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堃看完之後將其交給了陳喜,說道:「算算腳程,殿下此時多半已經回到了宿國,還請陳公公通知下屬,將這封詔令的內容,提前告知殿下。」


    陳喜並未直接回答,而是在看完詔書內容後,才答應道:「是,我這就派人通知各府縣分部,一定把消息傳到。」


    不過因為不知道會在哪裏截住李皓,因此這原件並沒有直接送出,而是陳喜自己謄抄了數份,以便分別送往北邊的諸多府縣。


    至於跟詔書一起的天子信璽,本來應該是讓陳喜保存的,畢竟他是最能代表李皓意誌的。


    可惜基於之前陳喜膽大妄為,現在帶著李皓命令來的王堃,顯然就成了主導,這枚玉璽就先由他自己給保存了起來。


    對此陳喜雖看在眼裏,卻也不好再說什麽。


    在陳喜忙著謄寫詔書的時候,公冶固向王堃問道:「如今兵馬已經準備的差不多,正好陛下的詔書也到了,是不是可以發兵了。」


    王堃抬起頭,遠遠的朝著皇城的方向看了看,說道:「你也說隻是差不多,那怎麽能行,此等救駕的大事,必須得萬無一失才行。


    而且既然要讓陛下順利退位,那這城裏總是要鬧出點動靜來的,否則怎麽能讓那幫朝臣閉嘴。」


    公冶固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他還是有些擔心:「那萬一要是皇宮被攻破了怎麽辦,宮中禁衛就那麽多,殿下可是讓我們保證陛下和娘娘安全的。」


    王堃回道:「放心吧,有王欽在皇宮做鎮,鄭灼他們沒那麽容易進皇宮,而且真要到了關鍵時刻,王欽會帶著陛下和娘娘出宮的,到時我們能及時接應就好。」


    公冶固聽到這裏,也就明白這王家兄弟,是早就商量好的。


    那自己就乖乖聽話得了,反正真出了什麽差錯,最大的鍋也是這出主意的人。


    三人就這麽在帳內又等了大半個時辰,陳喜謄寫的詔書,在這時也都已經通過錦衣衛給送了出去。


    帳外有親兵來報:「各部兵馬都已集結完畢,可以出發。」


    聽到這話,公冶固先是看了王堃一眼,見王堃點頭,才開口召集眾將前來。


    這回有詔書在手,公冶固直接帶著眾人傳閱了一遍,讓他們徹底的拋開顧慮,才開始給他們逐一安排任務。


    都城四麵共有九座城門,城外禁軍兵力充足,而叛軍的數量又不足,公冶固就打算要來個四麵合圍。


    分配好各自對應攻打的城門後,大批禁軍就開始浩浩蕩蕩的踏出營寨。


    公冶固給自己留的是東側的保康門,禁軍大營本就在都城東麵,這裏是離營寨最近的一道城門,也是之前鄭灼他們進城的地方,因此公冶固也是最早抵達城牆之下的。


    人到一萬、無邊無沿,公冶固所率的本部兵馬,自然不止一萬人。


    望著城外這靠近的無邊兵馬,已經來到保康門上督戰的岑法和領兵的仇東興,也是滿眼的複雜。


    岑法沒有領兵打仗的經驗,心裏很是沒有底,便向著旁邊的仇東興問道:「禁軍怎麽會來的這麽快,你覺得咱們能守得住嗎?」


    看著下麵公冶固的旗幟,仇東興語氣沉重道:「既然公冶固已經出兵,想必其餘幾處城門,也會有兵馬陸續趕到。


    這都城的城牆高聳,確實是易守難攻,可咱們手上的兵馬卻不夠分攤,死守肯定是守不住的。


    唯一比較好的,就是公冶固他們來的很急,多半也沒多少攻城武器,所以倒是能勉強抵擋一段時間。


    岑大人,還請你立馬派人通知鄭大人,務必要盡快攻破皇宮,這樣咱們還有一線生機,否則一旦讓禁軍先行破城,咱們就全完了。」


    至於讓鄭灼派兵


    來支援的事,仇東興想都沒想,畢竟就算把人都派來又能怎樣,數量上比起城外禁軍還是差了太多,還不如接著攻打皇宮。


    聽到仇東興的話,這關係到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岑法立馬點頭道:「我這就派人去通知鄭灼,這裏就隻能全拜托給仇將軍了。」


