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說,七爺子、八條心,一個家裏尚且如此,在社會上,與同事、朋友意見不統一,心眼不合拍的人則是大有人在,我們該如何同這些人相處呢?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與有意見的人說話,首先要創造出談話雙方心理相容的氣氛,唯有先使對方心理與你的心理相容,他(她)才會坐下來聽你的話,才有可能達到你談話的目的。要使對方一步一步地向你的觀點靠近,這就要求你的談話內容不能超出對方心理所能承受的程度,一旦超出其心理相容度,對方聽你的話就更不順耳,對你的意見就更大了,與意見不合的人說話,我們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麵。


    尋找共鳴


    如何一開口便獲得期待中的“讚同反應”?甚為簡單。“我展開並贏得一場議論的方式,”林肯訴說其中秘訣,“是先找到一個共同的讚同點。”林肯甚至在討論高度火爆的奴隸問題時,都能找到這種共同的讚同點。“前半小時裏,”一家中立的報紙《明鏡》報在報道一場他的講演時這樣敘述:“他的反對者同意他所說的每個詞。他便從那一點開始領著他們往前走,一點一點地,至最後他似乎已把他們全都引人自己的欄圈裏了。”


    演說人與聽眾爭辯,隻會引發他們的固執,使他們死命防守,使他們幾乎再不可能改變思想。


    一開始即強調一些所有聽眾與你都相信的事情,然後再舉出一個適當的問題,讓聽眾願聞其詳,這樣是否會有利得多?接著再帶著聽眾一起去熱烈地追尋答案。在追尋途中,將你所見到的十分清楚的事實舉在他們的麵前,他們便會被你引導,進而接受你的結論。對於這種他們自己所發現的事實,他們會有更多的信心。“看似一場解說的議論,才是上上的議論。”


    因為,在各種爭議中,不論歧見多廣,多尖銳,總是會有某一共同的讚同點是講演者能讓人人產生心靈共鳴的。


    在日常生活中,與意見不合的人說話,多尋找共同點,吸引對方的興趣,彼此交談下去,就會達成共識。


    一般人在自己有充分理由可以對抗對方提出的不滿時,都會從正麵攻擊對方的抱怨,暴露對方的不對,但這種作法反而會使對方的不滿情緒愈來愈高昂,態度也會更強硬,所以不算是有效方法。應該像此例一樣,故意重視成為焦點的問題,對方會因為事情弄得太大而感到害怕,抱怨的鋒頭會遲鈍下來,便會自動收兵。


    對老是唱反調的人,最好暫時收回自己的意見,並提出否定論,使對方失去攻擊的目標。“得讓人處且讓人”這句話用於對付那些始終固執己見、寸步不讓的人來說,不愧為一種好辦法。例如:


    某大公司為了新開發的製品是屬於都市型或是鄉村型,而產生兩派相對的意見,引起相當大的爭論。公司經理看到屬下這麽爭論不已,便宣布暫停開會。當再度開會時,本來主張是鄉村型的某帶頭人發言:“大家若主張都市型的話,我也會覺得不無道理。因為我從小在都市生活,對鄉村不太了解,所以我也不敢斷言,我隻是覺得像是鄉村型。我很願意再聽聽主張都市型的意見,使我態度的轉變更合理。”於是爭論變成了討論,氣氛好多了。後來又展開長時間的討論,結論是屬於鄉村型,而且本來對立的雙方心中都沒有芥蒂地欣然讚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俘獲人心的溝通藝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泉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泉林..並收藏俘獲人心的溝通藝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