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你們知道這話出自哪嗎
玄門小國師又在卜卦了 作者:長夜驚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太傅這題出得限製甚少,貢生們亦未嚐辜負老太傅的“信任”,一道治國策論答了個五花八門。
有中規中矩些的,提倡防治結合,無災年份加固堤壩、修築暖室;有腦子活泛些的,建議適當減輕征稅,每年的盈餘便化作貯藏起來的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還有些異想天開的,說百姓們可以效仿大雁秋去春歸,令南方的百姓在春夏之時向北側遷移,北方的則與之相反。
當然,這般不著邊際的答案自然引得一派哄堂大笑,便連一向和藹慈祥的老太傅也被他這話抖得失笑出聲。
不過這論題本就是由著貢生們自由發揮的,朝臣們一笑過後,倒也無人責怪於那貢生。
——看他的衣著樣貌,這人許是家境極好,自小隻知讀書作賦,沒吃過什麽苦頭,不大明白百姓疾苦,也屬正常。
這種問題不大,回頭找機會將他下放到鄉野山村,讓他在那邊住上個三年五載,該明白的便該都明白了。
八名貢生一一作答完畢,餘下的兩人卻一直沒什麽動靜。
墨書誠見此不由愈發心焦難捱,那頭笑夠了的蕭老太傅也察覺到了二人的異樣,忍不住蹙眉沉了聲:“鮑暉、陸壬嘉,你二人為何不曾開口作答?”
“難道,你們是想棄考不成?”
兩人聞言相視一眼,陸壬嘉的眼皮微垂,鮑暉見狀輕斂下頜,上前一步,竭力作一副不卑不亢之狀,對著高台上的帝王躬身行了禮。
“回稟陛下、殿下,老太傅,我二人並非儒生,所修乃是黃老之術,會試時所答亦為道中之法,而非儒術,故不通儒門治世之學,難以作答。”
“道生?”蕭玨眉頭緊鎖,下意識回頭望了眼端坐椅中的雲璟帝,轉而看向身側一幹禮部官員。
見這場麵,何康盛抬手虛攥一拳,垂眉輕咳一聲:“咳,蕭老,當日那會試答卷之中,確有兩篇道家著述。”
“下官見那文章寫的還算新穎獨特,又有些文采,一時難以抉擇,便將之呈送給了尚書大人。”他說著,轉頭看向晁陵,“大人,您說是吧?”
陡然被何康盛點出名號的晁陵怔了一瞬,他禁不住在心下大啐一口,麵上卻隻得佯裝一派波瀾不驚,淡聲回話:“是這樣。”
“老太傅,那兩名貢生會試時所逞文章確乎不錯,下官看著,也不免生了些愛才之意,便予他們過了,應當就是麵前這兩位。”
“這樣。”蕭老太傅聽罷撫須點頭,容色微緩,笑意亦重新攀上了臉,“既是這樣,倒也無妨,治國本就居無定法,能得百姓安生樂業,便是上佳之策。”
“且老朽少年時曾閱覽百家書卷,儒釋道三門之法皆有所涉獵,爾今班門弄斧,強尋兩段典籍,作一番道|門禪論,卻也不難。”老人笑笑,“你二人,以為如何?”
還好,蕭老太傅對黃老之術沒什麽意見,且他融匯百家,定能看出他二人的不世才華。
高台上的墨書誠微微鬆氣,如此一來,隻要鮑暉他們能將老太傅所出禪論答得精彩漂亮,這番事,就算揭過去了。
與墨書誠的放鬆不同,那兩名貢生聽罷,心下卻是越發沒了底氣——他們根本就不是什麽道生,入京前學的也是正兒八經的儒家經綸。
隻是會試前,安平侯府的人曾找上門來,許以重金酬勞,要他們扮做道|門之人,與四皇子行賄。
他們從侯府之人口中,聽說了墨書誠的千般事跡,他們知道他沉溺玄門之術後,便私心想著,縱然他二人難以登科,若得皇子賞識,照樣有機會留在京中大展身手。
加之侯府給的酬勞極其豐厚,他二人又知曉自己學識文采遠不如他人,走尋常的路子,想要考取功名定然無望,便輕鬆點頭答應下來,臨時背了兩篇玄門經典。
哪成想,因是半路出家,不待他們將玄門典籍背成多少,儒家經綸倒先一應忘了。
——連他們在會試上寫的那兩篇文章,都是侯府之人提前自晁陵處得出題來,讓二人翻閱了無數典籍,早早寫就、生生背下來的。
鮑暉的頭皮發了麻,奈何事已至此,他們當真是退無可退。
安平侯府的權勢滔天,想要查清他們的底細簡直是易如反掌,就算他們兩個不怕死,想臨陣倒戈,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那遠在家鄉的父母親友們的安危。
“若有禪論,自然是極好,還請老太傅出題。”鮑暉拱手。
“好。”老人應聲,垂眸沉吟片刻,信手拈出一句話來,“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這句話,若化用到治國安民之上,當作何等解釋?”