    兩人商量完成之後,仇東興依舊沒打算直接動手,而是想再拖延下時間,畢竟現在對於他而言,時間是能拖得越久越好。


    再者說,仇東興相信,這件事的始末,最多也就是上麵的統軍將領知曉。


    下麵的將士多是聽命行事,這麵上的正義性還是可以爭上一爭的。


    仇東興不知道詔書這回事,便派出手下一名小兵,在城頭上高聲喊道:「城下可是公冶將軍,你深夜興兵來都城腳下,是打算要做什麽,難不成是想要起兵造反。」


    公冶固在城下聽到了這話,指名道姓的回複道:「仇東興,這要造反的隻怕不是我吧,既然你敢作,難道就不敢出來,還讓一小兵幫你傳話,簡直是丟人現眼。」


    仇東興怎麽也沒想到,公冶固開口就會直接點他的名,顯然對於這次起兵,並非是一無所知。


    既然被點了名,仇東興就知道躲著也沒什麽用,就直接來到了城頭:「公冶固,私自調兵可是殺頭的重罪,當今天子連自己的兒子都頗為忌憚。


    你覺得今日之事過後,他是會顧念你這救命之恩,還是會為此忌憚你手握重兵。


    要我說,你倒還不如就此退兵,等三皇子即位之後,我必然向三皇子報奏你的功勞,讓你封侯拜相。」


    公冶固聞言大笑:「你保舉我,這還真是天大笑話,你覺得你配嗎!而且誰告訴你,我沒有詔書的。」


    說著公冶固將詔書,連同虎符一同高舉,說道:「陛下賜我詔書、虎符,命我起兵清繳爾等叛逆。


    現在我給你們一個機會,隻要乖乖打開城門投降,那我便會為爾等求情,此事隻誅首惡。」


    都城的城牆高約五丈,這又是大黑天,雖然公冶固身旁有火把,可虎符那麽小的東西,站在上麵可看不清楚。


    隻能隱約看到是有一塊明晃晃的布上,有一個什麽東西。


    不過即使如此,仇東興看著公冶固的架勢,下意識覺得這東西多半是真的。


    隻是他不能承認,便嘲諷道:「什麽詔書虎符,你隨便找樣東西騙騙自己手下將士就算了,竟然還敢來騙我,有本事你將這東西拿上來讓我查驗。


    若是真的,我立馬就打開城門,讓你們進來。」


    麵對仇東興的這一要求,公冶固嘲笑道:「你這賊子心思倒挺多,竟還想騙我的虎符,你以為我像你這般傻嗎?


