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側過一邊, 褪去自己衣裳, 然後是我的。
我眼瞧著他,順從於他,他問我疼麽, 我抱緊他背脊,不讓他停, 度過最初的不適,我們找到對彼此反應的熟悉感。那是一種帶著陌生感的熟悉。那也是唯一能讓我得到快樂的途徑。
我不想走上回頭路, 隻是他真的不是我所能抗拒的。
我試過。
結果是我抗拒的越多, 想要的就更多。
一切的一切,沒有一樣能平息灼痛,隻有他。
當絢麗的那一刻來臨, 我們的視線停留在對方臉上。
我們一直抱著, 舍不得分開,直到我漸漸平息下來, 他才問:“我起來了?”
我微微點了點頭。
“啊呀, ”他忽然道,“糟糕,起不來了。怎麽辦?”
我笑。
他也笑:“許個願罷,包你實現。”
好,希望我們下輩子做夫妻。我們要從小遇見, 然後一起長大,相愛,成親, 幹幹淨淨,一輩子都在一起。
我心裏許了願,嘴巴卻什麽也沒說,隻是目不轉睛地看著他,貪與戀,嗔與愛,一刹既是一光年。
“那我起來啦。”四阿哥說。
我嗯了一聲,他抽身退出,清洗穿衣,又回來傾身撫開我的發,在我額首印了一吻:“我還有事要辦。晚上派人來接你。”
交待完這句話,他替我取了套新衣放在床頭,便出去了。
起初我躺著沒動,忽然間想起有話要說,忙起身穿戴齊整,叫人牽了馬來追出十三阿哥府,往雍親王府趕了一路並未尋見四阿哥蹤跡,便調頭柏林寺方向,才行到半程,迎麵遇見八阿哥。
我抄的是一條小路,勉強能夠兩馬並行,八阿哥騎術遠超於我,幾下就逼住了我的馬,我勒韁冷對,八阿哥的麵上亦沒有太多表情:“玉格格見了救命恩人,也不下馬說聲謝?”
“謝八阿哥。”我沒有下馬,“可以放行了麽?”
八阿哥冷笑:“這條路窄是窄些,通往柏林寺倒算得便捷。四阿哥近年托稱身體不是很好,頻往柏林寺詢問養生之法,十三阿哥和你也跟著跑得很勤快啊。”
柏林寺供奉的喇嘛禪師中有一名章嘉活佛,本是康熙的禦用喇嘛,十四阿哥西征前康熙就利用章嘉活佛在青海、內蒙古一帶的宗教地位和名望,封其為國師,任為“多倫喇嘛廟總管喇嘛事務之劄薩克喇嘛”,以分西藏□□喇嘛之權,專管內蒙古宗教事務,並留其常住京師,而章嘉活佛與弘素和尚、迦陵禪師等是柏林寺最出名的三位高僧,常去雍親王府跟四阿哥談論內典,八阿哥如此酸溜溜的說話我早知其意,隻作未聽,正要錯身策馬前行,八阿哥忽道:“我要是你,就不會這時候還有心情在外瞎逛。”
我轉過臉看向八阿哥,他的神情有些古怪,但他說的話字句清晰:“南疆小苗山落鳳溝遭逢罕見天火,十四阿哥找不到你要的藥,現已在回京路上。要我說,他未必趕得及見你。”
我瞪著八阿哥,他細察我的臉色:“這個消息不止我一人知道。——怎麽,老四還沒告訴你?是了,他忙著祭天祀典,反正此事已成定局,早幾日晚幾日說給你聽也都一樣。咦,玉格格,我讓了路給你,你不去柏林寺了麽?”
回到十三阿哥府裏我獨居的小院,仿佛是被馬兒帶回來的,我完全沒有了思想,昏沉沉下了馬進屋,昏沉沉走到床前,直到十三阿哥一聲“小瑩子”叫醒我。
十三阿哥走到我身側攬住我:“我遠遠看見八阿哥和你說話,一路追你回來,你失魂落魄的,叫你都不應,他跟你說了什麽?告訴我。”
我極慢極慢地把頭靠住十三阿哥的肩,好像唯有如此才能支撐我說話:“四阿哥在哪裏?我要找他,我有話說。”
十三阿哥深吸口氣,意外換了話題:“你錯怪了四哥。當初皇阿瑪知道你的孕症十分奇怪,很擔心你為四哥生的孩子會有跟你和你娘一樣的傷血症,又明知四哥愛你至深,若你所生是個小阿哥,一定會繼承四哥所有,日後卻可能短命難成大統,因此隻容許你生子,不許報宗人府並錄名玉牒。可是四哥不忍你們倆人的孩子無名無分一輩子,向皇阿瑪坦承隻要你生的是個阿哥,寧可從此失寵於皇阿瑪,也要給其世子地位。而那時皇阿瑪對四哥的倚重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終於同意所請,隻不過條件是為了他日餘地周旋起見,無論什麽情況之下,不準四哥親口公開誰是這孩子的生母。四哥沒有第二個選擇。他很清楚如果他不能把小阿哥留在自己身邊,他就連你也留不住。——紙終究包不住火,你以未嫁之身帶著孩子,又如何在京中立足?即使皇阿瑪喜歡你,也不能再讓你留在宮裏。”
十三阿哥的語速有點快,似乎生怕一停頓便被我打斷,我怔怔聽完,抬起頭望著他,摸不透他知道多少?不知道多少?
