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諸葛亮與黃月英婚後,臥龍莊平添了許多歡樂。


    黃月英德才俱佳,心靈手巧,隨諸葛亮耕作隴畝,操持家務,還發明製造了磨麵機械,翻新改進了耕作犁耙,驢拉磨,牛耕田,當地百姓紛紛仿效。


    家中有了德才良慧賢妻操持,諸葛亮空閑時,或駕小舟遊於江湖之中,或訪僧道於山嶺之上,或尋朋友於隱居之處,或察民情於村落之間,或樂琴棋於洞府之內,時常與黃月英一起,推測分析天下大勢,推演預判攻守戰策,探討預定治理方略,七八年間,加上多渠道的消息來源,更加豐富了胸中所學,學識大長,可謂是經綸滿腹,韜略盈胸。


    這日閑遊歸來,正與黃月英在茅廬談論所見所聞,見童子來報:“徐元直單人騎馬來訪。”


    諸葛亮出柴門迎接:“近聞元直輔佐劉備,怎麽得閑到此?”


    徐庶說:“吾在劉荊州處,見其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徒有虛名,便遺書別離。夜至水鏡莊,欲尋明主而事。師言‘英雄豪傑就在眼前’,便將劉備躲難莊中告知,教我去新野自薦,深受劉備尊崇,知遇明公,本欲盡力輔佐,怎奈老母為曹操所囚,馳書來召,隻得舍之而往。為報知遇之恩,臨行將孔明兄推薦給劉備,望展平生之大才施以輔助,劉備幸甚,吾心方安。劉備思賢若渴,即日定來拜請,唯恐不肯出山,特折道前來知會,望勿推辭。”


    諸葛亮聞言作色說:“這是把我當成了祭祀宰殺的牲畜啊!”


    說罷,拂袖而入。


    徐庶羞慚而退,上馬奔許昌而去。


    諸葛亮回到茅廬,黃月英見他麵帶怒容,急將榻上羽扇遞給他,讓坐榻上。


    諸葛亮輕搖羽扇,神色漸定:“元直去便去了,偏偏還把我推薦給劉備,恐無寧日矣!”


    黃月英說:“曾聽父親說,曹操論起天下英雄,隻有他與劉備。水鏡先生也見過劉備,並讓徐庶自薦輔佐。徐庶也以為得遇明主,想這劉備定是可輔明主。”


    諸葛亮說:“劉備誌在匡扶漢室,維係劉氏天下,是在逆勢而動。雖然劉備被曹操稱為英雄,但英雄卻無用武之地。雖有複漢之心,卻無回天之力。曹孟德順天時,通民意,多靠人謀,除暴安民,挾天子以令諸侯,平定了北方,占有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並州、幽州、兗州八州之地,不日必將南下,荊州首當其衝。”


    黃月英說:“自董卓以來,北地戰禍不休,荊州方得偏安。姨父雖領荊州,卻力求自保;雖係宗室,卻無大誌;雖籠人才,卻不能用。曹操誌在天下,北方既定,若揮師南下,荊州危矣!”


    諸葛亮說:“劉表徒有虛名,決非明主。今又病重,賢妻舅父蔡瑁掌握大權,必與賢妻姨母蔡夫人合謀鼓動劉表廢長立幼,荊州不攻自亂。吾師水鏡先生識人,教元直輔佐劉備,取劉表以代之,方可外禦強敵,內防自亂。誰知曹操多謀善斷,設計誆走元直,剪去羽翼。元直為報知遇之恩,將我推出,故而生氣。”


    黃月英說:“夫君也言劉備乃當世明主,正好擇主而事,元直推薦,得遇明主,何氣之有?”


    諸葛亮歎說:“隻是不得其時矣!”


    黃月英說:“人間亂世出英雄,江河橫流顯本色。夫君一身才學逢明主危難之際得以施展,正當其時也!”


