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黃河經常開口子。一場黃河水過去,水流緊的地方留下淤地,水流慢的地方留下沙地,這就是“緊淤慢沙”。沙土地都高,雨再大也不淹,四下水都往窪地淌。
巨野城西南有個大窪,南北有四十多裏長,東西有十幾裏寬,在洙水河兩邊。這地不用上糞,四月能收一茬好麥子,再種啥就不保準了,十年九不收。到了秋天,一眼看不見邊的水,有很多水鳥在大窪裏飛。小孩子們都唱:“天沒邊,地沒沿,和尚沒有頭發辮。”
大窪的地,隨便種,誰種誰收。
外麵逃荒要飯的來了,有人勸他們:“別走了,在大窪種點兒地吧。”這樣一來,大窪跟前的幾個莊百時屯、董官屯、孫官屯的姓氏都雜。
喬家祖上在定陶縣西八裏喬樓,十四世裏有一個生意人,他去西北壺北口做皮貨生意,發了財。他看大窪這兒地多,就在孫官屯買了幾十畝地,乾隆年間遷到那裏安了家。
十六世祖喬致堂,繼承祖業後,棄商從農,另創基業。喬念田提供。
十六世喬家當家的叫喬致堂,他是孫官屯的會長,領頭修了孫官屯的白娘娘廟。廟裏的泥像年頭多了,不像樣。把廟修好了,他又請人重塑神像,塑得和以前的神像一模一樣。
一到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他就在廟上支起一口大鍋煮粥,窮人家和要飯的,都拿著自己的碗去喝粥。
那時候種的地離家都遠,出去幹活兒,得有人專門往地裏送飯。那回,喬家十九世喬方興跟他爹去北地砍高粱,砍到中午,爹說:“你回家吃飯吧,吃完飯,給俺捎點來,俺不用來回走了。”
方興跑回家吃完飯,提了一個四鼻罐子給爹帶飯。罐子裏有兩碗黑糊塗,是高粱麵做的,糊塗裏放了點兒黃豆粒。罐子口上是碗,碗裏是菜。俺老家都吃蒸菜,和窩窩一鍋蒸出來,上麵用盤子蓋上。盤子上麵是白地藍花手巾包的窩窩,俺那兒管它叫寧窩窩。先和一塊白麵,放麵板上擀成個餅,再和一塊黑麵,黑麵是高粱和黃豆磨的。把黑麵放白麵上擀,擀平了,放上蔥花、油鹽,卷上,揪成一塊一塊的,做成窩窩。這樣送飯,啥都不涼。這樣的飯菜,在那時是最好的飯菜了。
走到半路,遇上一個過路的老頭,頭發亂蓬蓬的,像個要飯的。他問方興:“你罐子裏是啥?”
方興說:“俺給俺爹送飯去,俺爹還沒吃飯哩。”
老頭問:“俺餓一天了,你把飯給俺吃,中不中?”
方興看他年紀不小了,說:“中。”
老頭揭開罐子就吃,兩個窩窩和碗裏的菜吃得一點兒不剩,兩碗糊塗也都給他喝了。
想著爹挨餓哩,方興不大高興。
吃完飯,老頭把四鼻罐子往外撇,罐子飛出去,摔爛了。
方興生氣了,說:“俺好心好意給你吃喝,你吃飽飯,咋還把俺罐子摔了?”
