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軼昭嚐了一口,鹹香肥美,這滋味兒!不是腰花,這明明是鮑魚啊!


    連著夾了幾筷子之後,蘇軼昭這才將視線投向一旁的白菜。


    兩顆小白菜靜靜地躺在湯碗中,蘇軼昭看這白菜湯的色澤,覺得不可能這麽簡單。


    用公筷夾上一根放入碗中,嚐過一口之後,頓時眼前一亮。


    這白菜絕對是以高湯熬製過的,滋味簡直了。


    “這剛送來的刀魚不夠鮮美,怕是中途延誤了時間。”


    宗澤銘皺眉,隻嚐了一塊肉之後,便嘟囔道。


    蘇軼昭聞言連忙轉戰刀魚,古代交通不便,能送新鮮的刀魚過來,也不容易吧?


    嚐了一口不禁眯起了眼,鼠妹說得沒錯,王府的夥食確實比府上好太多了。


    食材先不說,就是那廚子,都沒法比。


    看這世子對這也嫌棄,那也挑剔,每樣菜隻嚐一口,便不再動筷,蘇軼昭暗地裏翻了個白眼。


    這世子真是好日子過慣了,這麽多好菜,食材之珍貴,廚藝之精湛,竟然還嫌棄,她可是吃地不亦樂乎。


    鼠妹聞著香味在她的袖子裏上竄下跳,蘇軼昭怕它忍不住出來,於是趁著世子不注意,將一塊鮑魚往地上一扔。


    宗澤銘看著對麵的蘇軼昭小嘴吃地油汪汪的,眼中盛滿了笑意。


    自從九年前來到京城之後,他便一直單獨在府中用飯,好久沒這麽熱鬧了。


    可一想到剛才皇上急召他入宮之事,他的心就涼了下來。


    明明之前答應讓他回邊關,可今日出了這事兒,皇上便以關心為由,又將他縛在了京城。


    不管是誰動的手,此事便是給了皇上借口,看來不想他回邊關之人多的是啊!


    蘇軼昭見著對麵之人走神,也沒多想。


    也不知這人為何要跟她一起用飯,反正蘇軼昭打死也不會承認她看出世子就是麵具少年的。


    一連在王府將養了好幾日,每到晚飯時間,宗澤銘都要會如期而至。


    不過他剛開始都是淺嚐幾口,胃口欠佳的樣子。後來才把飯量練出來了,連飯都比之前多吃了一碗。


    蘇軼昭之後才聽說這位世子身子不好,一年裏有半年都在府上靜養。


    吃嘛嘛香才能身體棒,沒胃口怎會養得好?


    又是一覺醒來,蘇軼昭覺得後背一陣清涼。


    這幾日傷口總發癢,蘇軼昭覺得應該是在結痂了。


    “翠鶯姐姐給上過藥了?”蘇軼昭看了旁邊的翠鶯一眼,隨口問道。


    翠鶯抿嘴笑了笑,眼中異色一閃而過。


    “這藥膏可是好物,是世子爺從宮裏拿來的,都是妃嬪們所用。塗上不但傷口愈合得快,還能避免留下疤痕。”


    蘇軼昭點了點頭,算這小子有點良心!怎麽說她也是為了世子受的傷吧?


    就這麽過了半個月,蘇軼昭覺得自己都快躺得長蘑菇了,便宜老爹這才來接他。


    “你家世子爺呢?我得向他辭行,這段時日多謝王府的照顧!”


    畢竟是過飯的交情,救命之恩就算了,她看出那位世子爺可沒將什麽救命之恩放在心上。


    “世子爺進宮陪皇上下棋去了,他臨走前吩咐過,若是您府上來人,隻管回去便是!”


    翠鶯正在給蘇軼昭打包衣物,來的時候孑然一身,回去的時候,竟然塞滿了三個大包裹。


    蘇文卿來接蘇軼昭的時候,上下左右瞧了一眼,“看來王府的飯菜養人啊!”


    嗬嗬!蘇軼昭笑得尷尬,何止是我胖了?就連世子爺和鼠妹都胖了。


    袖子裏沉甸甸的,蘇軼昭都懷疑那袖子是承載不住鼠妹的分量了。


    “父親!這王府裏怎麽就世子一個人住啊?”


    馬車搖搖晃晃,蘇軼昭看了眼對麵的蘇文卿,好奇地問道。


    “要說這世子,其實也是可憐人!”蘇文卿歎了口氣道。


    蘇軼昭一聽這是要說故事的節奏,於是連忙洗耳恭聽。


    原來世子名叫宗澤銘,不過那皇家卻是姓秦。


    不用問,肯定是異姓王了。自古異姓王一般都是有功於建設,這才會封爵。


    其實大雲朝不過剛建兩代,前朝名為武朝,曆經七代皇帝。


    蘇軼昭留意到之前世子說過甘羅和子牙,那就說明前麵的曆史還是相像的,現在說的武朝倒是沒聽說過。


    天下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武朝第七代皇帝昏庸無能,隻貪圖享樂。不理朝政,便被奸臣所蒙蔽。


    百姓稅收逐年增加,官員大斂私財,導致民不聊生。


    百姓的日子過不下去,亂世便開始了,大雲朝的先祖皇帝秦世文就是亂世揭竿而起的江湖出身。


    先祖皇帝封號德慶,本是江湖門派的弟子,浪跡江湖多年,後見百姓處於水火之中,於是隨著揭竿起義的百姓一起,並迅速成為了領袖人物。


    異姓王宗溥霖也是江湖草莽出身,初出茅廬就被拉來起義。


    二人門中是友派,說來二人還得以師叔侄相稱。


    先祖皇帝在位二十年,當今繼位時已經三十九歲了。


    當今皇帝封號康隆,在位已經七年。


    先祖皇帝在位時,感念宗溥霖為他打江山立下汗馬功勞,於是論功行賞,賜了端王的爵位。


    承襲三代,而後降爵,與親王比也不差什麽了。之後端王便一直為大雲朝守護邊關,從未回過京城。


    端王武功了得,在軍中更是一呼百應,是位猛將。


    前幾年邊關小國不斷侵擾,然而端王威名赫赫,還驍勇善戰,還算震懾得住。


    不過一朝天子一朝臣,等先帝駕崩,當今繼位之後,這端王的日子就不那麽好過了。


    當然,這是蘇軼昭從蘇文卿的話語中揣測出來的。


    妄議皇家是罪,傳出去可沒好果子吃。


    按照蘇軼昭的想法,趁先帝還在位時,交出兵權,回京城養老,或許是最好的結局。


    手握重兵,又遠在邊關,皇帝自然忌憚。


    “這位世子是皇上親封的,封號京安世子!聽這名字,夠響亮的吧?聽說王妃生子那晚,皇上做了個夢,說是天降祥瑞,有貴子護京。”


    蘇軼昭聞言卻是輕笑,問道:“那王爺和王妃都在邊關,這世子是被皇上接來京中的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門寒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天飛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天飛流並收藏朱門寒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