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最新章節
五年後
孔信將車停在紫金飯店外,信步走進飯店,金碧輝煌的大堂中一片燈紅酒綠,孔信和幾個熟人點頭致意,走進大堂,遠遠便看見一個展台前,羅子庚西裝革履,正對著一隻“清乾嘉粉彩百花不露地十二花神雙耳大瓶”侃侃而談。
“老板,您來……”夥計眼尖,一眼就看到了他。
孔信抬手止住他的嚷嚷,隨手從侍應手裏拿過一杯紅酒,隱在人群中看向羅子庚。
“所謂‘百花不露地’是指繪畫牡丹、芍藥等大片花朵紋樣,以精細的花紋覆蓋全器,不露底色,寓意欣欣向榮、盛世升平,這種紋飾又被稱為‘百花錦地’或‘萬花獻瑞’,在雍正淡描青花和鬥彩都曾出現過,但公認的正式作為一種裝飾手段,則真正開始於乾隆盛世……”羅子庚麵帶自信微笑,“清代鑒賞家趙汝珍《古玩指南》曾著:嘉慶……珍品不多,惟萬花瓷……”
一個煙視媚行的貴婦嬌笑,“羅先生講得真好,深入淺出,比那些老頭子強多了,我去年在英國拍賣會上買回一個瓶子,怎麽看怎麽存疑,羅先生有時間來為我掌掌眼?”
羅子庚微笑,“古玩行憑眼力吃飯,經驗、能力缺一不可,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郭太太要找人鑒定,可以去古今閣預約,我們有專業的鑒賞專家,可以隨時為您排憂解難。”
貴婦折扇捂嘴笑道,“我可以預約羅先生嗎?”
“預約他不如預約我,”孔信從人群中走出來,對貴婦眨眨眼,“我可是這位羅先生的授業恩師,難道鑒賞水平不如他?”
“哎你真討厭,”貴婦熟絡地笑笑,端著酒杯往其他展櫃前走去,開玩笑,孔大少出了名的護短,誰敢調戲他徒弟,絕對被一百倍地調戲回去,她才不往槍口上撞呢。
羅子庚忍不住笑起來,在他耳邊輕聲道,“你不但是我的授業恩師,還是我的授業老婆。”
“怎麽著?”孔信挑眉,“嫌我攪黃了你的好生意?羅大少多少錢啊?去我家裏鑒賞一番如何?”
羅子庚愛死了這家夥護短的小樣兒,不動聲色地咬他耳朵,“今晚就去你家,不!要!錢!!!”
孔信哈哈大笑,拍拍他的後背,“今晚不成,等這邊陳列展覽會結束,我們得去一趟溫家,知君剛才打電話給我,說複原了柴窯貫耳瓶。”
羅子庚愣了一下,“當年的碎瓷片?”
“嗯,”孔信點頭,“他把碎瓷片粘起來,已經基本複原。”
這一屆瓷器陳列展覽會由南華基金會主辦,會議結束的時候,潘南華拄著手杖出現在台上,“很高興各位能夠前來參加本次展會,如今正處於曆史上第四次收藏熱,很多人都喜歡瓷器,我覺得這是件好事,過去,古董都收藏在少數有錢人的手裏,而現在是全民收藏,我們說藏寶於民,這是曆史的進步……”
羅子庚站在台下,看著潘南華精神矍鑠的樣子,冷哼一聲,“全民收藏……這就有更多傻瓜被騙了吧。”
“傻瓜買,傻瓜賣,還有傻瓜在等待,”孔信道,“潘南華他是商人,無利不起早,自然希望有更多的棒槌進入這個行當,捧著大把錢財被他們坑騙,不過,這也是周瑜打黃蓋,畢竟錢在他們自己口袋中,如果不動投機的心,別人也沒辦法把他們的錢掏出來。”
羅子庚點頭,輕歎一口氣,“都是自作孽。”
展會結束,兩人驅車到了溫家,推開溫知君書房的門,隻見台燈下,一個造型詭異的瓶子泛著光芒。
“這……”孔信眉頭倏地緊皺起來。
溫知君坐在藤椅上看他們,“根據你們給我的碎片,最後就複原出這麽個結果。”
羅子庚站在桌邊看了一會兒,回頭看向孔信,“這根本不是當初的貫耳瓶。”
孔信一言不發,死死盯著桌子上的瓶子,腦中一條條信息繁亂地糅雜在一起。
“孔哥?”羅子庚叫。
“這不可能……”孔信喃喃道,“怎麽會這樣?瓶子被掉包了?什麽時候掉的包?誰幹的?”
