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都是一樣的遭遇,同院子的幾位工友很體諒林海等人,雖然自己的生活受到很大影響,卻沒人抱怨,有人甚至熱情的邀請他們跟自己一同擠間,連受傷的那名威海帶過來的工友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顧。
這些都是良好的民族傳統,最底層百姓之間,隻要自己還能過的下去,基本也不會吝嗇相互幫助,一群人倒也是過得其樂融融。
次日,林海等人就去碼頭開工了。
碼頭的活計雖然辛苦,船老大對幾人的態度卻很好,不僅提供的飯食能吃飽,而且工錢都是當天收工就結算,這些船老大都是直接包下一艘船的貨物裝卸,然後自己去尋苦力過來幹活,有點像後世的包工頭,他們的生意全靠下麵的苦力支持,自然對苦力們態度極好。
林海等人拿了工錢,一個個終於露出了笑容,回來時,還買了些酒菜,請屋裏所有人吃飯。
一頓雖然不算豐盛,但也能吃飽喝足的飯菜在出租屋裏,由林妹掌勺,眾人吃得其樂融融。
那名受傷的工友叫趙誌信,他最是感激,在一旁道:“這次真是多虧了林兄弟等人幫忙,你們都出去幹活了,就我一個在家吃閑飯,真是有點不好意思。”
林海哈哈一笑,道:“趙大哥別客氣,威海這裏賺錢不難,你盡管安心養傷,等身體養好再出來賺錢請大家喝酒就是,千萬別捉急落下什麽病根就不好了。”
眾人齊聲附和,他們此時才對大興恢複了信心,把之前的經曆已經拋諸腦後,都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眾人吃喝間,院子外響起了敲門聲,林妹連忙放下碗筷,跑去開門。
一名青衣老者走了進來,也不算太老那種,大概四五十歲,在這年代算老人了。
“哎呀,都在吃飯啊,還有酒喝,看來小日子過得不錯。”
老者雖然對開門的林妹不認識,稍微一愣神間,朝著一名租房子的工友笑道。
那工友連忙起身過來迎接,滿臉堆笑,道:“原來是東家過來了,快請坐。”
說著,要迎老者過來自己的長凳上坐。
他們就是把屋裏的桌子長凳搬倒院子裏湊的臨時飯桌,凳子不夠坐,有兩人還是坐的矮板凳湊合。
老者擺擺手,微笑道:“不用客氣了,我就是過來看看而已,怎麽,你們在招待客人啊”
那工友連忙從兜裏掏出兩張一兩的銀票,遞給了老者,道:“東家是過來收租的吧,銀票都已經給你備好了,這些是我們工友的老鄉,他們從福建過來大興找活計的。”
老者麻利的接過銀票,嗬嗬笑道:“不錯啊,最近很多來威海的外地人,興王對外地人是很好的,還規定了最低雇工標準,不準打罵雇工,你們盡管安心在大興幹活就是,將來掙了銀子,爭取當個大興國民。”
眾人齊附和的大笑,來大興的人沒有不知道大興國民的,這在窮人之間已經成了一個傳說,一旦成了國民,那就是一步登天,跨越階級成為有權有勢的人了,這個比在大明考中了舉人還來得實在,而且,人人都有機會,有錢人可以花銀子買,沒錢人可以上戰場拚命,隻要肯努力,窮人也能翻身。
薛麻子連忙附和,道:“我們隻等東家先成國民了,我們這些苦哈哈,還早的很。”