半響,我慘淡一笑:“好一個紙包不住火,既然總有一天,我會知道真相,那麽總有一天……弘曆也會知道。但等弘曆知道,我未必還在。不是我錯怪四阿哥,隻是世事殘忍過人情,我和他終究有緣無分。你信不信?”
十三阿哥捂住我的嘴:“不許亂說。你會好好活下去。”
“嘿,你不信?”我的目光越過十三阿哥肩頭,看向窗外暮色,“你瞧,天快黑了。”
話音剛落,小院門口傳來內侍太監的通報聲:“萬歲爺宣玉格格即刻覲見暢春園。”
一乘鵝黃軟轎將我連夜接入暢春園澹寧居,康熙卻未當時予以宣見,我在側房住了兩晚,算算四阿哥應已出發往南郊祭天,而康熙亦從初十日開始開始靜養齋戒,一切仍無動靜。
以往康熙病情發作,均留我貼身悉心陪侍,各處也都得心應手,但這次接了我來,又不派我用場,大是一反常態,不禁令人猜疑。
暢春園的駐防現交二廢太子後的新任步軍統領兼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負責,全麵戒嚴,不論親王或皇子,沒有康熙的諭旨任何人不許進園,澹寧居的所有護衛更是由錫保親自主持,別人或許瞧不出新滿洲高手的暗陣布置,我是一看即明其防禦程度絕不亞於十二級以上的台風警報,因此十分規行矩步,飲食起居僅止於房門。本以為至少要這麽等了過十五日康熙齋戒之期完功後,不料才十一月十二日子時,錫保便到了我房裏,引我至康熙寢殿。
寢殿內藥氣彌馥,中人欲醉,我到時,隆科多正跪在康熙榻前領訓,錫保簡單的說了句讓我在重簾之外單獨等候,他自己就不知走去哪裏,我略掃了幾眼,兩側戍衛之人均是連我也沒見過的生麵孔,更加奇怪的是康熙身邊常用的禦醫、近侍、太監等,此刻一個也無。
約過了小半時辰,隆科多才磕頭退出,見著我,請了個安,又幫我打起簾帷讓我入內麵聖。
我輕步走入,隻見康熙一人倚在龍榻上,手裏翻著一疊信箋,頭也不抬地道:“來,替朕念信。”
我依言在貼著榻腳的一隻錦凳坐了,接過康熙遞的一紙書信,看了看,躊躇一下。
康熙微微合目仰靠著:“隻念朕的話和太子的話。”
我陡然聽到“太子”這個久違的、甚至已經成為禁忌的稱呼,心頭不由突的一跳,一時口幹,喉嚨亦好似卡住,忙清了清嗓子,方照字念來:
——“朕帥軍征戰之時,軍務在身,無暇他思。今勝負已定,噶爾丹逃遁,我軍窮追不舍。當此之時,班師返歸,一路欣悅,朕不由思念太子,何得釋懷。今天氣已熱,將你所穿棉衣、紗衣、棉葛布袍(等)四件,褂子四件,一並捎來。務必揀選你穿過的,以便皇父想你時穿上。”
對於康熙在書信中的自稱,我在念時隻用“萬歲”二字代替,悄悄看了康熙的臉色,似無二話,又接著將二阿哥的回信讀出,卻不用改稱呼:“伏閱慈旨,得知皇父眷戀兒臣之心,不禁熱淚湧流,難以自已。然皇父滅賊,欣喜而歸,又降此諭,臣豈敢傷心。唯奉聖上仁旨,於心不忍,感激涕零。再,臣所著衣內,無棉葛布袍,故將淺黃色棉紗袍一件、米色棉紗袍一件、灰色棉紗袍一件、青紗棉褂子二件、藍紗棉褂子一件,淺白藍色夾紗袍二件、淺黃色夾紗袍一件、青紗夾褂一件.藍紗夾褂一件、葛布夾袍一件,謹寄送之。”
念完,康熙一聲歎息,居然直起身來親自取回我手中信紙,我忙將他扶住:“皇上惜身。”說著,一眼瞥見他外衣裏套穿著一件明顯泛舊的淺黃色棉紗袍,說話便頓了一頓。
“二十六年前,朕親征噶爾丹,班師回朝,六月初於口外諾海朔地方穿著太子的衣服與前來迎接朕的太子相見,彼此都是喜不自勝。”康熙緩緩道來,嗒然而止,後麵的話不言而喻。
許是在病中的緣故,康熙臉上那種乏倦的、像是已看破又回漠然的情愁添了股說不出的惆悵無限。
我眼前的康熙貴為天子,高高在上,但此時的他也是一個老人,一個高處不勝寒、有苦不能說的老人。
我想提鹹安宮那人,康熙好似看穿我心思,衝我微微搖了搖頭,我又將話咽下去。
“今年三月朕慶壽之日,大學士王錈蓯韙創j鹿眨鍾杏誹找汀3錄伍嗟仁肆鮮枇4薏輝茫鍇性鷸13渫懲潮崳鍆庹戮1渚靶rΑd愀騏拚廡┠輳歡ㄉ鈧薜男乃跡怵此鄧擔尬我餉醋觶俊
康熙既有此問,我不說,必算作欺君,若是說,則怎麽說就怎麽錯,我此時隱約猜著康熙召我來的意思,雖知不妙,卻也無可逃避,細想了想,方道:“玉瑩隻知太子未廢之前,眷寵未嚐一日少減,聲望未嚐一日少墮,儀製亦未嚐一日少損,之所以廢而複立者,實非因被鎮魘而痊可之故。”
“不錯。”康熙深深看了我一眼,“儲貳之位未正,諸子黨爭尤烈。朕一廢太子未逾年而再立太子,即所以彈壓諸子之黨,去其覬覦之念;而苟明乎此,則太子再立再廢之故,不難迎刃而解。何則?蓋再立太子,不特不能解諸子之黨,反而加深太子之黨,主動被動,合為一體,圖謀不軌,日甚一日。尚有皇子諸黨,覬覦之誌,彼此鉤心鬥角,互相傾軋,無有已時。太子髫齡誦書,即承朕教,六歲就傳,多屬名師,通滿漢文字,嫻騎射;每從行幸,賡詠頗多。三十六年以前朕之於太子,教之誨之,且試之以政者再,結果如何?不有太子,無以阻阿哥之野心。然則不有朕,何以阻太子之野心?”
