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輔聞言一驚,因為胡廣這話隻提社稷為大,卻半點不提常寧公主,用意可謂明顯,那可是他的外甥女呀。
他不能袖手旁觀,憤怒地看了一眼胡廣,立刻對朱棣道,“皇上,臣認為胡大人所言不妥,社稷事大,但公主殿下也不能眼睜睜看著被歹人所虜,如此有損朝廷威嚴。”
朱棣自是明白他心中所想,於是順坡下驢,半點不暴露自己的真實心思,“英國公所言有理。”
說完又皺起眉頭,“隻是要與明教妥協,豈不更是助長明教賊人氣焰,有損朝廷威嚴?英國公可有更好的兩全之法?”
“這......”張輔語塞,如今這番局麵,他哪裏有更好的辦法。
朱棣早知如此,歎口氣,站起身來,“朕倒是覺得胡廣所言也不無道理。”
他先將胡廣頂在前麵,而後才道,“朕若是真的按照那些賊人所言,停止剿滅叛賊,誅殺湯宗九族,豈不惹天下人恥笑?朕豈能答應!太祖安天下不易,社稷為重,常寧是朕的女兒,也當知此道理!”
這話就說的相當直白了。
張輔聞言一驚,張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麽,隻能再一次憤怒地看向胡廣,將心中憤懣全轉向了他,對朱棣拱手,“是,皇上。”
胡廣閉眼,他知道自己這下算是完了,看起來合了皇上心意,可聲名全是皇上的,自己卻要惹上容貴妃和英國公的記恨,往後的處境將是極為艱難,而隻要常寧公主遭遇叵測的消息一傳出,必然是滿朝激憤,那自己這個替罪羊也就該宰了下油鍋了。
朱棣卻還沒有說完,繼續道,“那闞六要朕將湯宗誅滅九族,看來對於他查出刺駕案真相也是記恨非常,而且也非常忌憚,朕不但不會滿足他們,反而要用湯宗去剿滅他們!”
“黃儼!”他大喝一聲。
黃儼上前,“主子,奴婢在。”
“傳朕旨意,封湯宗為援剿總兵,專司追剿明教匪賊之事,即刻上任,不必來京授職,遇事自決,不必上奏,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右軍都督張輔為參將,協助剿叛!”
黃儼驚訝,湯宗這就出山了?
而且朱棣說“遇事自決,不必上奏”,還這麽大的職權?
他不敢多想,忙道,“是,主子。”
胡廣聽了則更是心灰意冷,縱然湯宗一年不在朝堂,他卻還是敗的如此徹底。
張輔同樣詫異,沒想到皇上將自己和紀綱千裏迢迢召回來,就是要讓他們協助湯宗剿賊。
隻有紀綱大喜,急忙磕頭,“臣遵旨!”
其實朱棣的這番決定也是早早思慮好的,此次召張輔紀綱回來,也隻是宣布。
都說失去才知擁有的好,當年奉天殿刺駕案也是無人願意站出來接手,隻有湯宗主動請命,而且查的清清楚楚,現在剿滅明教反賊一年有餘,反賊卻剿到了京師,還劫持了公主,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湯宗。
朱棣不待見湯宗,一是因為他是前朝舊臣,本身就忌憚,二是因為他太過耿直,總是有驚人之言,但對他的能力還是相當認可的,無論是真的器重也好,還是彌補湯宗昨年無奈辭官也罷,總之這次是給了他足夠的信任。
......
又是十多天後,距離常寧公主被闞六擄走已經一月有餘了。
通往平陽縣的官道上,紀綱和張輔帶著幾十人馬一道疾馳。
籲——
紀綱引韁停馬,回頭對張輔道,“英國公,平陽縣已經近在眼前,咱們也不必著急趕路了。”
“好。”張輔答應一聲,也放慢速度,卻皺著眉頭沒有再說話。
紀綱上下觀察,見他一臉愁容,便道,“英國公一路沉悶不語,甚少言辭,還是在擔心常寧公主殿下?”
