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珠是奉有諭旨往看八阿哥, 貝勒府自八福晉而下均在府內跪候, 剛進內院,八福晉攙扶著八阿哥下炕迎接,在門前叩謝魏珠代奏之恩。
方叩謝完畢, 十四阿哥帶頭同著一幫人進了貝勒府,扶起八阿哥, 口中風風火火隻嚷:“皇阿瑪親旨到了,你的病可該好了吧?”
八福晉在旁捏絹拭淚, 抬頭看到我, 眼光一碰,似瞪了我一記,我未知何故, 旋即才反應過來她瞪的不是我, 而是我身後的——
我緩緩轉過身,入目先是熟悉的親王服色, 然後才揚起臉看他。
第一眼, 我幾乎沒認出他。
他瘦多了。
我沒開口,他也不開口,帶著我走過一邊,說也奇怪,他一動, 我便跟著走。
我們漫步到一座八角亭,前柱飛龍對幡,中有圓幾, 兩旁錦凳四隻。
四阿哥讓我坐,我不坐,他就陪我站著。
片刻之後,一名穿著玄衣的極瘦的年青人尋過來,跟四阿哥交談了幾句話。
我住在十三阿哥處,他為替我解悶也說了去歲至今不少事體,其中就有去年廢太子胤i借禦醫賀孟俯為其福晉石氏診病治疾之機,以礬水作書與外界互相往來,密囑將□□舊人普奇舉為大將軍征西的計劃,以便想法替他解脫鹹安宮禁錮,此事被新滿洲發覺,康熙自此十分戒備,凡大臣上疏立儲者,或處死,或入獄,而年青人話語中提及的幾個人名均和此事有關,我看著他的側麵,那一張清秀而苦澀的臉提起我的記憶,他是錫保,沒錯。
錫保從來到去,沒有同我做任何交流,我轉目看著他的背影走遠,四阿哥忽道:“我老了。”他頓了一頓,補充道,“近來見到像他那樣的人,總會讓我覺得,我老了。”
我問:“新滿洲的事,現在由他主持?”
四阿哥道:“不錯。”他看我手中一隻小小黃封錦匣,“這是皇阿瑪賞賜新生小阿哥的禮物麽?”
“是。”
“裏麵是什麽?”
“白粟米。” 我順著他的話題說下去,“我隨扈時經過烏拉地方,有樹孔中生白粟一科,土人以其子播獲,生生不已,遂盈畝頃。味既甘美,性複柔和。土人以此粟來獻,皇上命將種布植於熱河山莊之內,留下這一匣熟米作為糕餌,潔白如糯稻,而細膩香滑更過之。皇上將此賜予新生阿哥,寓意如上古之各種嘉穀,或先無而後有者概如此。”
四阿哥一直注視著我:“皇阿瑪的身子可好?”
“算得好。夜睡安穩,從無夢寐作祟。”我想起一事:“聽說年妃去年為你生了一個格格,這月該滿周歲了?”
四阿哥嘴角微吊起一個笑容,雖然是笑,卻讓人看見他骨子裏的冷而硬。
十月初五日,八阿哥大病初愈。康熙回京後特遣人降恩旨雲:爾疾初愈,思食何物,可奏朕知。朕處何所不有,但不知與爾相宜否,故不敢送去。
接旨當日,八阿哥前詣宮門跪叩懇求,奏稱呼康熙諭旨內“不敢”二字承受不起,康熙未曾接見,隻命他回去。
又隔一月,康熙帝命將去年正月開始因為八阿哥“行止卑汙,凡應行走處俱懶惰不赴”所停發的八阿哥本人及屬官俸銀俸米、執事人等銀米仍照前支給,此後康熙與八阿哥的關係日漸緩和,並重新交付他辦理政務。
次年二月,康熙巡幸畿甸,八阿哥在連續兩年都沒有隨駕熱河後在這次隨行。
巡幸結束後,康熙還駐暢春園,順承郡王諾羅布薨,諡曰忠,子錫保襲封,並掌宗人府事。
錫保接手新滿洲後的風格果然新人新氣象,一拜鬥之夜,風雨雷電,次日便被他從誠親王的老師陳夢雷處“不問而拿”一木版,木版上畫一人像,旁邊寫有兩行字‘天命在茲,慎無泄,敕陳夢雷供奉。’,據誠親王府中一個姓周的術士言供:當晚於禮鬥時一聲大響,木梁上憑空降下此牌,令陳夢雷供奉,必是要陳夢雷輔佐三阿哥,祝願保佑誠親王沐帝歡心,傳繼大位之意。”
錫保將此木版人像呈於康熙鑒析,康熙轉手丟於前新滿洲家主現未婚已育格格妙物共賞,一致認為此人像神形兼似西遊記中的二師兄,顯然是陳夢雷眼神不濟,於是康熙直接打發陳夢雷卷了鋪蓋到西邊去給陳煜夫婦當寫信的師爺。
三阿哥沐帝歡心,也顧不上給相處多年的老師送行,窩在府中親自視工大修王府所有屋頂,誓要保證一百年也掉不下一根針來。
自二阿哥再次被廢以來,皇子中以製造輿論達到政治目的的例子也算屢見不鮮,卻沒有哪一個做到像三阿哥這麽露骨,別人若是如此不足為奇,可三阿哥曾在一廢太子中揭露大阿哥魘鎮皇太子,此中的厲害,他應當心知肚明,卻依舊還是這麽做了,不知置自己於何地?
