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南開始練劍是九月初九重陽日之後的第三天,這一招最簡單最淺顯的拔劍式,他一直孜孜不倦地練到了霜降。不管鴻玄宗其他弟子怎麽看,大師兄顧天南始終苦練這招入門劍法。
顧天南白天練劍,晚上捧著楚鳳鳴留下的那幾頁《禦風劍經》苦思冥想,往往都是嘴裏念叨著幾句心法,枕著劍決入眠。
淩蒼雪則受到了父親淩道升的約束,每隔兩日才被允許來一次小蓮花峰,觀摩大師兄因辛苦練劍而日漸雄魁的肌肉。
淩蒼雪自然以為是陸雲卿從中作梗,對陸家二公子不理不睬,其實這次是淩蒼雪冤枉了陸雲卿,這全然是淩道升的主意。
那天晚上淩蒼雪給陸雲卿來了一句疾言厲色的警告後,陸家二公子還真沒敢去淩道升麵前指手畫腳,隻是瘋了一樣在洞庭山七十二峰上搜羅鳶尾花,直到擺滿了淨樂宮後殿一道十二丈長的回廊。
趙天陽也見過幾次陸雲卿漫山遍野尋找鳶尾花,感歎了幾句可憐的癡情人之後,更讓他感到訝異的是,東蒼閣弟子齊致樸居然也低頭哈腰跟在陸雲卿屁股後麵幫忙。
雖然陸雲卿對齊致樸依然冷若冰霜,但已經不再驅趕這個臉上溢滿諂媚的同齡人。
這一年霜降日,鴻玄宗中以“天樞劍”淩道升為首的“鴻玄七劍”罕見地被召入觀雲樓中,麵見已經閉關十二年不問世事的清策天尊。
觀雲樓外,萬物肅殺,草木初霜,天地間一片蒼茫。
寒風乍起,雲海一陣翻騰,觀雲樓時而湮沒於雲波詭譎之中,時而重現於朗日碧空之下,氣象巍峨壯闊,一如鴻玄宗這座開山百年的道教祖庭浮沉於北周江湖。
觀雲樓中,有道一丈見方的漢白玉屏風,古樸厚重,大氣磅礴,雕刻著一幅先天方圓、陰陽糅合的太極圖。
這道漢白玉屏風本就價值連城,屏風上雕刻的太極圖更是無價之寶。據說這幅太極圖乃是鴻玄宗開山祖師夜鴻天尊親手持劍雕成,既蘊含天地萬物之通理,又有無上劍氣內斂其中。
漢白玉屏風之前,威震北周江湖一甲子之久的清策天尊坐於紫檀幾案旁,神情肅穆,他坐姿看似隨意,卻帶著一股帝王般的威嚴,尤其是那精光內斂的雙眸,一看就讓人覺得此人修為深不可測。
清策天尊鶴發童顏,劍眉鷹眸,一身飄飄欲仙的雪白道袍不染塵埃,跟北周百姓家中供奉的真武大帝畫像頗有幾分神似。
清策完全繼承了師尊夜鴻除惡務盡、蕩平妖邪的剛烈性情,不僅令北周江湖上的歹人聞風喪膽,在鴻玄宗內也是出了名的不苟言笑。淩道升、顧凡等“鴻玄七劍”在江湖上聲名不凡,都是萬人敬仰的高手,但在清策天尊麵前,仍然如後輩晚生一般恭謹小心。
清策天尊麵前,獨獨少了開陽劍寧元的“鴻玄六劍”肅立不言。
天樞劍淩道升站在最前,滿麵紅光,恂恂儒雅,鬢邊微見花白,也許是平日忙於打理鴻玄宗的繁雜事務而疏漏了劍術,淩道升略微有些中年發福,體態稍顯臃腫,寬鬆的道袍也難掩大腹便便。
天璣劍顧凡和天璿劍呂玉山並肩站在淩道升身後,呂玉山是鴻玄宗南霆閣閣主,臉黑嘴闊,身材高大魁梧,比顧凡幾乎高出了一個頭,雙臂上隆起的健碩肌肉把衣袖撐得緊繃。
千萬別以為呂玉山虎背熊腰,貌似隻會三板斧的莽將,其實此人心思縝密,在“鴻玄七劍”中最為足智多謀。
天權劍方巍奕、玉衡劍溫良、搖光劍吳鴻風三人站在最後。
天權劍方巍奕是北冥閣大執事,長臉深目,瘦骨棱棱,樣貌清雅。方巍奕除劍術不凡之外還精通撫琴丹青,棋藝高絕,在鴻玄宗內難以找到勢均力敵的棋友後,他經常劃地為局,自己跟自己對弈。
方巍奕在江湖上被人稱作是“棋琴劍”三絕,在他看來,自己劍法實屬一般,琴技尚可,最讓他引以為傲的,是棋藝。
玉衡劍溫良人如其名,麵色稍顯枯黃,眼神卻清澈謙恭,一襲灰色道袍洗得有些發白,卻一塵不染。