老者聽得滿臉堆笑,道:“這也難說的很,上次出兵高麗,就聽說有數百個山東逃難過來的,立了戰功已經被興王升為國民了,而且水師的總兵焦大人,最開始就是興王在天津碼頭收留的苦力搬運工,你們也別太灰心,總有機會的。”
聽到這裏,新來的人個個眼中放光,特別是趙誌信,聽的眼中充滿神光,拍這大腿歎息道:“哎,我就是來晚了幾天,錯過了上次大興軍招兵,不然也不至於跑去工地幹活。”
薛麻子吃著一把炒豆,聞言嗬嗬一笑,道:“房東聽到的消息誇張了,國民哪裏那麽好當的,我們水師的兄弟們傳出來的消息,是立功榮升國民的,我們這種外地過來的,有一百人不到,而且有四層是最早跟著焦將軍的福建人,在水師,福建人可吃香得緊,我就是因為是福建人,才輕鬆在水師拿到這份巡邏隊員的活計,當時來應征的人可不少。”
楊鑫這次出征倭國也算是傾巢而出,不留餘地,整個大興就隻留了一千水師在威海,兵力嚴重不足,已經沒有人手去碼頭巡邏了,於是隻能大量雇傭臨時工。
眾福建老鄉都聽的激動不己,雖然都是一樣的苦出身,但也都有地方抱團的心態,聽說自己的老鄉在大興混得風生水起,自然無人不自豪。
“哦,這是為啥呢”
趙誌信不解的問。
薛麻子來勁了,繼續吹牛,道:“你們不知道吧,水師總兵焦將軍雖然出身山東,但他的兩位結拜兄弟薛能武和林大雄,都是福建人,最早跟著焦將軍成立的水師,一大半都是薛將軍和林將軍帶過來的福建老鄉。”
眾人聽得神往,趙誌信連忙道:“薛兄弟,要是水師下次招兵,一定記得通知我。”
其他人倒是沒有他這麽迫切,他們更想的是在大興幹活賺錢。
眾人談得甚歡,此時,房東告辭道:“我就不打擾你們了,不過看你們新來這麽老鄉,這房子住的太擠了吧,我有個鄰居,最近在新城買了宅院,在這附近也有一套院子出租,租金跟我這院子一樣,一年也隻要二兩,你們要是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如今威海的出租房可是緊俏的很,租房子不容易。”
林海幾人自然意動,但他們口袋裏沒錢,不敢說話。
此刻薛麻子立即站了起來,道:“如此最好不過了,房東我們都相處這麽久了,你的話自然信得過的,院子就不必看了,我們直接租下了!”
說著,就掏出二兩銀票,交給了房東。
他來大興已經半年多,找的活計基本都是包吃的,連衣服也有的發,銀子都攢下了,足足有十餘兩。
房東收下了銀票,道:“如此甚好,你們來個人跟我去院子認認路,鑰匙直接給你就好,你們自己搬過去吧,不遠。”
林海二話不說,主動站起來跟房東去了。
片刻,林海就回來了,對薛麻子感激的道:“兄弟,這回可是太麻煩你了。”
薛麻子連呼不用客氣。
此時,一名老鄉問:“林海,院子大不大,環境如何”
林海嗬嗬笑道:“跟這邊差不多,家具什麽的都有,主人想是發財了,舊家具都沒帶走。”
那老鄉微微一笑,道:“我看,我們不如把那院子改造成客棧,專門為我們這種初次來威海的外地人服務,搞個大通鋪,一個床睡個二十人也沒問題,一人一晚收幾個銅板,一天下來也不得了,威海碼頭幹個搬運都能掙錢,而且是每天收工拿錢,幾個銅板,估計他們都拿得出來。”
此言一出,林海眼中放光。
“好主意!我看很多初來的,不像我們有老鄉可以投靠,又住不起客棧,都在野外露營。”
眾人紛紛附和,越聊越來勁。
