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院每日加強巡邏,連杜傳福每晚都要起來兩次聽聽動靜,但一連幾天,都沒有任何情況發生。
再加上算日子,阿靈馬上也要出關了,宋秋這一直警惕著的心,也算是慢慢落了下來。
這陳家這麽久都沒有動靜,估摸也不是那麽較勁的人,應也放下了吧。
不來折騰,自然是好。
宋秋正這麽想著呢。
這日,剛吃過午飯,宋秋端著一杯玫瑰蜜飲喝著,一邊跟老袁氏還有梨花擺著閑談,說得是中秋節後袁大平娶親的事。
“舅公早就跟我說好了的,到時候把莊子上的六輛騾車都趕去,熱熱鬧鬧的去王家梁接親。”
這也是他們三姊妹這一輩第一個成親的孩子,老袁氏也是高興得很,就等著那一天快點到來呢。
“你得過了大平成親才出門吧?”
宋秋點頭,“要是月底就等不了,十八還是行的,我決定二十啟程。”
這一趟往南邊去,估摸要兩個月的,等再回來,便是冬日裏了。
要不是行路不定,她都想帶著奶奶一道的。
不過想想還是算了。
等回來吧,今年上元節,他們一定到東陵縣裏去過。
明年開春,或還可以帶著奶去雲山縣玩一玩,見識見識雲山縣的繁華熱鬧。
也不剩多少日了,老袁氏心裏微微不舍,卻也知道是孫女是有抱負的,讓她就待在家裏哪兒也不去,可不行。
這家裏如今的一切,那都是靠孫女奔波得來的。
孫女辛苦,她能做的,就是支持,留守家裏,把家給看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讓孫女出門在外,也能放心。
別說,宋嬤嬤叫廚房做的藥膳,她可是每日都吃著的,如今的身體好得很,她覺得,她能接生到六十歲,手都不打抖的。
她張嘴,正要說什麽。m.23sk.
這時,外頭隱隱有動靜傳來。
候在小廳堂的藍衣提步出去了一趟,很快回來,稟道:“老太太,姑娘,是作坊裏做工的槐花嫂子扯著她家男人來了,說是有事要跟姑娘說。”
作坊現下每日吃了中飯可以休息兩刻鍾,村裏離得近,回家一趟也是可以的。
因為飯菜好,有些人願意打了飯菜端回家同家裏人一起吃也是沒問題的。
隻要認真幹活,不是做工的時候到處跑,宋秋並不多管這些。
宋秋也是好奇,槐花嫂子兩口子來做什麽呢。
也沒說叫人往三進裏頭來,她自個起身往外頭去。
二進大廳堂,槐花嫂子扯著她男人羅大軍,也不坐。
見宋秋來了,槐花嫂子三兩步迎上來,“阿秋啊,有個事,我聽著就不對勁,想想坐不住,還是趕緊要來告訴你才是。”
宋秋忙喊他們坐下說,又叫人上了茶。
別管是不是作坊做工的,村裏的人,上門來就是客,招待茶水是規矩。
“槐花嫂子,啥事啊?”這才剛打了飯菜回家吧,咋就來了,出了什麽事?
槐花嫂子落了坐,也顧不得喝茶,忙就道:“我這天天打了飯菜都要端回去和我婆婆他們一起吃的,離得近,幾步路的事,這剛回去,就聽了你大軍哥跟你菜花奶奶說的話,覺得不對,這不,立馬就拉著你大軍哥來了。”
說著,一拍身旁的羅大軍,叫他趕緊說。
羅大軍接道:“上午我們家來了個人,提著兩包點心,還有一壇好酒,進門就要送給我,我尋思這人也不認識啊,作甚送禮給我家啊?瞧那人穿得還是細棉布,一搭話吧,這人話裏話外的,都在打聽你槐花嫂子在作坊做工的事呢。”
“我聽著疑惑得緊,也沒多接嘴,隻聽他在那兒說了,最後好家夥,說是想雇你槐花嫂子去做工,一個月給五兩銀子的工錢呢!”
宋秋聽著就覺出味來了。
再說槐花嫂子啪就接過了話,“你大軍哥是個憨人,沒尋思懂人家的意思,還真以為有這好事呢,跟你菜花奶奶高興了老半天,這不,我一回去就拉著我說了這事。”
“我一聽,這不對啊!好好的,人家憑啥出五兩銀子一個月請我呀?我啥也不會,就會種地種菜漿洗衣服做飯掃地的,這能值五兩?想啥好事呢?”
“我覺著,這估摸著就是衝阿秋你來的,咱作坊這紅火勁,許是遭了人眼紅,想來出絆子呢,這不,我立馬就來了,阿秋,你可得加個心眼啊!”
