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爭寵沒爭過
快穿:攤牌了,我就是卷王! 作者:玉其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老師說的比賽,是市內的選拔賽。
初中選手歸為一類,統一選拔,挑出來的好苗子將作為本市優秀選手前往京都參加全國比賽。
而且,這次比拚的不僅僅隻有個人賽,還有團體賽。這是第一回奧賽有團體項目,所以大家都很看重這次比賽。
臨近比賽,李子民兄弟二人更加緊張。
他們刷的卷子堆起來快要比人高,甚至做夢的時候還在算題。
吃早飯的時候,李子民揉了揉自己的腦袋,半開玩笑的說:
“最近的強度太大了,以至於我的腦子痛的厲害。”
李中華往他嘴裏塞了一個包子:“有叫你好好鍛煉。”
看人顧淮,雖然每天睡不知道多少個小時,但每天還是有一定的運動量。不像李子民,除了坐著就是躺著。
李子民吃著包子,嘿嘿笑了兩聲,繼續低頭看他的題目。
比起他們,顧淮簡直稱得上是毫無壓力。
他覺得去了,就得奔著第一去,不過這個壓力不需要給到自己,李家倆兄弟努努力就行。
抱著這樣的心態,他們參加的市內的集訓。
集訓選址還是在中心學校。
畢竟這裏是市內最好的學校,選在這裏大家都沒有什麽異議。
看著開進學校的白色麵包車,李子民口裏說著‘你看,那些人都是我們的對手’,臉上卻無比的興奮。
對於學霸來說,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遇見另一個學霸。
當然,遇見顧淮這種變態除外。
這次的集訓比上次要長,大約有兩個月,以淘汰製選拔人。
參加集訓的一共有一百來號人,第一輪考試在一周後,大約淘汰一半人,第二輪考試在第二周,淘汰一半人,第三次考試在第四周,隻剩下三個人。
而剩下的三個人將作為種子選手,培訓一月,前往全國參加比賽。
一百多位選手來自各個地方,集結了一個省的精英。
中心學校作為省內的優秀學校,有將近二十個學生參與選拔。
沒辦法,這時候的教育資源分配還不算平均,中心學校的資源最好,學生相對確實更加優秀。
中心學校的學生在集訓裏有天然優勢,他們對於學校熟悉,老師也是熟麵孔,不需要花時間去適應,也不需要想得太多。
開幕式是在學校的多媒體教室進行的。
比起上次集訓,這次明顯要正規的多,使用的大禮堂能坐下將近五百多號人,每一個地方都能將中央的投屏看得清清楚楚。
顧淮坐在了最後。他對這種形式主義一貫不在意,坐在門旁邊方便待會離開。
李子民和李中華本來想要往前頭做,可看見顧淮坐門口,他們也挑了門口的位置坐下來。
李子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他看顧淮遠離人群,忍不住問他:“顧兄弟,你之所以離人那麽遠,是為了更好的思考麽?”
顧淮睜眼看他一眼,慢條斯理的說:“是的,你要知道,人思考的時候腦子需要更多的血液,而人多密集的地方,空氣容易不新鮮,所以想要變得聰明,就得先學會獨處。”
李子民瞪大了眼睛。
他覺得顧淮說的話很離譜,但是竟然該死的很有道理。
腦子供血足,就能更好的思考問題,這個他知道,人多的地方,空氣不好,這個他也清楚。隻是為什麽突然就變成了獨處會變聰明?
這裏頭原來還隱含了這一層邏輯?
李子民的想法到處亂竄,一路火花帶閃電,直到李中華推了推他。
他還沒反應過來,台上一女聲叫道:
“李子民同學,你們三個人坐在那麽後麵做什麽?是想要等下課吃飯麽?”
某種意義上來說,顧淮覺得她並沒有說錯。
他確實想要早點離開吃午飯。
“你們三個,給我坐第一排來!”
禮堂的座位足夠多,大部分的學生都選擇坐在第二排或者是第三排,反而叫第一排空了下來。
女老師指的位置,就是正對台下的幾個位置。
李子民收拾東西,磨磨蹭蹭的不肯過去。
他嘴裏小聲嘀咕著:“開始了,又開始了,母老虎要開始咆哮了!”