我啞然望著康熙,半響才冒出一句話:“所以東宮位虛,諸臣以為不妥,屢有向皇上諫言早立太子,但皇上俱不置可否,甚至絕口不談此事,可是因為無論誰做新‘太子’,誰必有‘太子之野心’?”
康熙眼中一亮:“說得好!你是朕認養的格格,卻比朕所親生的大多數兒女們還要通徹明理,這些年朕將你帶在身邊,一直在注視著你。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但是在你心裏,利為何物?你十五歲第一次進宮參選秀女時,四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同時來向朕要你的指婚,朕沒有允許,本想等上一兩年再說,但至今已又過了一個十五年,你依然是未嫁之身——朕很想知道,你後悔麽?”
康熙的話很簡單,沒有提及弘曆,但此事我們心知肚明,麵對這一問,我沒有躲開康熙的目光:“玉瑩心中最大的‘利’隻有一樣:那就是一個人的專情。用情跟用劍一樣,出劍有形,則引敵潰走。出劍無形,則致敵於命。情而見形,則欲速則不達。情而不失其份,則柔以克剛。所以說欲擒故縱,化無為有,這樣才是高招!這一點玉瑩早已了然,但用起來卻還是無形之中顯見有形,別人看不出來,他卻心如燭照……即使情根錯種,也不算一無所有,至少也算曾經愛過。何況玉瑩從來沒將這份情當作一個‘錯’。看到他對我的殘忍,便能看到他對我的仁慈,看到他的無情,便能看到他的深情。玉瑩並無後悔。”
康熙聽完,將捏在手中的書信放過一遍,靜靜凝視我良久,接著指一指榻邊幾上的一副黃地青花纏枝蓮盤:“打開它。”
我掀開盤上罩蓋,盤中溫著一隻胭脂紅的空杯,一個滿盛著褐色藥汁的檸檬黃碗,器具顏色均極嬌嫩而至於奪目。
康熙淡淡道:“這是內臣按新方子煎的藥,你先替朕試藥罷。”
禦醫當麵給康熙試藥之事本來常有,雖說一般是由實際負責經手配方、抓藥、煎藥或監督之人執行,但我久跟康熙,亦曾不止一次主動試藥,依言將那碗藥汁倒了半杯,貼住唇邊喝下,藥才入喉,便聽身後腳步疾響,兩個人先後衝進簾來,當先的四阿哥劈手奪下胭脂紅杯,遞給隨後跟進的錫保,錫保湊在鼻端一嗅,失色道:“千種流雲的主藥!”
我一聽,霎時天旋地轉:千種流雲乃是新滿洲秘方奇毒,為了表示對皇帝的絕對忠誠,曆任新滿洲家主上位時均要喝下千種流雲的引藥,然後每隔一年零八個月再由康熙賜飲主藥一次,直至下一任家主接替,而其主藥最重要的一味配方隻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如果在已喝過引藥的情況下,再喝主藥,隻會一部分一部分減去引藥的藥力,主藥本身的毒性則與其生生相克,並不礙事。但我當初從海寧回京接任新滿洲家主之位時,康熙並沒要求我喝下千種流雲的引藥,以示對我的信任,現在卻讓我單獨喝了千種流雲的主藥,而沒有引藥的事先克製,這等行為無異於將我毒酒賜死!
為什麽?我身中白狼的血咒蠱母,十四阿哥又無法替我尋到解藥,本已是待死之身,為什麽康熙竟要“多此一舉”將我賜死?
一時之間,我心如刀割,四阿哥緊抱著我,亦紅了雙眼,嘶聲用滿語向康熙問著什麽。
康熙坐直了身,回話也是一連串滿語,我隻聽懂“死鷹”、“八阿哥”、“雅齊布”等寥寥數語。
我一直不明白八阿哥當時到底為什麽要挑選其母良妃的忌日送兩隻奄奄將斃的鷹給康熙?是心氣不順還是意氣用心?破罐子破摔?甚而我想過或許根本是有人借此機會大做文章,以期置八阿哥於不可複生之絕地?
