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呆愣不語的徐榮,董虎知道像是知道他的心緒亂了,歎氣一聲……
“徐將軍應當知道一件事情,自大將軍梁冀之後,內廷權利膨脹……不是因為內廷本身,而是皇帝刻意如此,而是因為內廷有皇帝的支持,這才能讓內廷與外廷旗鼓相當。”
“當知曉,無論外廷如何折騰,隻要皇帝支持內廷宦官,內廷宦官就不可能真的一敗塗地,不可能自此消失不見,諸如外廷利用黃巾亂時,一舉按住了內廷,可當張角三兄弟死後,陛下不還是加征了田地稅賦內廷宦官不還是遊走天下為陛下弄錢內廷常侍大公公不還是成了列侯”
“隻要皇帝不死,隻要皇帝支持內廷,內外廷相爭就甭想分出個勝負,內外廷激烈內鬥就一直還在,就甭想上下一心應對危局。”
“話又說回來,沒了內廷宦官,外廷就沒了紛爭除了出現一個梁冀那般權臣,外廷是不可能上下一心的,可這又如何讓皇帝滿意皇帝又如何願意做一個外廷的傀儡”
“沒有內廷,皇帝也會讓外廷文武相互爭鬥,隻有彼此相鬥,皇帝才能統禦群臣,就如當日虎娃殺入河湟穀地後,朝廷招撫了那韓遂,不還是想著讓東西羌相互廝殺爭鬥若不相互廝殺爭鬥,就成了現在的情形,殺入右扶風,與朝廷廝殺!同樣的,內外廷若不相鬥,或是外廷自己不內鬥,就會將兵鋒對準皇帝……”
“朝廷內鬥是永恒的,不是皇帝與臣子爭鬥,就是臣子自己內鬥,國力強盛時,帝都政治中心強大無匹可敵時,就算上下爭鬥不斷,瞅空隨意一拳也能打的羌人哭爹喊娘,也能輕易將黃巾軍餘孽碾成粉末……但這是帝國國力強盛,無可匹敵時!”
董虎歎氣道:“帝國無可匹敵時,即便朝廷有些爭鬥也足以應對些許動蕩、造反,可現在呢朝廷承認了黑山軍的存在,那張燕成了平難中郎將,手下各大小將領皆有賞賜,無論是因何種原因,都無不證明一件事情,大漢朝已經力不足心,已經無法同時應對黃巾賊、羌人的叛亂,這才不得不對黃巾賊妥協。”
徐榮心下歎息,但還是不得不點頭讚同,心下又隱隱察覺到了董虎的野心,察覺到了,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過了好一會才苦笑歎息。
“正如將軍所言,朝廷……朝廷確實有些力不足心了……”
聽了徐榮的“將軍”兩字,董虎眉頭抬了下,伸手將酒囊塞到他手裏,臉上露出些笑意。
“朝廷妥協隻是暫時的,就如虎娃搶了雁門郡、定襄郡,若虎娃就是不低頭,甚至虎視太原郡,朝廷也隻能默認了咱,就是與將軍一同前來的蔡博士、郭公公、高公公他們也是沒丁點法子的。”
“暫時妥協,暫時視而不見,隻不過是暫時穩住咱和那張燕,想著幹掉了造反的涼州羌人後,回頭再弄死了咱們。”
董虎不屑笑道:“朝廷有些想當然了,黑山軍和其他黃巾餘孽轉變了戰術,不在居於易於遭受攻擊的平原,而是躲在了山嶺中,虎娃來了並州北五郡,韓遂打下了涼州西北四郡。”
“張角兄弟以妖言蠱惑人心,黃巾軍造反,原本是可以輕易平定的,蓋因中原百姓不是反反複複造反慣犯,蓋因中原百姓都是些老實耕種百姓,隻要朝廷表現出些寬厚仁德,減少些百姓負擔,很容易將丟失的人心拉攏過來,但朝廷表現的太過強硬,把他們逼迫成了牢籠中的困獸,血腥殺戮讓他們不願再相信朝廷,這才成了山嶺中的流寇。”
“初時亂起,平亂會很容易,不僅僅因為黃巾軍隻是些毫無作戰經驗的農夫,不僅僅因為他們沒有精良衣甲兵器,也不僅僅因為他們倉促起兵造反,更多的是因為他們造反戰略上重大不足,是他們選擇了易於被人圍攻的平原之地,雖有兵百萬,兵敗身死也是注定的結果。”
“可他們經曆了失敗後,被迫轉變了戰略戰術,轉而躲藏在山嶺之間,如此朝廷想要短時間內圍剿就困難了許多,隨著雙方反複廝殺,也逐漸讓黃巾軍獲得了更多廝殺經驗,會變得越來越難以剿滅,朝廷想要短時間內剿滅基本上不可能。”
徐榮默默點頭,從武了一二十年,他能夠辨別出董虎話語裏的真偽。
董虎又說道:“黃巾餘孽分散在各處山嶺,短時間內別想清除掉,正在造反的涼州羌人呢他們能否短時間內清除掉”
“同樣不能!”
