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城內溫馨備年禮,城外難民無草根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回家 作者:迷糊又無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光飛逝,轉眼已近臘月。
馮一博又恢複了按部就班的生活。
到了年底,很多典禮都要開始著手準備。
禮部也難得忙碌起來。
眼見離年日近,寶釵也開始忙著治辦年事。
這是她嫁入馮府的第一年,自然想要極盡周到。
今年外麵時節不好,大魏不少州府都天災不斷。
就連江南那邊都沒能幸免。
有的地方連綿下雨數月,不見天日。
有的卻是旱得開裂,沒有半滴潤澤。
甚至金陵有幾處地方,還下起了雹子。
很多田莊都欠收,甚至極個別的都已經絕收。
同樣的,山東兩府今年大旱。
朝廷派了人賑濟,卻也是杯水車薪。
無數百姓變成流民,散到各府乞求活命。
一些本來有田的農民,也不得不出售土地。
隻為換取一個活命的機會。
這讓不少勳貴豪商,都聞風而動。
猶如聞道血腥的鯊魚。
就這樣明目張膽的,在齊魯大地低價圈地,買口為奴。
都中這邊收成算是好的,可卻又鬧了韃靼。
不少郊縣百姓的過冬糧都被劫掠一空。
還有不少青壯也被擄走,成了韃靼人的奴隸。
這就導致城郊各地人煙稀少,城裏自然也快斷了供應。
雖有各處商人往來,可價格也是奇高不下。
而且依舊急缺各類過冬物資。
這麽說吧。
現在的都中,就連雞蛋都從一個錢,漲到十幾個錢一個。
都還不一定能買到。
城中富貴人家,想要維持奢靡的生活。
都是大把的銀子如流水般灑出去。
相比往年,要付出十倍以上的代價。
就連想要籌送年禮,不僅要花足了銀子。
還得要東拚西湊才勉強像樣。
這樣的影響要持續很久,唯有馮家沒太大變化。
馮家庫房物資豐富,再加上流求那邊的往來不受影響。
倒是不至於短了什麽。
畢竟,就連果蔬都有些耐儲的,運送木料的時候一起送來不少。
再加上,馮家走動的人物也不多。
所以寶釵倒是處置的極快。
她大多依照去年舊例,無非又加上幾個薛家的至親。
「爺,我想同你商量個事。」
白天,處理完年禮的事。
晚上,輪序也到了寶釵這邊。
此時她倚在馮一博的懷裏,卻想到白天下人的議論。
不由麵上就帶著幾分躊躇。
馮一博正自一邊擺弄她的玉手,隻覺溫潤如玉。
那是怎麽摸也摸不夠的。
另一手摟著她的纖腰,感受著起伏的曲線。
時而上下遊移。
此時見她模樣,就一邊摸索,一邊有些好奇道:
「現在又沒外人,有什麽話不能直說」
寶釵的臉上忽地微微一紅,打掉作怪的手,才道:
「爺,我聽下麵人說,城郊百姓如今食不果腹,很多人都要凍餓而死……」
白天聽到下人們的議論,都說著城郊百姓的淒慘。
她就一直在心中思量。
寶釵雖然在人前篤信守拙,但到底心地善良。
任誰有了難處,都是能幫就幫。
而且還會小心翼翼的,照顧著對方的麵子。
但顯然,今天這事讓她動了善念。
卻又自覺力乏,能幫的也是有限。
可思來想去,還是該和馮一博商量。
看看能否略盡些綿薄之力。
「所以你想幫助百姓」
馮一博聞言,頓時明白她所想,笑著道:
「是施粥還是送衣,你自己做主就是,你是咱們家的女主人,這點事何必問我」
平日裏他就支持寶釵,想要讓她找些喜歡的事做。
可寶釵為人,最重婦德婦言。
整日在家或是女紅,或是陪著李孟氏說話。
還團結妻妾,帶著妙玉和尤家姐妹一起。
除了府上的事,和他交代的四海商行之事。
