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春雨之後,大地徹底蘇醒了,處處生機盎然。
一行人離開了棲雲郡城,共七個,信天遊,董淑敏,馬氏父女,小香小蘭,趙甲。
信天遊著一身素錦玄衣,穿一雙鹿皮高幫靴,戴一頂銀邊小紗帽,英氣逼人。
這套衣衫是郡守府找匠人特製,根據董小姐的目測契合尺寸,居然沒什麽誤差。原來的粗布衣裳,自然被拋棄了。
其實他對服飾並不講究,也不需要經常換洗。周身縈繞力場,灰塵根本沾染不了。加上極少出汗,很潔淨。一套衣裳可以穿好久不壞,幹淨如新。
但這套少年遊俠的服裝,信天遊很喜歡。
腰間的蹀躞可以懸掛很多小東西,如解食刀,水囊,竹筷,褡褳,荷包……這讓他想起了一個萬年前的詞匯,多功能實用腰帶。
貴族服裝他是最討厭的,寬袍大袖倒無所謂,關鍵在於沒有口袋。不像市井平民的袖子裏麵還縫了內袋,可以放點細小玩意,稱“袖珍”。
最妙的是,把狼牙去掉外刃後,找匠人配置了手柄、劍鞘,懸掛於腰間,完完全全就成了一柄解食刀。
董淑敏瞅那柄刀形狀怪怪的,非要拔出來看,信天遊死活不幹。伊人又問昨晚請鎮南將軍吃飯,幹嘛不讓自己列席,都說了些啥,他也不肯講。
氣得大小姐嘟起小嘴,板起小臉,半天不理人。
可一出城,她就把不快拋在九霄雲外,快樂得如脫籠小鳥,飛跑在最前麵帶路。
行人們見到這一隊鮮衣怒馬,紛紛避讓。
羊腸穀距離棲雲城三十裏。
連綿五六裏長的山丘,才一百多米高。由於聳立在平原之上,非常醒目。信天遊猜測,這應該屬於雲山蔓延出來的尾峰了。
看得出,官府為維護這條通往白沙王城的道路,下了大力氣。路麵鋪灑碎石,坑坑窪窪填平。斬除路旁的雜草,挖了排水溝,每隔十裏還修建一座供行人歇息的亭子。
山一程,水一程,長亭連短亭。
入穀後路麵收窄,削鑿了側壁突兀的岩石,依舊可以供兩輛馬車交錯而過。
之所以叫羊腸穀,是因為它彎彎曲曲,基本上不到百米就一個急拐。行走在穀中,可以聽到前麵傳出的說話聲,卻見不到人影。
中間最狹窄的一段,兩頭幾乎是九十度的垂直拐彎。雙峰夾峙,穀底幽深,抬頭隻能望見一線天空。
信天遊停下了,叫大夥先走,他呆會兒再追上。
眾人均以為他要方便,拐彎後停留了約五六分鍾,始終不見人來,穀裏卻飄出了煙氣。
董淑敏等得不耐煩了,下馬往回走出幾十步。偷偷摸摸伸頭一瞧,頓時眼珠子瞪得溜圓,抬手招呼馬翠花。
馬翠花走過去,看一眼後也立即縮回,用手掩住嘴巴。
兩個人麵麵相覷,探頭探腦,繼而小聲嘀咕。
“翠花姐,小天這是在拜山神嗎?”
“不像,拜神哪裏需要燒紙錢?應該是祭奠先人。”
“不可能呀……兩邊是峭壁,連墳頭都沒有一個,怎麽拜?再說,祭奠先人得準備供品,兩條腿跪下去磕頭。他隻是單膝下跪,不說話,也不磕頭,癡癡呆呆的。”
“小天這副樣子,好可憐……”
馬空重重咳嗽,狠狠瞪了馬翠花一眼。
兩位姑娘訕訕縮回頭,躡手躡腳往回走,閉緊嘴巴。
又過了幾分鍾,蹄聲驟起。
信天遊打馬如飛,從裏麵衝出。
眾人見他臉色陰沉,不敢詢問,紛紛跟上。
……
由於少年神情鬱鬱,大夥便隻顧埋頭趕路。沒有太多的行禮累贅,馬兒輕快,上午就抵達王城地界,黃昏之前進入了登豐縣城。
最不喜歡逛街的信天遊,破天荒提出陪兩位女孩子走一走,簡直讓人受寵若驚。
子夜三更,也就是進入晚上十一點了,萬籟俱寂。
咚咚咚……
哐!