說幹就幹,幾人吃完飯就去院子看,考慮如何改造。
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把幾間屋子打通,拆下來的木牆就可以當床板,隻需要要購買這些最廉價的被子床單,就可以開門營業了,自然是極其的簡陋,然而至少比睡野外舒服多了,要知道,如今可是十月過了,威海的天氣越來越冷,到了冬天,在野外露營就危險了,這樣廉價的大通鋪,生意肯定火爆。
幾人第二天就行動起來,在碼頭收了工就回來幹活,碼頭賺的錢就用來購買棉被。
如此,不僅解決了幾人自己的住宿問題,就在大通鋪上跟客人一起睡就好了,不僅省錢還能賺錢。
數日之後,客棧就開張營業了,每人每晚隻收五文錢,大通鋪有二十個位置。
沒想到生意爆棚,他們都沒有怎麽宣傳,光碼頭的工友,搬過來住的就把客棧住滿了。
這麽算下來,一晚上就有一百文入帳,一個月就是三兩,而且幾乎沒有什麽開支,隻要數月之後更換一下睡破的床單即可,客棧連牌子都沒有,藏在民居之中,衙役也不知道,稅都不用交,林海幹脆辭去了碼頭搬運的活計,全力運營客棧。
這天,薛麻子收了工就來客棧,跟林海等人一起吃飯,晚飯是林海做的,目前就他一人辭工全職運營客棧,其他人還要幹活賺錢。
薛麻子二話不說,掏出了全部的積蓄十兩銀票,“林兄弟,既然客棧生意這麽好,這些錢拿去,再多租幾套房子,一個月就能回本了,這麽暴利的生意,得趕緊擴大,不然很快就有人效仿,以後沒有這麽好賺了!”
林海自然知道這個道理,這種投資小,回報快的生意,別人要效仿也是相當的容易,所以賺錢一定要快。
“兄弟,什麽話都不說了,這些錢算你投資的,到時候賺了錢,分你一半,沒有你,我們也沒有今天。”
林海大方的道。
薛麻子連忙擺手,道:“生意是你們自己搞出來的,我怎麽能無功受祿,這些錢就當我借給你的,盡管拿去用,等賺了錢再還我便是了。”
林海不讓,兩人相互推讓了半天,林海才不好意思的收下。
於是對其他四名福建老鄉道:“你們幾個明天也辭工吧,開這個客棧比碼頭賺錢來的快多了,人也輕鬆,現在有了本錢,我們便要全力以赴,盡快擴大規模。”
眾人齊點頭,當晚就商量如何租房子,如何購買棉被,如何尋找客人,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小生意一樣有講究的,租的房子破點沒關係,越大越好,能多睡人,位置不能離碼頭太遠,否則別人住的不方便,棉被買的越便宜越好,都是些窮人,沒人在乎質量,關鍵是保證暖和。
十兩銀子足夠他們開五家客棧了,這樣,每月盈利能擴大到15兩,自然比他們在碼頭做苦力賺的快多了。
他們租的房子都是大而破,之前幾乎是當地最窮百姓的舊房子,隻要能住人就行,這些住客也不在乎,隻要有瓦遮頭就滿足,這些地方很快成了碼頭新人的聚集地,從五湖四海來大興闖蕩的人,開始沒錢都住這裏,慢慢的還形成了特有的商圈,有些人手裏賺到銀子了,就從這裏擺攤開始,然後是開店鋪,都是賣的最便宜的東西,專門供給窮人。
……
出發之前,楊鑫在書房麵見了出使倭國的金聖歎,李香君也在一旁一同會見。
這是一個文質彬彬的中年男子,一身青衫長袍,八個胡,甚是儒雅。
“微臣金聖歎參見王爺!”