老頭說:“此地風水好。”
方興不明白他說啥,心想一個要飯的懂啥。
老頭說:“實話告訴你,俺是看風水的。你這罐子飯俺沒白吃,罐子落地的地方,你們把這裏當祖林吧。”說完,老頭走了。
方興半信半疑,跟爹說了,爹說:“咱聽人家的。”
爹死以後,埋在那裏。
那時候有了病,沒啥好藥,屯子裏經常死人。四十年裏,喬家沒添墳子,也沒有傷人,以後喬家就把那裏當老林了。
方興添了五子二女,後代一百四十多口,各行各業的人才都有。
方興是念田的爺爺,忠厚老實,上學上到三十多歲,沒考上秀才,在莊上是個能讀《三國》看《西遊》的文化人。他不大會幹農活兒,家裏就一具牲口,常在外麵拴著。到了用牲口的時候,爺爺看不見牲口就四下找。
鄰居說:“別找了,喂牲口的時候,牲口就回來了。”
到了喂牲口的時候,牲口和車都拴在外麵。從那知道,是本姓的窮人家借去用了,用了也沒事。
念田的父親喬元祥是喬家二十世,兄弟五個,姊妹兩個。元祥在比幹廟完小上學,和張鐵夫是同班同學。完小畢業的時候,張鐵夫說:“咱到南邊轉轉去,一起做點兒啥事。”
孩提時代的喬念田與父親喬元祥(中)、母親王氏(左)、爺爺喬方興(右)合影。1941年攝於菏澤一家照相館。
元祥身體不好,沒跟著出去。畢業以後,他教過抗日小學。
一九四八年,他在大義小學教書,張鐵夫已經是共產黨的大官,夫妻倆回巨野,騎著大馬去大義看過他。
一九五七年,上邊讓“大鳴大放”,多給領導提意見。喬元祥說,屯子裏有的人家吃不飽。他被打成右派,說他反對國家的糧食政策。
那些年,他沒少挨鬥。讓他教課,他好好上課。不讓他上課,他給大隊種菜,拾糞也不要工分。
一九七八年以後,上邊說他是錯劃的右派,給他平反了。
元祥在大義工作幾十年,教學認真,愛看詩文,人稱“喬老夫子”。他後來身體不好,離休回家。
二〇〇一年正月初四,是元祥八十六歲生日,兒女帶著孩子來祝壽,幾十口人熱熱鬧鬧吃過飯,他還幫著拾掇拾掇盤子。孩子都走了,他出去看了會兒紙牌,晚上看完《新聞聯播》,又看了會兒書,夜裏十點睡下。
第二天早上,老伴喊了三遍,他沒起來。到跟前一看,沒氣了。孩子們接到電話,從四下裏回家,看見老人躺在他的床上,臉色紅潤,神態安詳。
孫媳婦秀芳聽說三爺爺老了,慌慌張張跑來,她說:“夜裏夢見兩個陰人,抬著小轎往西邊來了,想著誰家要走人,沒想到把三爺爺請走了。”
鄰居都說,這叫壽終正寢,是他老人家修來的福。
開追悼會那天,來了很多人,學生送來花圈,挽聯上寫著:“教書育人數十年,德高望重美名傳。”
1994年喬元祥八十大壽時與妻子兒女合影。前排坐者為妻子王氏(左)、喬元祥(右)。前排站立者,右一為小女兒喬春蘭,左一為長女喬桂蘭;後排站立者,從右到左依次是長子喬念田、次子喬念詩、三子喬念科、四子喬念舉。
從十五世到二十三世,喬氏家族人丁興旺,五世同堂,枝繁葉茂,子孫後代達一百四十餘人,其中不乏教師、工程師。攝於1994年春節。
爹走了,娘咋辦?兒女商量好,跟誰過都行,娘想跟誰跟誰。
念田問娘:“你想跟誰過?”