牽連在死鷹案中一起發作的另有一件事:與八阿哥感情極好的乳母乳公雅齊布夫妻本在一廢太子中犯錯而被充發翁牛特公主處,卻因八阿哥包庇一直潛留在京,此事曝光後,康熙雷厲風行地將雅齊布及雅齊布之妻一同正法,並直接以此為導火索下朱諭說與允t父子之情絕矣,還曾一度奪了八阿哥的封爵祿位,他的行動自由也受到極大限製,飲食起居甚至患病都隻能由太監隨時向康熙報告。
我看看康熙,又看看四阿哥,漸漸看清從前未能明了的一些事。
——下嫁蒙古翁牛特的溫恪公主正是康熙的八公主、十三阿哥的同母妹妹。
揭發雅齊布夫妻的關鍵人物是誰?
呼之欲出。
若說八阿哥和十三阿哥有何芥蒂,除了一廢太子期間十三阿哥不知被何人告密莫名連累圈禁的經過,不做它想。
十三阿哥雖在短暫圈禁後即被放出,卻自此失寵於康熙,又多年飽受膝疾困擾,直到近一兩年才恢複跟隨康熙巡幸塞外的待遇。
我同十三阿哥相處篤久,深知他受此大挫,早將道家“為而不爭”的思想奉為信條,而布置陷害八阿哥的這個局,計劃之詳,用心之狠,已至駭人地步,要不是四阿哥,誰還有這樣本領手段?
果然四阿哥聽康熙說完,坦率用白話承認一切。
康熙與四阿哥對視片刻,緩緩道:“朕有一道手諭,此諭已備十年,若有遺詔,無非此言,你可知諭中所言何物?”
四阿哥默然不答。
康熙披衣下地,走到我們麵前,一字一頓道:“皇四子胤g人品貴重,深肖聯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說著,康熙略向四阿哥傾了傾身:“當今朝政弊端叢生,非有英斷之主獨持綱領,杜絕弊端。然英斷之主往往果於殺戮,使朝臣不能保其朝夕。朕最看重你的是這一點,最擔心你的也是這一點。三年前,有道人張愷給你算命,說你三十九歲就大貴了,你當場痛哭失聲。——你何能大貴,隻有朕死了,你自己做了皇帝才能大貴!朕念你這一點真情流露出自真摯,況且一廢太子期間所有兄弟中隻有你顧惜情義,在朕麵前從不曾說過二阿哥一句壞話,朕姑且原諒你所犯的錯誤,仍命你代朕行南郊祭天典禮,你卻未聽朕的旨意安心住入齋宮裏進行齋戒備禮,不惜缺席大典也要趕回暢春園……他日你若登基為皇,是否要立她為後?是否要為她與你的同母兄弟反目成仇?朕將皇位傳給你,天下都是你的,你卻為一名女子辜負朕?值得麽?”
四阿哥脊梁一挺:“求皇阿瑪賜千種流雲之解藥。”
康熙眼神轉冷:“無解。”
我望著四阿哥側麵,想起他衝進澹寧居後那樣緊張奪取我喝藥的杯子,可見平素是怎樣日夜掛心焦慮此事,忽然之間靈犀通透——既知他待我深情不變,其他的,又何需我計較?
念及至此,我也不顧什麽禮法規矩,用手輕輕撥轉他麵孔,將唇貼上他左側臉頰,一吻,對視一眼,再吻。
四阿哥的目光從看到我開始就再沒離開我麵孔,然後他忽然跳起,搶過幾上藥碗,將半碗藥汁一飲而盡,連康熙亦是一驚。
“為什麽?”我問。
四阿哥簡單道:“你說呢?”
而我完全明白。
我和他有□□,有愛恨,也有發自內心的體恤,更有數不清的爭執與相逢離散,但唯有這一刻,麵對死亡,我們做到忘我。
流雲無解。
心有解。
許是藥性發作,我隻覺一陣陣虛軟,因依在四阿哥懷內,費力拔下指間那枚鐵指環交給他:“……替我戴上。”
四阿哥輕抬起我右手,不偏不倚將鐵指環戴在了我無名指上,巧合仰或天意?
我眼前發著黑,可是他的臉、他的眼睛,清清楚楚刻在我心裏,猶如光芒萬丈,永世不會泯滅。
是誰被卷入誰紅顏禍?
含著笑淚繁雜,我告訴他我要的:“我,白小千,願嫁愛新覺羅·胤g為妻。”
四阿哥俯下臉,深深吻我,唇舌依偎,如同一體。
不知是否幻覺,我隱約聽見雷聲,緊接著閃電劈亮天際,一道龍卷風從東南角洶湧而來,霎時間掀開澹寧居屋頂,倒圓錐狀的漏鬥雲底端掃下,要將我吸進漩渦,我看見漩渦中熟悉而又陌生的奇異景象:龐大的市區、寬廣的馬路、鱗次櫛比的高樓、川流不息的車流、滾滾如蟻的人潮……
嗬,我明白,我要走了。
“千!”四阿哥不曾放開我的手,陪我原地轉又轉墮進風眼樂園,擁抱著我形成漩渦,哪顧熱吻背後萬輾綺思浣弧
我終於知道他愛我亦是那麽多。
而三百年後,那又是另一個故事。
(完)
他們的另一個故事請點擊閱讀第三世:《情傾大明星》主角:白小千,殷家g(四阿哥)
注:為回饋vip讀者而發的番外特集裏麵都是以胤g和白小千為男女主角的同人故事,一共四篇,部分劃船,歡迎閱讀~
我眼瞧著他,順從於他,他問我疼麽, 我抱緊他背脊,不讓他停, 度過最初的不適,我們找到對彼此反應的熟悉感。那是一種帶著陌生感的熟悉。那也是唯一能讓我得到快樂的途徑。
我不想走上回頭路, 隻是他真的不是我所能抗拒的。
我試過。
結果是我抗拒的越多, 想要的就更多。
一切的一切,沒有一樣能平息灼痛,隻有他。
當絢麗的那一刻來臨, 我們的視線停留在對方臉上。
我們一直抱著, 舍不得分開,直到我漸漸平息下來, 他才問:“我起來了?”