“就是這點心和那酒,你菜花奶奶給收下了,那人跑得快,沒能給揣走,你放心,我跟你大軍哥說了,趕明兒那人要是再來,就叫他拿走,這活計我可不去做!”
宋秋聽罷,心裏就有了數。
剛要說話,外頭卻又有來人了。
好幾家人,進來就嘰嘰呱呱的,說得話差不多,都是今兒有人提了禮上他們家,要出五兩銀子雇他們做工去。
都是不傻的,一聽一商量就琢磨出不對味來了,
一個個來說一聲,也是表明他們的立場來了。
“阿秋你放心!別說五兩,就是十兩二十兩,咱也不去啊!”
“就是就是!咱在作坊幹的好好的,可不興見錢眼開,做對不起阿秋你的事啊!”
“……”
這幾家,都是家裏有人在作坊做工,且日子在其他做工的人中相對來說,也不是多殷實的。
一家還可以說是巧合,但幾家都是這樣,那就顯而易見的,有問題了。
她正想著陳記不會做什麽了,不曾想人家玩明的。
這是公然挖牆腳啊?想著高價挖走她作坊裏的幾個人去,就能得到全部的秘方做法了?
換做別的村裏,或許還真就成了。
但他們鬆山村,向來團結,大家都不傻,五兩銀子就能出賣她的?
宋秋有這個信心不會,但也怕人心複雜,萬一下一次這陳記直接出狠拳,弄手段,許以重利,讓人舍不得拒絕怎麽辦?
那就來唄。
真當她最後一步是白設防的啊?
都隻做剁辣椒碎的活,誰怕誰啊?
陳記選擇來明的,她反倒還放心了呢。
當下自然是謝過眾人,又召集作坊其他人來發表了一番激勵的話,最後大手一揮,都回家休息半天去,今兒就不上工了,工錢照算。
眾人高高興興的散去。
第二日,果然人又來了,自然是問考慮的怎麽樣了,結果當然是不好的。
沒曾想,這人提著這些退回的禮轉頭又往幾戶人家去了。
這幾戶,都是家裏有人在宋秋的莊子上做事的。
莊子上嚴防死守,打不進去,隻能往他們家裏來,
村裏各家通了氣,都知道有人在打阿秋生意的壞主意,自然是不會對這些不懷好意的和氣的,統統都是拒絕。
無縫可鑽,最後,這人也隻得灰溜溜的去了。
再加上算日子,阿靈馬上也要出關了,宋秋這一直警惕著的心,也算是慢慢落了下來。
這陳家這麽久都沒有動靜,估摸也不是那麽較勁的人,應也放下了吧。
不來折騰,自然是好。
宋秋正這麽想著呢。
這日,剛吃過午飯,宋秋端著一杯玫瑰蜜飲喝著,一邊跟老袁氏還有梨花擺著閑談,說得是中秋節後袁大平娶親的事。
“舅公早就跟我說好了的,到時候把莊子上的六輛騾車都趕去,熱熱鬧鬧的去王家梁接親。”
這也是他們三姊妹這一輩第一個成親的孩子,老袁氏也是高興得很,就等著那一天快點到來呢。
“你得過了大平成親才出門吧?”
宋秋點頭,“要是月底就等不了,十八還是行的,我決定二十啟程。”
這一趟往南邊去,估摸要兩個月的,等再回來,便是冬日裏了。
要不是行路不定,她都想帶著奶奶一道的。
不過想想還是算了。
等回來吧,今年上元節,他們一定到東陵縣裏去過。
明年開春,或還可以帶著奶去雲山縣玩一玩,見識見識雲山縣的繁華熱鬧。
也不剩多少日了,老袁氏心裏微微不舍,卻也知道是孫女是有抱負的,讓她就待在家裏哪兒也不去,可不行。
這家裏如今的一切,那都是靠孫女奔波得來的。
孫女辛苦,她能做的,就是支持,留守家裏,把家給看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讓孫女出門在外,也能放心。
別說,宋嬤嬤叫廚房做的藥膳,她可是每日都吃著的,如今的身體好得很,她覺得,她能接生到六十歲,手都不打抖的。
她張嘴,正要說什麽。m.23sk.
