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經過幾世輪回,李皓這耐心也足,就等著唄,反正這密室裏麵提前準備好了幾天吃食和飲水。


    同時還能陪著這世的母親聊天,給她緩解一下緊張,順帶套話一些前身不知道的事情。


    所以密室之中的氣氛還是不錯的,唯一有點麻煩的,就是這裏看不著外麵,連白天黑夜都不知道。


    不知道過了多久,李皓突然聽見了一陣機關響動,循聲望去發現一道石門在緩緩打開。


    王怡也注意到了,隨即過來緊緊握住了李皓的手,等待著結果。


    在兩人的注視下,最終從門前顯露出的是一張記憶中的臉龐,正是原身舅父,王怡的大哥王堃。


    顯然這最終的勝者是自己這邊,兩人提著的心終於是能放上來了。


    王怡帶著李皓起身,走到了王堃麵前,詢問道:“大哥,現在外麵情況怎麽樣了,王爺人沒事吧?”


    王堃回道:“城中戰事已經平息,戾太子已經伏誅,王爺接管了禁軍,拿到了廢立太子的詔書。


    隻不過陛下受到了點驚嚇,所以王爺就留在宮中侍候左右,脫不開身,這才讓我過來接你們進宮。”


    “有勞大哥了,那我們這便動身吧,另外既然城中亂事已定,就派人把岷兒接回來吧。”


    本來隻是王怡的隨口一說,但王堃卻是立馬變了臉色,有些支支吾吾:“這個……”


    王怡立馬就察覺到了不對,急切的問道:“哥,是不是岷兒那出了什麽事?”


    王堃稍稍猶豫了一下,回道:“剛剛城外傳來了消息,從城中逃出的一股亂軍,不知為何竟然繞遠經過了世子所在的村子,並進行了劫掠。


    護衛世子的侍衛雖然拚死想帶世子離開,但終究是寡不敵眾,隻有一人重傷昏迷之下僥幸活了下來,趕回城中報信。


    不過那裏並沒有發現世子的屍體,或許世子已經逃脫了也說不定,你不要太著急。”


    可話是這麽說,可王怡何嚐不明白,在那種情況下,能生存的概率實在太低了。


    一時心急,再加上之前本來就已經精神緊繃了很長時間,隻覺得眼前一黑,就要往地上倒去。


    李皓就在旁邊,趕緊就要用力去扶,結果力氣不夠,不僅沒扶住,還被帶著一起倒了下來,給王怡當了一回墊背的。


    王堃見狀也是被嚇了一跳,趕緊上前把王怡扶了起來,喊了兩聲後,沒有反應。


    隨即趕緊把王怡給抱了起來,喊了讓李皓跟上,就一路跑出了密室,中途遇到手下,立馬就讓他去宮中,請個禦醫過來。


    那副急切真是溢於言表,讓李皓在背後追的都是挺累的。


    不過李皓也能理解,畢竟這裏麵不光是兄妹之情,還有王家未來的錦繡前程。


    如今崔明眼看著就要登上帝位,王家為此付出血汗可不是為了讓其他人摘桃子的。


    隻要王怡不出事,她就是皇後的不二人選,她所生兒子便是嫡子。


    雖然崔岷現在不知所蹤,可不還有一個嘛,既嫡且長,自然是日後承繼大統的最佳人選,足可護王家的幾代富貴。


    出了密室,李皓才發覺這竟然是在後院花園之中,看來這建造是真花了心思。


    一路跟著回到寢屋,路上橫屍遍地,顯然在王府之中,是經曆了一番慘烈廝殺的。


    作為一個六歲的孩子,看到這副場景,自然不能無動於衷,於是李皓立馬就強迫自己憋氣,讓自己顯得被嚇成了臉色蒼白的樣子。


    演戲就要演全套,等王怡被放在床上之後,李皓立即裝作被嚇得六神無助的樣子,湊到王怡身前,抓住她的手,說道:“母親,你醒醒啊,看看顥兒。”


