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大搞基礎建設
香火成神:開局一座土地廟 作者:東籬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交通運營權,現在看起來並不是多了不起的東西,好像一百年也賺不回來成本。
但是柳青知道,隨著各種工業技術在這個世界出現,這個世界的生產力會來一場爆發。
工業革命帶來的經濟繁榮,是這些農業國家的管理者們所想象不到的。
在工業時代,能夠把握交通運營的權力,那利益大得不可想象。
商品要流通,就得通過他們的路。
具體怎樣收費,當然也得由他們來決定。
柳青並不想靠著壟斷賺多大的錢,但是收回成本,還小有盈利,那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這種事情還隻有柳家能夠做得了。
別的商人就算是擁有著和柳家同樣的財富,也做不了這樣的事情。
他們要建這樣的交通網絡,成本要比柳家至少多出十倍以上。
現在在這個世界,水泥都是有柳家製造的。
最大的幾個鋼鐵廠,都在藏金山脈,也同樣控製在柳青手上。
柳家能夠拿到的鋼鐵,別的商人想要拿到,最少得出三倍以上的價格。
火車目前也隻有柳家和長生國掌握著生產技術。
別的商人就算是修成了鐵路,也沒有火車可跑。
輪船目前隻有柳家才掌握著生產技術。
更不用說還沒有製造出來的汽車了。
別的商人就算是壟斷的交通運營權,他們的交通網上也隻能跑馬車,跑帆船,不要說一百年,一千年都回不了本。
更為重要的一點,別的商人沒有那麽多修真者可以使用,以他們現在所擁有的技術,既沒有辦法在大江大河之上鋪鐵橋,也沒有能力在大山之中鑽隧道,唯一能做的就是開通運河,把水路給聯通起來。
但那也隻是在技術層麵上可以做到,真要那樣做,需要的龐大的人工就能把他們給壓死了。
退一萬步說,他們真有那麽大的資本,把這個交通網絡給弄出來了,也沒有那樣的能力守得住。
商人天生就是挨宰的,在權力麵前不值一提。
柳家不一樣。
柳家身後是柳青這一尊大神,連皇帝都要聽柳青的,還有那麽多修真者幫助柳青,這個世界就沒有哪一個世俗勢力可以搶走柳家的財富。
朝中大佬本來對皇帝提出來的這麽一個交通計劃不以為然,覺得這就是好大喜功,勞民傷財,要把國庫都給搞空。
可聽到說不用朝廷出錢,隻需要搞定沿途的征地就可以了,於是就改變了態度。
一百年的交通運營權,他們並不在乎。
隻要國庫不受到影響,他們的利益不受到影響,那就可以了。
一百年太久,跟他們有關的最多也就是這十年時間內。
十年之後,在場的朝中大佬基本上都得退下來。
對他們來講,一百年的運營權和十年的運營權沒有什麽區別。
交通便捷了,對任何人都有好處。
商品流通更多,也能提高商稅。
有人要做冤大頭,出那個錢,他們當然不攔著,而是要大力支持。
就這樣,在接下來半個月的時間裏,他們對著地圖劃出了一個完善的交通網絡。
水路要聯通大半個大乾。
這規劃中要開辟的運河就有十幾條,全長達到了兩千多裏。
鐵路要聯通到大乾的每一個省。
具體從哪個州府哪個縣經過,除了地理因素外,還得看該地有沒有朝中大佬。
誰都想把鐵路弄到自己的老家去。
隻要不傻,都知道交通
便利能夠給家鄉帶來多大的發展機遇。
而這些朝中大佬們,有了錢之後最熱愛的一件事情就是在老家買地。
有鐵路經過的地價跟沒鐵路經過的地價那絕對不會是一樣的。
除此之外,還有公路。
需要做到每一個州府都通公路。
至於縣與縣之間,那就不強求了。
至少那不是這十年之內可以完成的事情。
柳家承接了這個工程,他們也沒有自己一家來做這件事情——確實沒有那個財力。
而是找各地的富商和大地主,讓他們也出一股,讓出一部分的經營權,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共同建造這麽一個交通網。
