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馮道這個人,可能大多數讀者都不太熟悉。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後的一個半世紀裏都被人歌功頌德的,甚至被他人視為楷模。但是,自北宋歐陽修出版《新五代史》,將馮道列入《雜傳》,此後馮道竟開始被人批判!尷尬的是,為馮道所作的少數申辯,皆因為資料零碎,散布各籍,不像「反麵」意見都出於「大部頭」史籍。因此,在欠缺強而有力的理據下,馮道的正麵評價備受忽視,所以後來很多史書皆對馮道作出負麵評價。例如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和清官修的《續通誌》,大多選用《新五代史》的《馮道本傳》來推論出馮道的為人「不忠」。
但大體來說,馮道的為人實在未至於世人所說的不忠……
史籍言論過於偏激
首先,《新五代史》的言論未免太過偏激,未能顧及馮道身處的時代背景。根據《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內的《雜傳》第四十二「歐陽修說:『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若如此,那麽禍亂敗亡就將無所不至了。況且身為大臣,攸關黎民生計,如果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國家豈有不亂,國家豈有不亡的嗎?|我(歐陽修)讀馮道的《長樂老自敘》,見他自述曆任官階榮勳與平居自適的情況以為榮,真可以說是沒有廉恥的人了;由此,當時天下國家的情況究竟如何,也可以從而知之了。』」(林永欽《騎牆孔子-馮道》一書譯文)
其實五代的衰亂自有其因由,而馮道一人有沒有廉恥,肯定不足以成為構成衰亂的主因。而且,五代衰亂,社會黑暗,使當時君臣上下皆不重德行,道德敗壞。正所謂,「不知者不罪」,馮道曆事「四姓十三君」是可以理解的。
歐陽修的為人和其身處的時代,亦影響他對馮道所作出的評價
讀《宋史.歐陽修本傳》,常覺得歐陽修青年論事時過於意氣。從他想支持範仲淹,卻上書責司諫高若訥,謂其「不複知人間有羞恥」一事便可知。而《新五代史》是他早年私撰,所以論人不論事的態度亦可從中窺知。
另外,宋代儒者大都陷入宋祖宗的圈套(歐陽修亦然),加上懲於五代之亂,於是矯枉過正,大都以忠君作為論臣子的先決條件
孔子認為的【忠】
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孔孟並不認為【忠】的定義是忠於一君,而是建基於一國之上,先國而後君!以孔子為例,當時子張問孔子:「管仲謀助公子糾奪其兄齊桓公,那是否『未仁』?」。但孔子則認為桓公能夠九合諸侯,不用兵戎相見,那都是管仲的力量。
如今馮道向契丹王耶律德光說:「此時即有一佛出世,亦恐救不得百姓;唯皇帝才可救得。」隻因馮道一席話,令契丹王打消攻打中原之念,憑他一語之善就改變了局勢。於是,當時無論中外,無論賢愚,都仰馮道為元老級人物;人們都說契丹終於沒有夷滅中原全靠這一言之善,從這「一言之善」,我們可知馮道完全能媲美中國古代名臣管仲。如果管仲可以避免兵戎就是「仁」(孔子認為「仁」乃道德的最高境界),那麽馮道令契丹沒有夷滅中原就更值得稱許了!
而且孟子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禮臣忠,是君臣間治事的態度,臣子徒然忠於君主而不能忠其職守,那麽這個臣子便不值得稱道了。由此可見,孟子的【忠】說通俗一點就是:人民萬歲!這與歐陽修的【忠於君主】是不同的,歐陽修似乎曲解了孔孟之道。
馮道身為一位朝廷官員,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付出是很好的。雖然後世認為他不忠,不過那是以君王的角度來看。真正重要的,應該是當時的人民在他當官的這段期間生活狀況,他對人民起到什麽好的作用。他重視人民勝過於君王,這在古代君王專製時期很難得的!
所以筆者覺得,他算是個處處為人民著想的好官!