“天幹物燥,小心火燭。關門閉戶,防賊防盜……”
敲梆打鑼的更夫沿街走過。
信天遊睜開了眼睛,換上一套黑色緊身夜行衣,揣上狼牙,從半開的窗子裏翻出去。落地輕如狸貓,無聲無息。
登豐縣衙占地五畝,足有一百多間房,是一片非常龐大的建築群。
按照“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後寢、獄房居南”的禮製,已經踩好點的信天遊很快鎖定了刑房。
各種刑事案件的卷宗,一般收藏於此。
門上有銅鎖,難不倒他,拔出狼牙割斷了窗戶的插銷。雖然開窗的一刹那發出了輕微吱呀聲,但門房距離遙遠,門子早已酣睡,根本不需要擔心。
信天遊翻進去,把窗戶全部打開了。
月半彎,清輝漏入。
憑借微弱的光線,他視物如同白晝。不過,顏色難以分辨,有點像看黑白版畫。
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沒有月光,點亮火折子又容易被外麵發現,今晚豈不是就要抓瞎了?到王城之後,好歹得弄一顆夜明珠隨身攜帶,有備無患。
刑房的一麵牆壁貼靠著兩米高五米寬的巨大木櫃,分隔出了上下三層,每層十個小櫃格,均沒有上鎖。底層櫃門上貼著“天啟元年”、“天啟二年”……一直到“天啟十年”的紙條。中間層貼著天啟十一年到二十年,唯獨頂層沒有標簽。
信天遊蹲下身,輕輕拉開了“天啟四年”的櫃門。
棲雲郡的捕快曾經到登豐縣調閱卷宗,結果被毫不客氣拒絕了,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罪犯是流動的,公門是相通的。何況人口失蹤案與辛集馬場血案的日期巧合,地域接近,兩者之間說不定有聯係。
沒有理由拒絕,除非裏麵存在不宜擴散的隱情。
格間中摞放了寥寥九件卷宗,布滿灰塵,還不到一寸高。看來登豐縣的治安良好,整整一年才出了九樁刑事重案。
信天遊拿出最上麵的,吹掉灰塵打開看。
裏麵記載了正月間的一起酒後鬥毆致死案,有旁人證詞,罪犯供詞,親屬訟詞,官府判詞等等。仵作的查驗報告很仔細,不僅描敘清楚死狀,還把行凶的柴刀也畫出了。
他掃了幾眼,把卷宗放回去,取出底下的一件。見到是暮春三月的一樁盜殺耕牛案,又擱回了。
這些卷宗按照時間排序,接下來就應該是四月的辛集馬場血案。
打開封麵,信天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裏隱隱泛起了不妙的感覺。
靠,下麵直接跳到了五月裏的一樁奸情毒殺案。
他趕緊塞回去,繼續往下查找。
可惜把九份卷宗全部看完,唯獨不見馬場血案。似乎天啟四年的四月,登豐縣境內平安無事。又打開隔壁天啟三年與五年的兩個櫃門,依舊尋找不到。
信天遊把卷宗恢複原狀,沉思了一陣子。
沒道理呀!
孫栓言之鑿鑿,絕非空穴來風。
這麽重大的案子,不至於遺失卷宗,難道是被刑部調走了?
信天遊定了定神,發現這排巨大立櫃的頂層,並沒有張貼標簽。
裏麵裝的會是什麽?
