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知卿看完了那半封信,臉色登時變得十分難看。


    哪怕他明知道這是唐治有心挑唆,但……信不會是假的。


    宋長史的確在算計他,汝陽王也的確給了他一個台階下。


    那他……為什麽不下?


    和汝陽王繼續硬剛?向汝陽王施壓,把準備將他拉下馬的宋長史救下來?


    他鄭太守不是大聖人!


    鄭知卿仰天長歎:“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人心呐,人心!”


    姑蘇官吏麵麵相覷,不明白太守這是怎麽了,不是該帶頭聲討汝陽王的麽?怎麽忽然多愁善感起來。


    姑蘇第二把交椅被抓走了,第一把交椅在這黯然籲歎,那大家還怎麽搞?


    於是,所有人的目光,都求助似的投向第三把交椅,別駕蔣碩。


    蔣碩咳嗽一聲,硬著頭皮道:“太守,難不成,汝陽王今日舉動,太守早已知情,是太守默許了的?”


    嗯~~~


    鄭太守差點兒點頭。


    他要的就是讓眾人誤會自己與汝陽王早有默契,這樣,汝陽王就不算冒犯,他也有了台階下了。


    但是,畢竟心虛,不能明白承認的。


    鄭知卿揚了揚手中的信紙,答非所問地道:“蔣別駕不必多言,散了,都散了吧。”


    散了?那我們幹什麽來了?


    本來就是以上抗上,仗著法不責眾才匯聚成如此規模,頓時士氣沮喪。


    鄭太守連連揮手,意興索然,眾官員見狀,隻好紛紛散去。


    蔣碩遲疑了一下,也拱一拱手,轉身走了。


    他去了鄭太守的簽押房,他對鄭太守看的那封信很感興趣,不打聽明白實在是抓心撓肝的難受。


    等眾官吏散去,鄭知卿卻神色一正,對唐治道:“大王究竟想做什麽?”


    唐治道:“查‘殺良冒功案’。”


    鄭知卿苦笑道:“查‘殺良冒功案’,便鬧出偌大陣仗?”


    “事發十二年前,本王想快些有個結果,就隻能用霹靂手段。


    當然,本王既然還兼著采風、觀察的差使,於民情、吏治上,也不能沒有絲毫建樹,否則,陛下麵前不好交代。


    不過鄭太守你放心,江南乃朝廷的稅賦重地,如今又是秋賦征收的關鍵時刻,本王絕不會砸了你的鍋的。”


    鄭太守沉吟了一下,不放心地道:“不知大王還要拿誰?還請讓臣……心裏有個數兒。”


    唐治笑道:“太守盡管放心,姑蘇地麵上的官,今天該抓的已經抓了,剩下的官,不會再動了。”


    鄭太守一聽,頓時放心下來。要不然唐治今兒從他手下抓兩個人去,明兒從他手下抓兩個人去,搞得姑蘇府人心惶惶,他就沒辦法做事了。


    等等?姑蘇地麵上的官?


    鄭太守敏銳地道:“難不成,大王接下來還要動……”


    “士。”


    鄭太守的眼皮子跳了跳,緩緩道:“士族,就像馬蜂窩,碰了一個,接下來大王要麵對的,可就是鋪天蓋地的攻擊。”


    “不然的話,鄭太守以為,本王為何要帶兵來?”


    鄭知卿眼見勸他不動,隻能無奈地搖頭道:“臣曾聽人言:富人不折騰,一輩子都是富人。窮人不折騰,一輩子都是窮人。所以,窮人要折騰,而富人反之。大王您已位極人臣了,這又何必呢。”


    唐治道:“富人折騰,可能變成窮人,卻也有可能變成更富有的人。窮人折騰,可能變成富人,卻也可能變成更窮的人,哪有必然的結果?本王做事,有所不為、有所必為,沒算計那麽多。”


    唐治說完,向鄭知卿含笑一拱手:“鄭太守,你還是少喝一些雞湯吧!”


    唐治與鄭太守錯肩而過,昂然向外走去。


    羅克敵帶著眾侍衛趕緊跟了上去。


    唐治沒向鄭太守要回那封信,這封信對他來說,已經沒有用了,而對鄭太守則不然。


    雖然憑這一封信並不能把梁王怎麽樣,但是卻能幫賀蘭三思,給他那位作壁上觀的姑姑多拉點仇恨,那也是極好的。


    ……


    姑蘇城外汝陽王親事府、帳內府的軍營裏,開始建起了一座座的牢房。


    接著,但凡涉及“殺良冒功”一案的嫌犯,都將關在這裏,由嶽禦史負責審訊。


    然而,殺良冒功的軍將都是從外地調來江南平叛的官兵,他們不是江南人呐!


    就算汝陽王查清了真相,也該由由朝廷行文各處,將他們一一緝拿歸案,為什麽要在這裏起造牢房?


    一旦弄清了這裏起造監牢的目的,頓時各方矚目,猜疑不斷。


    宋長史被軟禁在了木蘭堂。


    軟禁他的地方還是不錯的,樓閣雅致,草木深深。


    其實,宋長史和反賊還真貼不上邊兒。


    不過,宋長史的級別在王通判之上,如果隻是貪瀆,王通判是沒辦法抓他的,就是鄭刺史也沒權力停他的職,隻能上書朝廷。


    唐治擔心宋長史會壞事,讓王通判不能放開手腳,所以隻能以交通亂匪的罪名暫時將他軟禁起來。


    宋長史一瞧軟禁他的環境,就明白了唐治的用心,膽氣頓壯。


    他在小樓中大罵不止,精致的瓷器摔得粉碎,咆哮聲能遠遠的傳到許諾的住處。


    許諾如今已經開釋了罪名,不過梅花塢還沒建好,因為顧沐恩之前的那番舉動,許諾也婉言謝絕了顧老太爺的邀請,沒有去顧家暫住,所以,現在仍然住在木蘭堂。


    傍晚,宋長史正罵的口幹舌躁的時候,徐伯夷從宋長史家滿載而歸。


    唐治簡單地看了看宋長史那些見不得光的證據,便吩咐袁成舉:“去,把宋顯熙關到地窖裏去。”


    宋顯熙罵累了,發現茶壺也被他給摔了,便囂張地大喊:“給本官送茶來,本官渴了,聽到沒有?”


    袁成舉闖進精舍,一揪宋顯熙的衣領子,就把他連拖帶拽的拖了出去。


    等宋顯熙灰頭土臉地摔進地窖,看看四處,曉得了自己的處境,心中便是一沉。


    完了!


    唐治敢如此對我,定然是找到了對我十分不利的證據。


    宋顯熙也不咆哮了,呆呆地坐在地窖裏,惶惶不安。


    夜,深沉。


    宋顯熙坐在地窖裏,守著柱上掛著的一盞孤燈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鄭太守也正坐在燈下,沉思地望著他麵前的一碗湯。


    清亮亮的一碗雞湯,上邊飄著幾片參須、枸杞和蘑菇、紅棗。


    鄭太守撚著胡須,已經看了許久許久。


    鄭太守夫人終於忍不住了:“老爺,這碗湯可是有什麽不對勁兒嗎?你怎麽不喝呀?”


    鄭太守疑惑地道:“這雞湯,到底有什麽玄機呢?為什麽汝陽王勸我,要少喝雞湯呢?猜不透、猜不透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莫若淩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關並收藏莫若淩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