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光寺這麽一個敏感的地方,身為大魏忠良的高澄,決計是不會踏足一步。
但裏邊的人在他的授意下,卻可以趁夜悄摸出寺。
高澄帶足了動物腸衣或魚鰾製成的小物件,怕的就是對方受孕,弄出醜聞來。
至於這種小物件是誰發明,絕對不是高澄,可能是高隆之給捯飭出來的。
小高王是真的不爭功,也沒別的原因,就是那啥之父,難聽了點。
然而真到了地方才發現,這並非一對一的佛學授課。
“還請大將軍憐惜妾身不易,救我等出瑤光寺,妾身願為奴為婢侍奉大將軍。”
一眾二十五、六的年輕妃嬪在元朗皇後的帶領下,拜請道。
這下高澄猶豫了,本打算挑明隻做露水夫妻,願意,他就留,不願,他就走。
他不可能將這些妃嬪領進家門,倒不是擔心輿論非議。
再怎麽非議,對高澄那臭名聲也沒多少影響。
他擔心的是後宅不寧。
聽她們自報身份,這些人,不止元朗、元恭、元曄的妻妾,就連曾與爾朱英娥爭寵的孝明帝、孝莊帝妃嬪也在其中。
也對,9年前,孝明帝元詡死時隻有18歲,7年前孝莊帝元子攸死時也才24歲,作為妃嬪的她們又能年長到哪裏去。
並不是所有人都跟高澄一般癡迷於禦姐。
都是些苦命人,在瑤光寺裏熬過了青春年華。
現在給這些妃嬪們一個空頭許諾,也許能盡享人間歡樂。
但一貫哄騙下屬時,麵不紅心不跳的高澄,卻始終說不了那個好字。
也許是現代人的良知讓他不忍欺騙這些苦命人。
欲望消退,理智重新占據智商的高地,高澄將這些婦人們一一扶起。
“諸位所請,澄盡知矣,待將來社稷若有變故,我自會大開寺門,送上一份體麵營生,任你等去留,為奴為婢之言,請勿再提。”
有南朝這麽多權臣篡國的先例在,無需高澄細說社稷會發生什麽變故。
“大將軍是嫌棄妾身殘花敗柳?”
有美婦垂淚道。
眼看一屋子嬌滴滴的妃嬪神色盡皆黯然,高澄不得不解釋道:
“若有此意,今日又怎會來此,諸位要離了這座瑤光寺,將來自有機會,澄所能做的,也僅此而已,夜色已深,家中妻妾熬煮了糖水等候,就此別過。”
說罷,高澄轉身徑直離去。
望著高澄大步離去,許多婦人大失所望,她們中許多人更想的是進渤海王府,而不是真要離了瑤光寺自己辛苦操持營生。
瑤光寺雖寂寞,生活卻是衣食無慮,養尊處優。
說到底,還是羨慕本應與她們一般,進瑤光寺苦熬的爾朱英娥與小爾朱,為17歲的權臣生兒育女,依舊享受尊榮。
況且還聽人說那權臣的模樣生得俊俏。
這才慫恿了膽小的元朗皇後出麵相邀。
高澄遠離了瑤光寺,卻並沒有急著回府,先去探視了李祖猗與元靜儀,高澄再與諸位側室相見,最後宿在元明月的院裏。
高澄為了防止後宅爭寵,幹脆玩起了輪值,每間院裏歇一宿,輪著來。
元仲華養在清河王府,李祖娥留在河北老家,高澄身邊還有九名女眷。
人力有盡時,一時半會不能顧全了,但每天都要一一探望,讓她們體會到自己的關心。
高澄在元明月屋裏懷抱著長女阿宓嬉笑逗弄。
包括晚了一天出生的次女果兒在內,滿了半歲的她們早沒了剛出生時皺巴巴的模樣。
尤其是阿宓,一雙大眼睛,黑漆漆的眸子像極了她的母親元明月。
明月姑姑不年輕了,作為女眷們最年長的存在,29歲的元明月卻比以往更多了幾分韻味。
這是一眾二十上下,甚至十六七歲的側室們所沒有的。
將礙事的阿宓交由乳娘抱睡,一番雲雨之後,也算老夫老妻的兩人相擁而眠。
很快又到了年節,太昌六年走到了末尾。
這期間一應政策平穩推進,新的政令也正在醞釀。
回首過去的一年,西征大敗導致財政枯竭。
這並不隻是糧用消耗,更多的是對陣亡將士家屬的撫恤。
這一點若是短缺了,又能指望誰為你賣命。
