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烈年中,時逢辜月,疏陵人采藥為生。妖禍彌亂,去返清明,行至山腳,仰山之密林,忽見紫華柱,複望無異常,又聞山君嘯,複前行。
山神廟中,華光收斂,三昧煉去一身外體雜氣,收道體寶胎,童兒不複清明,多有未眠,合眼微鼾。
隻是場中見聞,都在老翁周身。
皮褶雖留,卻無暮態,雙眼明光,周穴吞吐,真氣難攝。
片刻真氣。
那常天義和官差麵皮狠狠顫動一番,忍住心中滔天貪欲,目光灼灼。
“老丈,如今你也算修行之人,隻是往日肉胎操勞,失了底蘊,童兒替你彌補一番後,當操練時日,氣海無憂。”
李景元又是一番驚人之語。
氣海……常天義看了看自己這一身精煉骨肉,再看看老翁如今神華外放,如有寶體的軀殼,陷入沉思。
“多謝……”老翁想要感謝,一時之間卻不知如何稱呼。
“有童兒在前,你也算長我一輩,平日稱我李生即可。”
“使不得。”老翁不敢托大,“還是隨二位姑娘,喚個先生。”
“隨你。”李景元心情大好,也不糾結。
老翁道謝過後,取來藥簍,遞給李景元。
“這是”
“小老兒多年來采來的藥草,其中也有些珍惜之物,這藥簍也算祖傳寶物,草藥放在其中不失藥性,望先生收下,權當束脩。”
李景元也不惺惺作態,拿過藥簍,起初隻是隨意掃過,後漸漸正然。
待得半晌,方才抬頭,沉吟少許:“倒是無心插柳,老丈家傳淵源,你既成真氣,當有功法,尋常丹書鐵券,皆由朝廷發放,不得外傳,前日我恰好有所收獲,得了一本,傳你也算得體。”
“全憑先生作主。”
“這……這……”一邊,那官差明知出聲不智,但涉及丹書鐵券,又無法靜心,入了魔怔。
“正好,你母女二人也好在現下做個決定,是隨我入城後另尋功法機緣,還是受我點化。”他又看向羅氏母女。
羅清歡看向嚴妙真,又轉身問李景元:“敢問大人,若受你點化,可有條件”
此言一出,先前覬覦此女的那位官差露出了悻悻之色。
李景元道:“大抵受我管束。”
“為奴為婢”
“自然也有。”
“錯蒙大人看中,清歡還是想另尋機緣。”
嚴妙真此時也沒有出聲,隻是這本身就已經代表了她的態度。
李景元也不強求,點開一指,一卷玄光遁出,化作玄冊天書,經由法力點化,成就功法胎種,沒入老翁眉心。
道家法術,醍醐灌頂。
此術最初還是魔道采補之法而來,隻是取用逆轉,清濁分用,便化去戾氣,為傳道留法之用。
若按常理,這般醍醐灌頂雖然不會損去道行,但終究還是損己利人,法力化他身,雖不至於降低實力,也會失去幾分真性,若是尋常打坐打磨,約莫年餘可補完滿。
但若是有大藥進益,又是另說。
李景元曾從青衣姥姥那換來一株地階中品的[火昧靈芝],千年品相,藥性卻可比神藥,修補這一點真性不過幾個呼吸而已。
不過醍醐灌頂也不可多為,一乃法術限製,上品功法玄通轉化不了,到了宗師,三元合一,外力無法通穿。
但此時用來點化一位凡俗入道,卻是沒有半分問題,雖然其中道義也是遵循李景元認知之下,但老翁未讀過道藏妙法,也隻能出此下策,雖然成就有限,但也能爭個道途。
算是潑天機緣。
傳法事結,李景元懷中,梨兒突然身體側翻,僵直朧眼睜開,妙耳微動,毛發微蓬,看向廟外。
“喵嗚……”朝著李景元叫喚一聲,仰了仰絨毛腦袋。
“想出去嗎”李景元伸出兩根手指,撓了撓梨兒的下巴,又被賞了一爪子。
“去吧。”李景元送來手,梨兒頓時一個側滾,站了起來,抖落毛尾,優雅緩慢地走向廟門。
一名玄甲起身開門。
“關上,它自會回來。”
“這……李大人,這是”一邊,那管家投來好奇目光,卻不敢問詢李景元,看向李耗。
李耗心中一個咯噔:“哪裏來的大人,莫要胡說,這是大人的護道靈貓,威能非凡,此時有了動靜,興許是有所發現。”
聽了這話,眾人微微訝然,卻也不敢出聲,隻道不過尋常狸花貓,又有什麽神通
正在這時,山地廟宇忽然微微震動,如被重物托舉,有離地晃蕩之感,外界叢林之中,蟲鳴立止,風聲漸息。
眾人盡皆麵目變色,屏息張望。
如此情形,如此地界,那老漢此刻回過神來,也是冷汗連連,看向李景元,一臉慌張:“那書生說過,這百足……所過,地動山搖,群蟲止鳴,山道分流……這定然是那妖怪,我等……”
“慌什麽,此地乃是山神廟,受聖朝國運,庇護一方。”那官差起身喝止了一句,想讓眾人安心。
卻又聽老漢歎息一聲,趁著堆火,指著神像:“官爺久不聞事,還是看一看這廟中供養為何。”
眾人這才看向那神像。
微火漸明,隻見台上神像披甲執器,身影魁梧,宏然浩蕩,可見工藝,隻是再看,卻見人首脖頸之上,立的卻是獠牙青麵,節身鐵皮,橫蠻獸相。
一張蜈蚣妖麵!