“河套三郡落於咱虎娃手裏,先不談及咱奪回河套三郡會對匈奴、鮮卑人造成多少影響,正如將軍拿著叔父信件前來,咱與將軍五千、一萬兵卒,將軍會怎麽做”
“會自北地郡殺入安定郡,會沿著隴山向南進入右扶風,與北地郡先零羌造反的途徑一樣,咱相信,隻要將軍領兵出現在賊人背後,賊人必敗退,會自渭水道進入漢陽郡,叛軍會大踏步繼續後撤……一路向西後撤,撤回金城塞,撤到黃河之西,甚至再進一步,沿著允街、令居撤入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
董虎用著酒水在桌案小幾上比劃……
“叛軍自渭水道一路後撤,不做停頓一路撤到金城塞,這並不讓人意外,蓋因無險關可守,朝廷平亂大軍可迂回打擊他們的後方道路很多,可一旦撤回到了金城塞,一旦他們鑽入了涼州西北四郡,他們就可堅守允街、令居塞狹窄穀道。”
“朝廷平亂大軍看似十數萬,真正精銳有多少朝廷精銳老卒不會超過兩萬。”
“叛軍多少十五萬!將軍在涼州戍守多年,當知道涼州漢子的戰力,十五萬造反涼州漢子,敢戰精銳少說也有七八萬。”
“兩萬漢兵精銳對戰七八萬涼州反賊精銳,且不言從渭水道至金城塞這段道路上,會不會被叛軍圍攻下遭受大敗,僅雙方在狹窄穀道彼此對峙、爭鋒,朝廷精銳兵力不足時,如何可以突破數倍賊軍堅守的狹窄穀道”
董虎歎氣道:“將軍在涼州為將一二十載,當知道戰亂下的民生凋敝,涼州九郡發生一二十萬羌人作亂,涼州各郡田地荒蕪,百姓牛羊盡失,想要為平亂大軍供應錢糧輜重是不要想了,隻能從長安三輔兩千裏運送物資。”
“當下皇甫嵩所領平亂大軍有十餘萬卒,朝廷給予兵卒一年食用糧食是二十一石,十萬兵卒就是兩百萬石糧食,自長安運糧,兩百萬石糧食需征募二十萬青壯民夫,二十萬農夫又需要食用多少糧食”
“朝廷大軍短時間內突破允街、令居塞穀道還罷,若突破不了,雙方就是長久對峙,長安三輔真的能夠支撐十萬大軍、二十萬民夫所用三四百萬石一年所用糧食”
“突破了又如何叛軍還可以繼續向西後撤,繼續將朝廷補給戰線拉長。”
董虎歎氣道:“將軍應當能看到,今時已經是七月,皇甫嵩領兵十餘萬入三輔剿賊已有兩三個月,雙方在右扶風美陽對峙廝殺兩三個月也未能分出勝負,將軍就應該知道,雙方在開闊地未能分出勝負,在狹窄穀道對峙時,朝廷大軍更不可能輕易突破賊人防線。”
“這種情形下,越是急躁平亂,越可能慘敗,穩妥的做法是步步為營,把賊人逼至金城塞,逼到黃河西岸後,把他們逼退至涼州西北四郡內,雙方大軍在穀口兩端對峙,朝廷在隴西郡、漢陽郡屯田耕種,盡可能的減少長安三輔輜重運輸壓力,與賊人進行長久對峙,而這種對峙很可能會是三年、四年……想要短時間內幹掉韓遂那老小子,基本上不大可能。”