“這……”鮑暉一噎,半天沒能說出話來,當日他隻胡亂背了兩段《莊子》,什麽《衝虛真經》、《道德經》,《常清靜經》之類的,他壓根就沒翻過!
“這是……倡導百姓們凡事不爭不搶?”陸壬嘉小心翼翼地出言試探。
蕭老太傅抿唇不語,他靜靜盯著二人看了少頃,放在膝上手陡然捏成了拳:“你們知道這句話出自哪裏嗎?”
“……《道德真經》?”鮑暉爪麻,隨口扯了個名氣最大的《道德經》。
老人繃著臉追問:“第幾章?”
“第幾章……第……第八,”陸壬嘉細細觀察這老人的麵容,見他眉頭鎖得愈緊,連連改口,“不,不對,第九,對對對,第九章,一定是第九章!”
“哈!”蕭老太傅怒極反笑,“一派胡言!這話出自《道德經》第七章,講的是聖人遇事謙讓無爭,置之度外!”
“倘若化到民生,便是為官者不可過分幹擾百姓生計,順其自然,循循善誘,以疏代堵。”
“怎就扯上讓百姓凡事不爭不搶了?”
“聖人可以不爭,可百姓們難道還能都是聖人嗎?!”老人越說越是火大,“你們兩個,究竟是怎麽混到殿試來的!”
他倏地起了身,轉身對著雲璟帝深深作揖:“陛下,老臣以為,以此二人水平,能入得殿試實在太過蹊蹺,背後恐生徇私舞弊。”
“還望陛下明察,以還天下讀書人一個公道!”
有中規中矩些的,提倡防治結合,無災年份加固堤壩、修築暖室;有腦子活泛些的,建議適當減輕征稅,每年的盈餘便化作貯藏起來的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還有些異想天開的,說百姓們可以效仿大雁秋去春歸,令南方的百姓在春夏之時向北側遷移,北方的則與之相反。
當然,這般不著邊際的答案自然引得一派哄堂大笑,便連一向和藹慈祥的老太傅也被他這話抖得失笑出聲。
不過這論題本就是由著貢生們自由發揮的,朝臣們一笑過後,倒也無人責怪於那貢生。
——看他的衣著樣貌,這人許是家境極好,自小隻知讀書作賦,沒吃過什麽苦頭,不大明白百姓疾苦,也屬正常。
這種問題不大,回頭找機會將他下放到鄉野山村,讓他在那邊住上個三年五載,該明白的便該都明白了。
八名貢生一一作答完畢,餘下的兩人卻一直沒什麽動靜。
墨書誠見此不由愈發心焦難捱,那頭笑夠了的蕭老太傅也察覺到了二人的異樣,忍不住蹙眉沉了聲:“鮑暉、陸壬嘉,你二人為何不曾開口作答?”
“難道,你們是想棄考不成?”
兩人聞言相視一眼,陸壬嘉的眼皮微垂,鮑暉見狀輕斂下頜,上前一步,竭力作一副不卑不亢之狀,對著高台上的帝王躬身行了禮。
“回稟陛下、殿下,老太傅,我二人並非儒生,所修乃是黃老之術,會試時所答亦為道中之法,而非儒術,故不通儒門治世之學,難以作答。”
“道生?”蕭玨眉頭緊鎖,下意識回頭望了眼端坐椅中的雲璟帝,轉而看向身側一幹禮部官員。
見這場麵,何康盛抬手虛攥一拳,垂眉輕咳一聲:“咳,蕭老,當日那會試答卷之中,確有兩篇道家著述。”
“下官見那文章寫的還算新穎獨特,又有些文采,一時難以抉擇,便將之呈送給了尚書大人。”他說著,轉頭看向晁陵,“大人,您說是吧?”