——————————————————————————
推薦票有點少哈,請求火力支援,謝謝!
一行人離開了棲雲郡城,共七個,信天遊,董淑敏,馬氏父女,小香小蘭,趙甲。
信天遊著一身素錦玄衣,穿一雙鹿皮高幫靴,戴一頂銀邊小紗帽,英氣逼人。
這套衣衫是郡守府找匠人特製,根據董小姐的目測契合尺寸,居然沒什麽誤差。原來的粗布衣裳,自然被拋棄了。
其實他對服飾並不講究,也不需要經常換洗。周身縈繞力場,灰塵根本沾染不了。加上極少出汗,很潔淨。一套衣裳可以穿好久不壞,幹淨如新。
但這套少年遊俠的服裝,信天遊很喜歡。
腰間的蹀躞可以懸掛很多小東西,如解食刀,水囊,竹筷,褡褳,荷包……這讓他想起了一個萬年前的詞匯,多功能實用腰帶。
貴族服裝他是最討厭的,寬袍大袖倒無所謂,關鍵在於沒有口袋。不像市井平民的袖子裏麵還縫了內袋,可以放點細小玩意,稱“袖珍”。
最妙的是,把狼牙去掉外刃後,找匠人配置了手柄、劍鞘,懸掛於腰間,完完全全就成了一柄解食刀。
董淑敏瞅那柄刀形狀怪怪的,非要拔出來看,信天遊死活不幹。伊人又問昨晚請鎮南將軍吃飯,幹嘛不讓自己列席,都說了些啥,他也不肯講。
氣得大小姐嘟起小嘴,板起小臉,半天不理人。
可一出城,她就把不快拋在九霄雲外,快樂得如脫籠小鳥,飛跑在最前麵帶路。
行人們見到這一隊鮮衣怒馬,紛紛避讓。
羊腸穀距離棲雲城三十裏。
連綿五六裏長的山丘,才一百多米高。由於聳立在平原之上,非常醒目。信天遊猜測,這應該屬於雲山蔓延出來的尾峰了。
看得出,官府為維護這條通往白沙王城的道路,下了大力氣。路麵鋪灑碎石,坑坑窪窪填平。斬除路旁的雜草,挖了排水溝,每隔十裏還修建一座供行人歇息的亭子。
山一程,水一程,長亭連短亭。
入穀後路麵收窄,削鑿了側壁突兀的岩石,依舊可以供兩輛馬車交錯而過。
之所以叫羊腸穀,是因為它彎彎曲曲,基本上不到百米就一個急拐。行走在穀中,可以聽到前麵傳出的說話聲,卻見不到人影。
中間最狹窄的一段,兩頭幾乎是九十度的垂直拐彎。雙峰夾峙,穀底幽深,抬頭隻能望見一線天空。
信天遊停下了,叫大夥先走,他呆會兒再追上。
眾人均以為他要方便,拐彎後停留了約五六分鍾,始終不見人來,穀裏卻飄出了煙氣。
董淑敏等得不耐煩了,下馬往回走出幾十步。偷偷摸摸伸頭一瞧,頓時眼珠子瞪得溜圓,抬手招呼馬翠花。
馬翠花走過去,看一眼後也立即縮回,用手掩住嘴巴。
兩個人麵麵相覷,探頭探腦,繼而小聲嘀咕。
“翠花姐,小天這是在拜山神嗎?”
“不像,拜神哪裏需要燒紙錢?應該是祭奠先人。”
“不可能呀……兩邊是峭壁,連墳頭都沒有一個,怎麽拜?再說,祭奠先人得準備供品,兩條腿跪下去磕頭。他隻是單膝下跪,不說話,也不磕頭,癡癡呆呆的。”
“小天這副樣子,好可憐……”
馬空重重咳嗽,狠狠瞪了馬翠花一眼。
兩位姑娘訕訕縮回頭,躡手躡腳往回走,閉緊嘴巴。
又過了幾分鍾,蹄聲驟起。
信天遊打馬如飛,從裏麵衝出。
眾人見他臉色陰沉,不敢詢問,紛紛跟上。
……
由於少年神情鬱鬱,大夥便隻顧埋頭趕路。沒有太多的行禮累贅,馬兒輕快,上午就抵達王城地界,黃昏之前進入了登豐縣城。
最不喜歡逛街的信天遊,破天荒提出陪兩位女孩子走一走,簡直讓人受寵若驚。
子夜三更,也就是進入晚上十一點了,萬籟俱寂。
咚咚咚……
哐!