當然,過去專製時代,朝廷其實也並非不重視百姓的生活,隻是他們認為維持朝廷體係,對於國家而言才是最重要的!就像現在所謂的民主國家,也會為了維持**乃至國家的利益,因而對於人民有許多限製,譬如移民的限製等等。
能做數十年宰相,豈是等閑之輩?
但大體來說,馮道的為人實在未至於世人所說的不忠……
史籍言論過於偏激
首先,《新五代史》的言論未免太過偏激,未能顧及馮道身處的時代背景。根據《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內的《雜傳》第四十二「歐陽修說:『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若如此,那麽禍亂敗亡就將無所不至了。況且身為大臣,攸關黎民生計,如果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國家豈有不亂,國家豈有不亡的嗎?|我(歐陽修)讀馮道的《長樂老自敘》,見他自述曆任官階榮勳與平居自適的情況以為榮,真可以說是沒有廉恥的人了;由此,當時天下國家的情況究竟如何,也可以從而知之了。』」(林永欽《騎牆孔子-馮道》一書譯文)
其實五代的衰亂自有其因由,而馮道一人有沒有廉恥,肯定不足以成為構成衰亂的主因。而且,五代衰亂,社會黑暗,使當時君臣上下皆不重德行,道德敗壞。正所謂,「不知者不罪」,馮道曆事「四姓十三君」是可以理解的。
歐陽修的為人和其身處的時代,亦影響他對馮道所作出的評價
讀《宋史.歐陽修本傳》,常覺得歐陽修青年論事時過於意氣。從他想支持範仲淹,卻上書責司諫高若訥,謂其「不複知人間有羞恥」一事便可知。而《新五代史》是他早年私撰,所以論人不論事的態度亦可從中窺知。
另外,宋代儒者大都陷入宋祖宗的圈套(歐陽修亦然),加上懲於五代之亂,於是矯枉過正,大都以忠君作為論臣子的先決條件
孔子認為的【忠】
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孔孟並不認為【忠】的定義是忠於一君,而是建基於一國之上,先國而後君!以孔子為例,當時子張問孔子:「管仲謀助公子糾奪其兄齊桓公,那是否『未仁』?」。但孔子則認為桓公能夠九合諸侯,不用兵戎相見,那都是管仲的力量。
如今馮道向契丹王耶律德光說:「此時即有一佛出世,亦恐救不得百姓;唯皇帝才可救得。」隻因馮道一席話,令契丹王打消攻打中原之念,憑他一語之善就改變了局勢。於是,當時無論中外,無論賢愚,都仰馮道為元老級人物;人們都說契丹終於沒有夷滅中原全靠這一言之善,從這「一言之善」,我們可知馮道完全能媲美中國古代名臣管仲。如果管仲可以避免兵戎就是「仁」(孔子認為「仁」乃道德的最高境界),那麽馮道令契丹沒有夷滅中原就更值得稱許了!
而且孟子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禮臣忠,是君臣間治事的態度,臣子徒然忠於君主而不能忠其職守,那麽這個臣子便不值得稱道了。由此可見,孟子的【忠】說通俗一點就是:人民萬歲!這與歐陽修的【忠於君主】是不同的,歐陽修似乎曲解了孔孟之道。
馮道身為一位朝廷官員,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付出是很好的。雖然後世認為他不忠,不過那是以君王的角度來看。真正重要的,應該是當時的人民在他當官的這段期間生活狀況,他對人民起到什麽好的作用。他重視人民勝過於君王,這在古代君王專製時期很難得的!
所以筆者覺得,他算是個處處為人民著想的好官!
當然,過去專製時代,朝廷其實也並非不重視百姓的生活,隻是他們認為維持朝廷體係,對於國家而言才是最重要的!就像現在所謂的民主國家,也會為了維持**乃至國家的利益,因而對於人民有許多限製,譬如移民的限製等等。
能做數十年宰相,豈是等閑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