    而且你虎符看不清,這陛下的龍袍總能認出吧,我這詔書乃陛下以龍袍碎片寫就,你要不要睜大狗眼,好好認認。」


    仇東興反駁道:「這宮裏的手藝,又不光是陛下有,東宮裏麵會這手藝的人也有不少吧。


    我現在知道了,肯定是太子要謀朝篡位,你這亂臣賊子,竟然為了一時富貴,就背棄了陛下。」


    聽到這廝在給自己頭上潑髒水,公冶固立馬就準備反駁回去。


    結果在公冶固身旁的王堃看不下,說道:「好了,你就不要和他在這打嘴仗了,現如今還是要行動起來。


    不過切記要控製下節奏,不要一下子就打過頭了。」


    公冶固一想也是,幹脆說道:「太子殿下豈是你能汙蔑的,現在就洗幹淨脖子,等死吧。」


    隨後公冶固和王堃就向後退去,讓攻城部隊能把雲梯給運上來。


    眼見這架勢,仇東興知道下麵要動真戈的,當即也下了手下開始準備。


    隻是在這上麵,兩邊其實準備都不充足,公冶固的雲梯數量不夠,幾萬大軍就那麽十幾把雲梯。


    而仇東興也是,守城用的金汁、擂木、滾石,也是沒有,隻有之前提前準備,方便隨身攜帶的箭矢,這就注定兩邊隻能是靠著人來堆了。


    隨著雲梯架到城牆上,兩邊的正麵廝殺就正式開始。


    看到這一幕的王堃,也從懷中掏出了一枚信號彈,向著天空發射而去,在空中炸出了一道巨響和一陣強光,響徹了整個都城。


    公冶固見狀,向著王堃投來疑惑的目光。


    王堃介紹道:「這是我和王欽的信號,告知他城外已經開始攻城了,讓他那邊可以做好準備。」


    這麽大的動靜,正在東華門城頭上,親自指揮皇城攻防戰的王欽,自然不會沒注意到。


    隨即他立馬就招來手下副指揮使,說道:「你去通稟陛下,就說城外禁軍已經起兵在攻打保康門,請陛下和娘娘一同前來這裏。」


    得了命令,手下立馬就前往景襄宮,向著崔明和王怡告知了這個好消息。


    隻是崔明聽到讓自己去東華門,疑惑問道:「為何讓我們去東華門,莫不是情況有變。」


    副指揮使說道:「城外禁軍雖然已經到了,但禁軍大營一般是不備攻城器械的,他們最多就隻有些簡易雲梯可用。


    都城城牆高聳堅固、易守難攻,他們想要打進來隻怕是要花些時間。


    而皇城這邊的情況並不太好,所以指揮使已經做好準備,若是皇宮這裏實在無法堅持,就護送殿下和娘娘衝出去,在城裏再和敵軍周旋。


    城裏地方終究是比較大,又四通八達,而且敵人如今也是分兵四路,除了東華門這一路追兵之外,其他要想追來,就需要穿過皇宮。


    這樣既能爭取時間,而且皇宮財富無窮,那些兵士真要進了皇宮,隻怕鄭灼也未必能再輕易指揮的動了。」


    崔明聞言就明白了,這年頭拋棄金銀財寶,來拖住敵方兵馬的事情,是常有發生的事,而且多半都能成功。


    畢竟這年頭當大頭兵的,都不是什麽富貴人家,見到宮裏這無邊的富貴,能忍住的人會有幾何。


    隻是崔明不願意啊,自己堂堂的大宿皇帝,怎麽能做棄城而逃的事。


    而且他心裏也有些不忍,因為不光是錢財的問題,還有這皇宮裏麵這麽多人。


    要知道劫掠可不光是劫財,還有劫人的,宮中這麽多妃子、宮女,要是讓這些兵士進來,後果如何都不用多想。


    看到崔明的猶疑,副指揮使說道:「陛下切莫擔心,其實指揮使也隻是未雨綢繆,臣記得太子殿下曾經說過一句話。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即使是讓叛軍短暫進入皇宮,他們也待不了多久,等城外禁軍到了,他們便旦夕可平。」


    崔明被這話給打動了,覺得確實還是自己的性命比較重要。


    當即說道:「好,那朕和皇後這就去東華門,不過不光是我們,你帶著人去把齊妃、蘇妃接上,她們和我們一起走。」


    這其他人,崔明可以不管,但自己的妃子,還是必須要帶上的,他可不想讓其他人給自己頭上戴綠帽子。


    王怡此時聽著兩人的對話,心中還是隱約覺得這樣不對,隻是考慮到這是自家弟弟派人傳的話,就沒再反駁。


    直到聽到崔明不準備帶鄭貴妃她們的時候,才出聲道:「那鄭貴妃她們怎麽辦?」


    崔明停頓了片刻,說道:「胡內監,你帶人找個隱秘的地方,不容易被人發現的地方,把她們給藏起來,然後你再來找朕。」


    胡內監卻是說道:「陛下顧著自己


    的安危便好,不用管奴婢,左右這皇宮有不少隱秘之處,一時半會的外人是發現不了。


    奴婢就留下來,幫著陛下看著這皇宮。」


    崔明是一直被胡內監伺候的,沒他在身邊還真不習慣,自然真心不想讓他深陷險境,還想著再勸一下。


    可胡內監卻是說道:「這左大人剛剛不也說了,這幫叛軍在宮中也待不長,陛下不必為奴婢擔心。」


    見胡內監是個死心眼,崔明也就沒再勸,隻是叮囑道:「你一定小心,這些年還是你伺候的朕最舒心,朕還不想換人。」


    胡內監笑著回道:「有陛下護佑,奴婢這條賤命還長著呢。」


    隨後胡內監就帶著太監們,把鄭貴妃她們給抬走了。


    而崔明在這裏稍等了片刻,把齊妃她們給等到,就帶著前往了東華門與王欽會合。


    免費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從知識學到力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從知識學到力量並收藏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