其餘從不主動做任何別事,也不提什麽要求。
今日自己這個小媳婦,卻是難得和他開口。
馮一博無論如何也是要支持的。
「可是……」
寶釵有些猶豫,怕不好把握尺度。
幫人可以,卻也不能不管自家。
這一大家子的人心,她自也不能不顧及。
馮一博一見,便猜到大概。
稍稍沉吟了一下,便道:
「你隻管做你想做的,家中留下一月的米糧就行,之後自會有人再填上。」
流求那邊往來不斷,並未受到什麽影響。
隻要現在吩咐下去,用不了一個月。
米糧自然能運送回來了。
寶釵知道,丈夫敢這麽說,就有絕對把握。
頓時露出驚喜和一絲崇拜之色。
「啵!」
她一時心中雀躍,又不知該如何表達。
猶豫一下,也隻能來一記相濡以沫。
馮一博眨眨眼,摸了摸臉上被親的地方。
他忍住沒說自己所做,但被濡了就一定要還之以沫。
隨後兩人自是濡來沫往,沒一會兒就情難自禁。
不覺間已滾進了被窩。
其實,馮一博早就關注到了災民的事。
不僅是都中附近的幾縣。
無論江南受災之地,還是山東兩府。
他都讓人招募衣食無落的百姓,悄然運往流求墾殖。
有很多地方,甚至是一村一族的移民海外。
可以說,有些地方雖也十室九空,卻不是餓死了。
而是與馮一博脫不開關係。
這些事在大災之中,卻幾乎很少人去關注。
甚至個別官員聽說了,還鬆了口氣。
認為這算是妥善處置。
可馮一博自然不是純粹的慈善。
雖然是在做好事,給這些百姓活命的機會。
卻也是在挖大魏的牆角。
流求現在的人口,即使不算呂宋。
差不多也有近八十萬人。
如果按照現在的節奏下去,預計過完年就可能達到百萬。
好在流求土地廣袤,還有很多未曾開墾之處。
再加上,還有呂宋眾多島嶼。
倒是不愁沒有地方安置。
這些土地,都已經是黑龍府所有。
凡是願意耕種的,都可以租種土地。
第一年免租,還提供口糧。
第二年開始,租子也隻有三成,僅是大魏的一半。
再加上,流求和呂宋大多都是一年三熟。
可以說,付出運輸成本和一點口糧成本之後。
第二年就能回本,之後就開始創收。
墾殖的移民還都感恩戴德,供奉起黑龍王的牌位。
因為在那裏,隻要肯付出努力,就都能吃飽。
不僅能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還沒有官吏敢欺壓盤剝。
但凡有人敢胡來,糾察隊立刻聞風而至。
保管讓他們知道什麽叫執法如山。
這樣的地方,對這些災民來說。
簡直是人間天堂。
馮一博不能和媳婦炫耀,隻能努力耕耘。
希望寶釵也能早日開花結果。
一夜深耕,自是不便言表。
第二天一早,寶釵就去找妙玉和尤家姐妹。
幾個女人很快商議好了。
源源不斷的米糧和布匹,從庫房中運出。
不少下人也都積極參與,踴躍拿出自己的舊衣、舊被。
這些馮府下人都不缺吃穿。
有些是發自內心,有些是不想落於人後。
畢竟在這位夫人麵前表現的機會不多。
不管出於什麽目的,也都是在做善事。
寶釵就帶著三個妾室,對他們都都一一謝過。
給足了這些下人的體麵。
隨後,寶釵又打發人和官府打了招呼。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會發生。
中午十分,才帶著三女到了預定地點。
下人們,有的支上粥棚,有的分發衣被。
還有的維持秩序。
開始有條不紊的施粥送棉。
四女雖不好拋頭露麵,也在馬車裏關注著外麵情況。
當看到諸多衣衫襤褸,目光呆滯的百姓時。
四人都陷入沉默之中。
她們都生活優渥,很久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慘像。
