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安排侍疾
清穿好孕:貴妃嬌媚,四爺動心了 作者:米酒湯圓甜又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兒要是皇上出了什麽事兒,他們這些伺候的人,大家都活不成了。
簡直天下大亂了都要。
梁九功也顧不上諸位皇子了,要打出去打好了。
糟心玩意!
打死一個少一個!
他還以為回京後,直郡王和太子爺能稍微顧忌著麵子,誰知道還是這麽水火不容。
皇上都盡力在緩和他們的關係了,可惜這些兒子不領情。
諸位皇子出了乾清宮也不敢走,皇上這會兒的情形,不見到他醒過來,他們也緊張害怕出事兒。
四爺坐在暖閣裏低著頭沉默不語,這個時候他好像才真正意識到,皇阿瑪已經是五十多歲的老人了。
以往總覺得皇上是堅不可摧的,就像頭頂的天一樣高不可攀,讓人敬若神明的大清天子,萬民的君王。
可是這會兒見著他也有脆弱的時候,四爺心裏酸酸的。
他記憶裏的皇阿瑪,一直都是那個近身能和老虎搏鬥的勇士。
可是這個勇士如今老了。
宮裏立馬戒嚴了,李德全安排著侍衛們團團守著乾清宮。
嚴防死守皇上昏迷的消息外泄。
梁九功是皇上身邊的老人,這個時候皇上沒醒來,就必須要太後出麵主持大局。
不然太子爺趁著這個機會做點什麽,真的很難說局麵會變成什麽樣。
魏珠也機靈,去請了太醫後就馬上去了後宮請太後出來。
要萬一皇上有個什麽,還得太後在場才能鎮得住。
太子爺和直郡王兩人還是氣鼓鼓的對峙著,都恨不得上去咬死對方。
四爺和老三站在兩人中間死死攔著,“大哥,太子爺,這會兒最要緊的是皇阿瑪,你們先不要鬥氣才好”!
直郡王這會兒都氣炸了,隔著兩個弟弟指著太子爺大罵:“要不是這個無君無父的混賬,皇阿瑪怎麽會氣出病來。”
三爺都被直郡王推得一個趔趄,老四還伸開手站在兩人中間。“大哥,太子爺是半君,您今兒是氣糊塗了,什麽話都敢說”?
直郡王指著老四,“好你個老四,這種時候還幫著他,你心裏還有沒有皇阿瑪了”。
眼見老四也快攔不住兩頭發怒的獅子了,老十三也趕緊上前幫著四哥,“大哥,這會兒少說兩句吧。皇阿瑪都還沒醒呢,難道要在這個時候打一架”?
三個人攔著老大動手,太子爺依舊氣勢高漲。“你今兒這是以下犯上,孤要好好治你的罪才行”!
十四撇了撇嘴,小聲嘀咕。“打呀,叫的凶,上去揍他呀”!
都是慫貨,動手呀!
其他的弟弟們也都在外圍攔著,也怕兩人繼續這麽不管不顧鬧得不安生。
大家第一次這樣直麵皇阿瑪病倒,皇上從來都是龍精虎猛精神矍鑠的,何時這麽脆弱過。
除了吵得厲害的太子爺和直郡王,剩下諸位皇子也都被嚇到了。
太後已經乘著轎攆到了乾清宮,諸位皇子跪下磕頭,可是皇太後哪裏顧得上這些孫子們。
扶著伺候的宮人,顫巍巍的就去了裏麵,“玄燁,我兒如何了”?
太醫署的院正和一眾高手,都在皇上寢宮外候著。
還是院正回話,“太後娘娘,皇上這是急怒攻心,血不歸經,一下子閉過氣了。奴才們商議過,用針刺激穴位,方能讓皇上醒過來。”
太後急著用蒙語指揮,“那還等什麽?快用針啊”?
有了太後發話,太醫才敢施針。
半個時辰後,康熙終於醒轉過來。
“玄燁,你醒了?你可別嚇唬皇額娘啊”!
孝惠太後真怕康熙有個萬一,這大清的天可就塌了。
康熙醒了過來,咳了幾聲,梁九功趕緊送上溫水給皇上順氣。23sk.
“皇額娘,兒臣沒事。勞您擔心了”。
康熙撐著坐了起來,梁九功趕緊在康熙背後塞了幾個軟墊。
“外頭如何了”?
