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見得?”
司馬問之見他說的十分篤定,心中有些好奇,隨即開口問道。
“太常大人的問話,應當是替皇兄問的。”
拓跋龍陽回應過後,開始訴說緣由。
“我與皇兄一同長大,他為人既有自信也很自負。師兄先是拒絕,後來對問話又是不置可否,皇兄定會再找機會出手試探。”
“你現在覺得怎麽樣了?”司馬問之聽後點了點頭,他不想再理會這件事情,點頭後將話題岔開。
“好轉許多,多謝師兄出手。”拓跋龍陽回道。
“莫要大意。我雖然為你渡靈,但是能否盡數吸納,還是未知事情。不過若是沒有意外,靜養一些時日就可以痊愈。”司馬問之一麵勸慰,一麵提醒。
拓跋龍陽猜測的事情沒有發生,自藏書閣中交鋒後,幾日內再沒有人前來,也再沒有人來征詢他的見解。
司馬問之求之不得。
連續數日行軍,中間雖有兩日歇息,他仍舊覺得乏累。此刻無人叨擾,正好可以休養生息。
司馬問之無所事事,拓跋龍陽卻剛好相反。
受傷以後僅僅一日,魏王拓跋燾就遣人前來,令他前去皇城大殿聽候差遣。但是來人見他無法利落行走,隻能獨自回去複命。
過了兩日,那人再次來請。拓跋龍陽雖然還沒有痊愈,但行走已無大礙,帶傷跟著那人前去。
司馬問之對此事憤憤不平,拓跋龍陽自己卻歡喜樂意。
賀氏懷有身孕後,往日依附他的勢力,有一些漸漸開始決裂。同為皇室一員,之前步營議事刻意將他排除,也令他備受打擊。
好在局勢總算有些緩和。
在他舍身救護以後,拓跋燾親自下令,大殿議事時令他在場。之前若即若離的一些勢力,又開始與他接觸。
隻是經過這一次起落,在取舍之間他明白許多,變得更加隱忍。
又過了幾日,司馬問之不再憤憤不平。拓跋龍陽參與朝政不是沒有好處,每次議事回來,他都能帶回一些消息。
消息大多與魏夏兩國有關。
當日赫連昌眼見後路被斷,帶領數百騎向西南突圍。魏軍隨後追擊,追擊無果返回統萬城。
這幾日有消息漸漸傳回。
赫連昌一路向西南逃竄,直至到千裏之外的上邽才停下整頓兵馬。
除了赫連昌,夏國另一路兵馬也有消息。
拓跋燾當初放棄救援長安直奔統萬,除了想要彌補前一年未能攻破夏都遺憾,也抱著圍魏救趙的心思。
赫連定雖然沒有回援,但得知統萬被破、皇兄遠遁的消息後,不再與達奚斤對峙,主動帶領兵馬離開關中,也向著上邽撤走。
司馬問之聽後,開始做離開的準備。
大戰之前,平城與統萬是魏夏兩國都城,拓跋燾才會看重統萬。如今夏都被破,赫連昌與赫連定先後遠遁上邽,此處與關中地域,短時內不會再有紛爭。
因此,等到統萬情勢逐漸落定後,拓跋燾必定會班師回平城。那裏才是魏都,才是當前魏國的根本。
果然沒過兩日,拓跋龍陽從大殿回來的時候,帶來拓跋燾即將領兵回都城的消息。
“什麽時候回返?”司馬問之聽後詢問詳情。
“就在這兩日。這次幾乎將赫連氏連根拔起,數月內統萬城不會再有大的紛爭。北方柔然蠢蠢欲動,皇兄急於回都城做一些布置。”拓跋龍陽將消息告知。
“由誰鎮守這裏?”司馬問之聽後點頭回應,回應過後繼續問道。
不會再有大的紛爭,不表明沒有小的爭鬥。即便將此處拿下,魏國仍在夏國與柔然兩方夾擊下。若是沒有人鎮守,此處必定不能久得。
“皇兄令叔父拓跋素與執金吾桓貸留守這裏,提防夏國兵馬襲擾。”拓跋龍陽的回應,印證他的猜測。
“安北王有什麽心事?”司馬問之問道。
拓跋龍陽兩次回應,都有欲言又止的神情,第二次回應後被他察覺。