我微微點了點頭。
“啊呀, ”他忽然道,“糟糕,起不來了。怎麽辦?”
我笑。
他也笑:“許個願罷,包你實現。”
好,希望我們下輩子做夫妻。我們要從小遇見, 然後一起長大,相愛,成親, 幹幹淨淨,一輩子都在一起。
我心裏許了願,嘴巴卻什麽也沒說,隻是目不轉睛地看著他,貪與戀,嗔與愛,一刹既是一光年。
“那我起來啦。”四阿哥說。
我嗯了一聲,他抽身退出,清洗穿衣,又回來傾身撫開我的發,在我額首印了一吻:“我還有事要辦。晚上派人來接你。”
交待完這句話,他替我取了套新衣放在床頭,便出去了。
起初我躺著沒動,忽然間想起有話要說,忙起身穿戴齊整,叫人牽了馬來追出十三阿哥府,往雍親王府趕了一路並未尋見四阿哥蹤跡,便調頭柏林寺方向,才行到半程,迎麵遇見八阿哥。
我抄的是一條小路,勉強能夠兩馬並行,八阿哥騎術遠超於我,幾下就逼住了我的馬,我勒韁冷對,八阿哥的麵上亦沒有太多表情:“玉格格見了救命恩人,也不下馬說聲謝?”
“謝八阿哥。”我沒有下馬,“可以放行了麽?”
八阿哥冷笑:“這條路窄是窄些,通往柏林寺倒算得便捷。四阿哥近年托稱身體不是很好,頻往柏林寺詢問養生之法,十三阿哥和你也跟著跑得很勤快啊。”
柏林寺供奉的喇嘛禪師中有一名章嘉活佛,本是康熙的禦用喇嘛,十四阿哥西征前康熙就利用章嘉活佛在青海、內蒙古一帶的宗教地位和名望,封其為國師,任為“多倫喇嘛廟總管喇嘛事務之劄薩克喇嘛”,以分西藏□□喇嘛之權,專管內蒙古宗教事務,並留其常住京師,而章嘉活佛與弘素和尚、迦陵禪師等是柏林寺最出名的三位高僧,常去雍親王府跟四阿哥談論內典,八阿哥如此酸溜溜的說話我早知其意,隻作未聽,正要錯身策馬前行,八阿哥忽道:“我要是你,就不會這時候還有心情在外瞎逛。”
我轉過臉看向八阿哥,他的神情有些古怪,但他說的話字句清晰:“南疆小苗山落鳳溝遭逢罕見天火,十四阿哥找不到你要的藥,現已在回京路上。要我說,他未必趕得及見你。”
我瞪著八阿哥,他細察我的臉色:“這個消息不止我一人知道。——怎麽,老四還沒告訴你?是了,他忙著祭天祀典,反正此事已成定局,早幾日晚幾日說給你聽也都一樣。咦,玉格格,我讓了路給你,你不去柏林寺了麽?”
回到十三阿哥府裏我獨居的小院,仿佛是被馬兒帶回來的,我完全沒有了思想,昏沉沉下了馬進屋,昏沉沉走到床前,直到十三阿哥一聲“小瑩子”叫醒我。
十三阿哥走到我身側攬住我:“我遠遠看見八阿哥和你說話,一路追你回來,你失魂落魄的,叫你都不應,他跟你說了什麽?告訴我。”
我極慢極慢地把頭靠住十三阿哥的肩,好像唯有如此才能支撐我說話:“四阿哥在哪裏?我要找他,我有話說。”
十三阿哥深吸口氣,意外換了話題:“你錯怪了四哥。當初皇阿瑪知道你的孕症十分奇怪,很擔心你為四哥生的孩子會有跟你和你娘一樣的傷血症,又明知四哥愛你至深,若你所生是個小阿哥,一定會繼承四哥所有,日後卻可能短命難成大統,因此隻容許你生子,不許報宗人府並錄名玉牒。可是四哥不忍你們倆人的孩子無名無分一輩子,向皇阿瑪坦承隻要你生的是個阿哥,寧可從此失寵於皇阿瑪,也要給其世子地位。而那時皇阿瑪對四哥的倚重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終於同意所請,隻不過條件是為了他日餘地周旋起見,無論什麽情況之下,不準四哥親口公開誰是這孩子的生母。四哥沒有第二個選擇。他很清楚如果他不能把小阿哥留在自己身邊,他就連你也留不住。——紙終究包不住火,你以未嫁之身帶著孩子,又如何在京中立足?即使皇阿瑪喜歡你,也不能再讓你留在宮裏。”
十三阿哥的語速有點快,似乎生怕一停頓便被我打斷,我怔怔聽完,抬起頭望著他,摸不透他知道多少?不知道多少?
