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誨說到做到,第二日中午,便有人送來了一箱的油紙,並表示後續每次來拉貨都會接著送來。


    不大不小的一張,剛好夠封壇子的口,正中印著宋記兩個大字,叫人一眼就看得分明。


    宋秋收了油紙,當下吩咐下去,忙活起來,家裏的就交給鄒氏帶著綠煙等人一裝小壇,封口。


    她則帶著杜傳福往莊子上去裝壇封口。


    將兩千壇豆瓣醬和一千壇的紅油都備出來,等著明兒人來拉貨。


    這一趟拉走之後,隔了五天再來拉走了一批,直往京城送去的。


    所有做出的豆瓣醬和紅油宋秋都隻供給方誨,莊子上和家裏的作坊兩邊起早貪黑的,也是忙得熱火朝天的。


    為此黴豆瓣也用得不少,為了統一好安排,宋秋幹脆撤了莊子上的作坊,袁成等人接著做黴豆瓣。


    把順子等人都帶回了村裏,以及莊子上收得紅辣椒,留下少量曬幹辣椒客棧自用的,其餘的都拉回來,就在張家院子裏,集中一起剁辣椒碎。


    雖說幹辣椒方記有得賣,她做紅油都是進方記的貨,但也是留了辣椒曬做幹辣椒存放起來的。


    畢竟,客棧也需要幹辣椒做菜,這一份的支出,自己能供上就供上,畢竟,幹辣椒五十文一斤呢。


    做紅油不一樣,那是要得多,全要自己曬的,那做豆瓣醬就少了。


    便因為紅油所供不少,幹辣椒又供得上,為了方便,宋秋把紅油的作坊也移回了家裏來。


    專門把二進東跨院的耳房騰出一間來,壘了兩口灶,兩口大鍋一天不停火的,燒油,酥紅油。


    她主要負責這個。


    綠煙等人就在外頭帶著等紅油酥好冷卻,負責裝壇封蓋。


    自知道陳記仿貨的事,宋秋行事就更是小心了些,豆瓣醬最後一步的工序照舊除了這幾個人之外不交給旁人,為此忙得不行,還把梨花叫了回來幫忙。


    每天剁出來的辣椒碎,就由老袁氏帶著杜傳福還有鄒氏和梨花四個人忙活,石婆子幾個則負責聽吩咐,看哪缸又哪缸的豆瓣醬發酵的差不多了可以了,就裝壇封蓋。


    再一個,陳家摸不透的秘方,他們不知道的,需要用白酒啊生薑大蒜啊,八角香葉啊這些,宋秋也是派人到處買,總之狡兔三窟,不吊死一家鋪子。


    豆瓣醬發酵過了,能看得清裏頭有的東西也就是辣椒和豆瓣以及油。


    而紅油,她過油的時候,把八角香葉生薑大蒜這些煸香了撈掉,隻用油酥過辣椒麵這些,任他研究,也瞧不著裏頭還有這些呢。m.23sk.


    總之,看不著她所有的工序,想跟她做得一模一樣的味道,不管陳家還是張家錢家,且還得好好研究吧。


    晚半年,晚一年,她宋記豆瓣醬,宋記紅油的名頭就已經打出去了,有方家合作,大江南北,誰不認?


    到時候,即便有了一模一樣的味道入了市麵上,她宋記也是搶占了絕對的優勢的。


    所以,她也得跟上方誨要貨的腳步,盡快的讓大江南北全都出現豆瓣醬和紅油的影子。


    為此,一天天的,也是忙得腳不沾地的。


    這一天天的,要的小壇子可是不少,陶窯光是給宋家這裏送貨都忙不過來。


    為了更節省成本和方便,宋秋幹脆找了陸老爺這些商家,把話放出去,用過的壇子她這裏可以回收,雖不值幾個銀錢吧,但放著也是放著,賣得多了也是一筆錢不是?


    另外,方誨這裏拉貨來時,也給管事說了一聲,鋪子裏賣的時候,也可以給客人提一嘴,用完的壇子可以送回來,鋪子出錢收。


    當然,也不是全都能回收回來的,但哪怕有一半,也是節省了好些了。


    幸好,進入八月裏,天氣漸漸轉涼,不那麽酷熱難耐了,忙歸忙,人也受得住。


    這天,方誨手底下的管事帶來油紙,準備拉第三批貨走,同時,還給宋秋帶來了一封方誨的信。


    宋秋接了信,不接著看,先吩咐杜傳福帶著人出貨。


    貨都裝在東院的廂房裏的,就從東院的小門出貨,直接過張家不大的院子,車就排著等在外頭的,方便得很。


    一壇壇的豆瓣醬紅油裝車,一根根的粗壯結實的麻繩捆過固定,以免壇子滾落。


    所幸一路都是官道,方記又都是馬車拉貨,不會那麽顛簸,損壞貨物有保證。


    送走了拉貨的車隊,宋秋這才拆了信來看。


    信就一張,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


    方誨說,整個荊州府所有有方記雜貨鋪的地方,都上了豆瓣醬和紅油在賣,因著鬆山客棧在荊州府的名頭還是挺響的,所以一說這豆瓣醬和紅油就是出自宋記,反響便極好,生意很不錯。


    府城東南西北四城各有兩家鋪子,一上貨,就成功抵掉了陳記的生意,也因著陳記先賣,不少買過他家的再來方記買了,就品出了兩者的差別。


    是以,陳記現下的生意大跌,豆瓣醬以及紅油幾乎賣不出去,賣出去的,也是小戶人家不講究味道又貪他便宜些罷了。


    聽說,陳記的作坊加起來近百人,起早貪黑忙活的,存貨都堆了幾個倉庫,這不好賣,再降低價格更是虧本,貨就都堆在手裏了,再加上還有許多紅辣椒在手裏,是接著做還是不做,這些加起來,損失可不少。


    陳家大老爺氣得都病了。


    方誨專門以這個給她來信,告訴她情況是一,估計也是要給她提個醒,讓她有個準備的。


    這陳家,早在去年之時,就起了心思下了功夫,悄無聲息的暗中進行,今年辣椒一紅,就收了鄰州府不少紅辣椒回來,開了作坊日夜趕工的,搶在前頭開賣了豆瓣醬和紅油。


    可別小看商人想賺錢的決心。


    如今那麽多貨堆在手裏不好賣,降低價格虧本,留在倉庫裏積灰也是虧本,付出了那麽多人力物力的。


    眼看著方記生意火爆,能咽的下這口氣才怪。


    端看陳記這先人一步的行事手段,便能看出這不是輕易能放棄的。


    或許忌憚方家的勢力不敢對方記做什麽,但她這個宋記,微末出身,就不一定了。


    萬一眼紅她,偷偷來使點什麽手段怎麽辦?


    她不怕明著打聽秘方,就怕這陳家打著我不好你也別想好的主意,直接放一把火怎麽是好?


    宋秋將信燒了,喚來護院領頭趙叢來,讓他從今兒開始,將護院分成兩隊,一隊白日巡邏,一隊夜裏巡邏,特別是晚上,更要加強巡邏,提高警惕,別放過一個可疑的人。


    不管是不是吧,小心一點,總是錯不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