三阿哥不止出賣大阿哥,還在康熙麵前挑撥是非,說過八阿哥等人是“梁山泊義氣”,害得為八阿哥說情的十四阿哥差點沒被康熙抽死,而早些年十三阿哥的母親敏妃死後他更是不及百天剃頭,被康熙削去他當時的郡王爵位,可見其人品值很是值得商榷,甚至我一直懷疑十三阿哥當初連帶失寵,是否因為三阿哥從中作梗,因為十三阿哥的生母,三阿哥才會被降爵,他不懷恨在心誰懷恨在心?
木板人像畫像事件一出,拿十三貝子府當長期固定旅館居住的我便第一時間轉告了十三阿哥,十三阿哥隻搬過棋盤拉我對弈,淡淡問了一句:“你信有人這麽笨麽?”
我搖頭。
十三阿哥道:“那就是了,你都不信,皇阿瑪怎麽會信?”
我說:“證據確鑿,如何不信?”
十三阿哥輕笑:“趕明兒刮風下雨,我這屋裏也掉一塊牌子,你說上頭會寫法海供奉的名字還是你的?”
康熙的心情似乎並未受到影響,這日興致所至,叫我在旁替他算賬,我筆墨謄寫當日備禦膳一桌用銀十五兩左右,明細計有豬二、羊二及雞、鴨等其它菜八碗。其中五十斤豬二隻,需銀六兩,羊二隻,需銀四兩。康熙說對,又要我按現下的錢製換算,我掰盡十個手指頭,多虧十四阿哥來乾清宮給康熙請下午安,暗暗打手勢給了我提示,我方得出這一餐飯隻需十五吊錢,合人民幣約六百元。
換算人民幣是我的個人興趣,很耗了一些心力,正忙著,四阿哥又來了,許是因為八阿哥生病期間四阿哥奉旨精心照料的緣故,十四阿哥對四阿哥的態度比前親密得多,愣是換了位子坐到四阿哥身邊去,內侍太監才重新添了茶,隻聽康熙冷笑一聲,從正在看的奏折裏抽出一張甩給四阿哥:“你們瞧瞧,這是什麽意思?”
康熙手指點點奏折最後的署名,念道:“多羅豫郡王華奇、固山貝子魯斌、鎮國公額勒圖、輔國公星尼、都統汪古裏、副都統保色、都統湯色——這幾個都是什麽人?唔?朕的好兒子果然一個比一個有出息,這個的女人看病要礬水寫信,那個的女人就一死死倆,別的什麽勁?”
四阿哥和十四阿哥見康熙動氣,皆知乖不敢多話,康熙提起朱筆刷刷刷寫下數行批語:“此人之逆暴之處,數千字書不盡。今聞看守之處,較先鬆散,理應更嚴。朕子也,實無知處。人之議論豈能圈禁乎?無論如何改正,斷不可釋放。倘釋放此二位阿哥,無益於全國,亦於朕無好!”
我坐的位置將這些話看了個纖毫分明,不由感歎萬千,生的兒子太多太聰明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批完康熙依然傳閱給兩個阿哥看,十四阿哥剛剛讀完還未合起交還,守衛二阿哥處的值班簡親王雅爾阿江、副都統宗室山壽派了署理內務府總管事務郎中董殿邦送文到東暖閣,康熙叫我替他揉著額頭,另命十四阿哥代念,文中稱:“內務府謹奏:為請旨事。今日開門之便,內太監山福告稱,阿哥雲:內裏人多,天氣熱,每月清理一次糞土,滿而流之,氣味惡臭,奏請每月清理兩次。等語。故此。我等告太監山福,此清理糞土之事,原非由我處所奏,係由內務府總管處俱奏交付我等之事。太監山福複告我等,阿哥雲:爾等谘行內務府總管,著俱奏等因前來。為此謹奏,請旨。”
十四阿哥一氣念完,連四阿哥麵上亦有惻隱之色,過了半響,康熙方揮揮手:“知道了,你替我寫上吧。”
方叩謝完畢, 十四阿哥帶頭同著一幫人進了貝勒府,扶起八阿哥, 口中風風火火隻嚷:“皇阿瑪親旨到了,你的病可該好了吧?”