半響,我慘淡一笑:“好一個紙包不住火,既然總有一天,我會知道真相,那麽總有一天……弘曆也會知道。但等弘曆知道,我未必還在。不是我錯怪四阿哥,隻是世事殘忍過人情,我和他終究有緣無分。你信不信?”
十三阿哥捂住我的嘴:“不許亂說。你會好好活下去。”
“嘿,你不信?”我的目光越過十三阿哥肩頭,看向窗外暮色,“你瞧,天快黑了。”
話音剛落,小院門口傳來內侍太監的通報聲:“萬歲爺宣玉格格即刻覲見暢春園。”
一乘鵝黃軟轎將我連夜接入暢春園澹寧居,康熙卻未當時予以宣見,我在側房住了兩晚,算算四阿哥應已出發往南郊祭天,而康熙亦從初十日開始開始靜養齋戒,一切仍無動靜。
以往康熙病情發作,均留我貼身悉心陪侍,各處也都得心應手,但這次接了我來,又不派我用場,大是一反常態,不禁令人猜疑。
暢春園的駐防現交二廢太子後的新任步軍統領兼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負責,全麵戒嚴,不論親王或皇子,沒有康熙的諭旨任何人不許進園,澹寧居的所有護衛更是由錫保親自主持,別人或許瞧不出新滿洲高手的暗陣布置,我是一看即明其防禦程度絕不亞於十二級以上的台風警報,因此十分規行矩步,飲食起居僅止於房門。本以為至少要這麽等了過十五日康熙齋戒之期完功後,不料才十一月十二日子時,錫保便到了我房裏,引我至康熙寢殿。
寢殿內藥氣彌馥,中人欲醉,我到時,隆科多正跪在康熙榻前領訓,錫保簡單的說了句讓我在重簾之外單獨等候,他自己就不知走去哪裏,我略掃了幾眼,兩側戍衛之人均是連我也沒見過的生麵孔,更加奇怪的是康熙身邊常用的禦醫、近侍、太監等,此刻一個也無。
約過了小半時辰,隆科多才磕頭退出,見著我,請了個安,又幫我打起簾帷讓我入內麵聖。
我輕步走入,隻見康熙一人倚在龍榻上,手裏翻著一疊信箋,頭也不抬地道:“來,替朕念信。”
我依言在貼著榻腳的一隻錦凳坐了,接過康熙遞的一紙書信,看了看,躊躇一下。
康熙微微合目仰靠著:“隻念朕的話和太子的話。”
我陡然聽到“太子”這個久違的、甚至已經成為禁忌的稱呼,心頭不由突的一跳,一時口幹,喉嚨亦好似卡住,忙清了清嗓子,方照字念來:
——“朕帥軍征戰之時,軍務在身,無暇他思。今勝負已定,噶爾丹逃遁,我軍窮追不舍。當此之時,班師返歸,一路欣悅,朕不由思念太子,何得釋懷。今天氣已熱,將你所穿棉衣、紗衣、棉葛布袍(等)四件,褂子四件,一並捎來。務必揀選你穿過的,以便皇父想你時穿上。”
對於康熙在書信中的自稱,我在念時隻用“萬歲”二字代替,悄悄看了康熙的臉色,似無二話,又接著將二阿哥的回信讀出,卻不用改稱呼:“伏閱慈旨,得知皇父眷戀兒臣之心,不禁熱淚湧流,難以自已。然皇父滅賊,欣喜而歸,又降此諭,臣豈敢傷心。唯奉聖上仁旨,於心不忍,感激涕零。再,臣所著衣內,無棉葛布袍,故將淺黃色棉紗袍一件、米色棉紗袍一件、灰色棉紗袍一件、青紗棉褂子二件、藍紗棉褂子一件,淺白藍色夾紗袍二件、淺黃色夾紗袍一件、青紗夾褂一件.藍紗夾褂一件、葛布夾袍一件,謹寄送之。”
念完,康熙一聲歎息,居然直起身來親自取回我手中信紙,我忙將他扶住:“皇上惜身。”說著,一眼瞥見他外衣裏套穿著一件明顯泛舊的淺黃色棉紗袍,說話便頓了一頓。
“二十六年前,朕親征噶爾丹,班師回朝,六月初於口外諾海朔地方穿著太子的衣服與前來迎接朕的太子相見,彼此都是喜不自勝。”康熙緩緩道來,嗒然而止,後麵的話不言而喻。
許是在病中的緣故,康熙臉上那種乏倦的、像是已看破又回漠然的情愁添了股說不出的惆悵無限。
我眼前的康熙貴為天子,高高在上,但此時的他也是一個老人,一個高處不勝寒、有苦不能說的老人。
我想提鹹安宮那人,康熙好似看穿我心思,衝我微微搖了搖頭,我又將話咽下去。
“今年三月朕慶壽之日,大學士王錈蓯韙創j鹿眨鍾杏誹找汀3錄伍嗟仁肆鮮枇4薏輝茫鍇性鷸13渫懲潮崳鍆庹戮1渚靶rΑd愀騏拚廡┠輳歡ㄉ鈧薜男乃跡怵此鄧擔尬我餉醋觶俊
康熙既有此問,我不說,必算作欺君,若是說,則怎麽說就怎麽錯,我此時隱約猜著康熙召我來的意思,雖知不妙,卻也無可逃避,細想了想,方道:“玉瑩隻知太子未廢之前,眷寵未嚐一日少減,聲望未嚐一日少墮,儀製亦未嚐一日少損,之所以廢而複立者,實非因被鎮魘而痊可之故。”
“不錯。”康熙深深看了我一眼,“儲貳之位未正,諸子黨爭尤烈。朕一廢太子未逾年而再立太子,即所以彈壓諸子之黨,去其覬覦之念;而苟明乎此,則太子再立再廢之故,不難迎刃而解。何則?蓋再立太子,不特不能解諸子之黨,反而加深太子之黨,主動被動,合為一體,圖謀不軌,日甚一日。尚有皇子諸黨,覬覦之誌,彼此鉤心鬥角,互相傾軋,無有已時。太子髫齡誦書,即承朕教,六歲就傳,多屬名師,通滿漢文字,嫻騎射;每從行幸,賡詠頗多。三十六年以前朕之於太子,教之誨之,且試之以政者再,結果如何?不有太子,無以阻阿哥之野心。然則不有朕,何以阻太子之野心?”