娘說:“俺誰都不跟。俺還在這個家待著,自己過。”
兒女怕娘孤單,六個人輪班回來陪娘,照顧娘,一個人陪十天。
娘活到九十六歲。最後那年,輪到念田陪娘,他到董官屯會上買了幾個糖糕,娘愛吃這個。娘吃了糖糕,第二天吃不下飯,第三天還沒事,第四天走了。
出殯那天,陰曆六月二十七,天熱,孝子們白衣全濕。下午一點多,黑雲從西北過來,緊接著電閃雷鳴,一場大雨馬上就到。天氣好孬,都得按時出喪,棺材從喪室抬出去,祭奠開始。
一陣風過來,黑雲沒影了,溫度降下來,老娘平安下葬。
念田是二十一世喬家老大,比俺小兩歲。
他小時候,八路軍住孫官屯,中央軍住董官屯。隻要一聽見槍響,他就知道是中央軍來了,他把雞抓住裝籃子裏,趕緊往外跑。跑到地裏先挖個坑,把籃子放到坑裏,上麵用小樹枝子蓬上。
啥時候中央軍走了,他再把雞挎回家。
念田上學以後當班長,一九五九年考上單縣師範,還當班長。那時候,學校一個月給兩塊錢助學金,七塊五生活費,二十七斤糧票,吃不飽,但比老百姓強多了。
學校放寒假,他跟同學邊說邊笑,貪黑往家走,路上讓東西絆倒了。
喬念田、高素蘭夫婦金婚(1962—2012)合影。攝於2012年11月。
大黑天的,路上能有啥東西?一摸,是個人;再摸,身子冰涼,鼻孔沒氣,是個死人。
他嚇壞了,再走路,加小心了。
另一個同學,也讓死人絆倒,同學都不說笑了。
政治課上,老師總說國家形勢一片大好,絆了兩個跟頭,他們這一學期的政治課都白上了。
一九六〇年寒假,念田往家走,走餓了,到冒煙的生產隊食堂要點兒地瓜蘿卜吃。開學了,又是一路要飯走回學校。
一九六二年,念田中專畢業,畢業後登記結婚了。媳婦是同班同學高素蘭,娘家是成武的。畢業離校,他跟媳婦去嶽母家。新姑爺進門,嶽母做了那個年頭最好的飯——沒摻糠菜的黑鍋餅。
臨走,嶽母給他裝了六個小鍋餅,叫他路上吃。肚子空,沒走出五裏地,六個小鍋餅他都吃了。
上班以後,他好好工作。一要提拔他,先查出身;一查出身,就不提拔了。父親是右派,姥爺是地主,還提拔啥呀?
二十多年後,父親平反,不講成分了,他才不受影響,調到縣教育局工作,還入了黨。
現在,他早退休了,身體好,腰板直,走路快,咋看都不像七十多歲的人。
巨野城西南有個大窪,南北有四十多裏長,東西有十幾裏寬,在洙水河兩邊。這地不用上糞,四月能收一茬好麥子,再種啥就不保準了,十年九不收。到了秋天,一眼看不見邊的水,有很多水鳥在大窪裏飛。小孩子們都唱:“天沒邊,地沒沿,和尚沒有頭發辮。”
大窪的地,隨便種,誰種誰收。
外麵逃荒要飯的來了,有人勸他們:“別走了,在大窪種點兒地吧。”這樣一來,大窪跟前的幾個莊百時屯、董官屯、孫官屯的姓氏都雜。
喬家祖上在定陶縣西八裏喬樓,十四世裏有一個生意人,他去西北壺北口做皮貨生意,發了財。他看大窪這兒地多,就在孫官屯買了幾十畝地,乾隆年間遷到那裏安了家。
十六世祖喬致堂,繼承祖業後,棄商從農,另創基業。喬念田提供。
十六世喬家當家的叫喬致堂,他是孫官屯的會長,領頭修了孫官屯的白娘娘廟。廟裏的泥像年頭多了,不像樣。把廟修好了,他又請人重塑神像,塑得和以前的神像一模一樣。
一到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他就在廟上支起一口大鍋煮粥,窮人家和要飯的,都拿著自己的碗去喝粥。
那時候種的地離家都遠,出去幹活兒,得有人專門往地裏送飯。那回,喬家十九世喬方興跟他爹去北地砍高粱,砍到中午,爹說:“你回家吃飯吧,吃完飯,給俺捎點來,俺不用來回走了。”
方興跑回家吃完飯,提了一個四鼻罐子給爹帶飯。罐子裏有兩碗黑糊塗,是高粱麵做的,糊塗裏放了點兒黃豆粒。罐子口上是碗,碗裏是菜。俺老家都吃蒸菜,和窩窩一鍋蒸出來,上麵用盤子蓋上。盤子上麵是白地藍花手巾包的窩窩,俺那兒管它叫寧窩窩。先和一塊白麵,放麵板上擀成個餅,再和一塊黑麵,黑麵是高粱和黃豆磨的。把黑麵放白麵上擀,擀平了,放上蔥花、油鹽,卷上,揪成一塊一塊的,做成窩窩。這樣送飯,啥都不涼。這樣的飯菜,在那時是最好的飯菜了。
走到半路,遇上一個過路的老頭,頭發亂蓬蓬的,像個要飯的。他問方興:“你罐子裏是啥?”