羅子庚雙手按著他的肩膀,“別這樣,你冷靜一下,這件事我們要好好商量。”
孔信閉上眼睛,“從買賣成交我們三人一直都守著瓶子,直到我們回到南京,去見小紀,然後小孟車禍……小孟的車禍不是偶然?他是被人謀殺?為了奪取貫耳瓶……”
“報警吧,”羅子庚道。
溫知君搖頭,“沒用的,這種情況警察也查不出什麽來。”
時隔五年,竟然得出這樣的結論,孔信始終無法接受,羅子庚隻好先送他回孔家,順便向孔仰山匯報這件事情。
孔仰山皺緊眉頭想了半天,慢慢道,“這件事情已經是個懸案,孔信,過去的就該讓他過去。”
“過不去,”孔信道,“現在事實擺在眼前,小孟是被謀殺,有人為了奪取柴窯而故意製造車禍殺了小孟!”
“當年的肇事司機已經受到處罰。”
“他不是元凶!”孔信咬緊牙關,“他的背後肯定還有指使者,這個人目無法紀窮凶極惡,怎麽能容忍這樣的人存在於古玩行?”
孔仰山看著他的眼睛,“你已經不小了,在古玩行這麽多年,難道類似的事情見得還少嗎?小孟死了,不管因為什麽原因,他死了,就是死了,不管你做什麽,他都不會複活。”
孔信臉色難看地掃他一眼,“爸,你老了,真的老了……”
“孔哥!”羅子庚打斷他。
“我是老了,我沒有什麽進取心了,我現在隻想守著這個家,大家都過得好好的,就是我的追求了,”孔仰山歎氣,從案頭文件中抽出一封請柬,“香港蘇富比春拍在即,這是預展圖冊,你自己看吧。”
孔信接過圖冊,坐在沙發上掀開,陶瓷與藝術品、中國書畫、當代亞洲藝術、珠寶、珍貴名表……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圖片在眼前展開,突然他渾身一震,死死盯著圖冊上的巨幅圖片。
——雨過天青色的貫耳瓶,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這是……”羅子庚不敢相信地看著圖冊,“這是當年的貫耳瓶?”
孔信猛地合上圖冊,“寶主是誰,就是誰殺了小孟。”
“你冷靜一點,不會這麽簡單的,”羅子庚道,“預展從周末開始,我們把手裏的事情都推掉,周末我陪你過去。”
蘇富比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大拍賣行,每年春秋兩拍預展都規模宏大,孔信和羅子庚一大早驅車趕到上海,整個展覽中心琳琅滿目,全國的收藏家都趕過來一飽眼福。
“嗨,乖乖,”一隻鹹豬手搭在孔信的肩膀,“怎麽臉色這麽差?我們羅小哥沒能滿足你?”
孔信甩了兩下,沒能甩開,冷哼道,“王八賢,門衛怎麽會放你進來的?沒覺得整個會場檔次都被你拉低了?”
“放屁!”王八賢高聲嚷嚷,“本王的駕臨是他蘇富比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刹那間,展覽中心一片寂靜,齊刷刷的眼光投射過來。
王八賢攬著孔信,傲然挺立在會場中間,如一朵傲雪的寒梅,冷豔,高貴……
孔信低著頭滿地找坑,想把自己埋進去。
羅子庚從他懷中硬是將孔信拉出來,對王八賢笑道,“王爺還是這麽的出淤泥而不染,您老人家不是一向對預展沒興趣麽?”
“還不是為了那玩意兒,”王八賢對展櫃一指,“柴窯貫耳瓶,日他爺爺的,本王用屁股都聞出來那股熟悉的味道了。”
孔信看向他,“這就是我們當年買的瓶子,小孟是被人害死的。”
“有這個可能,”王八賢點點頭,舌尖舔著牙花子,“可是你不覺得另一個可能性更大點兒麽?”
“什麽?”
王八賢一把勾住孔信的脖子,湊在他耳邊輕聲道,“小孟就是那個換走貫耳瓶的人。”
孔信呼吸一窒,猛地推開他,掉頭就走,“滾!”
