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關羽被圍土山,等到天明,報稱張遼單人獨騎來到山上求見。


    關羽見了張遼:“文遠兄來此,是相助,還是相敵?”


    張遼說:“吾與雲長兄今雖各屬敵對陣營,但私交甚篤,豈能為敵?”


    關羽說:“那就是來助關某了。”


    張遼說:“兩軍交戰,各為其主。吾之為人,雲長兄不是不知,絕非叛主助敵,因私廢公之徒。”


    “既不為敵,又不相助。文遠兄上山意欲何為?”關羽不解問道。


    張遼便以“三罪、三便”勸關羽投降。


    關羽問:“何為三罪?”


    張遼說:“若雲長兄寧死不降,其罪有三;當初劉使君與兄結義,誓同生死,今兄戰死,若使君尚在,欲求兄助而不得,則辜負當年盟誓,其罪一;使君把家眷托付給雲長兄,今兄戰死,二夫人無所依賴,辜負使君重托,其罪二;雲長兄武藝超群,兼通經史,不思與使君共扶漢室,今兄戰死,以匹夫之勇,白死無功,視為不義,其罪三。”


    “三便怎講?”關羽又問。


    張遼說:“若雲長兄肯降,既有三便:一不背桃園盟誓,二可保護二嫂,三可留有用之身,匡扶漢室,報國安民。”


    關羽心想:其餘不講,隻是兩位嫂夫人已經兩次失陷,這次失陷於我手,若有不測,愧對兄長,其罪難咎,斟酌再三後說:“兄言三便,吾有三約。若丞相能從,我即卸甲;如果不允,寧願受三罪而死。”


    張遼問何三約?


    關羽說:“一約,吾與皇叔設誓,共扶漢室,今隻降漢帝,不降曹操;二約,二嫂獨處,請給皇叔俸祿贍養,一應人等不許到門騷擾;三約,隻要知道皇叔去處,不論千裏萬裏,即當辭往尋兄。三者缺一,寧死不降。”


    張遼回見曹操,將關羽三約相告。


    曹操自思:吾為漢室丞相,獨攬朝權,降漢即降我,一約可許;劉備乃皇叔,其家眷別處,以資奉養,不得騷擾,亦應當之,二約可許;隻是三約,知劉備信息,雖遠必去,那我收養何用?


    想到這裏,曹操對張遼說出自己的擔憂。


    張遼則說:“雲長一身忠義,知恩圖報。之所以忠誠劉備,是因為劉備將他當作親弟厚待。若丞相更以厚恩以結其心,何愁雲長不服?”


    曹操聽了,遂從三約,叫張遼再往土山,請關羽下山入城。


    張遼奉命再次來至土山,備說曹操厚愛之情,許諾三約之請,關羽這才同意隨張遼下山。


    關羽到下邳拜見二嫂,得知曹軍入城,對兄長家眷極力保護,絲毫無犯,便將三約降漢之事告知。


    糜、甘二夫人認為,尊夫玄德被認皇叔,自是漢室宗親,何曾背漢?不存降與不降,隻是歸漢而已。


    關羽聞聽二夫人議論,也覺有理,即收拾車仗,請二嫂上車,親自護車隨曹操還許都。


    到了許昌,曹操先引關羽拜見獻帝,命為偏將軍,又撥一府邸讓關羽居住。


    關羽把一府分為兩院,二嫂居住內院,派十名老兵把守院門,自居外院守護。


    自此,曹操待關羽甚厚,可謂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賜銀,下馬贈金;又選美女十人侍奉。


    關羽將所有賜贈盡送二嫂收儲,讓十名美女入內院服侍二嫂,每三天一次,於內門外向二嫂躬身問安。


    曹操見關羽戰袍舊破,取上好錦緞製戰袍相贈。


    關羽穿於內,外穿舊袍,以思兄長所賜,不因得新而忘舊。


    曹操見關羽須髯長散,以紗錦做囊,賜關羽護髯。


    次日早朝拜見天子,獻帝見關羽胸前垂一紗錦囊,令當殿散開,髯過其腹,不禁讚賞:“真美髯公也!”


    關羽遂有“美髯公”之稱。


    曹操見關羽馬瘦,以呂布赤兔馬與鞍轡相贈,關羽跪地拜謝。


    曹操驚問:“吾屢次贈送金帛美女,雲長都未曾下拜;今贈馬,不過一畜,為何喜而再拜,豈不有貴畜賤人之嫌?”


    關羽說:“吾知此馬日行千裏,今幸得之,若知兄長下落,就能在一天之內見麵。”


    曹操厚待關羽,可以說是無人可及,聞知此言,知關羽去心依然,愕然後悔,便叫張遼前往試探。


    張遼見了關羽:“丞相如此厚待,雲長兄為何每每言去?”