這時,外頭隱隱有動靜傳來。
候在小廳堂的藍衣提步出去了一趟,很快回來,稟道:“老太太,姑娘,是作坊裏做工的槐花嫂子扯著她家男人來了,說是有事要跟姑娘說。”
作坊現下每日吃了中飯可以休息兩刻鍾,村裏離得近,回家一趟也是可以的。
因為飯菜好,有些人願意打了飯菜端回家同家裏人一起吃也是沒問題的。
隻要認真幹活,不是做工的時候到處跑,宋秋並不多管這些。
宋秋也是好奇,槐花嫂子兩口子來做什麽呢。
也沒說叫人往三進裏頭來,她自個起身往外頭去。
二進大廳堂,槐花嫂子扯著她男人羅大軍,也不坐。
見宋秋來了,槐花嫂子三兩步迎上來,“阿秋啊,有個事,我聽著就不對勁,想想坐不住,還是趕緊要來告訴你才是。”
宋秋忙喊他們坐下說,又叫人上了茶。
別管是不是作坊做工的,村裏的人,上門來就是客,招待茶水是規矩。
“槐花嫂子,啥事啊?”這才剛打了飯菜回家吧,咋就來了,出了什麽事?
槐花嫂子落了坐,也顧不得喝茶,忙就道:“我這天天打了飯菜都要端回去和我婆婆他們一起吃的,離得近,幾步路的事,這剛回去,就聽了你大軍哥跟你菜花奶奶說的話,覺得不對,這不,立馬就拉著你大軍哥來了。”
說著,一拍身旁的羅大軍,叫他趕緊說。
羅大軍接道:“上午我們家來了個人,提著兩包點心,還有一壇好酒,進門就要送給我,我尋思這人也不認識啊,作甚送禮給我家啊?瞧那人穿得還是細棉布,一搭話吧,這人話裏話外的,都在打聽你槐花嫂子在作坊做工的事呢。”
“我聽著疑惑得緊,也沒多接嘴,隻聽他在那兒說了,最後好家夥,說是想雇你槐花嫂子去做工,一個月給五兩銀子的工錢呢!”
宋秋聽著就覺出味來了。
再說槐花嫂子啪就接過了話,“你大軍哥是個憨人,沒尋思懂人家的意思,還真以為有這好事呢,跟你菜花奶奶高興了老半天,這不,我一回去就拉著我說了這事。”
“我一聽,這不對啊!好好的,人家憑啥出五兩銀子一個月請我呀?我啥也不會,就會種地種菜漿洗衣服做飯掃地的,這能值五兩?想啥好事呢?”
“我覺著,這估摸著就是衝阿秋你來的,咱作坊這紅火勁,許是遭了人眼紅,想來出絆子呢,這不,我立馬就來了,阿秋,你可得加個心眼啊!”
“就是這點心和那酒,你菜花奶奶給收下了,那人跑得快,沒能給揣走,你放心,我跟你大軍哥說了,趕明兒那人要是再來,就叫他拿走,這活計我可不去做!”
宋秋聽罷,心裏就有了數。
剛要說話,外頭卻又有來人了。
好幾家人,進來就嘰嘰呱呱的,說得話差不多,都是今兒有人提了禮上他們家,要出五兩銀子雇他們做工去。
都是不傻的,一聽一商量就琢磨出不對味來了,
一個個來說一聲,也是表明他們的立場來了。
“阿秋你放心!別說五兩,就是十兩二十兩,咱也不去啊!”
“就是就是!咱在作坊幹的好好的,可不興見錢眼開,做對不起阿秋你的事啊!”
“……”
這幾家,都是家裏有人在作坊做工,且日子在其他做工的人中相對來說,也不是多殷實的。
一家還可以說是巧合,但幾家都是這樣,那就顯而易見的,有問題了。
她正想著陳記不會做什麽了,不曾想人家玩明的。
這是公然挖牆腳啊?想著高價挖走她作坊裏的幾個人去,就能得到全部的秘方做法了?
換做別的村裏,或許還真就成了。
但他們鬆山村,向來團結,大家都不傻,五兩銀子就能出賣她的?
宋秋有這個信心不會,但也怕人心複雜,萬一下一次這陳記直接出狠拳,弄手段,許以重利,讓人舍不得拒絕怎麽辦?
那就來唄。
真當她最後一步是白設防的啊?
都隻做剁辣椒碎的活,誰怕誰啊?
陳記選擇來明的,她反倒還放心了呢。
當下自然是謝過眾人,又召集作坊其他人來發表了一番激勵的話,最後大手一揮,都回家休息半天去,今兒就不上工了,工錢照算。
眾人高高興興的散去。
第二日,果然人又來了,自然是問考慮的怎麽樣了,結果當然是不好的。
沒曾想,這人提著這些退回的禮轉頭又往幾戶人家去了。
這幾戶,都是家裏有人在宋秋的莊子上做事的。
莊子上嚴防死守,打不進去,隻能往他們家裏來,
村裏各家通了氣,都知道有人在打阿秋生意的壞主意,自然是不會對這些不懷好意的和氣的,統統都是拒絕。
無縫可鑽,最後,這人也隻得灰溜溜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