我啞然望著康熙,半響才冒出一句話:“所以東宮位虛,諸臣以為不妥,屢有向皇上諫言早立太子,但皇上俱不置可否,甚至絕口不談此事,可是因為無論誰做新‘太子’,誰必有‘太子之野心’?”
康熙眼中一亮:“說得好!你是朕認養的格格,卻比朕所親生的大多數兒女們還要通徹明理,這些年朕將你帶在身邊,一直在注視著你。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但是在你心裏,利為何物?你十五歲第一次進宮參選秀女時,四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同時來向朕要你的指婚,朕沒有允許,本想等上一兩年再說,但至今已又過了一個十五年,你依然是未嫁之身——朕很想知道,你後悔麽?”
康熙的話很簡單,沒有提及弘曆,但此事我們心知肚明,麵對這一問,我沒有躲開康熙的目光:“玉瑩心中最大的‘利’隻有一樣:那就是一個人的專情。用情跟用劍一樣,出劍有形,則引敵潰走。出劍無形,則致敵於命。情而見形,則欲速則不達。情而不失其份,則柔以克剛。所以說欲擒故縱,化無為有,這樣才是高招!這一點玉瑩早已了然,但用起來卻還是無形之中顯見有形,別人看不出來,他卻心如燭照……即使情根錯種,也不算一無所有,至少也算曾經愛過。何況玉瑩從來沒將這份情當作一個‘錯’。看到他對我的殘忍,便能看到他對我的仁慈,看到他的無情,便能看到他的深情。玉瑩並無後悔。”
康熙聽完,將捏在手中的書信放過一遍,靜靜凝視我良久,接著指一指榻邊幾上的一副黃地青花纏枝蓮盤:“打開它。”
我掀開盤上罩蓋,盤中溫著一隻胭脂紅的空杯,一個滿盛著褐色藥汁的檸檬黃碗,器具顏色均極嬌嫩而至於奪目。
康熙淡淡道:“這是內臣按新方子煎的藥,你先替朕試藥罷。”
禦醫當麵給康熙試藥之事本來常有,雖說一般是由實際負責經手配方、抓藥、煎藥或監督之人執行,但我久跟康熙,亦曾不止一次主動試藥,依言將那碗藥汁倒了半杯,貼住唇邊喝下,藥才入喉,便聽身後腳步疾響,兩個人先後衝進簾來,當先的四阿哥劈手奪下胭脂紅杯,遞給隨後跟進的錫保,錫保湊在鼻端一嗅,失色道:“千種流雲的主藥!”
我一聽,霎時天旋地轉:千種流雲乃是新滿洲秘方奇毒,為了表示對皇帝的絕對忠誠,曆任新滿洲家主上位時均要喝下千種流雲的引藥,然後每隔一年零八個月再由康熙賜飲主藥一次,直至下一任家主接替,而其主藥最重要的一味配方隻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如果在已喝過引藥的情況下,再喝主藥,隻會一部分一部分減去引藥的藥力,主藥本身的毒性則與其生生相克,並不礙事。但我當初從海寧回京接任新滿洲家主之位時,康熙並沒要求我喝下千種流雲的引藥,以示對我的信任,現在卻讓我單獨喝了千種流雲的主藥,而沒有引藥的事先克製,這等行為無異於將我毒酒賜死!
為什麽?我身中白狼的血咒蠱母,十四阿哥又無法替我尋到解藥,本已是待死之身,為什麽康熙竟要“多此一舉”將我賜死?
一時之間,我心如刀割,四阿哥緊抱著我,亦紅了雙眼,嘶聲用滿語向康熙問著什麽。
康熙坐直了身,回話也是一連串滿語,我隻聽懂“死鷹”、“八阿哥”、“雅齊布”等寥寥數語。
我一直不明白八阿哥當時到底為什麽要挑選其母良妃的忌日送兩隻奄奄將斃的鷹給康熙?是心氣不順還是意氣用心?破罐子破摔?甚而我想過或許根本是有人借此機會大做文章,以期置八阿哥於不可複生之絕地?
