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這邊的親戚們迎上去接過諸多禮盒,一一打開來擺在大廳堂內,供眾人一覽。


    過小定的禮俗,普通人家能出兩個禮盒就是頂不錯了,再好一點的,就是四個禮盒。


    而今李家送來的,是九個大禮盒,意之長長久久。


    九個大禮盒一一打開,眾人看得皆是驚歎連連。


    隻見第一個禮盒裏,裝五金,大金鐲子,金耳環,金戒指,金項鏈,金領扣。


    第二個禮盒是一整套的金鑲銀首飾。


    第三個禮盒裏是兩成套繡花的衣裙。


    第四個禮盒裏是上好的綢緞衣料。


    第五個、第六個禮盒裏都是大紅的緞子。


    第七個、第八個禮盒裏是四果四點。


    第九個禮盒裏是茶葉。


    九個禮盒,女方這邊待會兒會回禮四個,裏頭是文房四寶,和給男方的衣裳鞋襪等。


    嗯,當然都是藍衣帶著丫鬟給做的,宋秋就象征性的戳了兩針,讓她一手做?那是做不來的,估摸著做出來收口也是皺巴巴的,跟蜈蚣似的,穿不出門,不成樣子的。


    現下過禮紅緞子來了,專門做喜服的,他們這地的風俗,定了親,姑娘家除了做自己的嫁衣,還得做未婚夫的喜服呢。


    宋秋就更不會了,悄咪咪的就看了看鄒氏,嗯,這大工程,就麻煩你帶人做了。


    鄒氏看明白自家姑娘的意思,也是有些忍俊不禁,今兒這喜慶的日子喲,她不由得想起過兩日自個也要辦喜事了,忍不住的就笑了笑,又趕緊收住,鎮定從容的帶著藍煙等人忙活起來。


    今兒隻是定親酒席,沒對外請多少人,隻滿村加兩家的親戚,但怎麽著也要坐個二十桌的,身為內院大管事,她可不能閑著。


    親戚村人算都是看著宋秋和李楊倆個長大的,如今來見證他們二人訂親的大喜事,也是個個都很樂嗬,衷心的祝福的。


    大家有說有笑,一頓酒席足吃上一個時辰,才漸漸散了去。


    要不是日頭起來了熱得慌,大家夥還能再慢慢吃慢慢說兩個時辰呢。


    村人陸陸續續走完,一眾親戚倒是還留著,安排了廂房給各自歇個午覺,起來吃塊冰西瓜,再用車挨個將親戚們都給送回家去。


    便隻剩自家人,坐在一起接著商量婚期的事。


    李楊這個冬月就十七了,李家想把日子定在年前或者明年春,左右他們家也不耕種,沒有什麽農忙進門不進門之說。


    且梨花成親的日子在明年秋,當哥哥的,最好在妹妹前頭成親的好。


    之前先定了梨花的親事,也是起初還在張家,不得已,早定早放心。


    但宋秋八月裏才及笄,年底成親也才十五,她覺得有些趕,再加上,年前她還有得忙呢,沒時間操持成親的事兒。


    明年開春也趕了些。


    最後兩廂商量,將日子定在了明年中秋前後,比梨花先個幾天就行。


    ……


    黎明破曉,太陽還沒有升起。


    三道身影正行在山腰間,往山峰攀去。


    高大的李楊背上背了個背簍,裏頭裝了好些家夥什,沉甸甸的一背簍,他背著也不費力,倒還騰得出手來去接一把後頭的宋秋,“有個窩氹,當心踩空。”


    宋秋將手遞給他,被他拉著跨了過去,擦了一把額上的細汗,“咱們歇會兒吧,爬了這麽大一陣兒了。”


    前頭就有一棵蒼老的歪脖子鬆樹,底下嵌著一塊足以同時站上十幾個人的大石頭,被歲月打磨得光滑而平整,幹淨得很。


    她提步往大石頭去,“就在這兒了。”


    後頭李楊接了梨花過來,兩人也往這邊來。


    三人就坐在大石頭上歇腳,背後就是樹影婆娑遮得看不清底下的矮崖子。


    要是一不小心栽下去,準得被緊密的樹幹攔成幾瓣子。


    梨花一邊幫著宋秋從背簍裏往外拿東西,一邊看著大石頭上痕跡斑駁的三個圓圈,說道:“還記得這兒吧?七歲那年,咱們在這兒用尖石頭畫的,印兒還在呢!”23sk.


    李楊笑著接話,“記得,喏,這個上頭尖下頭胖成豬的圓坨坨,就是阿秋畫的。”


    “你畫這跟個笨雞蛋似的也沒好到哪兒去。”宋秋哼了一聲,往紅泥小火爐裏頭燃了兩塊木炭,將配套的紅泥小鍋坐了上去。


    再揭開水囊塞子往小鍋裏倒,裏頭裝的是熬透了全是精華的雞湯。


    李楊嘿嘿笑了笑,自認道:“是是是,我畫的醜。”


    梨花哈哈笑出聲來,轉而指住了離三個圓不圓的看不出來是個啥東西的印記,笑得更是樂不可支,“別,咱們誰畫的都沒這個醜!”


    貼著鍋壁很快就起了一個一個的水珠子,宋秋用水囊剩下的水衝洗了手,揭開了棉布蓋著的半小碗芹菜丁肉餡,抓了巴掌大的小簸箕裏擀好的餛飩皮來,用小勺子沾了肉餡,一捏便是一個餛飩。


    聽著梨花的話,她飛快看了眼那印記,打趣道:“小那時不知道,現下瞧著,石頭這畫的不就是你嗎?說是打小就喜歡你了,那可不假。”


    梨花聽著,瞪大了眼睛看那糊糊的一團,咋看也看不出來咋就是她了,搖頭道:“瞎講,這哪裏是我?也不像畫的是個人啊!”


    鍋裏的雞湯還沒開圓,宋秋騰了一隻手來,往那印兒上一指,“喏,這瞧著不是個腦袋?這是手,這是腳,就是個人嘛,他不畫的你,能畫的誰?”


    經宋秋這麽一指,那坨糊糊的東西,看著還真像是個人形了。


    李楊睃了一眼,再看著自己畫的那個圓,抿了抿嘴,想到什麽,又笑了笑。


    “那才幾歲呢,會畫個啥?”梨花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也不看那印兒了,看著宋秋捏起餛飩來。


    鍋裏的雞湯已經開圓了,宋秋動作飛快,一捏一個餛飩,嘩啦啦的滾進去。


    薄薄的餛飩皮被沸沸騰騰那麽一裹,幾個翻滾,水泡直鼓的,很快就熟了。


    一人一個木碗一把木勺子,舀了鍋裏的餛飩就開吃。


    雞湯醇香鮮美,餛飩皮薄餡嫩,一口一顆餛飩,再配上一口湯,那滋味,別提了。


    清晨山間涼爽,東邊初升的太陽透過樹影打下來,斑斕絢麗,三人坐在石頭上,一人捧著一碗雞湯餛飩,吃得是肚裏暖和,渾身舒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