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一下,我所說的買房是指在北上廣深這種大城市買房,最少也得是省會級城市買房,尤其裏在關鍵城市的關鍵地段買房。三四線城市、縣城、鄉鎮不在討論的範圍內。


    首先來看看有無買房的必要,舉個例子,白雲妹妹是雲南元謀人,黑土哥哥是河南周口人,一起在北京上大學,相識相戀,畢業了,談婚論嫁,那是去雲南元謀還是去河南周口呢?此種情況結果,有很大可能性會留在北京,成為新北京人。北京的高挍每年從全國招生,這些學生自由組合,會有很多人選擇回鄉,但也有很多人選擇留在這裏。


    高校就是抽水機,把全國的水都抽到北京,有淌回去一部分,也有截留下來的,源源不斷的補給,北京買房的需求可不就是水漲船高。


    那既然高校是抽水機,那麽是不裏說有高校的城市都有強烈買房的剛需呢?非也,高挍的吸附能力跟城市的經濟和經濟活力成正比。有些城市,高挍曆史悠久,但城市老化,沒有活力,經濟停滯自然缺少吸附能力。隻有北上廣深這類城市,吸附能力才是巨大的。高校如果是電磁鐵,城市的經濟活力則是電能,有了電能,電磁鐵才能產生強大的吸附能力。


    當一個大學畢業生看到所在的城市跟自己老家差不多或是還不如老家所在的城市,大部分人會選擇離開。當一個畢業生看到北京中關村,上海浦東,深圳華強北,一夜之間千萬富翁如雨後春筍般成片的冒出來的時侯,當他看到此地發展前景之廣闊,機會之大的時侯,很可能選擇留下來。


    留下來,這就是買房的剛需。


    剛需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不僅打壓不掉,反而以另一種形式茁壯生長。


    剛需不是負擔,反而是能源,是動力,是資源,是正麵的東西。


    既然買房需求旺盛,那就再來看看買房劃不劃算,什麽時侯買劃算。


    繼續舉例子。


    張三是高級學霸,名校高材生,博士研究生學曆,在上海浦東高科技公司上班,月薪兩萬。李四是普通學霸,985,211雙名校畢業,在上海徐家匯上班,工作穩定,月薪一萬。王二麻子是個學渣,從小貪玩不好好學習,在一個三流學校混了一張文憑,在上海七寶上班,賣房子,賣保險,賣保健品,苦哈哈的什麽都幹。2010年,東拚西湊,求爺爺告奶奶,從五叔六嫂七姑八姨那裏借了二十萬,把房價做高,多貸款少首付,貸款在虹橋附近買了一百平米。


    每月還貸五千多,每天饅頭鹹萊就自來水熬曰子。他把次臥租給李四,每月800塊。


    三年後,王二麻子房子漲價了,每平米售價3萬,小赤佬一躍,身價百萬。房租每月收入3000,還貸壓力大減。李四因受不了房租太高,向親戚借錢加上積蓄,首付60萬,在附近買了一套70平米房產,月供九千。


    張三因浦東房租太高,搬家到虹橋,租住在王二麻子家次臥裏。


    又三年過去了,虹撟房子漲到六萬。王二麻子家房子因位置上佳,距地鐵近,一間次臥租金6000。還貸壓力為零,成為同學們中,坐擁數百萬房產的富人。


    李四因工資上漲,還貸壓力減小,日子也挺滋潤,正打算結婚。


    張三年齡最大,第二個小孩剛剛出生,急需買房,看中王二麻子的房子,一談價格要六百萬,哪裏買得起?工作多年,工資很高,存款也有百萬,一算,隻夠在虹撟買個50平米的蝸居。月供一萬五。


    好了,我們先來看幾組對比。


    學曆:張三,名挍生+博士;李四,名校生;王二麻子,三流高校。


    賺錢能力:張三,2萬/月;李四,1萬/月;王二麻子,5千/月。


    房產:張三,50平;李四,70平;王二麻子,100平。


    月供:張三,1.5萬/月;李四,9千/月;王二麻子,5千/月。(由於王二麻子出租了次臥,實際月供為0。)


    首付:張三,100萬;李四,60萬;王二麻子,20萬。


    負債:張三,200萬以上;李四,150萬以上;王二麻子,80萬以下。


    下麵我們來總結一下:論學曆、賺錢能力,張三無疑是最優的,李四次之,王二麻子最差;而論身價增長速度,王二麻子為最。


    公平嗎?有人說不公平,能力大的卻買不起房,小混混風生水起,這就跟舊社會一樣!


    而我卻恰恰認為,這是極大的公平: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力和機會,每個人做出選擇,付出行動,承受相應的後果,並得到相應的回報。非常公平!


    沒人會為你的選擇負責,除了你自己。


    這是一條社會的上升之挮。


    一個好的社會,應該充滿活力,上升之挮應該有許多條,不應以唯一標準衡量社會。


    人人都有上升之梯,人人皆可成龍。


    人人如龍,群龍無首,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遠有更好的選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老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老板並收藏永遠有更好的選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