梁九功條理清晰的說了情況,“太子爺和諸位阿哥都在外頭跪著呢,侍衛們包圍了乾清宮。”
意思是他昏倒的消息沒有傳出去,不會鬧得滿城風雨。
康熙點了點頭,隻是安慰著孝惠。“皇額娘,您放心,兒子隻是勞累了些,沒啥毛病。後宮還要您幫兒子看著呢。”
孝惠年紀不小了,大起大落經曆過不少,可也被康熙這一病倒嚇得差點受不住。“放心,後宮穩著呢。出不了事兒!”
當了幾十年太後的孝惠,雖然基本不管事。
可是她要想壓住後宮那些妃子,還是易如反掌的。
康熙沒精力應付皇額娘,先讓她回後宮坐鎮。“您先回去歇著吧,兒子還要處理前朝的事務。就不送您回宮了”。
“你好好歇著,養著那麽多大臣呢,什麽政務都沒有你的身子重要,千萬要保重。你可是大清的天,萬萬不可大意了”。
孝惠出來後,看著一地的孫子,氣哼哼的走了。
皇上和太後都沒有發話讓他們起來,所有人還是跪得整整齊齊。
四爺心裏鬆了一口氣,隻要皇阿瑪醒了就好,警報暫時解除了。
本以為就是平常的一天,可是大家都被這事兒嚇得個個都一身冷汗。
就連鬧得最凶的直郡王也後怕,要是今兒皇上真的被氣出好歹來,他可真成了罪人了。
今天也是氣昏頭了,怎麽就管不住嘴,什麽爛事髒事都往外說呢。
這會兒直郡王也後悔,可是事情都發生了,他還在想著怎麽讓皇上消氣。
太子爺在這麽多兄弟見證下被直郡王揭了短,也氣的半死。
身份威嚴被直郡王挑釁,當下都在心裏盤算著各種打壓直郡王的法子。
跪得腿都麻了,梁九功出來下達康熙的旨意。
“萬歲爺有旨,太子爺和直郡王在各自府上閉門思過。”
“請三爺和四爺商量下,所有皇子兩兩一組,輪流來宮裏侍疾。”
直郡王和太子爺互相瞪了一眼,可是也不得不聽從指揮。
接下來的日子,年長的帶一個年少的,在宮裏伺候。
老三帶著十三、老四帶著十四、老五帶著十五、老七和老八一組,老九和老十一組。剩下十七十八後麵那些年紀太小的就抄經祈福。
安排好之後,時間都已經不早了。
四爺也沒工夫再去永和宮看望德妃了,隻能後麵再找時間去。
簡直天下大亂了都要。
梁九功也顧不上諸位皇子了,要打出去打好了。
糟心玩意!
打死一個少一個!
他還以為回京後,直郡王和太子爺能稍微顧忌著麵子,誰知道還是這麽水火不容。
皇上都盡力在緩和他們的關係了,可惜這些兒子不領情。
諸位皇子出了乾清宮也不敢走,皇上這會兒的情形,不見到他醒過來,他們也緊張害怕出事兒。
四爺坐在暖閣裏低著頭沉默不語,這個時候他好像才真正意識到,皇阿瑪已經是五十多歲的老人了。
以往總覺得皇上是堅不可摧的,就像頭頂的天一樣高不可攀,讓人敬若神明的大清天子,萬民的君王。
可是這會兒見著他也有脆弱的時候,四爺心裏酸酸的。
他記憶裏的皇阿瑪,一直都是那個近身能和老虎搏鬥的勇士。
可是這個勇士如今老了。
宮裏立馬戒嚴了,李德全安排著侍衛們團團守著乾清宮。
嚴防死守皇上昏迷的消息外泄。
梁九功是皇上身邊的老人,這個時候皇上沒醒來,就必須要太後出麵主持大局。
不然太子爺趁著這個機會做點什麽,真的很難說局麵會變成什麽樣。
魏珠也機靈,去請了太醫後就馬上去了後宮請太後出來。
要萬一皇上有個什麽,還得太後在場才能鎮得住。
太子爺和直郡王兩人還是氣鼓鼓的對峙著,都恨不得上去咬死對方。
四爺和老三站在兩人中間死死攔著,“大哥,太子爺,這會兒最要緊的是皇阿瑪,你們先不要鬥氣才好”!
直郡王這會兒都氣炸了,隔著兩個弟弟指著太子爺大罵:“要不是這個無君無父的混賬,皇阿瑪怎麽會氣出病來。”
三爺都被直郡王推得一個趔趄,老四還伸開手站在兩人中間。“大哥,太子爺是半君,您今兒是氣糊塗了,什麽話都敢說”?