眾人大駭。
“胡鬧!”官差驚怒交加,“一幫愚民,難怪此地妖物盤踞,這神像何人所改焉敢如此”
李景元不無意外,少時經黃塘,也有此景象。
“那天台山仙人作法之後,鎮上又請來明庭山上仙,收了十文供銀,說是借用此地山神廟宇,鎮壓邪祟,便請人去了神首,埋入妖身,重塑外像。”
“神殼妖身明庭山倒是好大的膽子。”李景元瞥了一眼,先前還以為這是妖物荼毒鄉裏造的孽,沒想到卻是人禍。
老翁歎了口氣:“這山中近年時常不安穩,便有人不滿這山神廟中香火,時間久了,這裏也就沒人管了,到今日,管他妖神人神,也沒人在意。”
“當地府衙呢,兼管山川河澤地脈之勢乃是他們分內之事。”
“這窮山僻壤,連官道都斷在外頭,又有誰來”
官差這時又道:“此刻先不提這些,神像換妖胎,這裏已經是是非之地,我等當共惜此身,如今是想一渡劫之法。”
“……”外界,低沉的翻轉之聲又起,相較之前,仿佛又近廟宇多裏,仿佛巨石壓迫在諸人胸口,讓得若有人都不敢言語,隻能顫身麵對廟門抖落的一地塵埃。
驚駭莫名。
許久,諸妄皆去,眾人隻感覺一道龐然陰影正立於廟門之外,猙獰可怖,惡麵相向。
山神廟中,華光收斂,三昧煉去一身外體雜氣,收道體寶胎,童兒不複清明,多有未眠,合眼微鼾。
隻是場中見聞,都在老翁周身。
皮褶雖留,卻無暮態,雙眼明光,周穴吞吐,真氣難攝。
片刻真氣。
那常天義和官差麵皮狠狠顫動一番,忍住心中滔天貪欲,目光灼灼。
“老丈,如今你也算修行之人,隻是往日肉胎操勞,失了底蘊,童兒替你彌補一番後,當操練時日,氣海無憂。”
李景元又是一番驚人之語。
氣海……常天義看了看自己這一身精煉骨肉,再看看老翁如今神華外放,如有寶體的軀殼,陷入沉思。
“多謝……”老翁想要感謝,一時之間卻不知如何稱呼。
“有童兒在前,你也算長我一輩,平日稱我李生即可。”
“使不得。”老翁不敢托大,“還是隨二位姑娘,喚個先生。”
“隨你。”李景元心情大好,也不糾結。
老翁道謝過後,取來藥簍,遞給李景元。
“這是”
“小老兒多年來采來的藥草,其中也有些珍惜之物,這藥簍也算祖傳寶物,草藥放在其中不失藥性,望先生收下,權當束脩。”
李景元也不惺惺作態,拿過藥簍,起初隻是隨意掃過,後漸漸正然。
待得半晌,方才抬頭,沉吟少許:“倒是無心插柳,老丈家傳淵源,你既成真氣,當有功法,尋常丹書鐵券,皆由朝廷發放,不得外傳,前日我恰好有所收獲,得了一本,傳你也算得體。”
“全憑先生作主。”
“這……這……”一邊,那官差明知出聲不智,但涉及丹書鐵券,又無法靜心,入了魔怔。
“正好,你母女二人也好在現下做個決定,是隨我入城後另尋功法機緣,還是受我點化。”他又看向羅氏母女。
羅清歡看向嚴妙真,又轉身問李景元:“敢問大人,若受你點化,可有條件”
此言一出,先前覬覦此女的那位官差露出了悻悻之色。
李景元道:“大抵受我管束。”
“為奴為婢”
“自然也有。”
“錯蒙大人看中,清歡還是想另尋機緣。”
嚴妙真此時也沒有出聲,隻是這本身就已經代表了她的態度。
李景元也不強求,點開一指,一卷玄光遁出,化作玄冊天書,經由法力點化,成就功法胎種,沒入老翁眉心。
道家法術,醍醐灌頂。
此術最初還是魔道采補之法而來,隻是取用逆轉,清濁分用,便化去戾氣,為傳道留法之用。
