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很快我們就可以發現,在這個時候,命運逐漸收起了對柴榮的笑臉。在這個時候,柴榮最得力的部下王樸突然去世了,王樸是活生生累死的啊。史書中王樸的名聲不顯,是因為王樸做的是蕭何的事啊,坐鎮後方,治理百姓,是糧道源源不絕,讓衝鋒在前的柴榮沒有後顧之憂。咱們就不說王樸之前怎麽樣的勞累了,王樸死的時候是去巡視河道的疏通進度,路過好朋友李穀的家,正常交流的時候,王樸突然暈倒,從此再沒有醒過來,時年五十四歲。王樸離開了,從此柴榮就失去了一個誌同道合的好幫手,這對於柴榮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柴榮不顧皇帝至尊,伏在王樸的棺槨上是痛哭失聲,誰都沒法勸解。此時王樸的兒子王侁正站在柴榮的旁邊,各位記好了這個名字,這個人日後還有大大的戲份,他因為是王樸的兒子,不管是趙匡胤還是柴榮都對王侁禮遇有加,日後這個人在趙匡義時期擔任了十分重要的官職,可是誰也不會想的,十幾年之後就是這個孩子造成了北宋最大的一次忠良之傷。


    柴榮的想法很美好,隻要攻克了燕雲十六州,從新奪回漢族的命脈長城,從此,漢族將不再懼怕蠻族的北方侵擾,而憑借擊敗契丹的軍威,柴榮一統南方也將易如反掌。多麽美好,此時剛剛從南方返回,疲勞至極的柴榮被這個想法深深的打動了。柴榮我一定要做好這件事。


    顯德六年(959年)三月十九日,周世宗柴榮非常意外地向天下宣布,王師即將北伐契丹,目標是收回被石敬瑭廉價出賣的中原天險——幽雲十六州。幽雲十六州收不回來,中原就無險可守。柴榮誌在天下,又怎能容忍中原漢地淪為契丹人的跑馬場?而且在柴榮的統一計劃中,也就是《平邊策》中,是包括收複幽雲十六州的計劃。而柴榮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北伐,原因有很多,比如南唐賓服,後蜀已被周軍打怕,南方底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此時在位的契丹皇帝耶律璟。此時不北伐,一旦契丹換了明主,北伐時機就將喪失


    柴榮北伐遼國,第一步就是命令大將去防備北漢會趁機支援遼國,加強山西路的防備。另一方麵,柴榮又命令大將韓通,注意這個人啊,之前韓通一直和王樸坐鎮後方,聲明雖然不顯,但是位高權重。柴榮命令韓通率領水軍作為先鋒,率先出征。然後命令趙匡胤、李重進、向訓、張永德等大將快速向滄州集結,南方柴榮已經沒有威脅了,鎮守開封已經沒必要了。柴榮一次性賭上了自己所有的家底,這一次,柴榮真的是發傾國之兵與遼國死磕了。


    柴榮進攻的速度非常快,數萬大軍略境而過,連當地的老百姓都沒有發覺,等到遼國反應過來的時候,柴榮已經出現在了寧州城下,寧州刺史王宏進不敢抵擋,率軍投降,寧州被輕易攻克。隨後,柴榮命令韓通率領水軍,趙匡胤率領陸軍,水路並進,直撲燕雲十六州首府幽州。後周軍隊綿延數十裏,旌旗蔽空,軍威浩蕩。


    柴榮的軍隊無可阻擋,順流直下直逼遼國重鎮益津關,就是今天河北霸州,這是幽州南麵的重鎮,與瓦橋關和關南州縣合稱三關,不下三關,難抵幽燕啊。一直都是契丹人從三關出發侵略漢地,從來都沒有說會有漢人的軍隊主動進攻出擊到三關城下的,三關的契丹守軍是一哄而散。柴榮到達益津關的時候,守將主動開門投降,柴榮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重鎮益津關。


    攻克益津關之後,柴榮馬不停蹄,由陸地下水,挺進瓦橋關。但是時間已經晚了,柴榮露宿荒野,與將士同吃同睡。第二天一早,柴榮振奮精神,繼續領兵北近,到達瓦橋關下。柴榮命令大將趙匡胤率軍挑戰。瓦橋關守將不戰而降,進駐瓦橋關,柴榮進駐瓦橋關稍作消息。關南州縣聞聽柴榮率兵前來,不敢抵抗,紛紛遷使歸降,柴榮兵不血刃就拿下三關。


    第二天,柴榮強大的後援部隊到達,鋒銳難當的李重進也從淮南趕到了。此時柴榮卻沒有等到李重進到達就已經率先出發了,就像當年的高平之戰一樣,柴榮再次作為了全軍的先鋒,迅速開始掃蕩三關以南的失地。不多時,鄚州刺史劉楚信、契丹守將終廷暉、寧州刺史王洪等人紛紛歸降,柴榮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收複了三關以北的所有失地。而此時,距離柴榮誓師北伐僅僅隻有四十二天,實際柴榮到達戰場才僅僅三十二天。在這短短的三十二天時間裏,柴榮連克三關三洲十七縣,這是大唐中興後前所未有之壯舉。