陡然被何康盛點出名號的晁陵怔了一瞬,他禁不住在心下大啐一口,麵上卻隻得佯裝一派波瀾不驚,淡聲回話:“是這樣。”
“老太傅,那兩名貢生會試時所逞文章確乎不錯,下官看著,也不免生了些愛才之意,便予他們過了,應當就是麵前這兩位。”
“這樣。”蕭老太傅聽罷撫須點頭,容色微緩,笑意亦重新攀上了臉,“既是這樣,倒也無妨,治國本就居無定法,能得百姓安生樂業,便是上佳之策。”
“且老朽少年時曾閱覽百家書卷,儒釋道三門之法皆有所涉獵,爾今班門弄斧,強尋兩段典籍,作一番道|門禪論,卻也不難。”老人笑笑,“你二人,以為如何?”
還好,蕭老太傅對黃老之術沒什麽意見,且他融匯百家,定能看出他二人的不世才華。
高台上的墨書誠微微鬆氣,如此一來,隻要鮑暉他們能將老太傅所出禪論答得精彩漂亮,這番事,就算揭過去了。
與墨書誠的放鬆不同,那兩名貢生聽罷,心下卻是越發沒了底氣——他們根本就不是什麽道生,入京前學的也是正兒八經的儒家經綸。
隻是會試前,安平侯府的人曾找上門來,許以重金酬勞,要他們扮做道|門之人,與四皇子行賄。
他們從侯府之人口中,聽說了墨書誠的千般事跡,他們知道他沉溺玄門之術後,便私心想著,縱然他二人難以登科,若得皇子賞識,照樣有機會留在京中大展身手。
加之侯府給的酬勞極其豐厚,他二人又知曉自己學識文采遠不如他人,走尋常的路子,想要考取功名定然無望,便輕鬆點頭答應下來,臨時背了兩篇玄門經典。
哪成想,因是半路出家,不待他們將玄門典籍背成多少,儒家經綸倒先一應忘了。
——連他們在會試上寫的那兩篇文章,都是侯府之人提前自晁陵處得出題來,讓二人翻閱了無數典籍,早早寫就、生生背下來的。
鮑暉的頭皮發了麻,奈何事已至此,他們當真是退無可退。
安平侯府的權勢滔天,想要查清他們的底細簡直是易如反掌,就算他們兩個不怕死,想臨陣倒戈,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那遠在家鄉的父母親友們的安危。
“若有禪論,自然是極好,還請老太傅出題。”鮑暉拱手。
“好。”老人應聲,垂眸沉吟片刻,信手拈出一句話來,“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這句話,若化用到治國安民之上,當作何等解釋?”
“這……”鮑暉一噎,半天沒能說出話來,當日他隻胡亂背了兩段《莊子》,什麽《衝虛真經》、《道德經》,《常清靜經》之類的,他壓根就沒翻過!
“這是……倡導百姓們凡事不爭不搶?”陸壬嘉小心翼翼地出言試探。
蕭老太傅抿唇不語,他靜靜盯著二人看了少頃,放在膝上手陡然捏成了拳:“你們知道這句話出自哪裏嗎?”
“……《道德真經》?”鮑暉爪麻,隨口扯了個名氣最大的《道德經》。
老人繃著臉追問:“第幾章?”
“第幾章……第……第八,”陸壬嘉細細觀察這老人的麵容,見他眉頭鎖得愈緊,連連改口,“不,不對,第九,對對對,第九章,一定是第九章!”
“哈!”蕭老太傅怒極反笑,“一派胡言!這話出自《道德經》第七章,講的是聖人遇事謙讓無爭,置之度外!”
“倘若化到民生,便是為官者不可過分幹擾百姓生計,順其自然,循循善誘,以疏代堵。”
“怎就扯上讓百姓凡事不爭不搶了?”
“聖人可以不爭,可百姓們難道還能都是聖人嗎?!”老人越說越是火大,“你們兩個,究竟是怎麽混到殿試來的!”
他倏地起了身,轉身對著雲璟帝深深作揖:“陛下,老臣以為,以此二人水平,能入得殿試實在太過蹊蹺,背後恐生徇私舞弊。”
“還望陛下明察,以還天下讀書人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