“天幹物燥,小心火燭。關門閉戶,防賊防盜……”
敲梆打鑼的更夫沿街走過。
信天遊睜開了眼睛,換上一套黑色緊身夜行衣,揣上狼牙,從半開的窗子裏翻出去。落地輕如狸貓,無聲無息。
登豐縣衙占地五畝,足有一百多間房,是一片非常龐大的建築群。
按照“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後寢、獄房居南”的禮製,已經踩好點的信天遊很快鎖定了刑房。
各種刑事案件的卷宗,一般收藏於此。
門上有銅鎖,難不倒他,拔出狼牙割斷了窗戶的插銷。雖然開窗的一刹那發出了輕微吱呀聲,但門房距離遙遠,門子早已酣睡,根本不需要擔心。
信天遊翻進去,把窗戶全部打開了。
月半彎,清輝漏入。
憑借微弱的光線,他視物如同白晝。不過,顏色難以分辨,有點像看黑白版畫。
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沒有月光,點亮火折子又容易被外麵發現,今晚豈不是就要抓瞎了?到王城之後,好歹得弄一顆夜明珠隨身攜帶,有備無患。
刑房的一麵牆壁貼靠著兩米高五米寬的巨大木櫃,分隔出了上下三層,每層十個小櫃格,均沒有上鎖。底層櫃門上貼著“天啟元年”、“天啟二年”……一直到“天啟十年”的紙條。中間層貼著天啟十一年到二十年,唯獨頂層沒有標簽。
信天遊蹲下身,輕輕拉開了“天啟四年”的櫃門。
棲雲郡的捕快曾經到登豐縣調閱卷宗,結果被毫不客氣拒絕了,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罪犯是流動的,公門是相通的。何況人口失蹤案與辛集馬場血案的日期巧合,地域接近,兩者之間說不定有聯係。
沒有理由拒絕,除非裏麵存在不宜擴散的隱情。
格間中摞放了寥寥九件卷宗,布滿灰塵,還不到一寸高。看來登豐縣的治安良好,整整一年才出了九樁刑事重案。
信天遊拿出最上麵的,吹掉灰塵打開看。
裏麵記載了正月間的一起酒後鬥毆致死案,有旁人證詞,罪犯供詞,親屬訟詞,官府判詞等等。仵作的查驗報告很仔細,不僅描敘清楚死狀,還把行凶的柴刀也畫出了。
他掃了幾眼,把卷宗放回去,取出底下的一件。見到是暮春三月的一樁盜殺耕牛案,又擱回了。
這些卷宗按照時間排序,接下來就應該是四月的辛集馬場血案。
打開封麵,信天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裏隱隱泛起了不妙的感覺。
靠,下麵直接跳到了五月裏的一樁奸情毒殺案。
他趕緊塞回去,繼續往下查找。
可惜把九份卷宗全部看完,唯獨不見馬場血案。似乎天啟四年的四月,登豐縣境內平安無事。又打開隔壁天啟三年與五年的兩個櫃門,依舊尋找不到。
信天遊把卷宗恢複原狀,沉思了一陣子。
沒道理呀!
孫栓言之鑿鑿,絕非空穴來風。
這麽重大的案子,不至於遺失卷宗,難道是被刑部調走了?
信天遊定了定神,發現這排巨大立櫃的頂層,並沒有張貼標簽。
裏麵裝的會是什麽?
——————————————————————————
推薦票有點少哈,請求火力支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