直郡王指著老四,“好你個老四,這種時候還幫著他,你心裏還有沒有皇阿瑪了”。
眼見老四也快攔不住兩頭發怒的獅子了,老十三也趕緊上前幫著四哥,“大哥,這會兒少說兩句吧。皇阿瑪都還沒醒呢,難道要在這個時候打一架”?
三個人攔著老大動手,太子爺依舊氣勢高漲。“你今兒這是以下犯上,孤要好好治你的罪才行”!
十四撇了撇嘴,小聲嘀咕。“打呀,叫的凶,上去揍他呀”!
都是慫貨,動手呀!
其他的弟弟們也都在外圍攔著,也怕兩人繼續這麽不管不顧鬧得不安生。
大家第一次這樣直麵皇阿瑪病倒,皇上從來都是龍精虎猛精神矍鑠的,何時這麽脆弱過。
除了吵得厲害的太子爺和直郡王,剩下諸位皇子也都被嚇到了。
太後已經乘著轎攆到了乾清宮,諸位皇子跪下磕頭,可是皇太後哪裏顧得上這些孫子們。
扶著伺候的宮人,顫巍巍的就去了裏麵,“玄燁,我兒如何了”?
太醫署的院正和一眾高手,都在皇上寢宮外候著。
還是院正回話,“太後娘娘,皇上這是急怒攻心,血不歸經,一下子閉過氣了。奴才們商議過,用針刺激穴位,方能讓皇上醒過來。”
太後急著用蒙語指揮,“那還等什麽?快用針啊”?
有了太後發話,太醫才敢施針。
半個時辰後,康熙終於醒轉過來。
“玄燁,你醒了?你可別嚇唬皇額娘啊”!
孝惠太後真怕康熙有個萬一,這大清的天可就塌了。
康熙醒了過來,咳了幾聲,梁九功趕緊送上溫水給皇上順氣。23sk.
“皇額娘,兒臣沒事。勞您擔心了”。
康熙撐著坐了起來,梁九功趕緊在康熙背後塞了幾個軟墊。
“外頭如何了”?
梁九功條理清晰的說了情況,“太子爺和諸位阿哥都在外頭跪著呢,侍衛們包圍了乾清宮。”
意思是他昏倒的消息沒有傳出去,不會鬧得滿城風雨。
康熙點了點頭,隻是安慰著孝惠。“皇額娘,您放心,兒子隻是勞累了些,沒啥毛病。後宮還要您幫兒子看著呢。”
孝惠年紀不小了,大起大落經曆過不少,可也被康熙這一病倒嚇得差點受不住。“放心,後宮穩著呢。出不了事兒!”
當了幾十年太後的孝惠,雖然基本不管事。
可是她要想壓住後宮那些妃子,還是易如反掌的。
康熙沒精力應付皇額娘,先讓她回後宮坐鎮。“您先回去歇著吧,兒子還要處理前朝的事務。就不送您回宮了”。
“你好好歇著,養著那麽多大臣呢,什麽政務都沒有你的身子重要,千萬要保重。你可是大清的天,萬萬不可大意了”。
孝惠出來後,看著一地的孫子,氣哼哼的走了。
皇上和太後都沒有發話讓他們起來,所有人還是跪得整整齊齊。
四爺心裏鬆了一口氣,隻要皇阿瑪醒了就好,警報暫時解除了。
本以為就是平常的一天,可是大家都被這事兒嚇得個個都一身冷汗。
就連鬧得最凶的直郡王也後怕,要是今兒皇上真的被氣出好歹來,他可真成了罪人了。
今天也是氣昏頭了,怎麽就管不住嘴,什麽爛事髒事都往外說呢。
這會兒直郡王也後悔,可是事情都發生了,他還在想著怎麽讓皇上消氣。
太子爺在這麽多兄弟見證下被直郡王揭了短,也氣的半死。
身份威嚴被直郡王挑釁,當下都在心裏盤算著各種打壓直郡王的法子。
跪得腿都麻了,梁九功出來下達康熙的旨意。
“萬歲爺有旨,太子爺和直郡王在各自府上閉門思過。”
“請三爺和四爺商量下,所有皇子兩兩一組,輪流來宮裏侍疾。”
直郡王和太子爺互相瞪了一眼,可是也不得不聽從指揮。
接下來的日子,年長的帶一個年少的,在宮裏伺候。
老三帶著十三、老四帶著十四、老五帶著十五、老七和老八一組,老九和老十一組。剩下十七十八後麵那些年紀太小的就抄經祈福。
安排好之後,時間都已經不早了。
四爺也沒工夫再去永和宮看望德妃了,隻能後麵再找時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