方興說:“俺給俺爹送飯去,俺爹還沒吃飯哩。”
老頭問:“俺餓一天了,你把飯給俺吃,中不中?”
方興看他年紀不小了,說:“中。”
老頭揭開罐子就吃,兩個窩窩和碗裏的菜吃得一點兒不剩,兩碗糊塗也都給他喝了。
想著爹挨餓哩,方興不大高興。
吃完飯,老頭把四鼻罐子往外撇,罐子飛出去,摔爛了。
方興生氣了,說:“俺好心好意給你吃喝,你吃飽飯,咋還把俺罐子摔了?”
老頭說:“此地風水好。”
方興不明白他說啥,心想一個要飯的懂啥。
老頭說:“實話告訴你,俺是看風水的。你這罐子飯俺沒白吃,罐子落地的地方,你們把這裏當祖林吧。”說完,老頭走了。
方興半信半疑,跟爹說了,爹說:“咱聽人家的。”
爹死以後,埋在那裏。
那時候有了病,沒啥好藥,屯子裏經常死人。四十年裏,喬家沒添墳子,也沒有傷人,以後喬家就把那裏當老林了。
方興添了五子二女,後代一百四十多口,各行各業的人才都有。
方興是念田的爺爺,忠厚老實,上學上到三十多歲,沒考上秀才,在莊上是個能讀《三國》看《西遊》的文化人。他不大會幹農活兒,家裏就一具牲口,常在外麵拴著。到了用牲口的時候,爺爺看不見牲口就四下找。
鄰居說:“別找了,喂牲口的時候,牲口就回來了。”
到了喂牲口的時候,牲口和車都拴在外麵。從那知道,是本姓的窮人家借去用了,用了也沒事。
念田的父親喬元祥是喬家二十世,兄弟五個,姊妹兩個。元祥在比幹廟完小上學,和張鐵夫是同班同學。完小畢業的時候,張鐵夫說:“咱到南邊轉轉去,一起做點兒啥事。”
孩提時代的喬念田與父親喬元祥(中)、母親王氏(左)、爺爺喬方興(右)合影。1941年攝於菏澤一家照相館。
元祥身體不好,沒跟著出去。畢業以後,他教過抗日小學。
一九四八年,他在大義小學教書,張鐵夫已經是共產黨的大官,夫妻倆回巨野,騎著大馬去大義看過他。
一九五七年,上邊讓“大鳴大放”,多給領導提意見。喬元祥說,屯子裏有的人家吃不飽。他被打成右派,說他反對國家的糧食政策。
那些年,他沒少挨鬥。讓他教課,他好好上課。不讓他上課,他給大隊種菜,拾糞也不要工分。
一九七八年以後,上邊說他是錯劃的右派,給他平反了。
元祥在大義工作幾十年,教學認真,愛看詩文,人稱“喬老夫子”。他後來身體不好,離休回家。
二〇〇一年正月初四,是元祥八十六歲生日,兒女帶著孩子來祝壽,幾十口人熱熱鬧鬧吃過飯,他還幫著拾掇拾掇盤子。孩子都走了,他出去看了會兒紙牌,晚上看完《新聞聯播》,又看了會兒書,夜裏十點睡下。
第二天早上,老伴喊了三遍,他沒起來。到跟前一看,沒氣了。孩子們接到電話,從四下裏回家,看見老人躺在他的床上,臉色紅潤,神態安詳。
孫媳婦秀芳聽說三爺爺老了,慌慌張張跑來,她說:“夜裏夢見兩個陰人,抬著小轎往西邊來了,想著誰家要走人,沒想到把三爺爺請走了。”
鄰居都說,這叫壽終正寢,是他老人家修來的福。
開追悼會那天,來了很多人,學生送來花圈,挽聯上寫著:“教書育人數十年,德高望重美名傳。”
1994年喬元祥八十大壽時與妻子兒女合影。前排坐者為妻子王氏(左)、喬元祥(右)。前排站立者,右一為小女兒喬春蘭,左一為長女喬桂蘭;後排站立者,從右到左依次是長子喬念田、次子喬念詩、三子喬念科、四子喬念舉。
從十五世到二十三世,喬氏家族人丁興旺,五世同堂,枝繁葉茂,子孫後代達一百四十餘人,其中不乏教師、工程師。攝於1994年春節。
爹走了,娘咋辦?兒女商量好,跟誰過都行,娘想跟誰跟誰。
念田問娘:“你想跟誰過?”