    諸葛亮輕搖羽扇思忖後說:“也罷。料那劉備思才若渴,不日定至茅廬來訪。吾與賢妻先往嶽父處求教,以觀其誠。”


    二人商定後,遂囑咐諸葛均及童子待劉備來訪時應對之語,便與黃月英去沔陽與黃承彥商議。


    黃承彥見女兒與女婿到來甚喜,聞知決定出山輔佐劉備,極為讚同,留住家中,盡教所學,天天探討,日日研判,學識又增。


    不覺新春又至,諸葛亮欲行,恐黃月英回住臥龍莊不便,請求留居沔陽,黃承彥夫婦當然同意。


    臨行,黃承彥還把自己根據多年遊曆精心繪製的荊州、涼州、益州三州二十五郡地形圖交付諸葛亮,以供時用。


    且說劉備思賢若渴,自從在水鏡莊聞知臥龍才名,又得徐庶推薦,並告住處,遂有“三顧茅廬”一節。


    第一次是頂著炎炎赤日,卻被童子用“外出交遊,不知歸期”拒回。


    第二次是冒著嚴寒風雪,見草屋中一少年擁爐抱膝,取暖自吟,疑是臥龍,問答方知乃臥龍之弟諸葛均,又被諸葛均用“家兄不在,不便久留。他日回來,前往回禮”搪塞,隻得作書留言辭歸。


    劉備兩顧茅廬未見臥龍,自不甘心,待到新春又至,帶著關羽、張飛三至茅廬,方得相見。


    劉備見諸葛亮身長八尺,麵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搖羽扇,氣概不凡,急忙施禮拜見:“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誌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諸葛亮說:“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與袁紹相比,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說著,命童子取出黃承彥所送三州地圖懸掛中堂,指圖對劉備說:“曹操靠天時占據北方豫、徐、青、兗、冀、幽、並包括司隸在內的八州之地,孫權憑地利占據揚州,固守江東,涼州現被馬騰占有,隻有荊州、益州尚為劉氏宗親所有。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即取益州奠基,再取涼州建立霸業,占據西南,北與曹操、南與孫權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劉備聞言,不覺自慚形穢,懊悔自己雖有恢複漢室之誌,但猶如無頭蒼蠅,胡闖亂碰,整天無目的地東拚西殺,時時謹小慎微,處處仁和謙讓,到頭來隻落得東附西靠,北投南依,屢屢如喪家之犬,寄人籬下。總認為是命運不濟,卻原來是未得謀略劃策高人。今在隆中聞聽諸葛亮對策,如撥霧見天,茅塞頓開,遂拱手拜謝:“善!不想先生雖身居茅廬,卻如此通曉天下大勢。今聞先生一番言論,似覺自己枉費了幾十年心血。隻是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漢室宗親,吾不忍奪之。”


    諸葛亮輕搖羽扇,笑了笑說:“欲成大業者,滿口‘仁義道德’,是說給別人聽的。天下知將軍者,皆謂‘仁人’,其效已顯。況今劉荊州病勢垂危,將不久於人世;劉璋非立業之主,久後必歸將軍。若將軍不取,必落他人之手,悔之晚矣!”


    劉備感覺到諸葛亮已經看透了自己的心機,頓首拜請諸葛亮出山相助。


    諸葛亮說:“久樂耕鋤,懶於應世,恕難從命。”


    劉備說:“莫非先生見曹操勢盛,欲往相助乎?”


    諸葛亮說:“曹操手下人才濟濟,不乏定略謀策之士,怎能隻缺我一人?”


    劉備說:“令兄現為孫權幕賓,難道先生欲往江東與兄共事孫權乎?”


    諸葛亮說:“孫權占據地利,隻能固守,若無荊、益相援,怎能北進一步,吾去之無益。”


    劉備說:“先生若不肯出山,鼎足之勢便為空談。先生滿腹經綸,難道欲抱經世奇才終老山林?懇求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垂憐玄德赤誠,隨伴開導愚魯,及時點撥教誨,實為萬幸!”


    諸葛亮說:“恐我所言有違將軍仁心之處,未必肯從?”


    劉備說:“吾定言聽計從。”說著,不禁淚沾袍袖,衣襟盡濕。


    諸葛亮被其誠心所感,更是不想埋沒平生所學,於是答應了劉備所求:“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


    劉備大喜,遂命關羽、張飛入獻金帛禮物。


    諸葛亮固辭不受。


    劉備說:“吾知此非聘請大賢之禮,隻是略表玄德寸心罷了。”


    諸葛亮這才收下,囑咐諸葛均:“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能不出。望弟躬耕於此,不要荒蕪了田畝。皇叔所賜,留些家用,餘者送你二嫂娘家,讓其耐心等待,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說罷,辭別諸葛均及童子,隨劉備三人同往新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實話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木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木峰並收藏實話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