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依靠自己的實力,走到最後,徐庶以後也不怕別人說閑話。


    所以的話,劉協覺得最適合徐庶的題目還是平天下。


    劉協快速的掃了一眼徐庶的答題,他的臉上頓時充滿了驚訝。


    怎麽說呢,徐庶的這一份答題,不得不說非常的精辟。


    徐庶的這份份文章,大致的意思就是告訴劉協。


    雖然現在天下大亂,各地諸侯割據,使得大漢朝綱混亂,但是在徐庶看來,各路諸侯不過隻是跳梁小醜。


    隻要劉協能夠夠勵精圖治,發現自身實力,終究可以橫掃六合,中興大漢。


    那麽應該怎麽樣勵精圖治呢徐庶也給出了答桉。


    首先就是民心,隻有民心在漢,朝廷大軍剿滅各路諸侯的時候,才能勢如破竹。


    那麽如何才能使得民心在漢呢也很簡單,現在朝廷正在變法,在逐步收回世家大族手中的權利,這一點很好。


    因為隻有讓百姓們有飯吃,有衣穿,才能讓百姓們歸心。


    自黃巾之亂開始,大漢底層的百姓就要麵對諸侯和世家的雙重剝削,可謂是民不聊生。


    而諸侯與世家壓榨百姓之後,卻沒有把該有的賦稅交於朝廷,以至於百姓也朝廷皆苦。


    唯獨富了中間的諸侯和世家。


    而這一點劉協已經看出來了,同時也做了改變,首先是免去了各種雜稅。


    將百姓的稅收恢複到了文景之時,也就是三十稅一。


    同時又新增商稅,確定了大漢商人們的權力和義務,間接的提高商人們的地位。


    也使得大漢朝廷重新富庶了起來,這些新法,很好。


    但是,徐庶也提到了一點,劉協所做的都是為了朝廷和百姓,卻少了中間的世家族,以至於世家大族多投效於諸侯。


    所以,徐庶一樣劉協能夠稍微優化一下新法,給與世家們一些權利,這樣可以有利於拉攏世家。


    畢竟,現在很多世家,都是為家族考慮的同時,也對大漢抱有好感。


    如果說,家族利益於大漢衝突的是,有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家族利益,而放棄大漢。


    所以,為了盡快平定大漢的內亂,應該調整朝廷的策略,先拉攏一批世家,剿滅那些鐵了心反叛的世家。


    另外,徐庶也提到了具體怎麽剿滅諸侯反叛。


    首先就是安撫那些中立的諸侯,例如江東孫策,交州士燮。


    為了拉攏他們,徐庶建議劉協對於這樣的諸侯讓步,可封孫策為吳侯,以表其父,血戰董卓之功。


    封士燮為交州牧,越侯。以表其鎮守交州的功績。


    雖然這樣做,是示弱於孫策,士燮,但朝廷卻得了實處。


    與此同時,徐庶也建議劉協以朝廷高位拉攏宗親,比如,劉表,劉備,劉彰等人。


    特別是劉備,在徐庶看來,劉備乃是君子,是可以信賴的人,其義弟關羽,張飛皆有萬夫不當之勇。


    是劉協平定天下的重要保障。如此之後,類似中原地區的曹操,呂布,袁紹等人,就無足輕重了。


    劉協看到徐庶的這邊文章,不得不說,很有眼光,若是按照徐庶所言的卻是可以快速平定天下。


    隻是....


    劉協有一些無奈的搖了搖頭,他也不是怪徐庶沒有眼力勁,沒看清劉備,劉表這些人的真麵目。


    他們雖然是宗親,但確實想要造反的那一波人。


    反而是徐庶所不看好的曹老板和呂布,才是鐵了心的保皇黨。


    劉協並不怪徐庶沒有看清,而是劉備他們真的很會隱藏自己。


    除此之外,劉協覺得徐庶說的,需要拉攏世家這件事,其實也不可取。


    劉協能夠理解徐庶的意思,他是覺得在這個世道,世家永遠占據著大量的資源。


    無論是人口,還是錢糧。


    劉協身為皇帝,應該以天下為重,雖然大家都知道世家的危害,但是卻不敢真的去得罪世家。


    不然的話,真的就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了。


    在徐庶看來,給世家一些好處,讓世家幫著穩定地方。是天經地義的。


    就算劉協不要這些世家,等他重新掌權,中興大漢之後,也同樣需要世家來維持大漢的穩定。


    區別就是,劉協是把自己的心腹,散落到各地,進而成為新的世家。


    所以說,為了避免意外,徐庶建議是拉攏現有的世家。


    這麽想,不能說徐庶是錯的,如果劉協不是穿越者,不知道世家在後麵的幾百年裏幹了什麽說不定,他真的會聽從徐庶的建議。


    這不是徐庶能力的問題,而是這個時代,所有人認知的問題。


    簡單歸納成一句話,那就是世家統治,天經地義是這個時代的普遍認知。


    但是,劉協覺得,如果自己這一次向世家低頭,不收回世家手中的權利,那麽他以後也就沒有機會了。


    現在天下大亂,劉協想要的重振大漢,就必須要把現有勢力,全部洗牌。


    贏了,劉協就可以從世家的棋子變成那高高在上,製定規則的人。


    如果輸了,人都死了,劉協也不用考慮以後了。


    而,劉協會輸嗎有玩家作為底牌的他,並不認為自己會輸。


    所以說,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把世家這張牌從規則裏麵踢出去,那無論自己怎麽洗牌,都不會有世家什麽事了。


    另外值得特意說明的一點就是,劉協也在努力的為後世子孫打底子。


    首先,咱需要說明一個問題,一個王朝的更迭是為什麽


    很多人會說,是因為天災,或者是人禍。


    其實都對,但需要說明的是,在家天下時代,一個王朝的興衰往往是看皇帝怎麽樣。


    劉協覺得這樣的製度不合理。


    因為,這就好比你把雞蛋放在了一個籃子裏麵,如果摔了,那就全壞了。


    治國也一樣,不能把一個國家的興衰全部放在一個人的身上。


    皇權要有,但也需要製約。


    劉協心中最完美的製度,其實就是內閣製。


    介於後世某三個島上的製度,但皇帝的權利要比這個大。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就是皇帝還是之前的那樣,由先帝製定,內閣大臣也有皇帝提名,但由百姓們投票選舉。


    任期也是四年一屆,最好可以連任三屆。


    內閣首輔作為朝廷的實際政策的製定者,但是皇帝卻擁有一票否決的權利。


    為了後麵,皇帝與內閣爭權,否決權需要經過百姓代表的投票,隻有超過一半的數量,才能實行一票否決權。


    雖然說,這樣看上去,很麻煩,並且也限製了皇帝的權利,但是勝在穩啊!


    有什麽能夠讓後世子孫,萬世一係來的爽啊!


    82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朕的底牌是玩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雞蛋加辣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雞蛋加辣椒並收藏三國:朕的底牌是玩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