“哎,哎,我說真的,”王八賢追過來,“你想啊,當初你們可是三個人嚴防死守,最後把瓶子平安帶回了南京,為什麽你們倆一離開,小孟就車禍了?你們古今閣派人來接應的吧?小孟為什麽不等接應的人到了一起走?他為什麽要火燒屁股似的飆車去孔家?他是那麽沒有耐心的人麽?”
孔信站住腳,深吸一口氣,淡淡道,“老王,我不會去懷疑小孟,什麽時候都不會。”
王八賢指他鼻子,“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你就已經在懷疑了。”
“所以我覺得自己很罪惡。”
“哎,你……”王八賢還要說什麽,被羅子庚打斷,“王爺,別說了,讓孔哥清淨清淨吧。”
“嘿,我怎麽不清淨了?”王八賢怒了,指著羅子庚的鼻子,“你說話注意點兒啊,雖然你現在是個寵妾,寵妾了不起啊,本王可是正宮,啊呸!本王跟他可是尿尿和泥的交情,你給我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少給本王進讒言,枕邊風誰不會吹呀,信乖乖,是啵。”
“什麽亂七八遭的,你給我滾進冷宮裏去,”孔信一巴掌將王八賢推遠了,拉過羅子庚往貫耳瓶走去,“別理他,誰跟他較真誰傻逼。”
柴窯貫耳瓶是本次春拍的焦點拍品之一,這是傳說中的柴窯首次出現在大型拍賣會上,蘇富比亞洲區的主管站在展櫃前接受媒體采訪,“這尊貫耳瓶的出現填補了曆史的空白,讓柴窯從神壇上走到人們麵前,這在瓷器史上是彌足珍貴的……”
羅子庚俯身仔細看著玻璃後的貫耳瓶,低聲道,“孔哥,你覺得,它真的是那個貫耳瓶嗎?”
“我看像,怎麽,你覺得不是同一件?”
“我看不出來,”羅子庚皺眉,“不能上手,我判斷不出來,但我總覺得哪裏有問題,就是一種直覺。”
孔信湊過去,兩人盯著瓶子看半天,始終無法判斷,但光憑器型、釉色等方麵看來,它確實是那件沒錯。
“小孟……”孔信喃喃道,“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
五年後
孔信將車停在紫金飯店外,信步走進飯店,金碧輝煌的大堂中一片燈紅酒綠,孔信和幾個熟人點頭致意,走進大堂,遠遠便看見一個展台前,羅子庚西裝革履,正對著一隻“清乾嘉粉彩百花不露地十二花神雙耳大瓶”侃侃而談。
“老板,您來……”夥計眼尖,一眼就看到了他。
孔信抬手止住他的嚷嚷,隨手從侍應手裏拿過一杯紅酒,隱在人群中看向羅子庚。
“所謂‘百花不露地’是指繪畫牡丹、芍藥等大片花朵紋樣,以精細的花紋覆蓋全器,不露底色,寓意欣欣向榮、盛世升平,這種紋飾又被稱為‘百花錦地’或‘萬花獻瑞’,在雍正淡描青花和鬥彩都曾出現過,但公認的正式作為一種裝飾手段,則真正開始於乾隆盛世……”羅子庚麵帶自信微笑,“清代鑒賞家趙汝珍《古玩指南》曾著:嘉慶……珍品不多,惟萬花瓷……”
一個煙視媚行的貴婦嬌笑,“羅先生講得真好,深入淺出,比那些老頭子強多了,我去年在英國拍賣會上買回一個瓶子,怎麽看怎麽存疑,羅先生有時間來為我掌掌眼?”
羅子庚微笑,“古玩行憑眼力吃飯,經驗、能力缺一不可,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郭太太要找人鑒定,可以去古今閣預約,我們有專業的鑒賞專家,可以隨時為您排憂解難。”
貴婦折扇捂嘴笑道,“我可以預約羅先生嗎?”
“預約他不如預約我,”孔信從人群中走出來,對貴婦眨眨眼,“我可是這位羅先生的授業恩師,難道鑒賞水平不如他?”
“哎你真討厭,”貴婦熟絡地笑笑,端著酒杯往其他展櫃前走去,開玩笑,孔大少出了名的護短,誰敢調戲他徒弟,絕對被一百倍地調戲回去,她才不往槍口上撞呢。
羅子庚忍不住笑起來,在他耳邊輕聲道,“你不但是我的授業恩師,還是我的授業老婆。”
“怎麽著?”孔信挑眉,“嫌我攪黃了你的好生意?羅大少多少錢啊?去我家裏鑒賞一番如何?”