他們也通過這樣的方式找到了很多的合作方。
真正的算起來,修建這麽一個覆蓋全國的交通網,柳家沒有出太多的錢,大部分都是由那些合作出了。
明麵上看起來,那些合作者隻出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錢。
可實際上,那些基建材料都是柳家出的,很多關鍵路段的施工也是柳家在做,比如架設橋梁、開通隧道什麽的,那也得算工價的。
到底該怎麽計算,柳家倒是沒有格外的開高價,而是按照市場價格來算的。
但那個市場價格本身就是柳家自己定的,這裏麵有著比較高的利潤。
按照真正的成本來算,柳家其實沒有出那麽多,但是他們得到了更多的權利。
在這個過程中,不隻是投入了大量的建設材料,還投入了大量的人工。
也為柳家培養出了大量的建設工人。
而在這個過程中,柳青又拿出了一些機械製造技術,製造出了一些大型工程用的機器。
這樣就可以減少修真者的使用量,讓凡人擁有著更多的做工程的能力。
這個交通網絡建設才兩年,這個世界的第一家汽車廠成立了。
這時候修真者們建設的第一家煉油廠也建立起來了,這個時候才開始招收普通人做工人,來教他們怎樣使用那些機器,怎樣開采石油,怎樣煉化石油,還有各種化工品的製造。
石油運輸上麵,一開始還是由修真者拿儲物戒來運輸。
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情況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隻要將煉油廠也納入到交通網絡中,以後運輸汽油這種事情,就可以由凡人來接管了。
大乾國剛開始搞基礎建設,周邊那些國家都知道,但並沒有效仿的心思。
第一個拿不出那個錢來搞這樣的建設。
第二個,也看不出搞這樣的建設,究竟有多大的好處。
不是不知道交通便利能夠帶來好處,而是覺得帶來的好處不足以彌補支出的成本。
得不償失。
他們覺得現在的路已經足夠他們使用了。
一直到了第三年,柳家的汽車廠批量生產的一千輛大卡車上路,才讓那些國家的人們看到了修路可能帶來的好處。
但是柳青知道,隨著各種工業技術在這個世界出現,這個世界的生產力會來一場爆發。
工業革命帶來的經濟繁榮,是這些農業國家的管理者們所想象不到的。
在工業時代,能夠把握交通運營的權力,那利益大得不可想象。
商品要流通,就得通過他們的路。
具體怎樣收費,當然也得由他們來決定。
柳青並不想靠著壟斷賺多大的錢,但是收回成本,還小有盈利,那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這種事情還隻有柳家能夠做得了。
別的商人就算是擁有著和柳家同樣的財富,也做不了這樣的事情。
他們要建這樣的交通網絡,成本要比柳家至少多出十倍以上。
現在在這個世界,水泥都是有柳家製造的。
最大的幾個鋼鐵廠,都在藏金山脈,也同樣控製在柳青手上。
柳家能夠拿到的鋼鐵,別的商人想要拿到,最少得出三倍以上的價格。
火車目前也隻有柳家和長生國掌握著生產技術。
別的商人就算是修成了鐵路,也沒有火車可跑。
輪船目前隻有柳家才掌握著生產技術。
更不用說還沒有製造出來的汽車了。
別的商人就算是壟斷的交通運營權,他們的交通網上也隻能跑馬車,跑帆船,不要說一百年,一千年都回不了本。
更為重要的一點,別的商人沒有那麽多修真者可以使用,以他們現在所擁有的技術,既沒有辦法在大江大河之上鋪鐵橋,也沒有能力在大山之中鑽隧道,唯一能做的就是開通運河,把水路給聯通起來。
但那也隻是在技術層麵上可以做到,真要那樣做,需要的龐大的人工就能把他們給壓死了。
退一萬步說,他們真有那麽大的資本,把這個交通網絡給弄出來了,也沒有那樣的能力守得住。
商人天生就是挨宰的,在權力麵前不值一提。
柳家不一樣。
柳家身後是柳青這一尊大神,連皇帝都要聽柳青的,還有那麽多修真者幫助柳青,這個世界就沒有哪一個世俗勢力可以搶走柳家的財富。