寶釵雖然以樸素自持,卻也不曾真的見過民間疾苦。
妙玉青燈古佛,自也很少入世。
尤家姐妹雖家道中落,但也吃穿不愁。
現在,幾人看到麻木的災民,在寒風中瑟縮著排隊。
領到東西後,又千恩萬謝。
這等景象,如何會出現在太平盛世。
讓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即使有些心理準備,也隻以為是普通百姓一時受難。
哪想到,這些百姓看著比城裏的乞丐,還要慘上數倍。
一個個衣衫襤褸,露出骨瘦嶙峋軀幹。
眼神呆滯,麻木的任人擺布。
她們不知道的是。
在很多地方,樹皮草根都已經被人扒光吃淨。
眼前所見不過一隅罷了。
但就這一點點真實,就讓幾女的心裏快要承受不住。
半晌之後,寶釵雙手合十,輕聲道:
「佛祖保佑!希望他們能順利熬過冬天!」
妙玉聽見寶釵的話,也是微微一歎,道:
「阿彌陀佛,其實佛祖並不會保佑什麽,隻教人種什麽因,就得什麽果報。」
尤三姐到底性子爽利些,因此倒比別人先恢複些。
她聽到妙玉的話,便難得帶著情緒,有些不滿的問道:
「那這些百姓種了什麽惡因,為何落得這樣的淒慘」
妙玉也是見外麵災民的淒慘,才有感而發。
倒也不是針對寶釵。
但該說不說,她說話確實也不大中聽。
此時聽到尤三姐的話,她也是一愣。
若是沒見過眼前這一幕,她可能會說:
許是上輩子做的孽,這輩子來償。
可現在看著這些無辜百姓,她實在說不出口。
一時間也隻能沉默相對。
尤三姐見她不言,便自顧自的嘟囔道:
「都說是上輩子的孽,才會受苦,可為什麽不上輩子償,或者拖到下輩子再償,非要是這輩子遭罪」
妙玉聽了這話,更是呐呐無言。
其實也不是分辯不了。
她讀過的佛家典籍無數,有無數的理由反駁。
但在這一刻,她卻感覺都說不出口。
「若是佛祖有靈,隻望能請保佑這些可憐人,都能過熬過去呢。」
寶釵沒有理會兩個妾室的話,依舊飽含憂慮的看著外麵百姓。
她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做得這些也隻是杯水車薪。
因此本不信佛的她,也不由接連禱告了兩次。
妙玉沉默半晌,這時又輕聲道:
「佛祖會不會保佑他們不知道,但夫人已經盡力保佑了。」
此情此景,讓本就已經還俗嫁人的妙玉,對佛祖也有些動搖。
因此竟用這樣有些謗佛的話,對寶釵進行開解,又道:
「夫人的一顆善心,保佑了這些百姓,也給自己種下善因。」
寶釵隻覺心裏沉甸甸的,也沒有心情回應。
隻勉強笑了笑,便又注視著外麵。
這邊馮府連續布施的善舉,換來諸多百姓的感念不提。
隻說另一邊,馮一博在朝會上,又聽到了北地的消息。
好在,這次是王子騰的捷報!
在遼東長勇堡,王子騰大敗兩部韃靼大軍。
斬殺韃靼無算!
僅戰馬,就繳獲萬匹之多。
這樣的戰績,絕對算得上是大勝!
在經曆了之前的韃靼扣關之後,朝廷正需要這樣的一場大勝遮羞。
景順帝收到捷報,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他,都難得在朝會上都笑出聲來。
沒過兩天,便下旨晉王子騰為九省都檢點。
九省統製,雖也是九邊名義上最高指揮。
但隻比京營節度使高一級,也就是從二品。
而都檢點和統製的區別,就像都指揮使和指揮使一樣。
相差兩級!
所以九省都檢點,就是從一品實權大員。
再往上,就隻有虛職的三公了!
另外,一直懸而未決的兵部尚書之職。
也在景順帝和內閣商議之後,由賈雨村這個兵部侍郎補授!
這也是對王子騰這次大勝的認可。
兵部尚書,雅稱大司馬。
負責協理軍機,參讚朝政!