羅子庚愛死了這家夥護短的小樣兒,不動聲色地咬他耳朵,“今晚就去你家,不!要!錢!!!”
孔信哈哈大笑,拍拍他的後背,“今晚不成,等這邊陳列展覽會結束,我們得去一趟溫家,知君剛才打電話給我,說複原了柴窯貫耳瓶。”
羅子庚愣了一下,“當年的碎瓷片?”
“嗯,”孔信點頭,“他把碎瓷片粘起來,已經基本複原。”
這一屆瓷器陳列展覽會由南華基金會主辦,會議結束的時候,潘南華拄著手杖出現在台上,“很高興各位能夠前來參加本次展會,如今正處於曆史上第四次收藏熱,很多人都喜歡瓷器,我覺得這是件好事,過去,古董都收藏在少數有錢人的手裏,而現在是全民收藏,我們說藏寶於民,這是曆史的進步……”
羅子庚站在台下,看著潘南華精神矍鑠的樣子,冷哼一聲,“全民收藏……這就有更多傻瓜被騙了吧。”
“傻瓜買,傻瓜賣,還有傻瓜在等待,”孔信道,“潘南華他是商人,無利不起早,自然希望有更多的棒槌進入這個行當,捧著大把錢財被他們坑騙,不過,這也是周瑜打黃蓋,畢竟錢在他們自己口袋中,如果不動投機的心,別人也沒辦法把他們的錢掏出來。”
羅子庚點頭,輕歎一口氣,“都是自作孽。”
展會結束,兩人驅車到了溫家,推開溫知君書房的門,隻見台燈下,一個造型詭異的瓶子泛著光芒。
“這……”孔信眉頭倏地緊皺起來。
溫知君坐在藤椅上看他們,“根據你們給我的碎片,最後就複原出這麽個結果。”
羅子庚站在桌邊看了一會兒,回頭看向孔信,“這根本不是當初的貫耳瓶。”
孔信一言不發,死死盯著桌子上的瓶子,腦中一條條信息繁亂地糅雜在一起。
“孔哥?”羅子庚叫。
“這不可能……”孔信喃喃道,“怎麽會這樣?瓶子被掉包了?什麽時候掉的包?誰幹的?”
羅子庚雙手按著他的肩膀,“別這樣,你冷靜一下,這件事我們要好好商量。”
孔信閉上眼睛,“從買賣成交我們三人一直都守著瓶子,直到我們回到南京,去見小紀,然後小孟車禍……小孟的車禍不是偶然?他是被人謀殺?為了奪取貫耳瓶……”
“報警吧,”羅子庚道。
溫知君搖頭,“沒用的,這種情況警察也查不出什麽來。”
時隔五年,竟然得出這樣的結論,孔信始終無法接受,羅子庚隻好先送他回孔家,順便向孔仰山匯報這件事情。
孔仰山皺緊眉頭想了半天,慢慢道,“這件事情已經是個懸案,孔信,過去的就該讓他過去。”
“過不去,”孔信道,“現在事實擺在眼前,小孟是被謀殺,有人為了奪取柴窯而故意製造車禍殺了小孟!”
“當年的肇事司機已經受到處罰。”
“他不是元凶!”孔信咬緊牙關,“他的背後肯定還有指使者,這個人目無法紀窮凶極惡,怎麽能容忍這樣的人存在於古玩行?”
孔仰山看著他的眼睛,“你已經不小了,在古玩行這麽多年,難道類似的事情見得還少嗎?小孟死了,不管因為什麽原因,他死了,就是死了,不管你做什麽,他都不會複活。”
孔信臉色難看地掃他一眼,“爸,你老了,真的老了……”
“孔哥!”羅子庚打斷他。
“我是老了,我沒有什麽進取心了,我現在隻想守著這個家,大家都過得好好的,就是我的追求了,”孔仰山歎氣,從案頭文件中抽出一封請柬,“香港蘇富比春拍在即,這是預展圖冊,你自己看吧。”
孔信接過圖冊,坐在沙發上掀開,陶瓷與藝術品、中國書畫、當代亞洲藝術、珠寶、珍貴名表……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圖片在眼前展開,突然他渾身一震,死死盯著圖冊上的巨幅圖片。
——雨過天青色的貫耳瓶,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這是……”羅子庚不敢相信地看著圖冊,“這是當年的貫耳瓶?”