進來後,金聖歎不亢不卑的給楊鑫鞠躬行禮,卻並沒有下跪。
大明的文臣並不像大清那樣,見到皇帝要下跪,見到皇後太後上級官員等等,來不來就跪,大明的文臣地位很高,沒有重大的事情,君臣見麵一般都不需要跪的。
而在大興,楊鑫並沒有強製要求統一禮儀,基本就是隨臣子高興,楊鑫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楊鑫點點頭,道:“很好,你願意替本王出使倭國,勇氣可嘉,這次聯軍攻打倭國,責任巨大,不知道金先生如何看待倭國的”
金聖歎顯然是有所準備的,聞言不慌不忙的道:“東夷小國,卻狼子野心,我中華強大時卑躬屈膝,稍微出點問題,就會趁火打劫,乃是反覆無常的小人之國。”
楊鑫一愣,沒想到這年代的文人見識也相當的不凡,隻聽得楊鑫滿臉的微笑,道:“先生評論的非常恰當,可見見識不凡,那麽本王想問,我大興此次想征服倭國,該當用何種戰略呢”
金聖歎聞言微微錯鄂,道:“王爺不是已經集結兵力出兵了,用倭國的戰事拖住滿清,也不失一著妙棋,隻不過勞師遠征,倭國又窮困,沒有什麽資源,王爺不宜久戰,當畢其功於一役,速戰速決,所以,王爺派微臣出使倭國,目的應該是讓倭國上下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戰將其打服,以免陷入持久的戰事吧”
金聖歎既然願意充當這個使者,自然對楊鑫的戰略是研究過的,除了這個,他也想不出楊鑫的目的,於是接著道:“突襲固然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但同時倭國沒有準備充分,敗了自然心裏不服,還會繼續組織戰鬥,一不小心,聯軍就會陷入戰爭泥潭,我軍勞師遠征,自然是不利的。”
這個他之前已經跟李香君等人都商議過,大家基本都是同樣的看法。
楊鑫卻搖了搖頭,道:“先生也算高見,本王確實想跟德川家光來一場堂堂正正的硬戰,原因卻不是先生所說的,為了速戰速決,此次倭國之戰,關係到大興國運,本王絕不是過去打一仗,殺殺人,搶搶東西,顯顯威風就回來的,而是要徹徹底底的占領倭國,所以,這會是一場持久戰,本王預計至少需要三五年的時間,才可能得嚐所願。”
此言一出,連一旁的李香君也驚了,道:“大王此言,會不會有點不切實際,勞師遠征,要徹底占領倭國怕是不容易。”
其實這話已經算客氣的,她心裏甚至覺得楊鑫是癡心妄想,大興根本沒有這樣的國力,現在連大清的聯軍,費用都是大興出的,這場戰爭花費何其的巨大,大興哪裏能撐得起數年,就以目前大興的財力來講,能撐三五個月,也就是極限了。
“所以嘛,我們得講究策略!”
楊鑫成竹在胸,道:“派你出使就是這個目的了,你此行,最大的任務,就是要整個倭國的人都知道,大興要來打他們了,而且,目的就是滅國。”
金聖歎聽得頭上冷汗直流,道:“王爺此言雖然霸氣,但如此怕是會激起倭國上下軍民一心,不利於我大軍征戰吧”
金聖歎一直聽說興王隻是熱衷做生意,沒想到打起仗來,也是如此瘋狂,賭上大興的國運,居然想以隻占據半個行省的大興,整個吞下倭國,這樣的想法,即便是明初最強大的時候,太祖朱元璋,成祖朱隸也不會有。
李香君也在一旁勸導,“大王,大興國小,不利久戰,如今有滿清願意相助,過去贏個大戰,搶點好處就可以了,要想滅國,不太現實吧”