“對於鎮守一事,叔父沒有異議。但是他向皇兄提了請求,令師兄也留在此處,與他一同留守。”拓跋龍陽聽後有些猶豫,片刻過後還是作了答複。
“安北王替我應下,還是替我回絕了?”司馬問之沒有料到會有這樣的事情,連忙詢問結果。
“不容回絕,皇兄即刻遣人書寫了王命,稍後便會到來。”拓跋龍陽回應的時候,臉上帶著愧疚和難色。
話音剛落,還不等司馬問之反應,門外傳來喊話聲音。傳遞拓跋燾王命的宦官,到了二人屋子的門外。
宦官所說,與拓跋龍陽剛剛說的的沒有差別。司馬問之聽後,直接將旨意接過去,送宦官離去。
“是否詫異,我為什麽會這樣快的轉性?”傳旨官員走後,司馬問之對著滿臉疑惑的拓跋龍陽問道。
“方才我確實在擔心,師兄會與趙倪起衝突。”拓跋龍陽承認了。
趙倪是拓跋燾貼身侍候,職銜雖低,但時刻伴駕隨行,多被人奉承。司馬問之若是不從,難免會與他爭執,也難免會引禍上身。
“衝突了又能如何,大不了一走了之,我是怕給你惹下麻煩。”司馬問之將旨意隨手扔在一旁,回應得毫無畏懼。
“當真?”拓跋龍陽不信。
“當真三成。”司馬問之沒有妄言。
其餘七成,是為自身考慮。
拓跋龍陽曾經說過拓跋燾的秉性,因此這次直接下旨,應當也是一次試探。按照司馬問之以前秉性,定會拒之不受。
但留守統萬一事不同。
留在此處,就會遠離拓跋燾,即便再有試探,天高路遠,他會有更多工夫斟酌與反應。
況且之前行軍鬥法,他體內靈氣消耗過半,急需補充。平城並不適宜,統萬好過許多。
兩日過後,統萬城中人聲鼎沸。出征兩月有餘,魏軍得勝回返魏都。
與魏軍一同回去的,還有數萬牲畜與無數珍寶。
魏軍離去的時候,拓跋龍陽想著與司馬問之道別。遍尋以後也找不到他的身影,最後遺憾離去。
司馬問之是故意不見。
即便以後不是不再相見,但離別總會令人傷感。
司馬問之見他說的十分篤定,心中有些好奇,隨即開口問道。
“太常大人的問話,應當是替皇兄問的。”
拓跋龍陽回應過後,開始訴說緣由。
“我與皇兄一同長大,他為人既有自信也很自負。師兄先是拒絕,後來對問話又是不置可否,皇兄定會再找機會出手試探。”
“你現在覺得怎麽樣了?”司馬問之聽後點了點頭,他不想再理會這件事情,點頭後將話題岔開。
“好轉許多,多謝師兄出手。”拓跋龍陽回道。
“莫要大意。我雖然為你渡靈,但是能否盡數吸納,還是未知事情。不過若是沒有意外,靜養一些時日就可以痊愈。”司馬問之一麵勸慰,一麵提醒。
拓跋龍陽猜測的事情沒有發生,自藏書閣中交鋒後,幾日內再沒有人前來,也再沒有人來征詢他的見解。
司馬問之求之不得。
連續數日行軍,中間雖有兩日歇息,他仍舊覺得乏累。此刻無人叨擾,正好可以休養生息。
司馬問之無所事事,拓跋龍陽卻剛好相反。
受傷以後僅僅一日,魏王拓跋燾就遣人前來,令他前去皇城大殿聽候差遣。但是來人見他無法利落行走,隻能獨自回去複命。
過了兩日,那人再次來請。拓跋龍陽雖然還沒有痊愈,但行走已無大礙,帶傷跟著那人前去。
司馬問之對此事憤憤不平,拓跋龍陽自己卻歡喜樂意。
賀氏懷有身孕後,往日依附他的勢力,有一些漸漸開始決裂。同為皇室一員,之前步營議事刻意將他排除,也令他備受打擊。
好在局勢總算有些緩和。
在他舍身救護以後,拓跋燾親自下令,大殿議事時令他在場。之前若即若離的一些勢力,又開始與他接觸。
隻是經過這一次起落,在取舍之間他明白許多,變得更加隱忍。
又過了幾日,司馬問之不再憤憤不平。拓跋龍陽參與朝政不是沒有好處,每次議事回來,他都能帶回一些消息。
消息大多與魏夏兩國有關。