娘說:“俺誰都不跟。俺還在這個家待著,自己過。”
兒女怕娘孤單,六個人輪班回來陪娘,照顧娘,一個人陪十天。
娘活到九十六歲。最後那年,輪到念田陪娘,他到董官屯會上買了幾個糖糕,娘愛吃這個。娘吃了糖糕,第二天吃不下飯,第三天還沒事,第四天走了。
出殯那天,陰曆六月二十七,天熱,孝子們白衣全濕。下午一點多,黑雲從西北過來,緊接著電閃雷鳴,一場大雨馬上就到。天氣好孬,都得按時出喪,棺材從喪室抬出去,祭奠開始。
一陣風過來,黑雲沒影了,溫度降下來,老娘平安下葬。
念田是二十一世喬家老大,比俺小兩歲。
他小時候,八路軍住孫官屯,中央軍住董官屯。隻要一聽見槍響,他就知道是中央軍來了,他把雞抓住裝籃子裏,趕緊往外跑。跑到地裏先挖個坑,把籃子放到坑裏,上麵用小樹枝子蓬上。
啥時候中央軍走了,他再把雞挎回家。
念田上學以後當班長,一九五九年考上單縣師範,還當班長。那時候,學校一個月給兩塊錢助學金,七塊五生活費,二十七斤糧票,吃不飽,但比老百姓強多了。
學校放寒假,他跟同學邊說邊笑,貪黑往家走,路上讓東西絆倒了。
喬念田、高素蘭夫婦金婚(1962—2012)合影。攝於2012年11月。
大黑天的,路上能有啥東西?一摸,是個人;再摸,身子冰涼,鼻孔沒氣,是個死人。
他嚇壞了,再走路,加小心了。
另一個同學,也讓死人絆倒,同學都不說笑了。
政治課上,老師總說國家形勢一片大好,絆了兩個跟頭,他們這一學期的政治課都白上了。
一九六〇年寒假,念田往家走,走餓了,到冒煙的生產隊食堂要點兒地瓜蘿卜吃。開學了,又是一路要飯走回學校。
一九六二年,念田中專畢業,畢業後登記結婚了。媳婦是同班同學高素蘭,娘家是成武的。畢業離校,他跟媳婦去嶽母家。新姑爺進門,嶽母做了那個年頭最好的飯——沒摻糠菜的黑鍋餅。
臨走,嶽母給他裝了六個小鍋餅,叫他路上吃。肚子空,沒走出五裏地,六個小鍋餅他都吃了。
上班以後,他好好工作。一要提拔他,先查出身;一查出身,就不提拔了。父親是右派,姥爺是地主,還提拔啥呀?
二十多年後,父親平反,不講成分了,他才不受影響,調到縣教育局工作,還入了黨。
現在,他早退休了,身體好,腰板直,走路快,咋看都不像七十多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