楊鑫卻很堅定,道:“這個你們就不用勸了,本王心意已決,金先生,你要記住,倭國的特點,就是欺軟怕硬,士兵忠誠能戰,統帥卻自私自利,愚蠢至極,毫無戰略遠見,你過去一方麵要足夠強硬,顯示我聯軍的軍威,另外一方麵,對於倭國的上層,各地的大名,盡量結交,特別是倭國的天皇,如今天皇在倭國雖然沒有實權,卻是倭國的精神領袖,日後將會有大用。”
金聖歎見楊鑫心意已決,不敢再勸,隻得應諾。
如果大興能拖著大清在倭國打個三五年,對大明自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金聖歎樂見其成,感覺也沒必要再勸了,隻是如今自己已經投靠大興,對大興的前途堪憂而已。
l
這些都是良好的民族傳統,最底層百姓之間,隻要自己還能過的下去,基本也不會吝嗇相互幫助,一群人倒也是過得其樂融融。
次日,林海等人就去碼頭開工了。
碼頭的活計雖然辛苦,船老大對幾人的態度卻很好,不僅提供的飯食能吃飽,而且工錢都是當天收工就結算,這些船老大都是直接包下一艘船的貨物裝卸,然後自己去尋苦力過來幹活,有點像後世的包工頭,他們的生意全靠下麵的苦力支持,自然對苦力們態度極好。
林海等人拿了工錢,一個個終於露出了笑容,回來時,還買了些酒菜,請屋裏所有人吃飯。
一頓雖然不算豐盛,但也能吃飽喝足的飯菜在出租屋裏,由林妹掌勺,眾人吃得其樂融融。
那名受傷的工友叫趙誌信,他最是感激,在一旁道:“這次真是多虧了林兄弟等人幫忙,你們都出去幹活了,就我一個在家吃閑飯,真是有點不好意思。”
林海哈哈一笑,道:“趙大哥別客氣,威海這裏賺錢不難,你盡管安心養傷,等身體養好再出來賺錢請大家喝酒就是,千萬別捉急落下什麽病根就不好了。”
眾人齊聲附和,他們此時才對大興恢複了信心,把之前的經曆已經拋諸腦後,都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眾人吃喝間,院子外響起了敲門聲,林妹連忙放下碗筷,跑去開門。
一名青衣老者走了進來,也不算太老那種,大概四五十歲,在這年代算老人了。
“哎呀,都在吃飯啊,還有酒喝,看來小日子過得不錯。”
老者雖然對開門的林妹不認識,稍微一愣神間,朝著一名租房子的工友笑道。
那工友連忙起身過來迎接,滿臉堆笑,道:“原來是東家過來了,快請坐。”
說著,要迎老者過來自己的長凳上坐。
他們就是把屋裏的桌子長凳搬倒院子裏湊的臨時飯桌,凳子不夠坐,有兩人還是坐的矮板凳湊合。
老者擺擺手,微笑道:“不用客氣了,我就是過來看看而已,怎麽,你們在招待客人啊”
那工友連忙從兜裏掏出兩張一兩的銀票,遞給了老者,道:“東家是過來收租的吧,銀票都已經給你備好了,這些是我們工友的老鄉,他們從福建過來大興找活計的。”
老者麻利的接過銀票,嗬嗬笑道:“不錯啊,最近很多來威海的外地人,興王對外地人是很好的,還規定了最低雇工標準,不準打罵雇工,你們盡管安心在大興幹活就是,將來掙了銀子,爭取當個大興國民。”
眾人齊附和的大笑,來大興的人沒有不知道大興國民的,這在窮人之間已經成了一個傳說,一旦成了國民,那就是一步登天,跨越階級成為有權有勢的人了,這個比在大明考中了舉人還來得實在,而且,人人都有機會,有錢人可以花銀子買,沒錢人可以上戰場拚命,隻要肯努力,窮人也能翻身。