當日赫連昌眼見後路被斷,帶領數百騎向西南突圍。魏軍隨後追擊,追擊無果返回統萬城。
這幾日有消息漸漸傳回。
赫連昌一路向西南逃竄,直至到千裏之外的上邽才停下整頓兵馬。
除了赫連昌,夏國另一路兵馬也有消息。
拓跋燾當初放棄救援長安直奔統萬,除了想要彌補前一年未能攻破夏都遺憾,也抱著圍魏救趙的心思。
赫連定雖然沒有回援,但得知統萬被破、皇兄遠遁的消息後,不再與達奚斤對峙,主動帶領兵馬離開關中,也向著上邽撤走。
司馬問之聽後,開始做離開的準備。
大戰之前,平城與統萬是魏夏兩國都城,拓跋燾才會看重統萬。如今夏都被破,赫連昌與赫連定先後遠遁上邽,此處與關中地域,短時內不會再有紛爭。
因此,等到統萬情勢逐漸落定後,拓跋燾必定會班師回平城。那裏才是魏都,才是當前魏國的根本。
果然沒過兩日,拓跋龍陽從大殿回來的時候,帶來拓跋燾即將領兵回都城的消息。
“什麽時候回返?”司馬問之聽後詢問詳情。
“就在這兩日。這次幾乎將赫連氏連根拔起,數月內統萬城不會再有大的紛爭。北方柔然蠢蠢欲動,皇兄急於回都城做一些布置。”拓跋龍陽將消息告知。
“由誰鎮守這裏?”司馬問之聽後點頭回應,回應過後繼續問道。
不會再有大的紛爭,不表明沒有小的爭鬥。即便將此處拿下,魏國仍在夏國與柔然兩方夾擊下。若是沒有人鎮守,此處必定不能久得。
“皇兄令叔父拓跋素與執金吾桓貸留守這裏,提防夏國兵馬襲擾。”拓跋龍陽的回應,印證他的猜測。
“安北王有什麽心事?”司馬問之問道。
拓跋龍陽兩次回應,都有欲言又止的神情,第二次回應後被他察覺。
“對於鎮守一事,叔父沒有異議。但是他向皇兄提了請求,令師兄也留在此處,與他一同留守。”拓跋龍陽聽後有些猶豫,片刻過後還是作了答複。
“安北王替我應下,還是替我回絕了?”司馬問之沒有料到會有這樣的事情,連忙詢問結果。
“不容回絕,皇兄即刻遣人書寫了王命,稍後便會到來。”拓跋龍陽回應的時候,臉上帶著愧疚和難色。
話音剛落,還不等司馬問之反應,門外傳來喊話聲音。傳遞拓跋燾王命的宦官,到了二人屋子的門外。
宦官所說,與拓跋龍陽剛剛說的的沒有差別。司馬問之聽後,直接將旨意接過去,送宦官離去。
“是否詫異,我為什麽會這樣快的轉性?”傳旨官員走後,司馬問之對著滿臉疑惑的拓跋龍陽問道。
“方才我確實在擔心,師兄會與趙倪起衝突。”拓跋龍陽承認了。
趙倪是拓跋燾貼身侍候,職銜雖低,但時刻伴駕隨行,多被人奉承。司馬問之若是不從,難免會與他爭執,也難免會引禍上身。
“衝突了又能如何,大不了一走了之,我是怕給你惹下麻煩。”司馬問之將旨意隨手扔在一旁,回應得毫無畏懼。
“當真?”拓跋龍陽不信。
“當真三成。”司馬問之沒有妄言。
其餘七成,是為自身考慮。
拓跋龍陽曾經說過拓跋燾的秉性,因此這次直接下旨,應當也是一次試探。按照司馬問之以前秉性,定會拒之不受。
但留守統萬一事不同。
留在此處,就會遠離拓跋燾,即便再有試探,天高路遠,他會有更多工夫斟酌與反應。
況且之前行軍鬥法,他體內靈氣消耗過半,急需補充。平城並不適宜,統萬好過許多。
兩日過後,統萬城中人聲鼎沸。出征兩月有餘,魏軍得勝回返魏都。
與魏軍一同回去的,還有數萬牲畜與無數珍寶。
魏軍離去的時候,拓跋龍陽想著與司馬問之道別。遍尋以後也找不到他的身影,最後遺憾離去。
司馬問之是故意不見。
即便以後不是不再相見,但離別總會令人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