至此,賈雨村在大魏朝中,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賈雨村空出的兵部侍郎之位,在幾番商議之後,由南京戶部右侍郎白家錦接任。
這個白家錦也算是馮一博的老相識。
他是新晉勳貴,徽州節度使,廣威將軍白家鈞的族弟。
之前,就是因為馮一博和開國勳貴關係匪淺。
再加上,剿倭之事還是開國一脈,南京京營節度使穆琨推薦。
所以白家錦才會將他當做開國一脈的人。
當時想要暗中使些手段,為難馮一博。
賈雨村與賈家有關,又是王子騰的心腹。
內閣和景順帝將白家
錦放在兵部,顯然是作為一顆釘子。
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對開國勳貴,還有王子騰進行一些牽製。
不用問,這自然是景順帝的平衡之術。
這些事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大事。
但對馮一博卻沒什麽影響。
直到年前最後一次朝會,白家錦星夜兼程趕到了都中。
朝會之上,侍班大臣當殿宣布任命:
「今,南京戶部右侍郎白家錦,調任兵部,任兵部右侍郎,司長邊地一應軍務。」
六部之中,各有兩個侍郎。
都以左右區分。
一般來說,左侍郎負責對內事務,右侍郎負責對外事務。
所以馮一博的禮部右侍郎,才能司長一應海外事務。
而白家錦接任賈雨村的兵部右侍郎。
對開國勳臣和王子騰,能起到鉗製的原因。
也在於這個「右」字。
「欽此!」
宣布任命之後,白家錦立刻上前謝恩,道:
「臣白家錦領旨,願為聖上盡忠!」
謝恩之後,白家錦退回列班。
今日朝會也進行完最後一項。
景順帝和內閣交換了個眼神,又朝侍班大臣微微點頭。
侍班大臣領會意思,當即道:
「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正這時,有人從後麵急急出列,口中高呼:
「臣有本奏!」
說著,那人就已到了丹陛之前,手捧奏本。
接下來說的話,卻人馮一博有些迷惑起來。
「臣彈劾禮部右侍郎馮淵,不合禮法,難當禮部大任!」
馮一博又恢複了按部就班的生活。
到了年底,很多典禮都要開始著手準備。
禮部也難得忙碌起來。
眼見離年日近,寶釵也開始忙著治辦年事。
這是她嫁入馮府的第一年,自然想要極盡周到。
今年外麵時節不好,大魏不少州府都天災不斷。
就連江南那邊都沒能幸免。
有的地方連綿下雨數月,不見天日。
有的卻是旱得開裂,沒有半滴潤澤。
甚至金陵有幾處地方,還下起了雹子。
很多田莊都欠收,甚至極個別的都已經絕收。
同樣的,山東兩府今年大旱。
朝廷派了人賑濟,卻也是杯水車薪。
無數百姓變成流民,散到各府乞求活命。
一些本來有田的農民,也不得不出售土地。
隻為換取一個活命的機會。
這讓不少勳貴豪商,都聞風而動。
猶如聞道血腥的鯊魚。
就這樣明目張膽的,在齊魯大地低價圈地,買口為奴。
都中這邊收成算是好的,可卻又鬧了韃靼。
不少郊縣百姓的過冬糧都被劫掠一空。
還有不少青壯也被擄走,成了韃靼人的奴隸。
這就導致城郊各地人煙稀少,城裏自然也快斷了供應。
雖有各處商人往來,可價格也是奇高不下。
而且依舊急缺各類過冬物資。
這麽說吧。
現在的都中,就連雞蛋都從一個錢,漲到十幾個錢一個。
都還不一定能買到。
城中富貴人家,想要維持奢靡的生活。
都是大把的銀子如流水般灑出去。
相比往年,要付出十倍以上的代價。
就連想要籌送年禮,不僅要花足了銀子。
還得要東拚西湊才勉強像樣。
這樣的影響要持續很久,唯有馮家沒太大變化。
馮家庫房物資豐富,再加上流求那邊的往來不受影響。
倒是不至於短了什麽。
畢竟,就連果蔬都有些耐儲的,運送木料的時候一起送來不少。
再加上,馮家走動的人物也不多。