薛麻子連忙附和,道:“我們隻等東家先成國民了,我們這些苦哈哈,還早的很。”
老者聽得滿臉堆笑,道:“這也難說的很,上次出兵高麗,就聽說有數百個山東逃難過來的,立了戰功已經被興王升為國民了,而且水師的總兵焦大人,最開始就是興王在天津碼頭收留的苦力搬運工,你們也別太灰心,總有機會的。”
聽到這裏,新來的人個個眼中放光,特別是趙誌信,聽的眼中充滿神光,拍這大腿歎息道:“哎,我就是來晚了幾天,錯過了上次大興軍招兵,不然也不至於跑去工地幹活。”
薛麻子吃著一把炒豆,聞言嗬嗬一笑,道:“房東聽到的消息誇張了,國民哪裏那麽好當的,我們水師的兄弟們傳出來的消息,是立功榮升國民的,我們這種外地過來的,有一百人不到,而且有四層是最早跟著焦將軍的福建人,在水師,福建人可吃香得緊,我就是因為是福建人,才輕鬆在水師拿到這份巡邏隊員的活計,當時來應征的人可不少。”
楊鑫這次出征倭國也算是傾巢而出,不留餘地,整個大興就隻留了一千水師在威海,兵力嚴重不足,已經沒有人手去碼頭巡邏了,於是隻能大量雇傭臨時工。
眾福建老鄉都聽的激動不己,雖然都是一樣的苦出身,但也都有地方抱團的心態,聽說自己的老鄉在大興混得風生水起,自然無人不自豪。
“哦,這是為啥呢”
趙誌信不解的問。
薛麻子來勁了,繼續吹牛,道:“你們不知道吧,水師總兵焦將軍雖然出身山東,但他的兩位結拜兄弟薛能武和林大雄,都是福建人,最早跟著焦將軍成立的水師,一大半都是薛將軍和林將軍帶過來的福建老鄉。”
眾人聽得神往,趙誌信連忙道:“薛兄弟,要是水師下次招兵,一定記得通知我。”
其他人倒是沒有他這麽迫切,他們更想的是在大興幹活賺錢。
眾人談得甚歡,此時,房東告辭道:“我就不打擾你們了,不過看你們新來這麽老鄉,這房子住的太擠了吧,我有個鄰居,最近在新城買了宅院,在這附近也有一套院子出租,租金跟我這院子一樣,一年也隻要二兩,你們要是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如今威海的出租房可是緊俏的很,租房子不容易。”
林海幾人自然意動,但他們口袋裏沒錢,不敢說話。
此刻薛麻子立即站了起來,道:“如此最好不過了,房東我們都相處這麽久了,你的話自然信得過的,院子就不必看了,我們直接租下了!”
說著,就掏出二兩銀票,交給了房東。
他來大興已經半年多,找的活計基本都是包吃的,連衣服也有的發,銀子都攢下了,足足有十餘兩。
房東收下了銀票,道:“如此甚好,你們來個人跟我去院子認認路,鑰匙直接給你就好,你們自己搬過去吧,不遠。”
林海二話不說,主動站起來跟房東去了。
片刻,林海就回來了,對薛麻子感激的道:“兄弟,這回可是太麻煩你了。”
薛麻子連呼不用客氣。
此時,一名老鄉問:“林海,院子大不大,環境如何”
林海嗬嗬笑道:“跟這邊差不多,家具什麽的都有,主人想是發財了,舊家具都沒帶走。”
那老鄉微微一笑,道:“我看,我們不如把那院子改造成客棧,專門為我們這種初次來威海的外地人服務,搞個大通鋪,一個床睡個二十人也沒問題,一人一晚收幾個銅板,一天下來也不得了,威海碼頭幹個搬運都能掙錢,而且是每天收工拿錢,幾個銅板,估計他們都拿得出來。”
此言一出,林海眼中放光。
