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人都聽懵了,不明白宋秋是什麽意思。


    宋秋接著就道:“宋家就我這個血脈,我嫁出去了,我奶就一個人了,縱然我可以時常接她到婆家去住,相信你們也不會說什麽,但那樣到底不好。


    而李家就你這一個孫子,你要是入贅,雖說我家不會虧待你,不會說你是吃軟飯的,你也並不是,但總歸是不好聽的,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誰都要說道,你常在外邊跑的,又要在官場軍營裏混的,叫別人說你是個倒插門,也不美。”


    也是阿靈不在這裏,宋秋說得意思大家都能懂,說她奶隻得她一個孫女,問題上也是沒錯的,阿靈也要嫁,就是不嫁,留她招贅,白了那也不是宋家的血脈。


    而後一個,說李楊入贅不美這事,也是說到了老鄧氏和李冬瓜兩口子的心坎裏去了。


    他們能大大方方的說願意讓李楊入贅,這也是不假的,他們願意,但心底裏總歸是覺得有兩分遺憾的。


    這遺憾,就是宋秋說得這樣。


    眾人便聽得更認真了,想知道宋秋到底是怎麽個意思。


    “所以我就想說,咱們誰也不嫁誰也不入贅,大了說,是兩家合一家,一起過日子,小了說,就是咱們兩個人,我宋秋,你李楊,咱們兩個人組成一個家庭過日子,無關宋家,也無關李家。


    咱們不存在招贅,也不存在出嫁,但我還是你爹娘的兒媳婦,管他們叫公婆,你還是我奶的孫女婿,咱們兩家親上一親,合為一家,凡年節,大家夥都在一起熱熱鬧鬧的過,誰也不冷清。


    瞧這大宅子多寬敞,咱們一大家子怎麽都住得下,就是將來梨花帶著女婿娃子回娘家,也不用打地鋪,一準的不會沒地兒住,咱們兩家變為一家人,沒那麽多講究。


    你鎮上有宅子,我可以時常跟你去鎮上住,也可以跟你回村來住,更可以去雲山千戶所住,這一切都是可變動的,咱們隨心所欲,怎麽舒服怎麽過。”


    一大番話,聽得眾人都若有所思起來。


    特別是老袁氏,聽明白了,想明白了,這眼睛忍不住的就紅成了兔子眼。


    小孫女啊,這句句都是為著她著想啊。


    怕她嫁了人她這個奶一個人孤家寡人的年節冷冷清清,要是嫁了人,她當奶奶的,怎好意思年節的都上孫女婆家過去?


    便是再親的人家,這理也不是那樣個理啊。


    也更是處處體貼為別人著想。


    怕阿楊入贅,外人笑話,同僚笑話,也怕起先沒事,後頭日子久了李家人心裏跑出疙瘩,雞毛蒜皮,鬧壞了兩家的情分。


    不進是為李家,不出是為她啊!


    老袁氏能想明白的事,老鄧氏他們這些個跟宋家這麽熟的,看著宋秋長大的,也是能想明白的。


    見宋秋想的這麽多,想的這般周全,幾人都是說不出話來。


    須臾,李楊才出了聲音。


    他道:“好,我都聽你的。”


    ……


    宋家的阿秋和李家的阿楊要定親了,保媒人是村長婆子,村長幫忙看的黃道吉日,六月二十八,放小定,辦定親酒。


    這消息一傳開,整個鬆山村都津津樂道了起來。


    不為別的,他們鬆山村二十幾戶人家,幾乎家家都有男娃女娃的,但男娃裏之最,就數李楊,女娃裏之最,就數宋秋了。


    這兩人,都是村裏後輩中的能幹人。


    一個打小就敢隻身混跡盤石鎮,大了走南闖北,還走出了名堂,上戰場殺敵立功,憑一幾白身,書都沒讀過一日的,如今就成了五品的官,豈不讓人佩服?


    另一個小小年紀,做生意比好些多吃了幾十年飯的都要厲害,又是吃食作坊,又是開客棧的,結交不少生意人,聽說將客棧都開到清平府去了呢!這樣的能耐,滿村裏都找不出第二個。


    這兩個人要定親了,那可真是天造一對,地設一雙啊!


    津津樂道之餘,有人又忍不住悄悄犯嘀咕,宋家不是要招贅嗎?難不成李楊要入贅?


    哎喲喲,那可不得了,李家就這麽一個孫子,入贅去?那不是斷了李家香火?


    就有人駁他,入贅咋了?又不是別家,阿秋這丫頭這麽能耐,咋不能入贅了?你咋不說阿秋真嫁了,宋家也斷了香火呢!


    老鄧氏這些日子就住在村裏的,聽得門清兒,這會兒就站出來說話了。


    “我們兩家商量妥了,誰也不入贅誰也不嫁,不進不出!”


    “啥叫不進不出?哎喲,就是我們兩家合一家,定了親成了婚,從此以後,兩家一起過日子唄!我跟我弟妹好了一輩子的,搭邊住了二十幾年,一直就親香,這往後我們兩個老的還能成天住在一起,說笑擺閑,多美的事啊!”


    眾人聽得納罕,想得明白的也頓即拍手稱好。


    也有人好奇,那這麽著,還過聘禮給嫁妝嗎?


    老鄧氏就笑應:“自然還是照規矩來,一樣也不一樣,大家夥都瞧著吧,等那天的,都來熱鬧熱鬧啊!”


    六月二十八,宜納吉。


    一大早的,鬆山村就熱鬧起來,緩坡上宋家大宅更是人進人出,熱鬧非凡。


    大門開著,二進院裏,大廳堂聚滿了人,外頭院子東廂西廂也開了,供人坐著吃茶歇息。


    鬆山村所有人幾乎都在這兒了,袁家胡家人也都一個不少的來了。


    老袁氏坐在上座,老鄧氏也在,陪著眾人說話擺閑。


    巳時初,正吉。


    守在大門口一邊吃著瓜子花生含著糖果子一邊等熱鬧的小娃子們就嚷著:“來了!來了!”


    緊接著,浩浩蕩蕩的一群人上了緩坡。


    打頭的就是笑得一臉喜慶的村長婆子。


    旁邊是捧著一大束花笑得眉眼彎彎的李楊。


    後頭跟著的,有隻送嫁陳氏時來過鬆山村的娘家人,李楊的大舅二舅兩家李水芹一家,張胡瓜一家,張香葉一家,等,都是男方親戚,提著大鵝,雞和鴨,手裏捧著小定的禮盒。


    李冬瓜兩口子自然也在,就走在村長婆子後頭,一群人浩浩蕩蕩的進了大門,再一路進了垂花門。


    村長婆子進門就唱起吉祥話。


    裏頭眾人都圍出來看熱鬧。


    李楊捧著花捧直奔宋秋,笑得跟二傻子似的,將花捧遞給宋秋,“阿秋,我來了。”


    宋秋看著捧花的李楊,腦子裏就想起來後世一句流行的話:我的大豬蹄子來訂我了。


    嗯,捧著花的古代人,雖不是紅玫瑰,但花團錦簇,也挺像那麽回事的。


    她就提了一嘴,這人還真弄了這麽大一束花來,還全是紅色的,紅得晃人眼。


    宋秋莫名戳中笑點,然後笑得樂不可支,伸手接過了花捧。23sk.


    李楊看著她明晃晃的笑臉,心裏也是樂開了花,費了一番功夫四處去尋紅色的話湊成這麽一束,沒白辛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