高澄頒布一係列政令列如收回鑄幣權、整頓鹽政等,又向佛道化緣,幹涸的財政稍稍寬裕後,在大興文教,廣建學舍之餘,高澄也把拖欠的民夫撫恤發了下去。
年初時候,財政艱難,他隻顧得上將士們的家眷,死難的民夫們,高澄隻能給予少量救濟,保證他們的家眷不被餓死。
如今有了些盈餘,哪怕是帶上子女改嫁之人,高澄也發了一份她們應得的撫恤。
民夫撫恤遠低於中兵將士,但架不住人多了,高澄一計算,刨去士卒軍餉與官員俸祿,以及來年科舉所耗,財政已然吃緊。
這主要還是因為今年稅賦銳減。
年初四十萬民夫追隨高歡西征,導致今年有四十萬戶免稅,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而世家大族釋奴,並不能增長稅收收入,他們不是隱戶,為奴婢授田的製度下,這群人本就是納稅群體。
高澄多希望再有一個佛教,能讓自己吃飽。
東魏五十餘萬中外兵需兩百餘萬戶供養,光是佛教,還俗僧尼與佛教所庇護的隱戶相加,就不下一百五六十萬戶。
幾乎以一己之力為高家養軍可不是說著玩的。
在感恩佛教之餘,高澄也不由遐想,數年過去,取經四人組走到了哪,還剩了幾人。
將這些雜念拋開,這一年對於東魏政權至關重要。
高澄改革選官製度,廢除九品中正製,開創科舉製的意義無需多言,不過最關鍵的還是明年的第一次科舉能否順利舉辦。
一個統一王朝可以適當向地方放權,但三足鼎立之中,由權臣控製的國家,削弱地方,充實中央,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高澄一方麵授予高官厚祿,一方麵通過搜查隱戶、逼迫釋奴逐步瓦解士族的軍事實力。
甚至整頓鹽政、禁鑄私幣等表麵上看來是在充實中央財政,其內涵又何嚐不是在削弱士族的經濟實力。
軍事實力與經濟實力遭到瓦解與削弱,如今的關東士族,確確實實可以稱一句不足為患。
十二點前還有一章3000字,明天回家,更新也是兩章,後天恢複正常。
(本章完)
但裏邊的人在他的授意下,卻可以趁夜悄摸出寺。
高澄帶足了動物腸衣或魚鰾製成的小物件,怕的就是對方受孕,弄出醜聞來。
至於這種小物件是誰發明,絕對不是高澄,可能是高隆之給捯飭出來的。
小高王是真的不爭功,也沒別的原因,就是那啥之父,難聽了點。
然而真到了地方才發現,這並非一對一的佛學授課。
“還請大將軍憐惜妾身不易,救我等出瑤光寺,妾身願為奴為婢侍奉大將軍。”
一眾二十五、六的年輕妃嬪在元朗皇後的帶領下,拜請道。
這下高澄猶豫了,本打算挑明隻做露水夫妻,願意,他就留,不願,他就走。
他不可能將這些妃嬪領進家門,倒不是擔心輿論非議。
再怎麽非議,對高澄那臭名聲也沒多少影響。
他擔心的是後宅不寧。
聽她們自報身份,這些人,不止元朗、元恭、元曄的妻妾,就連曾與爾朱英娥爭寵的孝明帝、孝莊帝妃嬪也在其中。
也對,9年前,孝明帝元詡死時隻有18歲,7年前孝莊帝元子攸死時也才24歲,作為妃嬪的她們又能年長到哪裏去。
並不是所有人都跟高澄一般癡迷於禦姐。
都是些苦命人,在瑤光寺裏熬過了青春年華。
現在給這些妃嬪們一個空頭許諾,也許能盡享人間歡樂。
但一貫哄騙下屬時,麵不紅心不跳的高澄,卻始終說不了那個好字。
也許是現代人的良知讓他不忍欺騙這些苦命人。
欲望消退,理智重新占據智商的高地,高澄將這些婦人們一一扶起。
“諸位所請,澄盡知矣,待將來社稷若有變故,我自會大開寺門,送上一份體麵營生,任你等去留,為奴為婢之言,請勿再提。”
有南朝這麽多權臣篡國的先例在,無需高澄細說社稷會發生什麽變故。
“大將軍是嫌棄妾身殘花敗柳?”