“好主意!我看很多初來的,不像我們有老鄉可以投靠,又住不起客棧,都在野外露營。”
眾人紛紛附和,越聊越來勁。
說幹就幹,幾人吃完飯就去院子看,考慮如何改造。
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把幾間屋子打通,拆下來的木牆就可以當床板,隻需要要購買這些最廉價的被子床單,就可以開門營業了,自然是極其的簡陋,然而至少比睡野外舒服多了,要知道,如今可是十月過了,威海的天氣越來越冷,到了冬天,在野外露營就危險了,這樣廉價的大通鋪,生意肯定火爆。
幾人第二天就行動起來,在碼頭收了工就回來幹活,碼頭賺的錢就用來購買棉被。
如此,不僅解決了幾人自己的住宿問題,就在大通鋪上跟客人一起睡就好了,不僅省錢還能賺錢。
數日之後,客棧就開張營業了,每人每晚隻收五文錢,大通鋪有二十個位置。
沒想到生意爆棚,他們都沒有怎麽宣傳,光碼頭的工友,搬過來住的就把客棧住滿了。
這麽算下來,一晚上就有一百文入帳,一個月就是三兩,而且幾乎沒有什麽開支,隻要數月之後更換一下睡破的床單即可,客棧連牌子都沒有,藏在民居之中,衙役也不知道,稅都不用交,林海幹脆辭去了碼頭搬運的活計,全力運營客棧。
這天,薛麻子收了工就來客棧,跟林海等人一起吃飯,晚飯是林海做的,目前就他一人辭工全職運營客棧,其他人還要幹活賺錢。
薛麻子二話不說,掏出了全部的積蓄十兩銀票,“林兄弟,既然客棧生意這麽好,這些錢拿去,再多租幾套房子,一個月就能回本了,這麽暴利的生意,得趕緊擴大,不然很快就有人效仿,以後沒有這麽好賺了!”
林海自然知道這個道理,這種投資小,回報快的生意,別人要效仿也是相當的容易,所以賺錢一定要快。
“兄弟,什麽話都不說了,這些錢算你投資的,到時候賺了錢,分你一半,沒有你,我們也沒有今天。”
林海大方的道。
薛麻子連忙擺手,道:“生意是你們自己搞出來的,我怎麽能無功受祿,這些錢就當我借給你的,盡管拿去用,等賺了錢再還我便是了。”
林海不讓,兩人相互推讓了半天,林海才不好意思的收下。
於是對其他四名福建老鄉道:“你們幾個明天也辭工吧,開這個客棧比碼頭賺錢來的快多了,人也輕鬆,現在有了本錢,我們便要全力以赴,盡快擴大規模。”
眾人齊點頭,當晚就商量如何租房子,如何購買棉被,如何尋找客人,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小生意一樣有講究的,租的房子破點沒關係,越大越好,能多睡人,位置不能離碼頭太遠,否則別人住的不方便,棉被買的越便宜越好,都是些窮人,沒人在乎質量,關鍵是保證暖和。
十兩銀子足夠他們開五家客棧了,這樣,每月盈利能擴大到15兩,自然比他們在碼頭做苦力賺的快多了。
他們租的房子都是大而破,之前幾乎是當地最窮百姓的舊房子,隻要能住人就行,這些住客也不在乎,隻要有瓦遮頭就滿足,這些地方很快成了碼頭新人的聚集地,從五湖四海來大興闖蕩的人,開始沒錢都住這裏,慢慢的還形成了特有的商圈,有些人手裏賺到銀子了,就從這裏擺攤開始,然後是開店鋪,都是賣的最便宜的東西,專門供給窮人。
……
出發之前,楊鑫在書房麵見了出使倭國的金聖歎,李香君也在一旁一同會見。
這是一個文質彬彬的中年男子,一身青衫長袍,八個胡,甚是儒雅。
“微臣金聖歎參見王爺!”