    關羽說:“吾豈不知曹公待我甚厚,怎奈兄長疼愛,誓共生死,不可背叛;曹公厚恩,必當圖報,如不立功報恩,當不離去。”


    張遼回見曹操,以實相告。


    曹操歎息:“事主不忘本,天下之義士。”


    張遼說:“雲長守信,不報丞相恩德,必不離去。”


    曹操感歎:“終久還要離去。”


    荀彧說:“即言立功方去,不叫他立功也就是了。”


    曹操隻好如此,待之更厚。


    關羽在許都整天思念兄長,時常問安二嫂,暫且不提。


    且說張飛中計落逃,沿路聞知徐州失守,下邳失陷,不知兄長、二哥下落,又想起上次醉酒鞭打曹豹失城陷嫂,被二哥埋怨,羞愧自殺,被大哥攔阻。這次不知二嫂如何,幸好不是自己守護,否則,兄長二夫人再有閃失,有何臉麵再活於世。


    張飛邊走邊想,信馬由韁,來至一山腳下,忽見一翩翩少年被十數騎壯漢追趕,騎馬飛奔而來。


    張飛讓過少年,挺長矛攔住眾人。


    眾人見有人攔阻,各自舞刀弄棒圍住廝殺。


    幾個蟊賊哪是張飛對手,早被殺得人仰馬翻,隻有二人狂奔而逃。


    張飛掉轉馬頭,見那少年跪拜在地,叩謝救命之恩。


    張飛下馬扶起:“你是何人?家住哪裏?為何被人追趕?”


    少年說:“我是沛國譙人,複姓夏侯。在家被人欺負,前往許都投奔堂兄夏侯霸,聽說前往徐州,一路來尋。經過此山,遇到強人搶劫。恐被搶到山上失身,便將財物盡皆拋棄,趁其搶拾財物之機,縱馬奔逃。誰知強人仍不放過,要奪馬匹,緊追不舍,正遇英雄相救,不然必失身遭難。英雄救命大恩,甘願以身相報。”


    張飛聽那少年自報家世及遭劫經過,忙問:“這位兄弟,剛才言稱尋找堂兄夏侯博,我卻認得。”


    少年沛國譙人,張飛涿郡人,相隔千裏之遙,由於地域差異,口音有別,少年誤聽夏侯博為夏侯霸:“英雄既然與堂兄相識,定知堂兄下落。”


    張飛說:“說起慚愧。令堂兄乃我兄長麾下戰將,隨我桃園兄弟征戰沙場,深得大哥信任,同守小沛。我獻計偷襲敵軍營寨,卻中敵計,靠丈八長矛,隻身殺出重圍。令堂兄跟隨兄長劉皇叔,不知現在哪裏?”


    少年一聽,審視張飛良久:“英雄莫非傳說中的‘萬人敵’張飛張益德將軍?”


    張飛說:“正是。隻是不知令堂兄下落。”


    少年說:“知道堂兄跟隨皇叔,也算知道去處。今財物被搶,幸遇將軍,慢慢探聽消息便是。”


    二人說著,見天已晚,便投一村莊借宿。


    二人同居草房,張飛自夜襲敵寨衝殺奔逃,又力戰蟊賊,極端疲乏,解甲酣睡。


    時值正月底,天氣尚寒,少年衣物被搶,著衣單薄,便依偎張飛身旁,漸入夢鄉。


    待至天明,張飛醒來,頓覺一股異香入鼻,甚感詫異,仔細審視身旁少年,麵容俊俏,散發飄柔,胸部隆起,一種異樣感覺油然而生,情不自禁地將其攬入懷中。


    少年驚醒,推開張飛:“我本女身,年方二十四歲。夏侯家族多以尚武為耀,我耳睹目染,自小仰慕英雄,發誓非英雄不嫁。怎奈家父逼迫嫁給一個紈絝子弟,便女扮男裝,投奔堂兄,求其相幫,尋一英雄為夫。昨被英雄所救,即以身相許。”


    張飛在家時已娶妻,隻是自征剿黃巾,跟隨劉備南征北戰,東拚西殺,一十六載未曾回家,見兄長有糜、甘二夫人相伴,也時常思欲,然卻不遇,昨遇少年多次言及“失身”,又有“甘願以身相報”之語,就有疑惑,今察果是女身,性欲燃起,意欲求歡。


    夏侯女說:“既許將軍,決不反悔。但當明媒正娶,決不苟且偷歡。”


    張飛見說甚喜,強壓性欲:“隻是兄弟離散,不得消息,先找安身住處,然後打探消息相聚。”


    夏侯女說:“既以身相許,一切聽便將軍。”


    張飛思無去處,想起昔日與芒碭山眾位英雄有約,便與夏侯女騎馬奔往芒碭山。


    張飛來到芒碭山,早有郭亮、範強、張達接迎。


    張飛具言來由,郭亮大喜,勸說張飛居山為王,立夏侯女為壓寨夫人,嘯聚山中千餘人願聽號令。


    張飛說:“當年圍剿黃巾,知道聚眾反叛,視為反賊。今日看來,皆因勢所逼。官逼著民反,民不得不反。”


    範強說:“將軍既悟,我等皆願鞍前馬後相隨。”


    郭亮遂安排殺豬宰畜,叫人前往有虞杜店沽酒,為張飛接風。


    張飛問:“沽酒何必去遠?”


    郭亮說:“近處杜店佳釀,天下聞名。將軍今至,當以好酒相待。”遂說出杜康造酒一段傳奇。正是:昔剿義軍揚虎威,今落山間成草莽。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實話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木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木峰並收藏實話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