“哎——”
張輔看他一眼,歎了口氣,“自從常寧公主被明教反賊擄走,榮貴妃日漸消瘦,離京前我去看她時,她要我一定將常寧公主救回來,不瞞紀指揮使,現在皇上又是這般旨意,我實在擔心容貴妃......”
紀綱安慰道,“英國公的擔心也是人之常情。”說完看著張輔,“不過此事紀某認為還未到山窮水盡。”
“哦?”張輔驚訝,方才的憂慮變成了期待,“皇上聖旨已下了,剿滅明教反賊必然要比之前更是猛烈,難道常寧公主還能平安?”
紀綱道,“英國公,湯宗的手段你也曾領教過,別人沒有的辦法,在他那裏可真說不好,以紀某之見,咱們先去見湯宗,說不得還真就能柳暗花明。”
張輔聞言想到之前種種,頓時心存希冀,“好!咱們且去見湯宗。”說完看著紀綱,又疑惑道,“這天底下能讓紀指揮使佩服的人倒是不多呀。”
紀綱笑道,“英國公可算是說對了,我與湯宗因為查訪奉天殿刺駕案而結交,極為佩服他的能力為人,不瞞英國公,我紀綱這輩子最佩服的是主子,其次論行軍打仗,則是英國公你,論謀略查案,則就是湯宗了。”
他連張輔也一同捎帶著恭維了一遍。
“紀指揮使抬舉了。”張輔笑道。
到了平陽縣,縣令趙淩易聞之消息,匆忙出城來迎,兩人卻不歇腳,直接命他帶路,前往湯宅。
此時,車在行正好在街上,隔著看熱鬧的人群,遠遠望見了騎在高頭大馬上的紀綱和張輔,他心中大驚,沒有上前詢問,便火急火燎奔回湯宅稟告湯宗,“老爺,紀綱和英國公張輔來了平陽,正往咱們這裏來。”
“哦?”湯宗同樣驚訝,眼珠轉了轉,捋著胡須細細思略。
見他不說話,車在行有些著急,“老爺,可能猜到他們為何而來?”
他有些擔心湯宗是遭到誣陷,張輔和紀綱此番是治罪來了。
湯宗知道他的心思,“你莫要著急,皇上隻要治罪,我一個布衣之身,平陽縣令就已足夠,何用紀綱和張輔親自前來?”
他頓了頓,“幾日前,宗豫兄說平陽公主被明教賊人擄走,他們當是為此事。”說罷看向車在行,“在行,準備迎接!”
“是!”
片刻後,張輔和紀綱來到湯宅,湯宗與車在行以及玄文玄武一同在門外迎接。
“見過英國公,紀指揮使。”湯宗拱手笑道。
“哈哈哈......”紀綱哈哈大笑下馬,上來抓住他的手臂,“湯大人,咱們可是好久不見了!”
湯宗笑道,“紀指揮使還是這般神采飛揚。”
朝堂謹慎,在英國公張輔麵前,紀綱是皇上親軍首領,湯宗雖是一介布衣,但之前可是為官多年,兩人可不敢像之前說好的那樣“湯老哥”“紀老弟”相稱,以免風言。
“小的萬安見過湯老爺。”跟著紀綱前來的萬安也趕忙請安。
“萬安?”湯宗詫異,這不是紀綱在杭州府收下的看守杭州城防的千戶嗎,還因為周洪宗的死而下獄,現在看他一身飛魚服,心說他還真的進了錦衣衛。
紀綱笑道,“湯大人,我說話算話,當年他曾助咱們阻擋耿璿和周洪宗,現在也是錦衣衛千戶了。”
“哦。”湯宗明白過來,對萬安道,“理當如此,恭喜恭喜。”
說罷轉頭對張輔躬身,“見過英國公。”
張輔現在有求於人,也不敢居位盛氣淩人,忙還禮道,“湯大人有禮了。”
“一介布衣,英國公可不敢再言大人。”湯宗道,伸手做請,“兩位請寒舍一敘。”
他知道張輔久病,忙命車在行與玄武攙扶。
他不能袖手旁觀,憤怒地看了一眼胡廣,立刻對朱棣道,“皇上,臣認為胡大人所言不妥,社稷事大,但公主殿下也不能眼睜睜看著被歹人所虜,如此有損朝廷威嚴。”
朱棣自是明白他心中所想,於是順坡下驢,半點不暴露自己的真實心思,“英國公所言有理。”
說完又皺起眉頭,“隻是要與明教妥協,豈不更是助長明教賊人氣焰,有損朝廷威嚴?英國公可有更好的兩全之法?”