進來後,金聖歎不亢不卑的給楊鑫鞠躬行禮,卻並沒有下跪。
大明的文臣並不像大清那樣,見到皇帝要下跪,見到皇後太後上級官員等等,來不來就跪,大明的文臣地位很高,沒有重大的事情,君臣見麵一般都不需要跪的。
而在大興,楊鑫並沒有強製要求統一禮儀,基本就是隨臣子高興,楊鑫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楊鑫點點頭,道:“很好,你願意替本王出使倭國,勇氣可嘉,這次聯軍攻打倭國,責任巨大,不知道金先生如何看待倭國的”
金聖歎顯然是有所準備的,聞言不慌不忙的道:“東夷小國,卻狼子野心,我中華強大時卑躬屈膝,稍微出點問題,就會趁火打劫,乃是反覆無常的小人之國。”
楊鑫一愣,沒想到這年代的文人見識也相當的不凡,隻聽得楊鑫滿臉的微笑,道:“先生評論的非常恰當,可見見識不凡,那麽本王想問,我大興此次想征服倭國,該當用何種戰略呢”
金聖歎聞言微微錯鄂,道:“王爺不是已經集結兵力出兵了,用倭國的戰事拖住滿清,也不失一著妙棋,隻不過勞師遠征,倭國又窮困,沒有什麽資源,王爺不宜久戰,當畢其功於一役,速戰速決,所以,王爺派微臣出使倭國,目的應該是讓倭國上下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戰將其打服,以免陷入持久的戰事吧”
金聖歎既然願意充當這個使者,自然對楊鑫的戰略是研究過的,除了這個,他也想不出楊鑫的目的,於是接著道:“突襲固然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但同時倭國沒有準備充分,敗了自然心裏不服,還會繼續組織戰鬥,一不小心,聯軍就會陷入戰爭泥潭,我軍勞師遠征,自然是不利的。”
這個他之前已經跟李香君等人都商議過,大家基本都是同樣的看法。
楊鑫卻搖了搖頭,道:“先生也算高見,本王確實想跟德川家光來一場堂堂正正的硬戰,原因卻不是先生所說的,為了速戰速決,此次倭國之戰,關係到大興國運,本王絕不是過去打一仗,殺殺人,搶搶東西,顯顯威風就回來的,而是要徹徹底底的占領倭國,所以,這會是一場持久戰,本王預計至少需要三五年的時間,才可能得嚐所願。”
此言一出,連一旁的李香君也驚了,道:“大王此言,會不會有點不切實際,勞師遠征,要徹底占領倭國怕是不容易。”
其實這話已經算客氣的,她心裏甚至覺得楊鑫是癡心妄想,大興根本沒有這樣的國力,現在連大清的聯軍,費用都是大興出的,這場戰爭花費何其的巨大,大興哪裏能撐得起數年,就以目前大興的財力來講,能撐三五個月,也就是極限了。
“所以嘛,我們得講究策略!”
楊鑫成竹在胸,道:“派你出使就是這個目的了,你此行,最大的任務,就是要整個倭國的人都知道,大興要來打他們了,而且,目的就是滅國。”
金聖歎聽得頭上冷汗直流,道:“王爺此言雖然霸氣,但如此怕是會激起倭國上下軍民一心,不利於我大軍征戰吧”
金聖歎一直聽說興王隻是熱衷做生意,沒想到打起仗來,也是如此瘋狂,賭上大興的國運,居然想以隻占據半個行省的大興,整個吞下倭國,這樣的想法,即便是明初最強大的時候,太祖朱元璋,成祖朱隸也不會有。
李香君也在一旁勸導,“大王,大興國小,不利久戰,如今有滿清願意相助,過去贏個大戰,搶點好處就可以了,要想滅國,不太現實吧”
楊鑫卻很堅定,道:“這個你們就不用勸了,本王心意已決,金先生,你要記住,倭國的特點,就是欺軟怕硬,士兵忠誠能戰,統帥卻自私自利,愚蠢至極,毫無戰略遠見,你過去一方麵要足夠強硬,顯示我聯軍的軍威,另外一方麵,對於倭國的上層,各地的大名,盡量結交,特別是倭國的天皇,如今天皇在倭國雖然沒有實權,卻是倭國的精神領袖,日後將會有大用。”
金聖歎見楊鑫心意已決,不敢再勸,隻得應諾。
如果大興能拖著大清在倭國打個三五年,對大明自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金聖歎樂見其成,感覺也沒必要再勸了,隻是如今自己已經投靠大興,對大興的前途堪憂而已。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