所以寶釵倒是處置的極快。
她大多依照去年舊例,無非又加上幾個薛家的至親。
「爺,我想同你商量個事。」
白天,處理完年禮的事。
晚上,輪序也到了寶釵這邊。
此時她倚在馮一博的懷裏,卻想到白天下人的議論。
不由麵上就帶著幾分躊躇。
馮一博正自一邊擺弄她的玉手,隻覺溫潤如玉。
那是怎麽摸也摸不夠的。
另一手摟著她的纖腰,感受著起伏的曲線。
時而上下遊移。
此時見她模樣,就一邊摸索,一邊有些好奇道:
「現在又沒外人,有什麽話不能直說」
寶釵的臉上忽地微微一紅,打掉作怪的手,才道:
「爺,我聽下麵人說,城郊百姓如今食不果腹,很多人都要凍餓而死……」
白天聽到下人們的議論,都說著城郊百姓的淒慘。
她就一直在心中思量。
寶釵雖然在人前篤信守拙,但到底心地善良。
任誰有了難處,都是能幫就幫。
而且還會小心翼翼的,照顧著對方的麵子。
但顯然,今天這事讓她動了善念。
卻又自覺力乏,能幫的也是有限。
可思來想去,還是該和馮一博商量。
看看能否略盡些綿薄之力。
「所以你想幫助百姓」
馮一博聞言,頓時明白她所想,笑著道:
「是施粥還是送衣,你自己做主就是,你是咱們家的女主人,這點事何必問我」
平日裏他就支持寶釵,想要讓她找些喜歡的事做。
可寶釵為人,最重婦德婦言。
整日在家或是女紅,或是陪著李孟氏說話。
還團結妻妾,帶著妙玉和尤家姐妹一起。
除了府上的事,和他交代的四海商行之事。
其餘從不主動做任何別事,也不提什麽要求。
今日自己這個小媳婦,卻是難得和他開口。
馮一博無論如何也是要支持的。
「可是……」
寶釵有些猶豫,怕不好把握尺度。
幫人可以,卻也不能不管自家。
這一大家子的人心,她自也不能不顧及。
馮一博一見,便猜到大概。
稍稍沉吟了一下,便道:
「你隻管做你想做的,家中留下一月的米糧就行,之後自會有人再填上。」
流求那邊往來不斷,並未受到什麽影響。
隻要現在吩咐下去,用不了一個月。
米糧自然能運送回來了。
寶釵知道,丈夫敢這麽說,就有絕對把握。
頓時露出驚喜和一絲崇拜之色。
「啵!」
她一時心中雀躍,又不知該如何表達。
猶豫一下,也隻能來一記相濡以沫。
馮一博眨眨眼,摸了摸臉上被親的地方。
他忍住沒說自己所做,但被濡了就一定要還之以沫。
隨後兩人自是濡來沫往,沒一會兒就情難自禁。
不覺間已滾進了被窩。
其實,馮一博早就關注到了災民的事。
不僅是都中附近的幾縣。
無論江南受災之地,還是山東兩府。
他都讓人招募衣食無落的百姓,悄然運往流求墾殖。
有很多地方,甚至是一村一族的移民海外。
可以說,有些地方雖也十室九空,卻不是餓死了。
而是與馮一博脫不開關係。
這些事在大災之中,卻幾乎很少人去關注。
甚至個別官員聽說了,還鬆了口氣。
認為這算是妥善處置。
可馮一博自然不是純粹的慈善。
雖然是在做好事,給這些百姓活命的機會。
卻也是在挖大魏的牆角。
流求現在的人口,即使不算呂宋。
差不多也有近八十萬人。
如果按照現在的節奏下去,預計過完年就可能達到百萬。
好在流求土地廣袤,還有很多未曾開墾之處。
再加上,還有呂宋眾多島嶼。
倒是不愁沒有地方安置。
這些土地,都已經是黑龍府所有。
凡是願意耕種的,都可以租種土地。
第一年免租,還提供口糧。
第二年開始,租子也隻有三成,僅是大魏的一半。
再加上,流求和呂宋大多都是一年三熟。
可以說,付出運輸成本和一點口糧成本之後。
第二年就能回本,之後就開始創收。
墾殖的移民還都感恩戴德,供奉起黑龍王的牌位。
因為在那裏,隻要肯付出努力,就都能吃飽。
不僅能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還沒有官吏敢欺壓盤剝。
但凡有人敢胡來,糾察隊立刻聞風而至。
保管讓他們知道什麽叫執法如山。
這樣的地方,對這些災民來說。
簡直是人間天堂。