“這......”張輔語塞,如今這番局麵,他哪裏有更好的辦法。
朱棣早知如此,歎口氣,站起身來,“朕倒是覺得胡廣所言也不無道理。”
他先將胡廣頂在前麵,而後才道,“朕若是真的按照那些賊人所言,停止剿滅叛賊,誅殺湯宗九族,豈不惹天下人恥笑?朕豈能答應!太祖安天下不易,社稷為重,常寧是朕的女兒,也當知此道理!”
這話就說的相當直白了。
張輔聞言一驚,張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麽,隻能再一次憤怒地看向胡廣,將心中憤懣全轉向了他,對朱棣拱手,“是,皇上。”
胡廣閉眼,他知道自己這下算是完了,看起來合了皇上心意,可聲名全是皇上的,自己卻要惹上容貴妃和英國公的記恨,往後的處境將是極為艱難,而隻要常寧公主遭遇叵測的消息一傳出,必然是滿朝激憤,那自己這個替罪羊也就該宰了下油鍋了。
朱棣卻還沒有說完,繼續道,“那闞六要朕將湯宗誅滅九族,看來對於他查出刺駕案真相也是記恨非常,而且也非常忌憚,朕不但不會滿足他們,反而要用湯宗去剿滅他們!”
“黃儼!”他大喝一聲。
黃儼上前,“主子,奴婢在。”
“傳朕旨意,封湯宗為援剿總兵,專司追剿明教匪賊之事,即刻上任,不必來京授職,遇事自決,不必上奏,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右軍都督張輔為參將,協助剿叛!”
黃儼驚訝,湯宗這就出山了?
而且朱棣說“遇事自決,不必上奏”,還這麽大的職權?
他不敢多想,忙道,“是,主子。”
胡廣聽了則更是心灰意冷,縱然湯宗一年不在朝堂,他卻還是敗的如此徹底。
張輔同樣詫異,沒想到皇上將自己和紀綱千裏迢迢召回來,就是要讓他們協助湯宗剿賊。
隻有紀綱大喜,急忙磕頭,“臣遵旨!”
其實朱棣的這番決定也是早早思慮好的,此次召張輔紀綱回來,也隻是宣布。
都說失去才知擁有的好,當年奉天殿刺駕案也是無人願意站出來接手,隻有湯宗主動請命,而且查的清清楚楚,現在剿滅明教反賊一年有餘,反賊卻剿到了京師,還劫持了公主,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湯宗。
朱棣不待見湯宗,一是因為他是前朝舊臣,本身就忌憚,二是因為他太過耿直,總是有驚人之言,但對他的能力還是相當認可的,無論是真的器重也好,還是彌補湯宗昨年無奈辭官也罷,總之這次是給了他足夠的信任。
......
又是十多天後,距離常寧公主被闞六擄走已經一月有餘了。
通往平陽縣的官道上,紀綱和張輔帶著幾十人馬一道疾馳。
籲——
紀綱引韁停馬,回頭對張輔道,“英國公,平陽縣已經近在眼前,咱們也不必著急趕路了。”
“好。”張輔答應一聲,也放慢速度,卻皺著眉頭沒有再說話。
紀綱上下觀察,見他一臉愁容,便道,“英國公一路沉悶不語,甚少言辭,還是在擔心常寧公主殿下?”