常言道君子溫潤如玉,不過如此。玉衡劍溫良是南霆閣大執事,性格沉穩如山,尤其擅長鑄劍煉器。鴻玄宗中有三把靈氣十足的飛劍,都是由溫良輔助清策天尊鍛造的。
搖光劍吳鴻風在“鴻玄七劍”中年紀最輕,不過才三十歲出頭年紀,劍道造詣卻在七人中最高,是北周劍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劍癡”。
吳鴻風麵目清秀,豐神如玉,雙眼中透著“劍癡”應有的堅毅。吳鴻風背上有一副玄鐵打造的劍匣,內藏長劍三把,短劍七把。北周江湖上有傳言稱吳鴻風近年來已經能以意禦劍,劍匣中的短劍可淩空十丈取人性命。
遙知兄弟登高處,劍光滿樓少一人。
“天罡北鬥,七星七劍。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搖光都在,寧元那小子去哪了,又偷偷溜下山撒野去了?”清策天尊的嗓音醇厚而中正,透著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勢。
堂下,鴻玄宗三代弟子中的六位中流砥柱沉默不言,清策天尊略微遲疑後,把視線逐漸凝聚在天璣劍顧凡身上。
寧元是東蒼閣大執事,跟顧凡的關係最為親近,他去了哪裏,顧凡肯定知道。
不料顧凡眉頭緊鎖,不置一詞。
清策天尊心頭一沉,難不成寧元這小子又惹下了什麽天大的禍事?早就到了知天命的年紀,難道手下還沒有輕重?
在“鴻玄七劍”中,寧元的性格跟他最像,也最讓他頭疼。
“回稟師尊,寧師弟帶領東蒼閣七位後輩弟子遊曆江湖兩年,本該於重陽日前回山。但在歸途中不幸遭歹人暗算,被迫拔劍自刎,屍首被一匹老馬背回,東蒼閣七位小弟子倒是平安歸來,毫無未損。三師叔衝陽天尊已經下山,臨行前吩咐我等一切照舊,不可輕舉妄動。待三師叔查明真相,不論仇敵何等身份,我等必要跟仇敵為六弟討一個說法!”
淩道升本就長了一張大紅臉,此時說到激動之處臉色更顯潮紅,仿佛喝了三大碗燒刀子一般。
清策天尊已經活過了兩個甲子,修道一百多年,胸懷早就一片空明,雖不似佛家禪師那般斬七情斷六欲,卻也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但今日清策天尊剛剛剛出關,便聽聞弟子寧元的噩耗,難免泫然神傷。
清策站起身來,望著樓外蒼茫雲海道:“天下沒有哪個宗派能像咱們鴻玄宗,百年來獨領風騷,領袖江湖群雄。可無波瀾怎能稱江湖,有起就必然就有伏,隻許我鴻玄宗弟子仗劍遠行踏浪乘舟,就不許邪魔外道明槍暗箭逆天而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何況魔教六派早就跟咱鴻玄宗結下血海深仇?寧元的事,有因,亦有果。”
天璿劍呂玉山向前踏出一步,粗著嗓門道:“師尊,依弟子拙見,此事並非魔教所為。魔教中人曆來心狠手辣,殘忍暴戾,若真有位能夠逼迫六弟自刎的魔教高手踏足中原,他定然不會放過東蒼閣七位小弟子。此事,怕是另有隱情。至於究竟是何門何派所為,弟子不好說。”
玉衡劍溫良咳嗽一聲,清了清喉嚨,不慌不忙道:“師尊,弟子不認同三哥的看法。據月華師姐所述,六弟是在文陽城不辭而別後遭歹人毒手。六弟帶著七位晚輩弟子在文陽城三十裏之外的竹泉林剿除蟒妖,當夜有九天雷劫現世,蟒妖最後不知所蹤。弟子認為,六弟的死肯定跟九天雷劫和這條莫名出現的蟒妖有關。魔教妖人極為擅長煉獸造丹,說不定這條蟒妖就是魔教妖人豢養的妖獸!而竹泉林除妖,就是魔教妖人精心布置的一個圈套!”