馮一博不能和媳婦炫耀,隻能努力耕耘。
希望寶釵也能早日開花結果。
一夜深耕,自是不便言表。
第二天一早,寶釵就去找妙玉和尤家姐妹。
幾個女人很快商議好了。
源源不斷的米糧和布匹,從庫房中運出。
不少下人也都積極參與,踴躍拿出自己的舊衣、舊被。
這些馮府下人都不缺吃穿。
有些是發自內心,有些是不想落於人後。
畢竟在這位夫人麵前表現的機會不多。
不管出於什麽目的,也都是在做善事。
寶釵就帶著三個妾室,對他們都都一一謝過。
給足了這些下人的體麵。
隨後,寶釵又打發人和官府打了招呼。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會發生。
中午十分,才帶著三女到了預定地點。
下人們,有的支上粥棚,有的分發衣被。
還有的維持秩序。
開始有條不紊的施粥送棉。
四女雖不好拋頭露麵,也在馬車裏關注著外麵情況。
當看到諸多衣衫襤褸,目光呆滯的百姓時。
四人都陷入沉默之中。
她們都生活優渥,很久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慘像。
寶釵雖然以樸素自持,卻也不曾真的見過民間疾苦。
妙玉青燈古佛,自也很少入世。
尤家姐妹雖家道中落,但也吃穿不愁。
現在,幾人看到麻木的災民,在寒風中瑟縮著排隊。
領到東西後,又千恩萬謝。
這等景象,如何會出現在太平盛世。
讓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即使有些心理準備,也隻以為是普通百姓一時受難。
哪想到,這些百姓看著比城裏的乞丐,還要慘上數倍。
一個個衣衫襤褸,露出骨瘦嶙峋軀幹。
眼神呆滯,麻木的任人擺布。
她們不知道的是。
在很多地方,樹皮草根都已經被人扒光吃淨。
眼前所見不過一隅罷了。
但就這一點點真實,就讓幾女的心裏快要承受不住。
半晌之後,寶釵雙手合十,輕聲道:
「佛祖保佑!希望他們能順利熬過冬天!」
妙玉聽見寶釵的話,也是微微一歎,道:
「阿彌陀佛,其實佛祖並不會保佑什麽,隻教人種什麽因,就得什麽果報。」
尤三姐到底性子爽利些,因此倒比別人先恢複些。
她聽到妙玉的話,便難得帶著情緒,有些不滿的問道:
「那這些百姓種了什麽惡因,為何落得這樣的淒慘」
妙玉也是見外麵災民的淒慘,才有感而發。
倒也不是針對寶釵。
但該說不說,她說話確實也不大中聽。
此時聽到尤三姐的話,她也是一愣。
若是沒見過眼前這一幕,她可能會說:
許是上輩子做的孽,這輩子來償。
可現在看著這些無辜百姓,她實在說不出口。
一時間也隻能沉默相對。
尤三姐見她不言,便自顧自的嘟囔道:
「都說是上輩子的孽,才會受苦,可為什麽不上輩子償,或者拖到下輩子再償,非要是這輩子遭罪」
妙玉聽了這話,更是呐呐無言。
其實也不是分辯不了。
她讀過的佛家典籍無數,有無數的理由反駁。
但在這一刻,她卻感覺都說不出口。
「若是佛祖有靈,隻望能請保佑這些可憐人,都能過熬過去呢。」
寶釵沒有理會兩個妾室的話,依舊飽含憂慮的看著外麵百姓。
她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做得這些也隻是杯水車薪。
因此本不信佛的她,也不由接連禱告了兩次。
妙玉沉默半晌,這時又輕聲道:
「佛祖會不會保佑他們不知道,但夫人已經盡力保佑了。」
此情此景,讓本就已經還俗嫁人的妙玉,對佛祖也有些動搖。
因此竟用這樣有些謗佛的話,對寶釵進行開解,又道:
「夫人的一顆善心,保佑了這些百姓,也給自己種下善因。」
寶釵隻覺心裏沉甸甸的,也沒有心情回應。
隻勉強笑了笑,便又注視著外麵。
這邊馮府連續布施的善舉,換來諸多百姓的感念不提。
隻說另一邊,馮一博在朝會上,又聽到了北地的消息。
好在,這次是王子騰的捷報!