有美婦垂淚道。
眼看一屋子嬌滴滴的妃嬪神色盡皆黯然,高澄不得不解釋道:
“若有此意,今日又怎會來此,諸位要離了這座瑤光寺,將來自有機會,澄所能做的,也僅此而已,夜色已深,家中妻妾熬煮了糖水等候,就此別過。”
說罷,高澄轉身徑直離去。
望著高澄大步離去,許多婦人大失所望,她們中許多人更想的是進渤海王府,而不是真要離了瑤光寺自己辛苦操持營生。
瑤光寺雖寂寞,生活卻是衣食無慮,養尊處優。
說到底,還是羨慕本應與她們一般,進瑤光寺苦熬的爾朱英娥與小爾朱,為17歲的權臣生兒育女,依舊享受尊榮。
況且還聽人說那權臣的模樣生得俊俏。
這才慫恿了膽小的元朗皇後出麵相邀。
高澄遠離了瑤光寺,卻並沒有急著回府,先去探視了李祖猗與元靜儀,高澄再與諸位側室相見,最後宿在元明月的院裏。
高澄為了防止後宅爭寵,幹脆玩起了輪值,每間院裏歇一宿,輪著來。
元仲華養在清河王府,李祖娥留在河北老家,高澄身邊還有九名女眷。
人力有盡時,一時半會不能顧全了,但每天都要一一探望,讓她們體會到自己的關心。
高澄在元明月屋裏懷抱著長女阿宓嬉笑逗弄。
包括晚了一天出生的次女果兒在內,滿了半歲的她們早沒了剛出生時皺巴巴的模樣。
尤其是阿宓,一雙大眼睛,黑漆漆的眸子像極了她的母親元明月。
明月姑姑不年輕了,作為女眷們最年長的存在,29歲的元明月卻比以往更多了幾分韻味。
這是一眾二十上下,甚至十六七歲的側室們所沒有的。
將礙事的阿宓交由乳娘抱睡,一番雲雨之後,也算老夫老妻的兩人相擁而眠。
很快又到了年節,太昌六年走到了末尾。
這期間一應政策平穩推進,新的政令也正在醞釀。
回首過去的一年,西征大敗導致財政枯竭。
這並不隻是糧用消耗,更多的是對陣亡將士家屬的撫恤。
這一點若是短缺了,又能指望誰為你賣命。
高澄頒布一係列政令列如收回鑄幣權、整頓鹽政等,又向佛道化緣,幹涸的財政稍稍寬裕後,在大興文教,廣建學舍之餘,高澄也把拖欠的民夫撫恤發了下去。
年初時候,財政艱難,他隻顧得上將士們的家眷,死難的民夫們,高澄隻能給予少量救濟,保證他們的家眷不被餓死。
如今有了些盈餘,哪怕是帶上子女改嫁之人,高澄也發了一份她們應得的撫恤。
民夫撫恤遠低於中兵將士,但架不住人多了,高澄一計算,刨去士卒軍餉與官員俸祿,以及來年科舉所耗,財政已然吃緊。
這主要還是因為今年稅賦銳減。
年初四十萬民夫追隨高歡西征,導致今年有四十萬戶免稅,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而世家大族釋奴,並不能增長稅收收入,他們不是隱戶,為奴婢授田的製度下,這群人本就是納稅群體。
高澄多希望再有一個佛教,能讓自己吃飽。
東魏五十餘萬中外兵需兩百餘萬戶供養,光是佛教,還俗僧尼與佛教所庇護的隱戶相加,就不下一百五六十萬戶。
幾乎以一己之力為高家養軍可不是說著玩的。
在感恩佛教之餘,高澄也不由遐想,數年過去,取經四人組走到了哪,還剩了幾人。
將這些雜念拋開,這一年對於東魏政權至關重要。
高澄改革選官製度,廢除九品中正製,開創科舉製的意義無需多言,不過最關鍵的還是明年的第一次科舉能否順利舉辦。
一個統一王朝可以適當向地方放權,但三足鼎立之中,由權臣控製的國家,削弱地方,充實中央,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高澄一方麵授予高官厚祿,一方麵通過搜查隱戶、逼迫釋奴逐步瓦解士族的軍事實力。
甚至整頓鹽政、禁鑄私幣等表麵上看來是在充實中央財政,其內涵又何嚐不是在削弱士族的經濟實力。
軍事實力與經濟實力遭到瓦解與削弱,如今的關東士族,確確實實可以稱一句不足為患。
十二點前還有一章3000字,明天回家,更新也是兩章,後天恢複正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