孔信猛地合上圖冊,“寶主是誰,就是誰殺了小孟。”
“你冷靜一點,不會這麽簡單的,”羅子庚道,“預展從周末開始,我們把手裏的事情都推掉,周末我陪你過去。”
蘇富比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大拍賣行,每年春秋兩拍預展都規模宏大,孔信和羅子庚一大早驅車趕到上海,整個展覽中心琳琅滿目,全國的收藏家都趕過來一飽眼福。
“嗨,乖乖,”一隻鹹豬手搭在孔信的肩膀,“怎麽臉色這麽差?我們羅小哥沒能滿足你?”
孔信甩了兩下,沒能甩開,冷哼道,“王八賢,門衛怎麽會放你進來的?沒覺得整個會場檔次都被你拉低了?”
“放屁!”王八賢高聲嚷嚷,“本王的駕臨是他蘇富比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刹那間,展覽中心一片寂靜,齊刷刷的眼光投射過來。
王八賢攬著孔信,傲然挺立在會場中間,如一朵傲雪的寒梅,冷豔,高貴……
孔信低著頭滿地找坑,想把自己埋進去。
羅子庚從他懷中硬是將孔信拉出來,對王八賢笑道,“王爺還是這麽的出淤泥而不染,您老人家不是一向對預展沒興趣麽?”
“還不是為了那玩意兒,”王八賢對展櫃一指,“柴窯貫耳瓶,日他爺爺的,本王用屁股都聞出來那股熟悉的味道了。”
孔信看向他,“這就是我們當年買的瓶子,小孟是被人害死的。”
“有這個可能,”王八賢點點頭,舌尖舔著牙花子,“可是你不覺得另一個可能性更大點兒麽?”
“什麽?”
王八賢一把勾住孔信的脖子,湊在他耳邊輕聲道,“小孟就是那個換走貫耳瓶的人。”
孔信呼吸一窒,猛地推開他,掉頭就走,“滾!”
“哎,哎,我說真的,”王八賢追過來,“你想啊,當初你們可是三個人嚴防死守,最後把瓶子平安帶回了南京,為什麽你們倆一離開,小孟就車禍了?你們古今閣派人來接應的吧?小孟為什麽不等接應的人到了一起走?他為什麽要火燒屁股似的飆車去孔家?他是那麽沒有耐心的人麽?”
孔信站住腳,深吸一口氣,淡淡道,“老王,我不會去懷疑小孟,什麽時候都不會。”
王八賢指他鼻子,“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你就已經在懷疑了。”
“所以我覺得自己很罪惡。”
“哎,你……”王八賢還要說什麽,被羅子庚打斷,“王爺,別說了,讓孔哥清淨清淨吧。”
“嘿,我怎麽不清淨了?”王八賢怒了,指著羅子庚的鼻子,“你說話注意點兒啊,雖然你現在是個寵妾,寵妾了不起啊,本王可是正宮,啊呸!本王跟他可是尿尿和泥的交情,你給我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少給本王進讒言,枕邊風誰不會吹呀,信乖乖,是啵。”
“什麽亂七八遭的,你給我滾進冷宮裏去,”孔信一巴掌將王八賢推遠了,拉過羅子庚往貫耳瓶走去,“別理他,誰跟他較真誰傻逼。”
柴窯貫耳瓶是本次春拍的焦點拍品之一,這是傳說中的柴窯首次出現在大型拍賣會上,蘇富比亞洲區的主管站在展櫃前接受媒體采訪,“這尊貫耳瓶的出現填補了曆史的空白,讓柴窯從神壇上走到人們麵前,這在瓷器史上是彌足珍貴的……”
羅子庚俯身仔細看著玻璃後的貫耳瓶,低聲道,“孔哥,你覺得,它真的是那個貫耳瓶嗎?”
“我看像,怎麽,你覺得不是同一件?”
“我看不出來,”羅子庚皺眉,“不能上手,我判斷不出來,但我總覺得哪裏有問題,就是一種直覺。”
孔信湊過去,兩人盯著瓶子看半天,始終無法判斷,但光憑器型、釉色等方麵看來,它確實是那件沒錯。
“小孟……”孔信喃喃道,“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