園子裏的兒菜折騰啥吃食了,但好在已經習慣了,也見識過孫女做出的一樣一樣的吃食,也樂的跟著她折騰。


    兩壟兒菜都連根拔出來堆在院子裏,老袁氏一邊拔著葉幫子,準備拿著喂雞,一邊看著宋秋問,“阿秋啊,這啥鹽菜咋做?”


    肩膀處傷還沒大好的阿靈在床上躺了兩天也坐不住,搬了個小板凳坐在一旁看著,也有些躍躍欲試,“聽這名兒,鹽菜鹽菜,得是用鹽巴來做吧?”


    老袁氏聽著,嗦了一口嘴皮子,“哎喲,那這麽多兒菜得要多少鹽巴啊?”


    宋秋麻溜的拔著葉幫子,將兒菜頭頭堆在一起,拔下來的葉幫子也不亂放,也好好的堆放在一起,聞言就道:“是得用不少鹽,左右奶你就瞧著吧,這鹽菜做出來一準虧不了這鹽的!到時候我給奶你做一道燒白,保準奶你喜歡!”


    “那是叻,你做這麽多吃食,那都是好的。”老袁氏聽著,就笑了笑,見宋秋把葉幫子堆好,也就跟著堆過去。


    張家也有不少兒菜,見宋秋這邊忙乎著又要做什麽吃食了,苗氏就忍不住過來問。


    雖說這鹽菜能存放很久,青黃不接的時候好歹也是道菜,但這鹽菜油少了那可不好吃。


    又要不少鹽來做,一般人家,也舍不得那麽用油的。


    宋秋便隻說了怎麽做,想做的話,就可以跟著學,她隨便教的,至於做不做,就看自己了。


    若是自家不做,左右到時候她看著也要收一些兒菜回來的,賣兒菜給她也成。


    苗氏一聽做這鹽菜麻煩,還費鹽,登即就表示還是留著等宋秋來收了,好歹也是一個進項。


    宋秋是打算這一茬就多做些鹽菜出來放著的,要不然等下年的兒菜,且又好等。


    這菜,家家戶戶幾乎都有,她也不愁收不著,放心做就是。


    葉幫子全都拔下,就抬了竹搭子出來,隨便攤放在上頭,可勁晾曬就成。


    至於兒菜頭頭,把上麵貼著的一個一個的小兒菜都拔下來,照樣分了攤在一方竹搭子上先晾曬著。


    剩下的兒菜頭,宋秋拿著菜刀開始剝皮。


    這剝皮老袁氏也熟,看著就跟著剝起來。


    等剝好一個,宋秋便在腿前擺著的菜板上切起來,切成一片一片的,刮在底下的木盆裏接著。


    “跟做蘿卜幹一樣的,這菜頭頭剝了皮都切出來就成,到時候不必用東西壓水份了,直接攤在竹搭子上曬,這幾天太陽都好的,連續曬上幾個大太陽,先曬幹了再接著後頭的做就是。”


    這活計倒也簡單,上手也快,不過一下午,祖孫倆個就將自家的這些菜頭頭都給切了出來。


    因為先前做澱粉晾蘿卜幹的,家裏最不缺的就是竹搭子。


    院子裏擺不下了,就搭在外頭小河灘邊,太陽也盯著曬得著的。


    那一搭子一搭子的菜片子攤得薄薄的,曬了不少竹搭子,看著就有些陣仗。


    老鄧氏跟章婆子王婆子幾個過來串門子找老袁氏說話,看著這個,少不得要好奇問幾句的。


    待聽得說宋秋又要做什麽新吃食了,還是拿這兒菜來做,做什麽鹽菜,到時候裝在壇子裏,保存得好,可以放一兩年的,要是沒菜吃,這可就是一道菜。


    又聽宋秋可以隨便教大家做的,登時章婆子和王婆子就有點心動。


    雖說可以把兒菜賣給宋秋得點銀錢,但這鹽菜既能放,自家做點留著也不是不行。


    就是費點鹽巴和油的話,少做點,他們家的情況也能受得起。


    當下,兩人就拉著宋秋問了怎麽做,宋秋一一說了,兩人就麻溜回去張羅著收兒菜去了。


    這一來的,村裏人家就都知道了。


    有等著宋秋來收的,也有跟著拔了兒菜準備多少也做一點放著的。


    總之,村裏頭又是一陣熱鬧。


    等自家的菜片子曬幹的功夫,宋秋倒也不急著接著收兒菜,隻到客棧見了袁華的時候,跟他說了鹽菜這事,袁家要跟著做還是賣給她,都行,好有個打算。


    鎮上的甜點鋪子開了起來,生意每天不好不差,畢竟南邊不太平,一般人家手裏頭有閑錢也不敢隨意花用了。


    至於客棧,少了不少商隊貨行跑嶺南關那邊,生意也跟著冷清了不少。


    每天就招呼一些走短程的趕路人,和往湘州府那邊去的行腳商隊這些,不算忙碌,隻勉強維持而已。


    進項自是比不得年前,但宋秋也不發愁,除卻本錢,夠維持一幹人等每日的開銷不往裏頭虧錢就行。


    總比關門大吉要好。


    客棧開著的好處就是,每天隻要有人,小道消息就不少。


    聽說南邊那邊,好些酒樓客棧的,都開不下去隻得關門了。


    所以兩廂比起來,生意差點,可不算什麽。


    宋秋每天正常往客棧來,阿靈那頭,到底是年輕底子好,恢複得快,老袁氏便就不拘著她總盯著她了。


    她趁著宋秋去客棧,老袁氏又串門子去的功夫,人就溜去了黃家。


    黃大勺兩口子都不在家,年一過,趕著春忙前辦酒的也多,十裏八村的大都請他掌勺辦席的,所以他們兩口子也忙得很。


    莫老婆子又是出了名的喜歡清靜,身體又不好,村人一般沒事都不會往黃家去打擾她的。


    又在村尾,更是清靜。


    阿靈鑽進黃家院子時,隔壁梅福正在院子裏忙活,見她往黃家去,還有些奇怪呢。


    阿靈也不慌,跟梅福打了招呼,嘴裏一句,“我阿秋姐姐讓我給莫太婆送些炸紅糖糕來,莫太婆牙口不好,就愛吃些軟乎的不是?”


    梅福聽著,倒也沒有多想,這村裏就唐老爺子和莫太婆年紀最長輩分最高,這些小輩凡事都記著兩個長輩的,也是好事呢!


    她看著阿靈鑽進了屋裏去,就埋下頭接著忙活了。


    這邊,阿靈進了屋,把手裏的籃子放下,裏頭真放得有紅糖糕,她可沒扯故套。天籟小說網


    屋裏莫老婆子正盤腿坐在床上,似乎料到她會來,所以一點都不驚訝。


    “傷都好全乎了?大大咧咧的,往我這兒奔個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