在遼東長勇堡,王子騰大敗兩部韃靼大軍。
斬殺韃靼無算!
僅戰馬,就繳獲萬匹之多。
這樣的戰績,絕對算得上是大勝!
在經曆了之前的韃靼扣關之後,朝廷正需要這樣的一場大勝遮羞。
景順帝收到捷報,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他,都難得在朝會上都笑出聲來。
沒過兩天,便下旨晉王子騰為九省都檢點。
九省統製,雖也是九邊名義上最高指揮。
但隻比京營節度使高一級,也就是從二品。
而都檢點和統製的區別,就像都指揮使和指揮使一樣。
相差兩級!
所以九省都檢點,就是從一品實權大員。
再往上,就隻有虛職的三公了!
另外,一直懸而未決的兵部尚書之職。
也在景順帝和內閣商議之後,由賈雨村這個兵部侍郎補授!
這也是對王子騰這次大勝的認可。
兵部尚書,雅稱大司馬。
負責協理軍機,參讚朝政!
至此,賈雨村在大魏朝中,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賈雨村空出的兵部侍郎之位,在幾番商議之後,由南京戶部右侍郎白家錦接任。
這個白家錦也算是馮一博的老相識。
他是新晉勳貴,徽州節度使,廣威將軍白家鈞的族弟。
之前,就是因為馮一博和開國勳貴關係匪淺。
再加上,剿倭之事還是開國一脈,南京京營節度使穆琨推薦。
所以白家錦才會將他當做開國一脈的人。
當時想要暗中使些手段,為難馮一博。
賈雨村與賈家有關,又是王子騰的心腹。
內閣和景順帝將白家
錦放在兵部,顯然是作為一顆釘子。
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對開國勳貴,還有王子騰進行一些牽製。
不用問,這自然是景順帝的平衡之術。
這些事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大事。
但對馮一博卻沒什麽影響。
直到年前最後一次朝會,白家錦星夜兼程趕到了都中。
朝會之上,侍班大臣當殿宣布任命:
「今,南京戶部右侍郎白家錦,調任兵部,任兵部右侍郎,司長邊地一應軍務。」
六部之中,各有兩個侍郎。
都以左右區分。
一般來說,左侍郎負責對內事務,右侍郎負責對外事務。
所以馮一博的禮部右侍郎,才能司長一應海外事務。
而白家錦接任賈雨村的兵部右侍郎。
對開國勳臣和王子騰,能起到鉗製的原因。
也在於這個「右」字。
「欽此!」
宣布任命之後,白家錦立刻上前謝恩,道:
「臣白家錦領旨,願為聖上盡忠!」
謝恩之後,白家錦退回列班。
今日朝會也進行完最後一項。
景順帝和內閣交換了個眼神,又朝侍班大臣微微點頭。
侍班大臣領會意思,當即道:
「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正這時,有人從後麵急急出列,口中高呼:
「臣有本奏!」
說著,那人就已到了丹陛之前,手捧奏本。
接下來說的話,卻人馮一博有些迷惑起來。
「臣彈劾禮部右侍郎馮淵,不合禮法,難當禮部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