八福晉在旁捏絹拭淚, 抬頭看到我, 眼光一碰,似瞪了我一記,我未知何故, 旋即才反應過來她瞪的不是我, 而是我身後的——
我緩緩轉過身,入目先是熟悉的親王服色, 然後才揚起臉看他。
第一眼, 我幾乎沒認出他。
他瘦多了。
我沒開口,他也不開口,帶著我走過一邊,說也奇怪,他一動, 我便跟著走。
我們漫步到一座八角亭,前柱飛龍對幡,中有圓幾, 兩旁錦凳四隻。
四阿哥讓我坐,我不坐,他就陪我站著。
片刻之後,一名穿著玄衣的極瘦的年青人尋過來,跟四阿哥交談了幾句話。
我住在十三阿哥處,他為替我解悶也說了去歲至今不少事體,其中就有去年廢太子胤i借禦醫賀孟俯為其福晉石氏診病治疾之機,以礬水作書與外界互相往來,密囑將□□舊人普奇舉為大將軍征西的計劃,以便想法替他解脫鹹安宮禁錮,此事被新滿洲發覺,康熙自此十分戒備,凡大臣上疏立儲者,或處死,或入獄,而年青人話語中提及的幾個人名均和此事有關,我看著他的側麵,那一張清秀而苦澀的臉提起我的記憶,他是錫保,沒錯。
錫保從來到去,沒有同我做任何交流,我轉目看著他的背影走遠,四阿哥忽道:“我老了。”他頓了一頓,補充道,“近來見到像他那樣的人,總會讓我覺得,我老了。”
我問:“新滿洲的事,現在由他主持?”
四阿哥道:“不錯。”他看我手中一隻小小黃封錦匣,“這是皇阿瑪賞賜新生小阿哥的禮物麽?”
“是。”
“裏麵是什麽?”
“白粟米。” 我順著他的話題說下去,“我隨扈時經過烏拉地方,有樹孔中生白粟一科,土人以其子播獲,生生不已,遂盈畝頃。味既甘美,性複柔和。土人以此粟來獻,皇上命將種布植於熱河山莊之內,留下這一匣熟米作為糕餌,潔白如糯稻,而細膩香滑更過之。皇上將此賜予新生阿哥,寓意如上古之各種嘉穀,或先無而後有者概如此。”
四阿哥一直注視著我:“皇阿瑪的身子可好?”
“算得好。夜睡安穩,從無夢寐作祟。”我想起一事:“聽說年妃去年為你生了一個格格,這月該滿周歲了?”
四阿哥嘴角微吊起一個笑容,雖然是笑,卻讓人看見他骨子裏的冷而硬。
十月初五日,八阿哥大病初愈。康熙回京後特遣人降恩旨雲:爾疾初愈,思食何物,可奏朕知。朕處何所不有,但不知與爾相宜否,故不敢送去。
接旨當日,八阿哥前詣宮門跪叩懇求,奏稱呼康熙諭旨內“不敢”二字承受不起,康熙未曾接見,隻命他回去。
又隔一月,康熙帝命將去年正月開始因為八阿哥“行止卑汙,凡應行走處俱懶惰不赴”所停發的八阿哥本人及屬官俸銀俸米、執事人等銀米仍照前支給,此後康熙與八阿哥的關係日漸緩和,並重新交付他辦理政務。
次年二月,康熙巡幸畿甸,八阿哥在連續兩年都沒有隨駕熱河後在這次隨行。
巡幸結束後,康熙還駐暢春園,順承郡王諾羅布薨,諡曰忠,子錫保襲封,並掌宗人府事。
錫保接手新滿洲後的風格果然新人新氣象,一拜鬥之夜,風雨雷電,次日便被他從誠親王的老師陳夢雷處“不問而拿”一木版,木版上畫一人像,旁邊寫有兩行字‘天命在茲,慎無泄,敕陳夢雷供奉。’,據誠親王府中一個姓周的術士言供:當晚於禮鬥時一聲大響,木梁上憑空降下此牌,令陳夢雷供奉,必是要陳夢雷輔佐三阿哥,祝願保佑誠親王沐帝歡心,傳繼大位之意。”
錫保將此木版人像呈於康熙鑒析,康熙轉手丟於前新滿洲家主現未婚已育格格妙物共賞,一致認為此人像神形兼似西遊記中的二師兄,顯然是陳夢雷眼神不濟,於是康熙直接打發陳夢雷卷了鋪蓋到西邊去給陳煜夫婦當寫信的師爺。
三阿哥沐帝歡心,也顧不上給相處多年的老師送行,窩在府中親自視工大修王府所有屋頂,誓要保證一百年也掉不下一根針來。
自二阿哥再次被廢以來,皇子中以製造輿論達到政治目的的例子也算屢見不鮮,卻沒有哪一個做到像三阿哥這麽露骨,別人若是如此不足為奇,可三阿哥曾在一廢太子中揭露大阿哥魘鎮皇太子,此中的厲害,他應當心知肚明,卻依舊還是這麽做了,不知置自己於何地?