董虎看著神色鄭重的徐榮,說道:“虎娃說的情形是最佳情形,是戰事極為順利情況下,但戰場風雲變幻,最後結果未出,誰也不敢百分百保證一定獲勝,興許叛軍圍殲了朝廷十萬大軍也不一定,畢竟叛軍在精銳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涼州大馬戰力也強於中原兵卒,朝廷大敗也不稀奇。”
徐榮默默點頭,心下知道這次羌人造反與上一次不同,朝廷就算想招募敢戰羌人也很難,隻能征調剛剛平定黃巾賊的五萬精銳,可這些精銳對付黃巾賊農夫還行,想要與常年處於動蕩不安的涼州羌人廝殺,那還差了些。
董虎又說道:“黃巾餘孽不是可以短時間內清除掉的,涼州羌亂也不是可以輕易平定的,至於咱虎娃……咱虎娃若反叛,徐將軍不會認為咱是容易對付的吧”
“咱不提河湟穀地的數萬屯田董部義從,咱就說周邊的匈奴、鮮卑人,咱虎娃若願意低頭,羌渠單於會不會給咱一個異姓王”
“正值東中西三部鮮卑分裂,正值鮮卑各部不服彈汗山時,咱虎娃帶著董部義從臣服了鮮卑,彈汗山的魁頭會不會給咱一個異姓王”
“大漢朝此時真的願意與匈奴、鮮卑人廝殺若咱虎娃願意造反,雒陽真的能夠輕易解決了咱別開玩笑了!”
徐榮大驚失色,匈奴人有封異姓王的慣例,別說董虎手握二三十萬族眾,就是匈奴俘虜的劉姓宗室都有好幾個封王的,匈奴人如此,鮮卑人亦是如此。
董虎可以是漢將,也可以是河湟羌王、高原羌王,隻要他願意低頭,羌渠單於也好,魁頭大汗也罷,都很容易接納了他,這點徐榮有十足把握。
徐榮大急。
“將軍你……你可不能糊塗啊……”
“徐將軍應當知道一件事情,自大將軍梁冀之後,內廷權利膨脹……不是因為內廷本身,而是皇帝刻意如此,而是因為內廷有皇帝的支持,這才能讓內廷與外廷旗鼓相當。”
“當知曉,無論外廷如何折騰,隻要皇帝支持內廷宦官,內廷宦官就不可能真的一敗塗地,不可能自此消失不見,諸如外廷利用黃巾亂時,一舉按住了內廷,可當張角三兄弟死後,陛下不還是加征了田地稅賦內廷宦官不還是遊走天下為陛下弄錢內廷常侍大公公不還是成了列侯”
“隻要皇帝不死,隻要皇帝支持內廷,內外廷相爭就甭想分出個勝負,內外廷激烈內鬥就一直還在,就甭想上下一心應對危局。”
“話又說回來,沒了內廷宦官,外廷就沒了紛爭除了出現一個梁冀那般權臣,外廷是不可能上下一心的,可這又如何讓皇帝滿意皇帝又如何願意做一個外廷的傀儡”
“沒有內廷,皇帝也會讓外廷文武相互爭鬥,隻有彼此相鬥,皇帝才能統禦群臣,就如當日虎娃殺入河湟穀地後,朝廷招撫了那韓遂,不還是想著讓東西羌相互廝殺爭鬥若不相互廝殺爭鬥,就成了現在的情形,殺入右扶風,與朝廷廝殺!同樣的,內外廷若不相鬥,或是外廷自己不內鬥,就會將兵鋒對準皇帝……”
“朝廷內鬥是永恒的,不是皇帝與臣子爭鬥,就是臣子自己內鬥,國力強盛時,帝都政治中心強大無匹可敵時,就算上下爭鬥不斷,瞅空隨意一拳也能打的羌人哭爹喊娘,也能輕易將黃巾軍餘孽碾成粉末……但這是帝國國力強盛,無可匹敵時!”