    遼穆宗耶律璟聽到後周北伐的消息,為之大驚,急忙派南京(今北京)留守蕭思溫為兵馬都總管,率軍阻截後周軍,被殺的大敗。從此,畏戰避戰,任由後周掃蕩燕南州縣。柴榮準備乘勢直取幽州(今北京),先鋒都指揮使劉重進、義武節度使孫行友也已經攻占了固安(今屬河北)、易州(今河北易縣),並擒獲了遼朝的易州刺史李在欽。


    柴榮攻克瓦橋關後,大宴群臣,柴榮端起酒杯來說:“各位,前麵就是幽州,即為古之燕地,燕雲十六州之首。”但是出乎柴榮意料之外,幾乎所有的將領都沉默下來,包括以悍勇著稱的李重進。他們向柴榮報告了最新的情報,遼國國王耶律述律已經率領遼國精銳部隊到達了幽州附近,他不在喝酒了,現在他已經到了燕山的附近。但有什麽關係呢?這次的進攻本來就是想和遼國人分出個勝負,但是這些將領們卻不這麽想。他們真實反映出了唐末五代以來漢民族的真實想法。“陛下,自您出兵不過四十二天,北取燕雲之地,此不世之功也,此時遼國騎兵都聚集在幽州。如果陛下貿然出擊,若有閃失,則前攻盡棄亦。”柴榮聽的是勃然大怒,“乘勝追擊豈有敗兵之說?”就在這一天,柴榮命令先鋒大將劉重進率兵向幽州挺進,與契丹先鋒遭遇,一場激戰,斬敵數百。攻占了距離幽州一百多裏的固安。


    周軍先後輕鬆拿下益津關、瓦橋關和關南州縣,一直被契丹人視為奇恥大辱。三關入周後,柴榮將瓦橋關升格為雄州,割涿州歸義縣、容城縣歸雄州,大概位置就是現在著名的雄安新區。周朝拿下的這益津、瓦橋兩座小關,戰略意義非常重大,二關是契丹拱衛南京析津府的南麵門戶,換言之,幽州就在柴榮眼前。周軍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甚至在拒馬河邊搭建浮橋,供大軍過河攻城。


    可沒想到,就在周軍即將發動對幽州的強攻時,柴榮卻突然病倒了。這一天也是柴榮命運的分水嶺,就像是西方古代無敵的國王亞曆山大大宴全城的時候,也像是凱撒大帝回到了羅馬城,他們都到了命運終止的時刻。傳說當天柴榮縱馬奔上了一片高坡檢閱六軍,當他看到自己的軍隊源源不斷的開赴戰場,當地的父老鄉親前來犒賞三軍。柴榮隨口一問,此地是何處啊,當地的老百姓回答:“此地名為病龍台。”柴榮愕然。當天夜裏,柴榮暴病,從此臥床不起。皇帝生病,六神無主,所以這場必將青史留名的戰役無法再打下去了,柴榮隻能下令撤軍。五月三十日,柴榮率軍回到汴梁休養。


    但此時,柴榮身染重病,隻得在瓦橋、益津二關雄州、霸州,留下韓令坤、陳思讓率兵戍守,自己匆匆南歸了。


    史料明確記載:周軍北伐,耶律璟表現驚恐,“契丹聞其親征,君臣恐懼”。他根本沒有勇氣迎接柴榮的挑戰。甚至是周軍取三關之後,耶律璟還說什麽“三關本漢地,今以還漢,何失之有?”雖然耶律璟大言要禦駕親征,可那也是在柴榮退兵之後做出的政治姿態而已。這隻是耶律璟的表現,再來看幽州統帥蕭思溫的表現。蕭思溫嚇得六神無主,幽燕地區的普通契丹人更是被柴榮聲勢浩大的北伐嚇破了膽。不僅是契丹人,幽燕漢人也震驚於柴榮的膽量,“京畿人皆震駭,往往遁入西山”。連人帶馬都嚇傻了,這樣的戰鬥力,隻要柴榮強攻幽州,破城是十拿九穩的。事實上,北宋帝王也基本認為若周世宗不病,則必能攻克幽州。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七月,趙恒對大臣們談到柴榮,為柴榮意外得病而可惜。更不用說宋神宗認為柴榮假以天年,必能成為漢高祖劉邦一類的千古大帝。


    柴榮重病,臥床不起,戰事將會往何處發展?柴榮的命運又將走向何方?我們下回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朝不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軒轅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軒轅尚並收藏宋朝不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