清策天尊轉過身來,輕輕撫摸著漢白玉屏風上的太極圖紋,仿佛在細細體會夜鴻祖師留下的絲絲劍氣。
過了半晌,清策天尊緩緩開口道:“蛟蟒渡劫,化而為龍。獵龍之戰中,我鴻玄宗在墮龍關遭遇龍族四大龍王中的黑龍王、白龍王、赤龍王,還有他們的龍子龍孫,還有西北荒原上的十萬妖邪精怪。”
“那一場血戰足足打了五天六夜,夜鴻祖師本有親傳弟子十一人,其中七人死於這場血戰,我鴻玄宗八百多位弟子身死道消,其中西華閣三百多位弟子無一存活。夜鴻祖師親手斬了黑龍王、赤龍王,我身中二十多處傷口,本想與那白龍王同歸於盡,結果景文師弟搶先一步,一劍刺中白龍王心口,他也被白龍王捏碎了頭顱!景文師弟,替我死在了墮龍關!”
獵龍之戰是神州沃土三百年來非常慘烈的一場大戰,比戰國時期的七國爭霸有過之而無不及。
清策天尊今日回想起年少時的崢嶸歲月,言語之中沒有多少血氣豪邁反而充滿了落寞悲戚。
顧天南白天練劍,晚上捧著楚鳳鳴留下的那幾頁《禦風劍經》苦思冥想,往往都是嘴裏念叨著幾句心法,枕著劍決入眠。
淩蒼雪則受到了父親淩道升的約束,每隔兩日才被允許來一次小蓮花峰,觀摩大師兄因辛苦練劍而日漸雄魁的肌肉。
淩蒼雪自然以為是陸雲卿從中作梗,對陸家二公子不理不睬,其實這次是淩蒼雪冤枉了陸雲卿,這全然是淩道升的主意。
那天晚上淩蒼雪給陸雲卿來了一句疾言厲色的警告後,陸家二公子還真沒敢去淩道升麵前指手畫腳,隻是瘋了一樣在洞庭山七十二峰上搜羅鳶尾花,直到擺滿了淨樂宮後殿一道十二丈長的回廊。
趙天陽也見過幾次陸雲卿漫山遍野尋找鳶尾花,感歎了幾句可憐的癡情人之後,更讓他感到訝異的是,東蒼閣弟子齊致樸居然也低頭哈腰跟在陸雲卿屁股後麵幫忙。
雖然陸雲卿對齊致樸依然冷若冰霜,但已經不再驅趕這個臉上溢滿諂媚的同齡人。
這一年霜降日,鴻玄宗中以“天樞劍”淩道升為首的“鴻玄七劍”罕見地被召入觀雲樓中,麵見已經閉關十二年不問世事的清策天尊。
觀雲樓外,萬物肅殺,草木初霜,天地間一片蒼茫。
寒風乍起,雲海一陣翻騰,觀雲樓時而湮沒於雲波詭譎之中,時而重現於朗日碧空之下,氣象巍峨壯闊,一如鴻玄宗這座開山百年的道教祖庭浮沉於北周江湖。
觀雲樓中,有道一丈見方的漢白玉屏風,古樸厚重,大氣磅礴,雕刻著一幅先天方圓、陰陽糅合的太極圖。
這道漢白玉屏風本就價值連城,屏風上雕刻的太極圖更是無價之寶。據說這幅太極圖乃是鴻玄宗開山祖師夜鴻天尊親手持劍雕成,既蘊含天地萬物之通理,又有無上劍氣內斂其中。
漢白玉屏風之前,威震北周江湖一甲子之久的清策天尊坐於紫檀幾案旁,神情肅穆,他坐姿看似隨意,卻帶著一股帝王般的威嚴,尤其是那精光內斂的雙眸,一看就讓人覺得此人修為深不可測。
清策天尊鶴發童顏,劍眉鷹眸,一身飄飄欲仙的雪白道袍不染塵埃,跟北周百姓家中供奉的真武大帝畫像頗有幾分神似。