朝中大佬本來對皇帝提出來的這麽一個交通計劃不以為然,覺得這就是好大喜功,勞民傷財,要把國庫都給搞空。
可聽到說不用朝廷出錢,隻需要搞定沿途的征地就可以了,於是就改變了態度。
一百年的交通運營權,他們並不在乎。
隻要國庫不受到影響,他們的利益不受到影響,那就可以了。
一百年太久,跟他們有關的最多也就是這十年時間內。
十年之後,在場的朝中大佬基本上都得退下來。
對他們來講,一百年的運營權和十年的運營權沒有什麽區別。
交通便捷了,對任何人都有好處。
商品流通更多,也能提高商稅。
有人要做冤大頭,出那個錢,他們當然不攔著,而是要大力支持。
就這樣,在接下來半個月的時間裏,他們對著地圖劃出了一個完善的交通網絡。
水路要聯通大半個大乾。
這規劃中要開辟的運河就有十幾條,全長達到了兩千多裏。
鐵路要聯通到大乾的每一個省。
具體從哪個州府哪個縣經過,除了地理因素外,還得看該地有沒有朝中大佬。
誰都想把鐵路弄到自己的老家去。
隻要不傻,都知道交通
便利能夠給家鄉帶來多大的發展機遇。
而這些朝中大佬們,有了錢之後最熱愛的一件事情就是在老家買地。
有鐵路經過的地價跟沒鐵路經過的地價那絕對不會是一樣的。
除此之外,還有公路。
需要做到每一個州府都通公路。
至於縣與縣之間,那就不強求了。
至少那不是這十年之內可以完成的事情。
柳家承接了這個工程,他們也沒有自己一家來做這件事情——確實沒有那個財力。
而是找各地的富商和大地主,讓他們也出一股,讓出一部分的經營權,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共同建造這麽一個交通網。
他們也通過這樣的方式找到了很多的合作方。
真正的算起來,修建這麽一個覆蓋全國的交通網,柳家沒有出太多的錢,大部分都是由那些合作出了。
明麵上看起來,那些合作者隻出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錢。
可實際上,那些基建材料都是柳家出的,很多關鍵路段的施工也是柳家在做,比如架設橋梁、開通隧道什麽的,那也得算工價的。
到底該怎麽計算,柳家倒是沒有格外的開高價,而是按照市場價格來算的。
但那個市場價格本身就是柳家自己定的,這裏麵有著比較高的利潤。
按照真正的成本來算,柳家其實沒有出那麽多,但是他們得到了更多的權利。
在這個過程中,不隻是投入了大量的建設材料,還投入了大量的人工。
也為柳家培養出了大量的建設工人。
而在這個過程中,柳青又拿出了一些機械製造技術,製造出了一些大型工程用的機器。
這樣就可以減少修真者的使用量,讓凡人擁有著更多的做工程的能力。
這個交通網絡建設才兩年,這個世界的第一家汽車廠成立了。
這時候修真者們建設的第一家煉油廠也建立起來了,這個時候才開始招收普通人做工人,來教他們怎樣使用那些機器,怎樣開采石油,怎樣煉化石油,還有各種化工品的製造。
石油運輸上麵,一開始還是由修真者拿儲物戒來運輸。
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情況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隻要將煉油廠也納入到交通網絡中,以後運輸汽油這種事情,就可以由凡人來接管了。
大乾國剛開始搞基礎建設,周邊那些國家都知道,但並沒有效仿的心思。
第一個拿不出那個錢來搞這樣的建設。
第二個,也看不出搞這樣的建設,究竟有多大的好處。
不是不知道交通便利能夠帶來好處,而是覺得帶來的好處不足以彌補支出的成本。
得不償失。
他們覺得現在的路已經足夠他們使用了。
一直到了第三年,柳家的汽車廠批量生產的一千輛大卡車上路,才讓那些國家的人們看到了修路可能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