    正好也讓李皓看下她的情況,畢竟即使李皓現在體內沒有揚州慢內力,但前一世做了那麽長時間中醫,把脈的功夫總還是沒丟的。


    隻不過原身沒有學過醫術,所以才需要收著一點,別讓王堃發現。


    經過確認,王怡隻是聽到噩耗,一時驚怒過甚導致的,隻要休息下就能好。


    李皓這番操作,自然被王堃看在眼裏,隻不過他隻以為李皓是在關心自己母親。


    便安慰道:“放心吧,禦醫馬上就到,你母親不會有事的,倒是你自己,剛剛摔了一下,又沒有摔疼。


    還有剛剛一路上的屍體,有沒有被嚇到。”


    李皓腦中對王堃的記憶不是很多,因為他一直很忙,來府裏基本上都是找崔明議事。


    再有空也是和喜好讀書、乖巧懂事的崔岷說話,對於還處於隻知玩鬧階段的崔顥,是不太喜歡的。


    倒是王堃的三弟王欽,從小就對江湖武林感興趣,能和崔顥湊到一起。


    信息在李皓腦中過了一下後,李皓隨即故作堅強的回道:“不疼的,母親本來也不重,而且我也不是小孩子了,哪裏會那麽容易被嚇到。


    不過舅父,兄長是真的不見了,他不會有什麽危險吧!”


    王堃見李皓此時還不忘關心兄長,也是挺欣慰的,當然這也就是在這個年紀。


    畢竟要是再大個幾歲,懂得了權力之爭,那可能的情況就多了。


    王堃向前躬身,輕拍了李皓的腦袋兩下,說道:“這不是你該操心,一切有我們這些大人在,你先在這看著你母親,我出去有點事,馬上就回來。”


    說完也不等李皓答應,便轉身走出了寢屋。


    如今大勢已經在崔明手裏,宮裏禦醫自然不敢耽擱,很快就來到了王府。


    他的判斷和李皓一樣,給王怡施過針後,王怡就蘇醒了過來,隻是還沉浸在悲苦之中。


    王堃隨即讓人遞上了一錠金子,並說道:“辛苦陳禦醫了,此事我會通稟王爺,到時必有獎賞。”


    陳禦醫接下之後,當即俯身感謝,隨後見他們有話要談,趕忙就退了出去。


    此時王堃又開口道:“妹妹,我知道你難受,但咱們還是得趕緊進宮,畢竟戾太子雖已身死,可終究當了這麽多年太子,關係盤根錯節。


    誰也說不準,如今都城還有沒有忠於他的人,會心存歹心,而咱們能完全相信的人馬又不多。


    你和小顥不能再出事了,進了宮中,我們才能集中力量來保護你們,等到王爺登基之後就好了。”


    這話一下子打動了王怡,確實她可能已經失去了一個兒子,自然不能再失去另外一個。


    於是果斷答應道:“好,我和顥兒,這就隨你進宮。”


    宿國的皇宮,是基於前朝安陸州節度使的府衙改建而來,整體規格看起來和大宋的皇宮差不多,沒有漢唐的大氣,也沒有故宮的威嚴。


    不過考慮到宿國本身也就是偏安一隅,就可以理解了。


    進了宮後,兩人並沒有在第一時間見到崔明,而是先住進了靠近皇帝寢宮的鹹池殿,崔明如今就住在這座殿中。


    等崔明服侍宿帝安睡,已經是酉時末了,才回到的鹹池殿。


    一見到自家夫君,王怡心中的委屈憂慮一下子就爆發了出來,抱著崔明就開始痛哭。


    崔明和王怡夫妻恩愛多年,連側妃都沒有納過,因此不用說話,崔明就能明白王怡的想法。


    可他能說什麽呢,自己這一戰是功成了,卻為此失去了長子,他心裏也在滴血。


    就這麽默默的抱著王怡,直把在一旁待著的李皓,當成了空氣。


    最後還是李皓實在餓得不行,故意鬧了點小動靜出來,才讓兩人意識到,這還有個兒子在這呢。


    崔明鬆開王怡,緩了口氣後,開始關心起了李皓:“顥兒,今天的事有沒有把你嚇著!”