清策完全繼承了師尊夜鴻除惡務盡、蕩平妖邪的剛烈性情,不僅令北周江湖上的歹人聞風喪膽,在鴻玄宗內也是出了名的不苟言笑。淩道升、顧凡等“鴻玄七劍”在江湖上聲名不凡,都是萬人敬仰的高手,但在清策天尊麵前,仍然如後輩晚生一般恭謹小心。
清策天尊麵前,獨獨少了開陽劍寧元的“鴻玄六劍”肅立不言。
天樞劍淩道升站在最前,滿麵紅光,恂恂儒雅,鬢邊微見花白,也許是平日忙於打理鴻玄宗的繁雜事務而疏漏了劍術,淩道升略微有些中年發福,體態稍顯臃腫,寬鬆的道袍也難掩大腹便便。
天璣劍顧凡和天璿劍呂玉山並肩站在淩道升身後,呂玉山是鴻玄宗南霆閣閣主,臉黑嘴闊,身材高大魁梧,比顧凡幾乎高出了一個頭,雙臂上隆起的健碩肌肉把衣袖撐得緊繃。
千萬別以為呂玉山虎背熊腰,貌似隻會三板斧的莽將,其實此人心思縝密,在“鴻玄七劍”中最為足智多謀。
天權劍方巍奕、玉衡劍溫良、搖光劍吳鴻風三人站在最後。
天權劍方巍奕是北冥閣大執事,長臉深目,瘦骨棱棱,樣貌清雅。方巍奕除劍術不凡之外還精通撫琴丹青,棋藝高絕,在鴻玄宗內難以找到勢均力敵的棋友後,他經常劃地為局,自己跟自己對弈。
方巍奕在江湖上被人稱作是“棋琴劍”三絕,在他看來,自己劍法實屬一般,琴技尚可,最讓他引以為傲的,是棋藝。
玉衡劍溫良人如其名,麵色稍顯枯黃,眼神卻清澈謙恭,一襲灰色道袍洗得有些發白,卻一塵不染。
常言道君子溫潤如玉,不過如此。玉衡劍溫良是南霆閣大執事,性格沉穩如山,尤其擅長鑄劍煉器。鴻玄宗中有三把靈氣十足的飛劍,都是由溫良輔助清策天尊鍛造的。
搖光劍吳鴻風在“鴻玄七劍”中年紀最輕,不過才三十歲出頭年紀,劍道造詣卻在七人中最高,是北周劍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劍癡”。
吳鴻風麵目清秀,豐神如玉,雙眼中透著“劍癡”應有的堅毅。吳鴻風背上有一副玄鐵打造的劍匣,內藏長劍三把,短劍七把。北周江湖上有傳言稱吳鴻風近年來已經能以意禦劍,劍匣中的短劍可淩空十丈取人性命。
遙知兄弟登高處,劍光滿樓少一人。
“天罡北鬥,七星七劍。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搖光都在,寧元那小子去哪了,又偷偷溜下山撒野去了?”清策天尊的嗓音醇厚而中正,透著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勢。
堂下,鴻玄宗三代弟子中的六位中流砥柱沉默不言,清策天尊略微遲疑後,把視線逐漸凝聚在天璣劍顧凡身上。
寧元是東蒼閣大執事,跟顧凡的關係最為親近,他去了哪裏,顧凡肯定知道。
不料顧凡眉頭緊鎖,不置一詞。
清策天尊心頭一沉,難不成寧元這小子又惹下了什麽天大的禍事?早就到了知天命的年紀,難道手下還沒有輕重?