董虎歎氣道:“帝國無可匹敵時,即便朝廷有些爭鬥也足以應對些許動蕩、造反,可現在呢朝廷承認了黑山軍的存在,那張燕成了平難中郎將,手下各大小將領皆有賞賜,無論是因何種原因,都無不證明一件事情,大漢朝已經力不足心,已經無法同時應對黃巾賊、羌人的叛亂,這才不得不對黃巾賊妥協。”
徐榮心下歎息,但還是不得不點頭讚同,心下又隱隱察覺到了董虎的野心,察覺到了,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過了好一會才苦笑歎息。
“正如將軍所言,朝廷……朝廷確實有些力不足心了……”
聽了徐榮的“將軍”兩字,董虎眉頭抬了下,伸手將酒囊塞到他手裏,臉上露出些笑意。
“朝廷妥協隻是暫時的,就如虎娃搶了雁門郡、定襄郡,若虎娃就是不低頭,甚至虎視太原郡,朝廷也隻能默認了咱,就是與將軍一同前來的蔡博士、郭公公、高公公他們也是沒丁點法子的。”
“暫時妥協,暫時視而不見,隻不過是暫時穩住咱和那張燕,想著幹掉了造反的涼州羌人後,回頭再弄死了咱們。”
董虎不屑笑道:“朝廷有些想當然了,黑山軍和其他黃巾餘孽轉變了戰術,不在居於易於遭受攻擊的平原,而是躲在了山嶺中,虎娃來了並州北五郡,韓遂打下了涼州西北四郡。”
“張角兄弟以妖言蠱惑人心,黃巾軍造反,原本是可以輕易平定的,蓋因中原百姓不是反反複複造反慣犯,蓋因中原百姓都是些老實耕種百姓,隻要朝廷表現出些寬厚仁德,減少些百姓負擔,很容易將丟失的人心拉攏過來,但朝廷表現的太過強硬,把他們逼迫成了牢籠中的困獸,血腥殺戮讓他們不願再相信朝廷,這才成了山嶺中的流寇。”
“初時亂起,平亂會很容易,不僅僅因為黃巾軍隻是些毫無作戰經驗的農夫,不僅僅因為他們沒有精良衣甲兵器,也不僅僅因為他們倉促起兵造反,更多的是因為他們造反戰略上重大不足,是他們選擇了易於被人圍攻的平原之地,雖有兵百萬,兵敗身死也是注定的結果。”
“可他們經曆了失敗後,被迫轉變了戰略戰術,轉而躲藏在山嶺之間,如此朝廷想要短時間內圍剿就困難了許多,隨著雙方反複廝殺,也逐漸讓黃巾軍獲得了更多廝殺經驗,會變得越來越難以剿滅,朝廷想要短時間內剿滅基本上不可能。”
徐榮默默點頭,從武了一二十年,他能夠辨別出董虎話語裏的真偽。
董虎又說道:“黃巾餘孽分散在各處山嶺,短時間內別想清除掉,正在造反的涼州羌人呢他們能否短時間內清除掉”
“同樣不能!”
“河套三郡落於咱虎娃手裏,先不談及咱奪回河套三郡會對匈奴、鮮卑人造成多少影響,正如將軍拿著叔父信件前來,咱與將軍五千、一萬兵卒,將軍會怎麽做”
“會自北地郡殺入安定郡,會沿著隴山向南進入右扶風,與北地郡先零羌造反的途徑一樣,咱相信,隻要將軍領兵出現在賊人背後,賊人必敗退,會自渭水道進入漢陽郡,叛軍會大踏步繼續後撤……一路向西後撤,撤回金城塞,撤到黃河之西,甚至再進一步,沿著允街、令居撤入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
董虎用著酒水在桌案小幾上比劃……
“叛軍自渭水道一路後撤,不做停頓一路撤到金城塞,這並不讓人意外,蓋因無險關可守,朝廷平亂大軍可迂回打擊他們的後方道路很多,可一旦撤回到了金城塞,一旦他們鑽入了涼州西北四郡,他們就可堅守允街、令居塞狹窄穀道。”
“朝廷平亂大軍看似十數萬,真正精銳有多少朝廷精銳老卒不會超過兩萬。”