“哎——”
張輔看他一眼,歎了口氣,“自從常寧公主被明教反賊擄走,榮貴妃日漸消瘦,離京前我去看她時,她要我一定將常寧公主救回來,不瞞紀指揮使,現在皇上又是這般旨意,我實在擔心容貴妃......”
紀綱安慰道,“英國公的擔心也是人之常情。”說完看著張輔,“不過此事紀某認為還未到山窮水盡。”
“哦?”張輔驚訝,方才的憂慮變成了期待,“皇上聖旨已下了,剿滅明教反賊必然要比之前更是猛烈,難道常寧公主還能平安?”
紀綱道,“英國公,湯宗的手段你也曾領教過,別人沒有的辦法,在他那裏可真說不好,以紀某之見,咱們先去見湯宗,說不得還真就能柳暗花明。”
張輔聞言想到之前種種,頓時心存希冀,“好!咱們且去見湯宗。”說完看著紀綱,又疑惑道,“這天底下能讓紀指揮使佩服的人倒是不多呀。”
紀綱笑道,“英國公可算是說對了,我與湯宗因為查訪奉天殿刺駕案而結交,極為佩服他的能力為人,不瞞英國公,我紀綱這輩子最佩服的是主子,其次論行軍打仗,則是英國公你,論謀略查案,則就是湯宗了。”
他連張輔也一同捎帶著恭維了一遍。
“紀指揮使抬舉了。”張輔笑道。
到了平陽縣,縣令趙淩易聞之消息,匆忙出城來迎,兩人卻不歇腳,直接命他帶路,前往湯宅。
此時,車在行正好在街上,隔著看熱鬧的人群,遠遠望見了騎在高頭大馬上的紀綱和張輔,他心中大驚,沒有上前詢問,便火急火燎奔回湯宅稟告湯宗,“老爺,紀綱和英國公張輔來了平陽,正往咱們這裏來。”
“哦?”湯宗同樣驚訝,眼珠轉了轉,捋著胡須細細思略。
見他不說話,車在行有些著急,“老爺,可能猜到他們為何而來?”
他有些擔心湯宗是遭到誣陷,張輔和紀綱此番是治罪來了。
湯宗知道他的心思,“你莫要著急,皇上隻要治罪,我一個布衣之身,平陽縣令就已足夠,何用紀綱和張輔親自前來?”
他頓了頓,“幾日前,宗豫兄說平陽公主被明教賊人擄走,他們當是為此事。”說罷看向車在行,“在行,準備迎接!”
“是!”
片刻後,張輔和紀綱來到湯宅,湯宗與車在行以及玄文玄武一同在門外迎接。
“見過英國公,紀指揮使。”湯宗拱手笑道。
“哈哈哈......”紀綱哈哈大笑下馬,上來抓住他的手臂,“湯大人,咱們可是好久不見了!”
湯宗笑道,“紀指揮使還是這般神采飛揚。”
朝堂謹慎,在英國公張輔麵前,紀綱是皇上親軍首領,湯宗雖是一介布衣,但之前可是為官多年,兩人可不敢像之前說好的那樣“湯老哥”“紀老弟”相稱,以免風言。
“小的萬安見過湯老爺。”跟著紀綱前來的萬安也趕忙請安。
“萬安?”湯宗詫異,這不是紀綱在杭州府收下的看守杭州城防的千戶嗎,還因為周洪宗的死而下獄,現在看他一身飛魚服,心說他還真的進了錦衣衛。
紀綱笑道,“湯大人,我說話算話,當年他曾助咱們阻擋耿璿和周洪宗,現在也是錦衣衛千戶了。”
“哦。”湯宗明白過來,對萬安道,“理當如此,恭喜恭喜。”
說罷轉頭對張輔躬身,“見過英國公。”
張輔現在有求於人,也不敢居位盛氣淩人,忙還禮道,“湯大人有禮了。”
“一介布衣,英國公可不敢再言大人。”湯宗道,伸手做請,“兩位請寒舍一敘。”
他知道張輔久病,忙命車在行與玄武攙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