顧淮看了一眼那個女老師,發現她眉眼間和李子民兄弟兩個有些相像,心中了然。
難怪一直都沒有見過李子民李中華的媽媽,原來人家是這個學校的校長,難怪不怎麽出現,估計是怕影響自己孩子在學校裏讀書。
李子民一路嘀咕著,走到了第一排,原本陰沉的臉立刻掛上燦爛笑容,擺出一副,我可喜歡第一排的模樣來。
女老師看了十分滿意,才開始發表自己的演講。
大概內容還是那些,比方說什麽好好學習,好好努力,為學校爭光,為自己的將來而奮鬥之類的雞湯。
她結束以後,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除了李子民敷衍的拍了兩下手,李中華低著頭,手都沒抬起來。
坐在他們旁邊的顧淮將這一幕收入眼中,不過沒怎麽管。
這是人家的家事,自己沒參合的必要。
等教師代表,優秀學生代表紛紛發完言,已經是一個小時後,李子民不顧自己已經坐得發麻的屁、股,拉著顧淮和李中華就跑。
顧淮被他扯著走得飛快,很是不悅:“你怕她做什麽。”
李子民的腳步慢了下來:“我什麽時候怕了她?隻是好男不和女鬥,我不想和她吵架罷了。”
他不願意具體解釋,顧淮看向了李中華。
李中華看了眼李子民,見後者沒有抗拒神色,才對顧淮娓娓道來。
原來,他們的媽媽是這個學校的校長,但對他們來說,媽媽隻是個書麵詞匯。
從出生到長大,他們的媽媽從來都沒有開過一次家長會,也沒有參與過他們一次課外活動。
人生中的大部分事情,他們的媽媽總是缺席,不,是一次都沒有來過。
因為她的眼裏,學校總是比他們兩個加起來還重要。
李中華的描述裏,摻雜了不少的個人情緒,顧淮聽的時候,把這些私人情緒通通內化,得出了一個中肯的結論:
“明白了,就是你們和學校爭寵,沒爭過。”
初中選手歸為一類,統一選拔,挑出來的好苗子將作為本市優秀選手前往京都參加全國比賽。
而且,這次比拚的不僅僅隻有個人賽,還有團體賽。這是第一回奧賽有團體項目,所以大家都很看重這次比賽。
臨近比賽,李子民兄弟二人更加緊張。
他們刷的卷子堆起來快要比人高,甚至做夢的時候還在算題。
吃早飯的時候,李子民揉了揉自己的腦袋,半開玩笑的說:
“最近的強度太大了,以至於我的腦子痛的厲害。”
李中華往他嘴裏塞了一個包子:“有叫你好好鍛煉。”
看人顧淮,雖然每天睡不知道多少個小時,但每天還是有一定的運動量。不像李子民,除了坐著就是躺著。
李子民吃著包子,嘿嘿笑了兩聲,繼續低頭看他的題目。
比起他們,顧淮簡直稱得上是毫無壓力。
他覺得去了,就得奔著第一去,不過這個壓力不需要給到自己,李家倆兄弟努努力就行。
抱著這樣的心態,他們參加的市內的集訓。
集訓選址還是在中心學校。
畢竟這裏是市內最好的學校,選在這裏大家都沒有什麽異議。
看著開進學校的白色麵包車,李子民口裏說著‘你看,那些人都是我們的對手’,臉上卻無比的興奮。
對於學霸來說,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遇見另一個學霸。
當然,遇見顧淮這種變態除外。
這次的集訓比上次要長,大約有兩個月,以淘汰製選拔人。
參加集訓的一共有一百來號人,第一輪考試在一周後,大約淘汰一半人,第二輪考試在第二周,淘汰一半人,第三次考試在第四周,隻剩下三個人。
而剩下的三個人將作為種子選手,培訓一月,前往全國參加比賽。
一百多位選手來自各個地方,集結了一個省的精英。
中心學校作為省內的優秀學校,有將近二十個學生參與選拔。
沒辦法,這時候的教育資源分配還不算平均,中心學校的資源最好,學生相對確實更加優秀。
中心學校的學生在集訓裏有天然優勢,他們對於學校熟悉,老師也是熟麵孔,不需要花時間去適應,也不需要想得太多。
開幕式是在學校的多媒體教室進行的。
比起上次集訓,這次明顯要正規的多,使用的大禮堂能坐下將近五百多號人,每一個地方都能將中央的投屏看得清清楚楚。
顧淮坐在了最後。他對這種形式主義一貫不在意,坐在門旁邊方便待會離開。
李子民和李中華本來想要往前頭做,可看見顧淮坐門口,他們也挑了門口的位置坐下來。
李子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他看顧淮遠離人群,忍不住問他:“顧兄弟,你之所以離人那麽遠,是為了更好的思考麽?”