    李皓回道:“沒有,兒子哪裏是那麽容易被嚇的,倒是母親把我嚇到了。”


    正說著話,隻聽李皓的肚子不爭氣的響了一下。


    崔明當即問道:“你們剛剛沒有用晚膳嗎?我已經傳話,說我在父皇宮中吃,讓你們自己吃的嗎?”


    李皓裝作有些委屈道:“當時我們也不餓,母親就說等您回來一起用膳。”


    一聽這話,崔明當即便讓小廚房做了飯菜過來,陪著兩人又吃了一些。


    在用膳時,李皓故意又問起了崔岷的事,很快被崔明給打斷了。


    並在用晚膳後,特意叫了李皓出來說話,意思差不多和王堃說的一樣,就是找崔岷的事,由他們大人操心。


    要李皓不要在王怡麵前提起,並且最近不要惹王怡生氣,否則就要親自來教訓李皓。


    李皓自然答應下來,畢竟到目前為止,這感情還沒培養出來。


    第二天,王怡想起了之前李皓昏迷的事情,不放心叫來了太醫,給李皓做了診斷,她現在可不能再失去一個兒子了。


    不過好在結果一切正常,李皓的身體沒有任何毛病,這才讓王怡放心下來。


    就這麽在鹹池殿待了幾天,在外麵護衛李皓和王怡的,正是王欽。


    從他那裏,李皓也就了解到了更多的東西,比如起兵當天的情況,和冊封太子的時間。


    說起來那天還真是幸運,崔朗這人太過自大,根本沒想過可能會有人突襲皇宮。


    為了能夠一舉將所有對他有威脅的人,全部清洗幹淨,他在派出宮中禁軍之時,連宮門都沒有關閉,生怕被人察覺不對。


    因此讓崔明他們沒受過多阻礙,很快就衝進了宮中。


    而崔朗見勢不妙,馬上就發信號讓出去的兵馬返回酒駕,導致進攻王府的人馬。


    隻是簡單搜查了王府,在沒有發現王怡和李皓的蹤跡後,就趕緊返回宮中支援去了。


    很快就到了正式冊封太子的日子,宿帝此時已經無法下床,因此冊封典禮一切從簡,隻招了在朝三品以上官員入宮,當眾宣讀了冊封詔書。


    崔明成為了名正言順的太子,王怡自然就成為了太子妃。


    而同時,還有一封對崔朗的詔書,怒斥其暴戾無能、罔顧人倫、囚禁天子、殘害宗親,太子崔明被迫起兵勤王,撥亂反正。


    並將其諡號定為厲,給這次事件做了蓋棺定論。


    正式成為太子,崔明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時常要忙到三更半夜才能回來。


    另一邊被派去找尋崔岷蹤跡的人,一直以來都毫無所獲,讓崔明和王怡徹底死心了。


    又過了半年,宿帝在宮中駕崩,崔明順理成章登基為帝,王怡也成了皇後。


    但此時,一個現實問題擺在他麵前,他坐上太子之位的時間太短了,還沒能完全掌控局勢。


    在這種情況下,便有人站出來上奏,如今宮中隻有一位皇後,後宮空虛,請崔明下旨選妃,充實後宮。


    選妃為什麽能穩固朝綱,自然是出在這人選上,必須是各地大族。


    尤其是現在,宿帝膝下隻有一個兒子,萬一要是出了點什麽事,這大宿江山花落誰家還說不定呢,自然格外有吸引力。


    崔明、王怡對此都是心知肚明,兩人本心都是不願意的。


    可這時突然從邊境傳來急報,安國內部有兵力調動,極有可能趁著宿國新君即位,前來攻打。


    在這種情況下,王怡選擇做出妥協,親自來勸崔明,下旨選妃。


    崔明也知道孰輕孰重,不過在下旨選妃的同時,還另外有一道旨意,冊封崔顥為太子,並讓王欽執掌了宮中禁軍,算是給王怡的承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從知識學到力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從知識學到力量並收藏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