若按常理,這般醍醐灌頂雖然不會損去道行,但終究還是損己利人,法力化他身,雖不至於降低實力,也會失去幾分真性,若是尋常打坐打磨,約莫年餘可補完滿。
但若是有大藥進益,又是另說。
李景元曾從青衣姥姥那換來一株地階中品的[火昧靈芝],千年品相,藥性卻可比神藥,修補這一點真性不過幾個呼吸而已。
不過醍醐灌頂也不可多為,一乃法術限製,上品功法玄通轉化不了,到了宗師,三元合一,外力無法通穿。
但此時用來點化一位凡俗入道,卻是沒有半分問題,雖然其中道義也是遵循李景元認知之下,但老翁未讀過道藏妙法,也隻能出此下策,雖然成就有限,但也能爭個道途。
算是潑天機緣。
傳法事結,李景元懷中,梨兒突然身體側翻,僵直朧眼睜開,妙耳微動,毛發微蓬,看向廟外。
“喵嗚……”朝著李景元叫喚一聲,仰了仰絨毛腦袋。
“想出去嗎”李景元伸出兩根手指,撓了撓梨兒的下巴,又被賞了一爪子。
“去吧。”李景元送來手,梨兒頓時一個側滾,站了起來,抖落毛尾,優雅緩慢地走向廟門。
一名玄甲起身開門。
“關上,它自會回來。”
“這……李大人,這是”一邊,那管家投來好奇目光,卻不敢問詢李景元,看向李耗。
李耗心中一個咯噔:“哪裏來的大人,莫要胡說,這是大人的護道靈貓,威能非凡,此時有了動靜,興許是有所發現。”
聽了這話,眾人微微訝然,卻也不敢出聲,隻道不過尋常狸花貓,又有什麽神通
正在這時,山地廟宇忽然微微震動,如被重物托舉,有離地晃蕩之感,外界叢林之中,蟲鳴立止,風聲漸息。
眾人盡皆麵目變色,屏息張望。
如此情形,如此地界,那老漢此刻回過神來,也是冷汗連連,看向李景元,一臉慌張:“那書生說過,這百足……所過,地動山搖,群蟲止鳴,山道分流……這定然是那妖怪,我等……”
“慌什麽,此地乃是山神廟,受聖朝國運,庇護一方。”那官差起身喝止了一句,想讓眾人安心。
卻又聽老漢歎息一聲,趁著堆火,指著神像:“官爺久不聞事,還是看一看這廟中供養為何。”
眾人這才看向那神像。
微火漸明,隻見台上神像披甲執器,身影魁梧,宏然浩蕩,可見工藝,隻是再看,卻見人首脖頸之上,立的卻是獠牙青麵,節身鐵皮,橫蠻獸相。
一張蜈蚣妖麵!
眾人大駭。
“胡鬧!”官差驚怒交加,“一幫愚民,難怪此地妖物盤踞,這神像何人所改焉敢如此”
李景元不無意外,少時經黃塘,也有此景象。
“那天台山仙人作法之後,鎮上又請來明庭山上仙,收了十文供銀,說是借用此地山神廟宇,鎮壓邪祟,便請人去了神首,埋入妖身,重塑外像。”
“神殼妖身明庭山倒是好大的膽子。”李景元瞥了一眼,先前還以為這是妖物荼毒鄉裏造的孽,沒想到卻是人禍。
老翁歎了口氣:“這山中近年時常不安穩,便有人不滿這山神廟中香火,時間久了,這裏也就沒人管了,到今日,管他妖神人神,也沒人在意。”
“當地府衙呢,兼管山川河澤地脈之勢乃是他們分內之事。”
“這窮山僻壤,連官道都斷在外頭,又有誰來”
官差這時又道:“此刻先不提這些,神像換妖胎,這裏已經是是非之地,我等當共惜此身,如今是想一渡劫之法。”
“……”外界,低沉的翻轉之聲又起,相較之前,仿佛又近廟宇多裏,仿佛巨石壓迫在諸人胸口,讓得若有人都不敢言語,隻能顫身麵對廟門抖落的一地塵埃。
驚駭莫名。
許久,諸妄皆去,眾人隻感覺一道龐然陰影正立於廟門之外,猙獰可怖,惡麵相向。