三阿哥不止出賣大阿哥,還在康熙麵前挑撥是非,說過八阿哥等人是“梁山泊義氣”,害得為八阿哥說情的十四阿哥差點沒被康熙抽死,而早些年十三阿哥的母親敏妃死後他更是不及百天剃頭,被康熙削去他當時的郡王爵位,可見其人品值很是值得商榷,甚至我一直懷疑十三阿哥當初連帶失寵,是否因為三阿哥從中作梗,因為十三阿哥的生母,三阿哥才會被降爵,他不懷恨在心誰懷恨在心?
木板人像畫像事件一出,拿十三貝子府當長期固定旅館居住的我便第一時間轉告了十三阿哥,十三阿哥隻搬過棋盤拉我對弈,淡淡問了一句:“你信有人這麽笨麽?”
我搖頭。
十三阿哥道:“那就是了,你都不信,皇阿瑪怎麽會信?”
我說:“證據確鑿,如何不信?”
十三阿哥輕笑:“趕明兒刮風下雨,我這屋裏也掉一塊牌子,你說上頭會寫法海供奉的名字還是你的?”
康熙的心情似乎並未受到影響,這日興致所至,叫我在旁替他算賬,我筆墨謄寫當日備禦膳一桌用銀十五兩左右,明細計有豬二、羊二及雞、鴨等其它菜八碗。其中五十斤豬二隻,需銀六兩,羊二隻,需銀四兩。康熙說對,又要我按現下的錢製換算,我掰盡十個手指頭,多虧十四阿哥來乾清宮給康熙請下午安,暗暗打手勢給了我提示,我方得出這一餐飯隻需十五吊錢,合人民幣約六百元。
換算人民幣是我的個人興趣,很耗了一些心力,正忙著,四阿哥又來了,許是因為八阿哥生病期間四阿哥奉旨精心照料的緣故,十四阿哥對四阿哥的態度比前親密得多,愣是換了位子坐到四阿哥身邊去,內侍太監才重新添了茶,隻聽康熙冷笑一聲,從正在看的奏折裏抽出一張甩給四阿哥:“你們瞧瞧,這是什麽意思?”
康熙手指點點奏折最後的署名,念道:“多羅豫郡王華奇、固山貝子魯斌、鎮國公額勒圖、輔國公星尼、都統汪古裏、副都統保色、都統湯色——這幾個都是什麽人?唔?朕的好兒子果然一個比一個有出息,這個的女人看病要礬水寫信,那個的女人就一死死倆,別的什麽勁?”
四阿哥和十四阿哥見康熙動氣,皆知乖不敢多話,康熙提起朱筆刷刷刷寫下數行批語:“此人之逆暴之處,數千字書不盡。今聞看守之處,較先鬆散,理應更嚴。朕子也,實無知處。人之議論豈能圈禁乎?無論如何改正,斷不可釋放。倘釋放此二位阿哥,無益於全國,亦於朕無好!”
我坐的位置將這些話看了個纖毫分明,不由感歎萬千,生的兒子太多太聰明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批完康熙依然傳閱給兩個阿哥看,十四阿哥剛剛讀完還未合起交還,守衛二阿哥處的值班簡親王雅爾阿江、副都統宗室山壽派了署理內務府總管事務郎中董殿邦送文到東暖閣,康熙叫我替他揉著額頭,另命十四阿哥代念,文中稱:“內務府謹奏:為請旨事。今日開門之便,內太監山福告稱,阿哥雲:內裏人多,天氣熱,每月清理一次糞土,滿而流之,氣味惡臭,奏請每月清理兩次。等語。故此。我等告太監山福,此清理糞土之事,原非由我處所奏,係由內務府總管處俱奏交付我等之事。太監山福複告我等,阿哥雲:爾等谘行內務府總管,著俱奏等因前來。為此謹奏,請旨。”
十四阿哥一氣念完,連四阿哥麵上亦有惻隱之色,過了半響,康熙方揮揮手:“知道了,你替我寫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