牽連在死鷹案中一起發作的另有一件事:與八阿哥感情極好的乳母乳公雅齊布夫妻本在一廢太子中犯錯而被充發翁牛特公主處,卻因八阿哥包庇一直潛留在京,此事曝光後,康熙雷厲風行地將雅齊布及雅齊布之妻一同正法,並直接以此為導火索下朱諭說與允t父子之情絕矣,還曾一度奪了八阿哥的封爵祿位,他的行動自由也受到極大限製,飲食起居甚至患病都隻能由太監隨時向康熙報告。
我看看康熙,又看看四阿哥,漸漸看清從前未能明了的一些事。
——下嫁蒙古翁牛特的溫恪公主正是康熙的八公主、十三阿哥的同母妹妹。
揭發雅齊布夫妻的關鍵人物是誰?
呼之欲出。
若說八阿哥和十三阿哥有何芥蒂,除了一廢太子期間十三阿哥不知被何人告密莫名連累圈禁的經過,不做它想。
十三阿哥雖在短暫圈禁後即被放出,卻自此失寵於康熙,又多年飽受膝疾困擾,直到近一兩年才恢複跟隨康熙巡幸塞外的待遇。
我同十三阿哥相處篤久,深知他受此大挫,早將道家“為而不爭”的思想奉為信條,而布置陷害八阿哥的這個局,計劃之詳,用心之狠,已至駭人地步,要不是四阿哥,誰還有這樣本領手段?
果然四阿哥聽康熙說完,坦率用白話承認一切。
康熙與四阿哥對視片刻,緩緩道:“朕有一道手諭,此諭已備十年,若有遺詔,無非此言,你可知諭中所言何物?”
四阿哥默然不答。
康熙披衣下地,走到我們麵前,一字一頓道:“皇四子胤g人品貴重,深肖聯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說著,康熙略向四阿哥傾了傾身:“當今朝政弊端叢生,非有英斷之主獨持綱領,杜絕弊端。然英斷之主往往果於殺戮,使朝臣不能保其朝夕。朕最看重你的是這一點,最擔心你的也是這一點。三年前,有道人張愷給你算命,說你三十九歲就大貴了,你當場痛哭失聲。——你何能大貴,隻有朕死了,你自己做了皇帝才能大貴!朕念你這一點真情流露出自真摯,況且一廢太子期間所有兄弟中隻有你顧惜情義,在朕麵前從不曾說過二阿哥一句壞話,朕姑且原諒你所犯的錯誤,仍命你代朕行南郊祭天典禮,你卻未聽朕的旨意安心住入齋宮裏進行齋戒備禮,不惜缺席大典也要趕回暢春園……他日你若登基為皇,是否要立她為後?是否要為她與你的同母兄弟反目成仇?朕將皇位傳給你,天下都是你的,你卻為一名女子辜負朕?值得麽?”
四阿哥脊梁一挺:“求皇阿瑪賜千種流雲之解藥。”
康熙眼神轉冷:“無解。”
我望著四阿哥側麵,想起他衝進澹寧居後那樣緊張奪取我喝藥的杯子,可見平素是怎樣日夜掛心焦慮此事,忽然之間靈犀通透——既知他待我深情不變,其他的,又何需我計較?
念及至此,我也不顧什麽禮法規矩,用手輕輕撥轉他麵孔,將唇貼上他左側臉頰,一吻,對視一眼,再吻。
四阿哥的目光從看到我開始就再沒離開我麵孔,然後他忽然跳起,搶過幾上藥碗,將半碗藥汁一飲而盡,連康熙亦是一驚。
“為什麽?”我問。
四阿哥簡單道:“你說呢?”
而我完全明白。
我和他有□□,有愛恨,也有發自內心的體恤,更有數不清的爭執與相逢離散,但唯有這一刻,麵對死亡,我們做到忘我。
流雲無解。
心有解。
許是藥性發作,我隻覺一陣陣虛軟,因依在四阿哥懷內,費力拔下指間那枚鐵指環交給他:“……替我戴上。”
四阿哥輕抬起我右手,不偏不倚將鐵指環戴在了我無名指上,巧合仰或天意?
我眼前發著黑,可是他的臉、他的眼睛,清清楚楚刻在我心裏,猶如光芒萬丈,永世不會泯滅。
是誰被卷入誰紅顏禍?
含著笑淚繁雜,我告訴他我要的:“我,白小千,願嫁愛新覺羅·胤g為妻。”
四阿哥俯下臉,深深吻我,唇舌依偎,如同一體。
不知是否幻覺,我隱約聽見雷聲,緊接著閃電劈亮天際,一道龍卷風從東南角洶湧而來,霎時間掀開澹寧居屋頂,倒圓錐狀的漏鬥雲底端掃下,要將我吸進漩渦,我看見漩渦中熟悉而又陌生的奇異景象:龐大的市區、寬廣的馬路、鱗次櫛比的高樓、川流不息的車流、滾滾如蟻的人潮……
嗬,我明白,我要走了。
“千!”四阿哥不曾放開我的手,陪我原地轉又轉墮進風眼樂園,擁抱著我形成漩渦,哪顧熱吻背後萬輾綺思浣弧
我終於知道他愛我亦是那麽多。
而三百年後,那又是另一個故事。
(完)
他們的另一個故事請點擊閱讀第三世:《情傾大明星》主角:白小千,殷家g(四阿哥)
注:為回饋vip讀者而發的番外特集裏麵都是以胤g和白小千為男女主角的同人故事,一共四篇,部分劃船,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