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過後最令人難以接受的結果不是失敗,而是成功的果實被他人竊取……


    細數曆朝曆代的帝王,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獨特存在,有的人心狠手辣;有的人心係天下;還有的人沉享樂無法自拔……但是要說這些皇帝之中誰最令人惋惜,我想後周世宗柴榮最有發言權。


    柴榮戎馬一生,就如同走完了兩萬五千裏的長征,費盡千辛萬苦才打下半壁江山,眼看勝利在望卻不幸猝然長逝,畢生的努力都為他人做了嫁衣,隻給後人留下無盡的歎惋……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揭開曆史的迷霧,走進這位“悲情人物”的一生……


    柴榮生於邢州堯山,本是一個富貴之家,但是待他出生之時已家道中落,因為家人無力撫養所以柴榮是在姑父郭威家中長大的。柴榮自小為人忠厚老實,做事謹慎小心,姑父對他十分喜愛,甚至將他收作了養子。


    到了十五歲那年,柴榮追隨養父的步伐,棄商從戎進入部隊,因為驍勇善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年僅二十五歲就當上了將軍。公元950年,後漢發生叛亂,身為大將軍的郭威趁機發兵攻入開封,推翻後漢,建立了後周。但是在這一場權力之爭中,郭威的一家老小都被後漢皇帝殺光,就這樣年僅三十一歲的柴榮一躍成為皇儲。


    或許是命運的安排,郭威隻當了三年的皇帝就因病逝世,柴榮順理成章地坐上了王座,此時年輕氣盛的他滿腔熱血,希望能夠幹出一番大事業,所以他一上台就給自己定了個“三十年計劃”的目標,十年用來開疆拓土、十年用來改善民生、十年用來平定天下。


    不同那些隻會喊口號的“形式主義”皇帝,柴榮可是實幹派,計劃一出便開始實施。


    當時北漢勾結契丹南犯,後周政權岌岌可危,為了解除危險柴榮力排眾議,帶兵親征,雙方軍隊於高平相遇。戰場之上北漢軍隊氣勢洶洶,而柴榮軍隊右翼因為畏懼不戰自逃,但是即便在這種情況,柴榮仍然敢於冒著被箭矢射中的風險隨軍督戰,兩軍對決時,飛石亂箭落到他身邊,周圍之人全部心驚膽戰,而他卻麵不改色,根據戰場局勢迅速做出指示,頗具大將風範。


    柴榮此番做法讓全軍士氣大振,將士們深受鼓舞奮勇殺敵,最後大敗北漢軍隊,戰後柴榮為了樹立威信將臨陣脫逃的樊愛能、何徽兩位將軍全部處死。


    而後柴榮為實現自己的理想開始南征北戰,其中在進攻南唐之時,他本打算親率艦隊從淮河進入長江但是橫在他麵前的是淤塞了的北神堰,疏通河道是個難題。派出考察的將領稟報他說河道的地形地勢難以開展工作,倘若要想動工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柴榮親自前去考察,然後用了幾天時間製定了詳細的施工方案,隨後工匠按照他的方法隻用了十天左右就完全疏通了河道,所用經費也遠不及預算,就這樣幾百艘巨大戰艦得以順利直入長江,聽到這個消息後南唐人大為震驚,認為後周有神仙相助。


    柴榮在位六年一共五次親征,都取得了赫赫戰功。他先是征討西蜀,隻用了四個月便占領了秦、鳳、成、階四州;而後又是三征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十年時間隻過了四年便使南方基本平定;再然後他又將目光看向了北方,為了收複燕雲十六國,柴榮北上伐遼,依靠自己傑出的軍事才能,他僅僅耗費四十多天就拿下了三州十七縣,打得遼軍節節敗退龜縮不出。正當勝利在望之時,柴榮突發疾病,軍隊隻能班師回朝,更令人惋惜的是沒過多久柴榮就因病去世,享年三十九歲。


    從柴榮的生平經曆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在軍事指揮方麵有著非凡的天賦,是個難得的帥才,不過他的能力可不僅僅局限於此,除了帶兵打仗他在治理國家方麵也很有一套。


    柴榮剛接手政權之時,因為曆代帝王都抱著自保的目的,所以軍隊腐敗不堪,將士們得過且過,毫無戰鬥力可言,甚至連堂堂的皇家部隊幾乎都是由老弱殘兵組成的,這些人不但好吃懶做,而且根本無法上戰場衝鋒陷陣。用當時柴榮的話說就是:“既然一百個農夫都養不起一個戰士,那為什麽要刮盡民脂民膏去養那麽多沒用的人?”


    上台之後,柴榮對於大刀闊斧的進行了軍隊改革,他精簡部隊,讓健壯的士兵升至“上軍”,而將那些老弱病殘全部淘汰掉,同時他還向全天下招募驍勇之士,並許以優厚的待遇。自此以後,後周中央禁軍兵強馬壯,戰鬥力得到了迅速提升,而後柴榮能夠順利地征戰天下和這次精簡部隊不無關係。


    一個國家想要強盛,經濟斷然不可落下。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柴榮剛即位之時,後周的交通十分不便,就連首都汴京都是違章建築橫行,道路更是擁擠不堪,這導致了很多道路行同虛設,即使是馬車也無法順利通行。為了改善交通,柴榮下令拓寬所有的道路,甚至還頂住巨大的壓力,讓老百姓把舊城裏的墳墓全都遷到新城之外。


    柴榮認為**長久以來缺乏鑄造銅錢的原材料,再加上民間又喜歡將錢熔化用來製造日常用的器具或鑄成佛像,這樣的死循環隻會導致錢越來越少,嚴重阻礙後周經濟發展。於是他下令建造幣廠,同時強製回收非法定的民間銅器、佛像,倘若有違抗者,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最高可判處死刑,而百姓所有的損失則由**出錢彌補。就這樣,後周興起了浩浩蕩蕩的滅佛運動,盡管遭到了無數人的反對,但是柴榮還是毅然堅持了下去。


    除此之外,柴榮還製定了一係列的政策措施,利於百姓休養生息,均定田賦,獎勵農耕,興修水利,恢複漕運,使得後周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怎奈一代明君氣數短


    柴榮製定了三十年的計劃,但是怎奈僅僅執政六年就因病去世了,不過這短短六年時間內,他就讓後周強盛起來,倘若不那麽英年早逝,我想他一統天下隻是遲早的事情,後來北宋能夠隻用二十年便完成了統一,這離不開柴榮為其打下的堅實基礎。


    對於柴榮,司馬光曾感歎道:“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歐陽修也曾讚頌他:“其英武之材可謂雄傑,及其虛心聽納,用人不疑,豈非所謂賢主哉!”隻可惜這樣一位不世雄主,最後敗給了自己的壽命,天意如此,如之奈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朝不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軒轅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軒轅尚並收藏宋朝不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