顧淮睜眼看他一眼,慢條斯理的說:“是的,你要知道,人思考的時候腦子需要更多的血液,而人多密集的地方,空氣容易不新鮮,所以想要變得聰明,就得先學會獨處。”
李子民瞪大了眼睛。
他覺得顧淮說的話很離譜,但是竟然該死的很有道理。
腦子供血足,就能更好的思考問題,這個他知道,人多的地方,空氣不好,這個他也清楚。隻是為什麽突然就變成了獨處會變聰明?
這裏頭原來還隱含了這一層邏輯?
李子民的想法到處亂竄,一路火花帶閃電,直到李中華推了推他。
他還沒反應過來,台上一女聲叫道:
“李子民同學,你們三個人坐在那麽後麵做什麽?是想要等下課吃飯麽?”
某種意義上來說,顧淮覺得她並沒有說錯。
他確實想要早點離開吃午飯。
“你們三個,給我坐第一排來!”
禮堂的座位足夠多,大部分的學生都選擇坐在第二排或者是第三排,反而叫第一排空了下來。
女老師指的位置,就是正對台下的幾個位置。
李子民收拾東西,磨磨蹭蹭的不肯過去。
他嘴裏小聲嘀咕著:“開始了,又開始了,母老虎要開始咆哮了!”
顧淮看了一眼那個女老師,發現她眉眼間和李子民兄弟兩個有些相像,心中了然。
難怪一直都沒有見過李子民李中華的媽媽,原來人家是這個學校的校長,難怪不怎麽出現,估計是怕影響自己孩子在學校裏讀書。
李子民一路嘀咕著,走到了第一排,原本陰沉的臉立刻掛上燦爛笑容,擺出一副,我可喜歡第一排的模樣來。
女老師看了十分滿意,才開始發表自己的演講。
大概內容還是那些,比方說什麽好好學習,好好努力,為學校爭光,為自己的將來而奮鬥之類的雞湯。
她結束以後,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除了李子民敷衍的拍了兩下手,李中華低著頭,手都沒抬起來。
坐在他們旁邊的顧淮將這一幕收入眼中,不過沒怎麽管。
這是人家的家事,自己沒參合的必要。
等教師代表,優秀學生代表紛紛發完言,已經是一個小時後,李子民不顧自己已經坐得發麻的屁、股,拉著顧淮和李中華就跑。
顧淮被他扯著走得飛快,很是不悅:“你怕她做什麽。”
李子民的腳步慢了下來:“我什麽時候怕了她?隻是好男不和女鬥,我不想和她吵架罷了。”
他不願意具體解釋,顧淮看向了李中華。
李中華看了眼李子民,見後者沒有抗拒神色,才對顧淮娓娓道來。
原來,他們的媽媽是這個學校的校長,但對他們來說,媽媽隻是個書麵詞匯。
從出生到長大,他們的媽媽從來都沒有開過一次家長會,也沒有參與過他們一次課外活動。
人生中的大部分事情,他們的媽媽總是缺席,不,是一次都沒有來過。
因為她的眼裏,學校總是比他們兩個加起來還重要。
李中華的描述裏,摻雜了不少的個人情緒,顧淮聽的時候,把這些私人情緒通通內化,得出了一個中肯的結論:
“明白了,就是你們和學校爭寵,沒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