在“鴻玄七劍”中,寧元的性格跟他最像,也最讓他頭疼。
“回稟師尊,寧師弟帶領東蒼閣七位後輩弟子遊曆江湖兩年,本該於重陽日前回山。但在歸途中不幸遭歹人暗算,被迫拔劍自刎,屍首被一匹老馬背回,東蒼閣七位小弟子倒是平安歸來,毫無未損。三師叔衝陽天尊已經下山,臨行前吩咐我等一切照舊,不可輕舉妄動。待三師叔查明真相,不論仇敵何等身份,我等必要跟仇敵為六弟討一個說法!”
淩道升本就長了一張大紅臉,此時說到激動之處臉色更顯潮紅,仿佛喝了三大碗燒刀子一般。
清策天尊已經活過了兩個甲子,修道一百多年,胸懷早就一片空明,雖不似佛家禪師那般斬七情斷六欲,卻也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但今日清策天尊剛剛剛出關,便聽聞弟子寧元的噩耗,難免泫然神傷。
清策站起身來,望著樓外蒼茫雲海道:“天下沒有哪個宗派能像咱們鴻玄宗,百年來獨領風騷,領袖江湖群雄。可無波瀾怎能稱江湖,有起就必然就有伏,隻許我鴻玄宗弟子仗劍遠行踏浪乘舟,就不許邪魔外道明槍暗箭逆天而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何況魔教六派早就跟咱鴻玄宗結下血海深仇?寧元的事,有因,亦有果。”
天璿劍呂玉山向前踏出一步,粗著嗓門道:“師尊,依弟子拙見,此事並非魔教所為。魔教中人曆來心狠手辣,殘忍暴戾,若真有位能夠逼迫六弟自刎的魔教高手踏足中原,他定然不會放過東蒼閣七位小弟子。此事,怕是另有隱情。至於究竟是何門何派所為,弟子不好說。”
玉衡劍溫良咳嗽一聲,清了清喉嚨,不慌不忙道:“師尊,弟子不認同三哥的看法。據月華師姐所述,六弟是在文陽城不辭而別後遭歹人毒手。六弟帶著七位晚輩弟子在文陽城三十裏之外的竹泉林剿除蟒妖,當夜有九天雷劫現世,蟒妖最後不知所蹤。弟子認為,六弟的死肯定跟九天雷劫和這條莫名出現的蟒妖有關。魔教妖人極為擅長煉獸造丹,說不定這條蟒妖就是魔教妖人豢養的妖獸!而竹泉林除妖,就是魔教妖人精心布置的一個圈套!”
清策天尊轉過身來,輕輕撫摸著漢白玉屏風上的太極圖紋,仿佛在細細體會夜鴻祖師留下的絲絲劍氣。
過了半晌,清策天尊緩緩開口道:“蛟蟒渡劫,化而為龍。獵龍之戰中,我鴻玄宗在墮龍關遭遇龍族四大龍王中的黑龍王、白龍王、赤龍王,還有他們的龍子龍孫,還有西北荒原上的十萬妖邪精怪。”
“那一場血戰足足打了五天六夜,夜鴻祖師本有親傳弟子十一人,其中七人死於這場血戰,我鴻玄宗八百多位弟子身死道消,其中西華閣三百多位弟子無一存活。夜鴻祖師親手斬了黑龍王、赤龍王,我身中二十多處傷口,本想與那白龍王同歸於盡,結果景文師弟搶先一步,一劍刺中白龍王心口,他也被白龍王捏碎了頭顱!景文師弟,替我死在了墮龍關!”
獵龍之戰是神州沃土三百年來非常慘烈的一場大戰,比戰國時期的七國爭霸有過之而無不及。
清策天尊今日回想起年少時的崢嶸歲月,言語之中沒有多少血氣豪邁反而充滿了落寞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