“叛軍多少十五萬!將軍在涼州戍守多年,當知道涼州漢子的戰力,十五萬造反涼州漢子,敢戰精銳少說也有七八萬。”
“兩萬漢兵精銳對戰七八萬涼州反賊精銳,且不言從渭水道至金城塞這段道路上,會不會被叛軍圍攻下遭受大敗,僅雙方在狹窄穀道彼此對峙、爭鋒,朝廷精銳兵力不足時,如何可以突破數倍賊軍堅守的狹窄穀道”
董虎歎氣道:“將軍在涼州為將一二十載,當知道戰亂下的民生凋敝,涼州九郡發生一二十萬羌人作亂,涼州各郡田地荒蕪,百姓牛羊盡失,想要為平亂大軍供應錢糧輜重是不要想了,隻能從長安三輔兩千裏運送物資。”
“當下皇甫嵩所領平亂大軍有十餘萬卒,朝廷給予兵卒一年食用糧食是二十一石,十萬兵卒就是兩百萬石糧食,自長安運糧,兩百萬石糧食需征募二十萬青壯民夫,二十萬農夫又需要食用多少糧食”
“朝廷大軍短時間內突破允街、令居塞穀道還罷,若突破不了,雙方就是長久對峙,長安三輔真的能夠支撐十萬大軍、二十萬民夫所用三四百萬石一年所用糧食”
“突破了又如何叛軍還可以繼續向西後撤,繼續將朝廷補給戰線拉長。”
董虎歎氣道:“將軍應當能看到,今時已經是七月,皇甫嵩領兵十餘萬入三輔剿賊已有兩三個月,雙方在右扶風美陽對峙廝殺兩三個月也未能分出勝負,將軍就應該知道,雙方在開闊地未能分出勝負,在狹窄穀道對峙時,朝廷大軍更不可能輕易突破賊人防線。”
“這種情形下,越是急躁平亂,越可能慘敗,穩妥的做法是步步為營,把賊人逼至金城塞,逼到黃河西岸後,把他們逼退至涼州西北四郡內,雙方大軍在穀口兩端對峙,朝廷在隴西郡、漢陽郡屯田耕種,盡可能的減少長安三輔輜重運輸壓力,與賊人進行長久對峙,而這種對峙很可能會是三年、四年……想要短時間內幹掉韓遂那老小子,基本上不大可能。”
董虎看著神色鄭重的徐榮,說道:“虎娃說的情形是最佳情形,是戰事極為順利情況下,但戰場風雲變幻,最後結果未出,誰也不敢百分百保證一定獲勝,興許叛軍圍殲了朝廷十萬大軍也不一定,畢竟叛軍在精銳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涼州大馬戰力也強於中原兵卒,朝廷大敗也不稀奇。”
徐榮默默點頭,心下知道這次羌人造反與上一次不同,朝廷就算想招募敢戰羌人也很難,隻能征調剛剛平定黃巾賊的五萬精銳,可這些精銳對付黃巾賊農夫還行,想要與常年處於動蕩不安的涼州羌人廝殺,那還差了些。
董虎又說道:“黃巾餘孽不是可以短時間內清除掉的,涼州羌亂也不是可以輕易平定的,至於咱虎娃……咱虎娃若反叛,徐將軍不會認為咱是容易對付的吧”
“咱不提河湟穀地的數萬屯田董部義從,咱就說周邊的匈奴、鮮卑人,咱虎娃若願意低頭,羌渠單於會不會給咱一個異姓王”
“正值東中西三部鮮卑分裂,正值鮮卑各部不服彈汗山時,咱虎娃帶著董部義從臣服了鮮卑,彈汗山的魁頭會不會給咱一個異姓王”
“大漢朝此時真的願意與匈奴、鮮卑人廝殺若咱虎娃願意造反,雒陽真的能夠輕易解決了咱別開玩笑了!”
徐榮大驚失色,匈奴人有封異姓王的慣例,別說董虎手握二三十萬族眾,就是匈奴俘虜的劉姓宗室都有好幾個封王的,匈奴人如此,鮮卑人亦是如此。
董虎可以是漢將,也可以是河湟羌王、高原羌王,隻要他願意低頭,羌渠單於也好,魁頭大汗也罷,都很容易接納了他,這點徐榮有十足把握。
徐榮大急。
“將軍你……你可不能糊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